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2300000001

第1章 降临

这块土地正在死去。

正是冬麦播种时节,然举目望去,处处焦黄,田地干裂,四野毫无生机。

这是宿州境内,睢水边上。

“……呜呜,哥哥,你醒醒……”

稚嫩的女童哭声传来,声音虚弱又无助。

离河堤不远有一处水塘,塘水半枯,黑乎乎淤泥在阳光下散发着恶心的臭气。塘边布满了杂草,十几步外还有几具饥民尸体,个个四肢枯瘦,脸色青灰,干巴巴有若骷髅怪物。

阵阵呜咽哭泣声正是从水塘边传来,却见塘边杂草上躺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年面色苍白,此时双目紧闭,一副不省人事样子,只依稀可见他那颇为俊秀的脸庞。

看少年是一个读书人,但他虽然穿着青衫,但双袖为窄,头戴软脚幞头,身上一袭披风,腰间隐露刀鞘与匕首,边上还插着一把雪亮的斩马刀,似乎又不象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在少年身边,一大一小两个孩童正趴跪着啼哭不止,看这两个孩童年纪都不大,一男一女,都只有五六岁光景。

男童似乎年纪大些,有些沉稳懂事,他哭了一会,反过来安慰女童:“瑛儿不哭,哥哥会醒的。”

女童只是抽抽噎噎的哭泣:“我……我要哥哥……”

似乎听到了弟弟妹妹的啼哭声,少年突然呻吟了一声,苍白的脸容上更浮起无比的痛苦之意,似乎还蕴含着强烈的愤怒与不甘,连俊秀的脸容都扭曲起来。

男孩惊喜的道:“哥哥要醒了?”

就在这时,忽然旁边传来了一阵动静,立时一大一小两个孩童都是竦然看去,果然,水塘杂草丛从边分开,脚步踉跄的走出两个男子来。

两个孩童惊恐的看着这两个男子,看他们手上都提着木棍,身上穿着破旧的棉衣,黑呼呼满是破洞,走路发飘,显是饿得厉害。而二人面目赤肿,很难看出他们原本长什么样子,不过一双眼眸都莹莹的闪着绿光,象恶狼一般。

这是吃过人肉的表现,崇祯元年马懋才曾在《备陈灾变疏》中写道:“更可异者,童稚辈及独行者一出城外,更无踪影。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始知前之人皆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数日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矣……”

这就是灾荒年间灭绝人性的举动,吃人,特别妇女与小孩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两个孩童懂的可能不是那么多,但看两个陌生壮年男子双目大亮,提着木棍急步走来,都敏锐的感到危险,二人都哭起来,女童更是摇着少年的身子凄厉哭喊:“哥哥,快醒醒,醒醒。”

两个男子踉跄急步过来,他们一前一后,口中“呵呵”发着无意义的音节,一边走一边涎水还不断流下。

离两个孩童越近,二人赤肿的脸面就越发扭曲,上面满是残忍而贪婪的表情。

女童哭声越发凄厉,男童也惊恐的哭泣,见两个男子临近身边,他一咬牙,就要去拔少年身边的斩马刀。

这时一个男子已经离男童不远,他急行几步,举起木棍,就朝男童的头颅高高抡起,男童吓得呆了,愣愣的看着眼前,只余下女童无助的哭声。

“噗”的一声,就在这时,一把长刀猛的从这食人男子前方刺入,人影闪动中,长刀带着贯穿皮肉骨头的声音,血淋淋的从他后背透出,带出大蓬的鲜血飞溅。

这男子长声嘶叫,全身都哆嗦起来,手中高举的木棍也无力地落到地上,发出沉闷声响。

后一个食人男子猛地顿住脚步,他惊恐看去,却见一个少年神情冰冷的从前方那男子身上抽出长刀,然后又猛地刺入。

又是长刀贯穿身体的声音,前方那男子嘶叫着,身体若筛糠般抖动不停,大股大股的鲜血从他口中涌出。

少年从容的从前方那男子身上拔出长刀,任由他无力扑倒在地,然后冷冷看来。

后一个食人男子啊的一声大叫,丢下木棍转身就跑,却听后方脚步声响动,他惊恐之余又忍不住去看,却见那少年正急步追来,他双手持刀,眼神冰冷而凌厉。

眼见少年就要追到,他一回头,张口就要说什么,却见刀光一闪,鲜血就飞溅出来,这男子喉咙被切开,血淋淋伤口露出。他扑倒地上,双手用力捂着脖子,拼命在地上挣扎扭动。

少年慢慢走近身边,冷冷看着这食人男子抽搐不停,看他发着不成声的嘶叫,带着泡沫的鲜血不断从他伤口中溢出。

看了一会,少年又持刀猛地刺下,一刀刺入,那食人男子猛烈仰头嘶吼,身体剧烈抖动不停,前后已被刺得个透心凉,然后长刀拔出,鲜血就像喷泉一样洒开。

少年又一刀刺下,他连刺三刀,皮肉骨头被刺透的声音极为渗人,最终那食人男子一动不动,再无半点声息。

少年回过头来,脸上有着一些溅到的血滴,给他俊秀的脸容平添几分凌厉。

两个孩童早已呆住,这一切兔起鹘落,事情又那样残忍与突然,让他们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最终二人回过神来,哇哇大哭着,一左一右扑入少年怀中。

