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29800000117

第117章 制度规章

有那么一瞬间,刘彦和纪昌在互相对视的时候发现了对方的尴尬。

他们计划在慕容鲜卑攻击高句丽的时候插一脚,并为此一直都在做准备,造船没有中断,对于海路的侦查也是一直在进行,直至拿下了东牟郡却是没有想过要问治下的那些家族,谁掌握跨海前去高句丽的航线。

固然是需要对入侵高句丽保密,可是现在蔡优说出有新的航线,那确实挺让刘彦和纪昌觉得自己的智商出现了问题。

好嘛!竟然有从东牟郡直接抵达高句丽的航线,费老大劲谋求开发庙街列岛还进不进行?肯定是要进行的!

“那边至少会有一万五千亩到两万亩可以耕种的良田,是不会受到干扰可以耕作的良田。”纪昌深深地看着刘彦,说道:“黄~岛区这边的田亩不堪耕作,我们是不是迁徙足够的人手去长岛和周边岛屿?”

说得太好了,必定是要迁移人手去进行开发,人数可以往多了派,比如派个四五万人?

长岛本岛安置个一两万绝对不成问题,那里可以自行成为一个县。周边有六个大岛,初步观测可以安置近万和数千,塞过去五万人还算是少。

“那边的水源非常充足,海产比之灵山岛更加丰富。”纪昌用着非常振奋的语气说:“农业抵得上至少五十个灵山岛的出产,渔猎的范围……”

十天就能看出那么多的东西?当然不是。是他们有寻来周边的人询问,再结合自己的亲眼所见,判断下来基本是八九不离十。

要是陆地可以安稳发展,自然是首选陆地,可是陆地没办法安稳啊!

石斌出征塞北在即,汉部这边从冉闵那里得到一些信息,石斌会加大对周边的粮秣和劳力的征集。

前往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对汉部有深切仇视的姚伊买在石斌麾下,谁又能保证姚伊买会不会针对汉部干一些什么事?不说是征讨汉部什么的,姚伊买只向石斌进言几句,让石斌对汉部产生剥削兴趣,对汉部就是一个大麻烦。

“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及早做相关准备。”刘彦不可能派兵去参与塞北之战:“必要的时刻……大笔撒钱吧!”

蔡优越听越不对劲呐!汉部现在的本部人口接近十万,一下子向长岛那边迁移四五万,岂不是将一半的人口移动过去?他没有插嘴,看刘彦与纪昌的眼神却是相当耐人寻味。

汉部在占领了东牟郡之后并没有看似多么欢欣鼓舞,仅是分配了必要的利益给予那些参与入侵的家族。蔡优能明显看出刘彦和纪昌像是在忧虑什么,他不好问,却是决定留意。

没有多久,田朔被召唤了过来,作为汉部的民政管事,长广郡的主簿,对于迁移人口该是站在反对的立场,毕竟黄~岛区这边正是大开发和大建设的时候,他却是在蔡优诡异的目光中大力同意迁徙。

迁徙人口对于汉部虽然会有麻烦,可并不是不能解决。汉部目前是一个部族,人口来源不是被刘彦从流民状态收留,便是用交易的方式买来,没人把自己当成什么自由人看。再则,部族模式下的部民,天然上就有服从部族族长命令的习俗,可不存在什么民主。

“迁徙……?”阿香好歹是一村之长,出现会议的时候就被召唤。她听到又要进行迁徙愣了,用着满满的可惜和不舍:“迁徙去哪?还能种田吗?有桑树吗?”

被召唤的村长,他们就没有一个不是愁眉苦脸,对黄~岛区这边的开发已经进行了一年左右,眼见家园一天比一天美好,竟是收到了要再次迁徙的通知。

“都知道灵山岛上的景况吧?”田朔一副为大家好的模样:“你们不是羡慕可以安居灵山岛的那些人吗?这一次是去比灵山岛更好的大岛,上面有大批可以耕作的土地,与大陆存在海峡……”

是去海岛啊?大陆上要是逼不得已会迁往海岛,类似的信息在汉部的内部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他们虽然知道却也没有人傻到到处嚷嚷,基本羡慕早早就被安排在海岛的人。

“辛辛苦苦将村落建起来,起早摸黑伺候田地……”

“那你可以不去的呀。”

“傻子才不去!”

