登陆注册
728800000005

第5章 过半的大时代(上)(4)

所谓的新旧思维冲击,实则是为货币寻找一个完美的投资方案,这个投资方案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资金流向这个命题上。

5.3:打通天堑的方案

在这里,国家调控的价值就显现了出来。

越是自由的市场,资本就越是要寻找稳定而利润丰厚的去向,只有保证了资金的稳定性,才能让我们在危机中获得保障,同样的,只有将资本引入按部就班的领域,才能够解决它们死板一块的经营模式。

资本在寻找利益,天生就具有流动的本能,但资本家只为自己负责,自由市场所带来的资本流动,其后果是很难预料的,这样一来,我们既要保证资本的流通,又要防止其流动过快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害。

即使是国家的管理者,也在这个两难的选择上走入了绝境。

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公共工程建设。

大型的、技术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工程建设,对于资本流通来说有着多重的意义,一来工程建设能够解决许多企业的订单问题,促进银根流动,二来许多技术也只能在公共工程上找到用武之地,如果失去了公共工程,也就失去了技术的发展。三来由国家出面牵头,其公信力与调控手段都可以得到保证。

比方说三峡工程的建设,这样的大工程势必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同时也需要数条产业链,更多的产业,以及不计其数的企业来为它提供服务。当国家牵头来实施这样一项工程的时候,带给经济上的刺激作用就远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了。

5.4:发展的极限

我们必须记住一点,两全的方案,往往是两难的开端。

公共工程的建设,绝不是为了消耗资源的目的,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捆绑在一起进行消耗,只是推动经济的手段,国家管理者在这一点的把握上,一定要千谨万慎,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大炼钢铁”式的窘境,专一追求消耗资源而导致浪费的后果。

更严酷的现实在于,公共工程的建设,有着它发展的极限,我们可以让袜子厂遍地开花,也可以在全国密布火锅连锁店,却不能保证每个省都有一个三峡。

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农业思维也好,商业思维也罢,其最直接的影响,无外乎对于财富的理解。如果你倾向于农业思维的思考方式,那么你必定会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进而成为大时代中最稳固的基础力量。

如果你倾向于商业思维的思考方式,那么你必定在某些领域有着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并且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巢而搏,从而极有可能在大时代中成为领军人物。

现在,你知道了大时代中的第三条规律,如果你对它尚未了解,那么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需要掌握的规律太多,面面俱到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全知全能,反而有可能是全部一知半解的半瓶醋。

正如那句广告词告诉我们的那样:一切任你选择。

(6)大时代规律:技术进步,扭曲国民心态原有走向

如果我们找到了操控我们心态的隐性规律,也就找到了技术厌恶症的病根所在。

造成了我们在几千年来缺乏进取,只重心性不重事功的原因,就是我们传统思想中的”重天命,轻人力。”这才是隐性规律的关键所在。

主题介绍:技术厌恶症的病根——两极的跳跃——扭曲的技术崇拜症——伪技术时代

6.1:技术厌恶症的病根

我们从来不是个热爱技术的民族。

在这一本书的写作同时,坊间正热卖一本《你能跟上十年后的中国吗》,其中便精确地谈到了中华民族对于技术的厌恶心理,并把这种心理的来源归结于集体主义。

这样的说法正中要害,然而却尚未鞭辟入里。

我们应该看到,在集体主义的影响下,我们变得不愿意出头,不愿意以参与的方式来进入游戏,只喜欢在集体主义光环的笼罩下抱在一起取暖,为他人的胜利站脚助威,欣欣而喜。

我们在近代史上,正是因为着了集体主义抱残守缺的道,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域外强敌所欺。正如在寒冬中一样,畏惧寒冷的人们,总是渴望着相拥在一起抱团取暖,因为这样至少让人觉得安全,让人可以获得片刻的体贴,减去几分寂寞感。

然而,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集体主义又来自于何方?

如果我们找到了操控我们心态的隐性规律,也就找到了技术厌恶症的病根所在。

造成了我们在几千年来缺乏进取,只重心性不重事功的原因,就是我们传统思想中的“重天命,轻人力。”这才是隐性规律的关键所在。

中国是个农业立国的国家,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而儒家也合乎时宜地抛出了“天人合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不变”的说法。

这些说法经过民间的演绎,就成了天命不可违,人定不胜天的理论依据,于是类似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一套套箴言。

于是,中华民族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了一种重天命,轻人力,少创新,畏变动的惯性。

当我们回顾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历史上有名有号的改革家,无论改好改坏,下场一般都相当糟糕,于是官场风气积重难返,同僚之间俨然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哲学拱手互贺。上行下效,连累普通民众也不愿意在任何领域有所创新,完完全全地忽略人事,推之天意。

有人说:“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旨哉斯言,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创新精神,到底要到哪里去寻找?