少年神情转为柔和,他还刀入鞘,伸手将一男一女两个孩童抱得紧紧的,口中喃喃道:“瑛儿、谦儿别怕,哥哥在这里……”

……

睢水源于河南境内,经开封府,归德府,又流经南直隶凤阳府,最后经淮安府邳州睢宁县东注入黄河。

至少明中叶前,这河水两岸还算是凤阳府的膏腴之地,然黄河全流夺淮后,黄河水频繁决口,睢水下游淤塞严重。排水不畅的后果使得河边大片土地盐碱化。

这段睢河水便是如此,特别是北岸,河道边布满了沙丘、盐碱、与水塘沼泽。

少年牵着两个孩童就走在这睢水的河岸边上,可以看出,受黄泛影响,沿河两岸地形都比较高,特别北岸比南岸高。

似乎为了保护河道及南岸的土地,河那边的大堤是全线封闭的。

少年此时走的河岸离上游的符离桥不是很远,那里是前往宿州要道,按理说这一片应该很繁华才是,然举目望去,四下荒凉无比,所见村落就没有不放弃的。

不单如此,河岸小道边还时不时出现倒伏的饿殍,每具尸体都是干枯瘦小,眼窝深陷,很多死尸的衣裳还被人剥个干净,露出支棱的肋骨与干巴的身体。

那些死亡时间较长的尸骸更早变成黄黑色的骨头,各种莫名其妙的虫子在骸骨内爬进爬出。

这真是地狱,让人观之触目惊心。

若放在后世,不说这么多尸骸,便是随便一具倒伏的尸体都会引起巨大的震动。

“自八年起,寇贼交横,益以饥馑,民死徙过半。崇祯八年,献贼陷中都,士民被杀者数万,九年,闯贼陷灵壁、萧县、永城,攻沛县。十年,闯贼陷睢宁,攻徐州……”

“十四年五六月,河南土寇袁时中,聚众至二十万人,江北窥凤泗,群盗蚁附,总督朱大典击败之,贼弃牲畜宵遁。时山东盗起,山东土贼李廷实、李鼎铉陷高唐州。”

“七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大旱不雨,飞蝗蔽天,八月,徽州苦旱,米价每石银五两。九月,东寇益炽,徐德数千里,白骨纵横,行人断绝。”

少年心中浮起这些史料,一字一句是那样让人惊心,这就是明末乱世,人民苦不堪言。

造成这样原因多方面,天灾是一部分,人祸,匪贼,流寇,兵乱,从崇祯八年起,就在这片土地上肆虐。

只是官府不顾老百姓死活,甚至官逼民反,流寇、军阀、鞑虏,又是什么样货色?

谁才是老百姓真正选择?

“哥哥,瑛儿好饿。”

女童虚弱的声音打断了少年的沉思,两个孩童都很乖,忍饥挨饿地跟着自己往下游行走。然少年知道,他必须给自己弟弟妹妹找些吃的,否则他们肯定会支持不住。

他将女童抱起,柔声安慰道:“瑛儿乖,哥哥很快给你找吃的。”

安慰完妹妹,少年环顾四野,到处是枯黄之色,满地尽是因干旱造成的龟裂,连临近河边的田地也不例外。

少年叹息着,脸上浮起难言的苦涩:“崇祯十四年,我杨河竟然来到崇祯十四年的大明朝,这真是千古未有之怪事!”

同类推荐
  • 原始社会新纪元

    原始社会新纪元

    title:原始社会新纪元----【2018最不一样的原始题材】穿越到了原始社会能干嘛?混吃混喝直到老死?还是稳步建设,发展科技,建立军队,从而壮大部落,成为一方霸主,从而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君主?叶风选择了后者,但是,如果要是有三个穿越者,那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切尽在本书中揭晓。欢迎加入原始社会新纪元书友群,群号码:628601843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大宋风雨情

    大宋风雨情

    主人翁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北宋,上演了一幕跨越时空的爱恋,因看不惯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国家积贫积弱、被周边小国欺辱的局面,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一步步走上权利的高峰,随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强国强军的序幕。疆土扩大导致与当时的欧洲强国所接壤,一场决定世界格局的对弈就此展开……
  • 自古红楼出才子