相比起花了一年左右的劳动成果,他们更加在意的是一个可以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的环境。

田朔哪能不清楚他们的想法?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生活,那个环境里再有可以耕作的田地,对于大多数的晋人来讲就是天堂。

有人天生是战士,就会有人天生是农夫,不能奢望所有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有人会到前线去流血牺牲,有人会留在后方建设,不能说到底谁对谁错,只能说分工不同。

历来战争是检校一个民族的时刻,通常会是优秀的人最先死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死在了战场,直至不存在优秀的人之后,国家被灭,民族消亡或被奴役。

晋国不就是在面临这样的情况吗?所以他们偏安一隅。

中原的晋人为什么会有现在这种待遇?除开晋国朝廷抛弃了他们,难道就没有自身的原因?

“是吗?”刘彦听到汇报,大多数人愿意放下已经建设的一切,去岛上从头再来,他无视了军方那些人骂软蛋的愤愤声,相对平静地对田朔说:“那就开始吧。”

讲真心话,刘彦内心的失望比谁都要浓烈。他努力了将近三年在提高晋人的勇气,是带着一批晋人重新找回了勇气,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可……大多数的人依然是仿佛怯弱的兔子。

“全面区分待遇。”刘彦面无表情地讲:“与军方有关的人,待遇一律从优。”

之前就有区分的,可是仅仅在大锅饭的伙食上面,看来是应该更进一步地显示出军方的优越了!

“平民见到军方的人必须行礼,同时获立战功的将士有更多的特权和社会地位。”刘彦已经在考虑搞勋章制度,战功有勋章,学会了什么技能有什么样的勋章。他看向了田朔:“分给私田的计划中止,非战功不能拥有私田。”

田朔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叹息了一声应:“诺!”

刘彦的勋章制度是借鉴了西方的童子军,学会任何一样技能都有相应的勋章,例如考核剑技合格就是给予一个绣有剑的徽章,会射箭就有弓的勋章。在拥有勋章的同时,待遇相应提升,甚至可以像官员一样拥有俸禄,可以是米粮,可以是财帛。

混日子去吧,那就老老实实地进行生产,给予前线后勤上的支持。既然是身处别人开辟出来的安全环境,想要有优良待遇,肯定是要和前线的将士有区别。

“生产奖励制度就是那些。”刘彦别的不会,关于制度的设定再不会就说不过去:“定稿之后通报全部的人。”

田朔再一次苦着脸应:“诺!”

非军方人士,想要获得如将士的待遇,难度是三倍以上。可总算还是有一个奖励制度,不是说完全被“抛弃”。他苦的是,自己是不是也在“三倍难度”的范围内?

“我们还有……”刘彦也不是那么确定,根据得到的情报显示,今年之内慕容鲜卑该是不会对高句丽下手。他顿了一下继续说:“至少半年的事情。我需要你们在半年之内做好全部的准备,不管是关于入侵高句丽,还是本土防御!”

一应人等皆是站立揖礼,齐声应:“诺!”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大秦战魂

    大秦战魂

    战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生杀伐,只为了君王的兄弟之情,君臣之义。蒙家,秦始皇麾下忠信之家;蒙恬,大秦之战魂,为秦始皇打下天下,随后驻守秦国北疆,长城外镇压匈奴不敢来犯。一生无敌,最后却败在了一个宦官之手……
  • 不可不知的美洲史

    不可不知的美洲史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美洲(美国和拉美为主)的历史,用一个个故事将美洲重大历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展示给读者。同时,本书的附录中又带有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内容如美洲诸国的经济,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人才是什么?各种人精!老祖宗一大堆,最不缺的是什么?智慧!从先秦到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历史人物纷纷现身说法,在短短一两百字之间,细细讲透那些独步天下、令人绝倒的生存智慧。本书从做人、为政、做事、说话、生活的艺术等五个方面,通过十六个话题、近千个历史段子,带你领略这些精明的老祖宗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所展露出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偏方。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热门推荐
  •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本书是一部以网络创业为主题的长篇商战小说,也是一部体现创业家精神的励志小说。被称为是“中国首部互联网+创业实战小说”。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代中国,地点主要在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城”的杭州。通过描写郭天宇、孙秋飞、刘帅等大学生创业者,从企业初创开始,克服种种苦难,凭借模式创新,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获得创业成功,实现了新时代“中国梦”的故事!
  • 贼妃冷帝:王妃善逃

