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5600000300

第300章 参与灭吴——王浑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司空王昶之子,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名臣、将领。早年为大将军曹爽帐下掾吏,高平陵政变之后被免官,复出历任怀县县令、参军、散骑侍郎等职。其父王昶死后,袭封京陵侯爵位,升任越骑校尉。曹魏灭亡,王浑改任扬烈将军,之后又担任东中郎将、征虏将军等职务,并在豫州任职时,积极筹划伐吴的方略。

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吏,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斩杀曹爽,王浑循例遭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司马昭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咸熙年间改任越骑校尉。

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予司马炎,西晋建立,王浑加任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在徐州刺史任内曾开仓赈济饥荒,而深得人民信赖。后来,王浑又转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并镇守许昌。王浑后又转征虏将军、改监豫州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因豫州与东吴接壤,王浑就在当地宣扬西晋政府的威信,令很多不满孙皓统治的东吴人士,前来投靠西晋。后东吴将领薛莹和鲁淑,号称领兵十万,分别进攻弋阳和新息,当时正值各州兵马休息的日子,各地都少了一旅的兵力,东吴都不提防晋军会到临,但王浑则率军悄悄渡过淮河,出其不意地攻击东吴军,并将其击破。

王浑后来又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并镇守寿春,此时东吴又在皖城大举耕作,意图为进攻储蓄军备,王浑于是派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进攻皖城的田地,不但击破在当地镇守的军队,更烧毁大量谷物、稻苗和船只,王浑又在东面边界列兵,观察对面东吴的地形和城池,准备筹划进攻方略。

司马炎决定发动灭吴战争,王浑亦领兵从横江出击,又派部下进攻东吴各城,都一一击破,东吴厉武将军陈代和平虏将军朱明见此更前来投降西晋。此时东吴荆州已大致落入晋军之手,各路军队又攻向建业,孙皓于是派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和副军师诸葛靓率三万兵抵挡晋军,张悌领兵渡江到牛渚并围困王浑所派的城阳都尉张乔。王浑于是又派安东司马孙畴和扬州刺史周浚进击,并将吴军击破,张悌、沈莹和孙震都战死,又杀了七千八百多人,震惊东吴。

及后孙皓派使者送降书给王浑、王濬和琅邪王司马伷,但王浑因按兵不动,而王濬则一路沿长江到建业,并受降后才渡江。王濬当时因从蜀地直攻至建业而威名远播,但王浑却认为他自己率先攻破孙皓中央的军队,功劳应当最大,只因当时按兵不动才令王濬比他更快到建业;故此王浑非常不甘心,后悔没有在击破张悌后立刻进攻建业,更加多次上奏要揭发王濬的罪状,称他不受节度,要求要用槛车押王濬回洛阳,但司马炎都不应允,而王浑此举更被人讥讽。及后,司马炎称许王浑的军功,让他进爵为京陵公,增邑八千户。王浑及后转任征东大将军,重新镇守寿春。当时王浑不常用刑,处事果断,而且又妥善安抚了当时心中畏惧西晋政权的东吴遗民,令江东都安定起来,民心都归附。

王浑被征召为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此时司马炎听从荀勖等人的建议,打算让一直在洛阳任官的弟弟,齐王司马攸送返封国,王浑上书谏止,但司马炎不听。不久司马炎逝世,太子司马衷继位,王浑又加任侍中,封国又获赐士官的殊荣。次年,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诛除辅政的太傅杨骏和他的党羽,铲除杨氏的势力后,司马玮又意图杀新任的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夺权,手下公孙宏劝司马玮,找身为旧臣的王浑支持,稳定众人的心,但王浑却以疾病为由回府第,又命府第一千多名家兵闭门抗拒司马玮,司马玮不敢强逼。同年,司马玮杀司马亮后,贾南风又诛杀司马玮,并总揽朝政,王浑此时则带兵前来上任司徒,获加录尚书事。

王浑早前任官都有非常好的称誉,但自从任司徒后,声望却日渐减退。元康七年,王浑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元公,有二子,长子王尚早亡,次子王济嗣爵,但王济也死于王浑之前,于是以庶长孙王卓嗣爵。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都遭遇了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将百年来国家的演变和人物故事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尽显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关切。特别是作者对近代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原因的分析更是远见卓识,至今发人深省。
  • 五王争霸

    五王争霸

    阴谋!阳谋!情义与背叛。帝王家又如何?当一切已成定局。蓦然回首!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
  • 大唐新史