    自古红楼出才子

    载入地图:北宋疆域图。我方势力进入战场上单名单: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千古第一名妓李师师,盘丝洞女妖精柳依依。中单名单:得瑟小王子,千古第一昏君宋徽宗赵佶。夜夜笙歌,喜欢跟美女谈理想和人生的宋哲宗赵煦。废止变法的女中尧舜太皇太后高滔滔、权同处分军国大事的向太后。下单名单:经常内斗掐得你死我活的北宋新党官员和旧党官员。辅助:北宋六贼:蔡京、童贯、梁师成、李邦彥、王黼。打野:千古优秀穿越者王洋(我就是主角!!!!!)。“哎哟,好嗨皮,居然上单可以有那么多人,老子赢定了,哇哈哈哈……”王洋兴奋地嗨起了鬼步舞。系统提示:敌对势力进入战场……上单名单:拥兵三十万的西夏。中单名单:拥兵百万的辽国。下单名单;拥兵五十万的女直金国。辅助:吐蕃、大理、交趾等战五渣。打野名单:牛逼的全屏杀手蒙古铁骑。“卧了一大个槽,这他特么的怎么开局,换队友,不换队友老子不干了。”王洋愤怒地掀桌朝着老天爷怒吼。老天爷系统:因王洋发表不和谐言论,禁言十分钟,开始倒计时:5,4,3,2,1……
热门推荐
  • 失恋33天

    失恋33天

    黄小仙儿,27岁的大龄少女,从事高端婚庆策划;胸前无大物,姿色平平,家境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辞,以及对这世界满腔的乐观。
  • 第一宫女

    第一宫女

    她曾是县令千金,却在童年突遭家变,从此落入苦海。为了爹一展笑颜,为了亲人不再受苦受穷受人欺,毅然偷偷入宫做了一名卑微的宫女,期盼有一天,能与皇上不期而遇,希望日子从此掀开新的一页。极尽的宠爱,极尽的占有,繁华的遮盖下又是怎样的心痛?人的心能经几次蹂躏?人的爱能经几次折磨?人的情是否有极限?爱过痛过迷恋过寂寞过,然后是什么?谁来告诉她这个皇上亲赐的“第一宫女”?
  • 你不爱自己,谁来爱你

    你不爱自己,谁来爱你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散文诗歌集,作者兰心以其亲身经历,抒写着爱的自我修复与救赎、安全感来自我们自身、打开心,让爱进门、那些美好的际遇、你不爱自己,谁来爱你等诗情画意的美文,既是散发着《爱的正能量》的心灵鸡汤,又是《心宽如海》的温暖沐浴。常年旅居海外的作者,更添一份《问佛》《修一颗温暖有爱的心》的感恩之心。而对爱情、幸福的解读,成为帮助年轻人选择生活的实用指导。
  • 两晋南北朝:迷乱狂欢三百年

    两晋南北朝:迷乱狂欢三百年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的美学高峰期;同时,它又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在这迷乱狂欢的三百年间,司马氏灭蜀吴一统天下,“八王之乱”血雨腥风,刘裕开国气吞万里……充斥着刀与火的杀伐,泪与血的呻吟,奸谋的肆行与忠义的沦丧。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竹林七贤刘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抚琴、王衍清谈,名士风流。鲜卑子,汉家儿,羌中杰,氐族雄,羯族豪,匈奴英,弯弓走马,飒爽俊逸,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各路英雄、豪杰、骚客、奸雄、懦夫、贤媛轮番登场,共同上演了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出出“大戏”。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之际,那些英雄们的传奇瞬间,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扼腕叹息。
  • 老子大讲堂

    老子大讲堂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为历朝历代的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的辩证观则提升了道家管理理念的深刻性,为人们提供了变通了决策艺术。“无为”是老子处世哲学的一个至高点。“无为”不单是做人或生活的原则,更有帝王“南面之术”即今天所说“领导学”的意义。
  •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我心柔软,自有力量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都认为柔软、敏感等特质是人身上的弱点,以为背上坚硬的外壳,就能变得强大。殊不知,把那颗柔软的心隐藏起来,戴着盔甲负重前行,才真正让人疲惫不堪。本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人们,我们要正视柔软、敏感等特质,它们其实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敏感的神经让我们洞察更多美好的存在;感性是对理性的最好补充;懂得感恩,生命中的美好就会扑面而来;自己简单,世界就不会复杂……因此,每个人都要有接纳自己、省视内心的勇气,这样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纯真与美好,更真实自在地迎向新的人生旅程。
  • 哭泣的房间

    哭泣的房间

    玛纳缇房产公司的业务部在离JR池袋站不远的一幢大楼的底楼。在一间用隔板与从事窗口业务的区域隔开的小型会议室里,中山繁行重重地吐了一口气,瞄了一眼桌上的液晶时钟。他倒不是在意现在的时间,而是想确认一下今天的日期。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上午10点40分。将公历换成和历,就是平成23年11月30日。他把这个日期填在了将提交给公寓管理处的《所有者(居住者)变更通知》“提出日期”栏中,然后在“提出者”栏中写上自己的姓名。
  • Life's a Bitch and Then You Change Careers
  •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说:“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合时宜的传记不是主观臆测,而是用传主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人生。作者用冷淡的眼光,以《小团圆》《我的姐姐张爱玲》为底本,讲述了才女佳人张爱玲的一生。历史中过往来去的人物在《小团圆》里实现了团圆,张爱玲的一生在《张爱玲:花自飘零》中得到了圆满。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