6.2:两极的跳跃

我们从来不是个热爱技术的民族,然而我们现在对技术的兴趣,却似乎比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强。

你千万不要以为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改观,事实上,我们的民族性没有变,所做的只是直接从一极跳到了另一极而已。

由于没有循序渐进的心理渐变过程,这种兴趣表现出来的方式,看上去就无比怪异。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时,都要标榜其中的技术含量。

几乎所有的个人,在求职应聘的时候,都要力图用种种卡片,证明自己精通某几项技术。

几乎所有新创立的学校,不仅在招生时表明自己专业的技术指向性,更有甚者,直接将校名冠以技术两字。

小到修钥匙配锁,大到学术研究机构,无不对外宣称自己是技术的化身,代表了某某技术的先进水平,就算是一瓶矿泉水,一袋方便面,都要在包装上声明:我们应用了先进的灌装技术、先进的消毒技术……仿佛不这样说明一下,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

从对技术的极度厌恶,到对技术的顶礼膜拜,我们看似转了一个大圈,实际上却在原地踟蹰不前。

无独有偶,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我们对日本的态度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转弯。

从对日本“弹丸岛国、蕞尔小邦”的鄙视,到甲午战争一败涂地之后的木然,再到日俄战争后疯狂的崇拜,中华民族实现态度上的转变,只用了短短10年的时间。

一时间,去日本留学,去日本取经的成为了那一时代青年的风潮,即使前瞻明了如鲁迅,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赴日的航船。

这看似不可思议的转变,其背后的动因却只有一条:我们的民族有着古怪的心理。

这就是,我们是缺乏理性的民族,只有一个缺乏理性的民族,才会轻易地陷入极端思维的牢笼之中。

6.3:扭曲的技术崇拜症

当我们对技术开始顶礼膜拜的时候,自然就会对一切与技术有关的因素俯首称臣,技术人员也是其中的一类。

提到“脑体倒挂”这个名词,今天的青年人可能会表现出一脸茫然的神情,然而,这个词在上世纪的80年代,却是极其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

所谓”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修脚刀的”,在这样的牢骚话中,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艰难度日,不惟生活没有保障,甚至还会频繁遭遇人格上的歧视。

即使当经济体制开始转轨之时,这些技术人员的处境也未见丝毫改善,迫不得已的他们,不得不在帮忙、借调、赞助、研究等名义下,悄然离开他们的国营单位,在不声不响中与最初的资本经营者会合在乡镇之中。

然而,随着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凭借技术的优势,率先成为先富起来的人时,我们的民族便开始对其另眼相待,和所有的转变一样,其程度之大,是极难令人接受的。

比起普通人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是令人乍舌的,他们可以利用超越常人的智力、久经实践的经验、富有创造力的天赋、善于变通的头脑、灵活的焦急能力来解决许多现实中出现的问题,那些技术的门外汉在他们面前显得黯然失色,缺乏专业素养的人,对于技术上的问题是连观望的资格都不具备的。

于是,畸变悄悄地出现了。

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我们的标准正悄然由”唯贤是举”,转到”唯才是举”之上。

这一选拔的新标准不是以道德来评估的,绝对没有哪一个选拔者会关心这些技术人员的名声如何、也不会去了解这些人曾经做过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传统道德,是否会有令人齿冷的行为发生。

选拔者所关心的只有一样——被选拔者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实际问题,做到不辱使命,因此,这一标准只能用能力才干来评估。

然而,我们都清楚的一件事情是,能力只是人全部素质的一个方面而已,素质的本身并非是能力,更不是掌握了何种程度的技术,但凡认识不到这一点的执政者,无不会被唯才是举的缺憾所困扰。

掌握技术不能代表人的全部素质,这就是说,不管这个人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什么样的境界,一旦他在个人道德上有所缺憾,那么他必然会利用技术结合手中的权力,进行一些违背道德的行为,此时,无论他有什么样的技术水平,都不再对企业形成有利因素。

比这更严重的,当我们对技术的崇拜达到狂热的时候,总是会有假冒伪劣者混杂其中,真假掺杂,让人无从分辨。

6.4:伪技术时代

我们并不真正热爱技术,我们只是急功近利般地对技术发生了兴趣而已。

正因为民族性格是这个样子,所以要等到真正的技术时代在中国出现,还需要很久的时间。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必须度过从“感兴趣”到“热爱”中间的灰色地带。