    大唐新史

    我们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侯大宝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他以为凭一千四百年后的见识能在大唐呼风唤雨。现实却是被鄙夷的一无是处。
  • 替天行盗

    替天行盗

    风本无形,我欲猎风!九州笑傲,替天行盗!青铜巨椁悬浮幽谷,红衣女尸沉睡千年。瀚海地宫斗转星移,冰海沉船阴魂不散。朝代更迭,世纪交接,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突然席卷神州,群雄并起,妖魔乱舞,山崩地裂,风云变色,危难之时,泱泱中华,总会有儿女英雄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护龙脉,探九幽,夺天棺,战妖星,还我中华一个清平世界,还我神州一方朗朗乾坤!——记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历史
  •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拉丁美洲的良心”用《镜子》映衬出世界史上的荒谬和不公。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热门推荐
  • THE SNOW IMAGE

    THE SNOW IM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道圣徒

    黄道圣徒

    燃烧吧小宇宙!然而这不是圣斗士……却是个年轻人觉醒了第七感之后的故事。
  • 笑傲仙狂

    笑傲仙狂

    聚精元,通八目;凝神洞法;转六道轮回,竞天择;称君化圣;霸气绝伦谁封神?冠绝今古笑仙狂!神器怒,圣兵鸣;笑傲魔晶;穿万界环宇,争天寿;天绝神轮;世代枭雄何为尊?天穹洒泪泣战魂!这是一个被命名为战魂的世界,战魂界包含了多少个界面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它给每一个生命以同等待遇,不论是人族、魂族、妖族、兽族,亦或是已经绝迹了的龙族,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拥有逐梦的机会。被贪欲迷惑的各族,烧杀抢掠用尽手段,到最后谁能得偿所愿?为正义,背责任,单纯小子意外的升级奇遇!
  • 住在心里的积雨云

    住在心里的积雨云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朵积雨云,它是隐藏在心底里的暗恋,它是与父母安排相背离的梦想,它是寄托全家期望的压力,它是永远也无法战胜的“别人家小孩”,它是嘲笑,是伤害,是欺骗,是背叛!夏初星的心里也住着一朵无人问津的积雨云,可是三个“发光体”的到来让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是阴雨连绵?还是万里晴空?这性格迥异的四个人会组成怎样错综复杂的四元一次方程?第一象限生物和第三象限生物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老师教不了答案,就在你的手里面。
  • 武术汇宗

    武术汇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于丹趣品汉字:节气节日篇

    从2016年11月30日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从小时候起,许多中国孩子都熟悉且背诵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节气与节日里藏着大自然的语言和代代沿袭的民族基因。于丹老师从文字学角度,讲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 草根智者

    草根智者

    民间有智者,尤其是物质富裕、社会文明程度极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草根智者,才是人中俊杰、世间精英、社会栋梁。识人而知事,温故而知新。他们的故事,应是我们的营养。一把手得知他叫“一把手”时,他的前边还有支书。作为大队长,他是“二把手。”可这“一把手”也好理解,他的另一支手早被炸飞。但这一只手,着实不凡。见他的第一面,印象并不好。那天早上,特别忙碌,他却坐在办公室不走。当时,我正与公社老文书交接手续,办公室堆满东西,他坚持不离办公桌前的椅子。从言行上判断,他对老文书不恭,进门就问:咋才交?老文书不理,我也不便搭嘴。
  • 古今风谣

    古今风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双生姐妹花闯古代

    双生姐妹花闯古代

    她和她是双胞胎,一对漂亮野蛮的姐妹花。她:性格霸道、野蛮。她:性格温顺、乖巧。她:能歌善舞、好动。她:琴棋书画、喜动。她:喜欢捣动草药。她:喜欢预览书集。她和她只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喜欢习武。她为了保护她决定当一个‘他’在现代生活了20年一次意外让她们双双穿越来到架空年代,灵魂也进入了一对和她们小时候一样的双胞胎身体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传说中的XX。看这对姐妹花是如何玩转古代,戏耍皇帝,脚踢王爷。招惹江湖中各个有名的大人物。这还不够还招惹了其它国家的大人物。(详情请看我是如何虚构的)【感谢燕燕制作封面】
  • 旧城家事

    旧城家事

    以家史为蓝本,几代人的真事为主线,略加虚构串联而成的小说。折射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贫富差距、以及生话在底层平民的痛苦。反映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本书写到过去上海、苏州各阶层的生活、风土人情、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情义无价和冷暖的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