假如要给这段时期命名,那么它最准确的定位应当是”技术的应用时代”,或者干脆是一个“伪技术时代”。

当我们沉浸在技术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利润中时,却极少有人想到过,真正的技术时代,需要有长期的科学研究做为铺垫,远非引进与购买的“拿来主义”。

当我们满足于技术应用的好处时,就应当知道,这种所谓的“技术时代”,其背后真正的面目是什么。

从现在到2020年的时间里,是中国大时代的后半期,我们绝不能指望国民有可能跨入技术时代的门槛,然而我们却可以肯定,我们正在朝那个方向上努力。

未来之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徐徐铺开。

留给我们要做的,就是关于自己的准备。

我们已经掌握了国民心态的走向,更明了了自身的定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走得更快一些,由我们做前驱者,将技术时代引领出来呢?

同类推荐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风云论道:何亚非谈变化中的世界(精装)

    风云论道:何亚非谈变化中的世界(精装)

    本书是一本文集,收录了作者2013~2014年在国内外发表的68篇国际关系政论文章。作者结合30多年的外交、侨务实践经验,对当前国际形势、中外关系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特别是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美关系、世界经济等课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受到国内外学界、外交界和一般读者的广泛关注。
  •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不只是泛泛地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美国民主的成因和发展,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涵盖面极广,相当于一部关于美国的“小百科全书”,论述内容包括美国地理环境、种族状况、移民对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制度的比较等,还分析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哲学观念、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社会学著作。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

    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

    本书以时间为线,分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五个时期分别论述了国民党退台之后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的进程,对每个时期台湾政党政治展现的主要特点、发展变化的原因、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了解台湾今天的政治现状以及预测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

    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

    本书从洋务救亡到维新图存、西洋体操到西方体育、生物体育道文化体育、放眼欧美到接受东洋等诸方面,对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进行了解读。
  • 惊险迷踪(走进科学)

    惊险迷踪(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奇特的游戏、与狼群激战、人鼠大战、人鲨大战、绿色魔鬼、袭人巨鼠、淤泥逃生等。
  • 书辑

    书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且向白云洲

    且向白云洲

    你的世界一幕幕纷飞,过去被翻阅,结局满天的风雪。
  • 武道修罗

    武道修罗

    昔日天才被逐出师门,废掉经脉,难道就此沦为废物?一部神秘的修魔功法,若是修至大乘,注定要屠尽万千生灵,脚踏无尽枯骨……且看少年如何强势证明自己,为追求那巅峰强者之路,愿以一颗武道之心,成我修罗之名!
  • 灭世剑修

    灭世剑修

    身怀异宝,遭人觊觎,家破人亡的小小少年不得已踏上了剑修之路,还未报仇,仇家已经消失。前半生尝尽人间悲苦,却越挫越勇。脚踩天赋异禀的贵公子,手握妖刀,战尽败类。看夏羽如何成为剑道的王者。叱咤一方风云。
  • 谐铎

    谐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本书指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此可见,家庭的和谐与否,在建设和谐社会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亲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条件,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父母、亲属、家庭的自然感情。亲情关系是人世间最原始最天真的感情。是最纯真无私的感情。亲情的体现为“爱”和“孝”。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呵护是为“爱”。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爱戴是为“孝”。
  • 全能少主:小哥哥,离远点儿

    全能少主:小哥哥,离远点儿

    世界六大少主,各有千秋。她,六大少主中最小的少主,人称小魔女。他六大少主中的第四大的少主,人称阎王爷。当她遇见他,是互看不顺眼,还是强强联手?小剧场:她:“小哥哥,我要……”下一秒手中就出现了一串糖葫芦。她:“我要……”下一秒手中就出现了一杯牛奶。她:“还是小哥哥你懂我没,不像他们。”他:“那当然了,所以咱不要他们了,去私奔吧!”
  • 神雕侠侣(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神雕侠侣(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被郭靖送去全真教学武。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龙女收留为徒。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但师徒通婚违背宋朝礼教,二人爱情不能为世俗所容,其间尝尽聚合离散之苦,杨过更得知了父亲身死的真相,但在国仇家恨的权衡中明白了更多。杨龙二人的感情一再波折,最终分离十六年。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杨过以高强武功,于万军之中杀死蒙古皇帝,蒙古大军顿时崩溃,在襄阳就要失守时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经此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