    贼妃冷帝:王妃善逃

    她堂堂一个盗墓贼到了异世的第一天就被诛九族?接着又被逼嫁给一个不受宠的王爷?这个王爷长得还不赖吗,只是为何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她是在狗洞里?!被卡住了不拉一把,还逼迫她签下卖身契?你个奶奶的,不就是一张卖身契吗,卖了身她一样跑。嗯,跑之前收点福利,先把这个名义上是她夫君的王爷给玷污了再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杨八娘

    杨八娘

    拥有前世记忆的杨八姐不求杨门可歌可泣,只盼杨家众人平安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本书的主人公叶藏是一个谨小慎微、害怕世间所有情感的人,他对人类复杂的思想一无所知,进而通过搞笑的方式,讨好别人,让别人开心,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躲避这个世界,他开始走向自我放逐的道路,整日饮酒作乐,通过酒精、女人和药物来让自己终日生活在浑浑噩噩中,并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他的一生都在寻找爱,躲避爱,并希望自己得到爱,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最终他只能走向自我毁灭的终点。
  • 腹黑老公的秘密

    腹黑老公的秘密

    高干门里生活的哪些破事儿。俗语说要是遇上坏女人,自己打不过那就带上自己的老公一起去打,打的她面目全非,打的她跟风华绝代的石榴姐一样。)一身世略微有些复杂的草包被一有权有势滴男人强占滴故事。这是一部缺心眼草包少女的彪悍成长史,也是一部奸佞的另类求爱史。*“我X你妈的,你自己不知道自己什么身份?这里是我家,你不过是私生女你算…”少女的话还没有说话就被进门的人一巴掌打掉了,男人浑身都在发抖:“孙佳君,我就是这么教你的?她是你妹妹。”那个所谓的妹妹拉着父亲的手,低垂着视线咬着唇,看着地面:“爸,你别打她,不怪她的,是我让姐生气了…”“我X你…”啪!*“我说了,不是我干的,我都说了不是我干的,妈,你不信我?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啊,你信她你不信我?”孙佳君捂着自己的脸,在怎么样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失去母亲的心。眼前的女人一脸的失望:“人家都指认你了,你的车她会开吗?你会叫她开吗?”孙佳君想,她就是张一百张嘴,她也斗不过孙佳薇。“你给我滚,我们没有你这样的女儿,你以后别想叫我给你一毛钱花,从小我就是太娇惯你了,草菅人命的事情你也做得出来…”*“姐,我求你了,救救我…”“你推你妹妹下楼?”输了,输的彻底,原来在这个家已经没有她的位置了。“你他妈的看清楚,这里有监控的,你冤枉我?”每一次遇上孙佳薇,孙佳君就一定是所有人怪罪的那位。如果有一天,你的仇人和你喜欢的人搞在一起,请不要心酸。记得麻麻说过的话,我们要把不要的旧玩具,捐赠给比我们更不幸的人。*“别气啦,本来长得就一般,这一气可真难看。”他可真损“你上次还说我好看,你这人怎么这样。”捏她的脸,“说你傻还真傻,男人在床上的话能信吗“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腹黑老公的秘密》
  • 捡个弃婴惹一身祸

    捡个弃婴惹一身祸

    葛成实从小长到四十挂二,就不知道失眠是个啥滋味。从来脑袋一挨枕头就呼呼入睡,睡得像死猪似的,天上打雷、地上放炮都震不醒。可从家里重返工地以后,他少有地失眠了,只要睡起一觉,就别想再睡着,打开手机看看屏幕,有时十二点刚过,有时一点不到。深夜里四周很静,工棚里却是鼾声四起,就像滚过的一阵又一阵闷雷,搅得他烦躁闹心,只得拼命在床板上烙饼,弄得床板咯吱咯吱直响,就像老鼠在黑暗里噬咬一样。葛成实再也躺不住了,与其在床上遭这份洋罪,还不如出去溜达溜达。葛成实孤身来到工棚外,工地在郊区,死静死静的,没有虫鸣也没有狗吠。
  • 永樂大典書目考

    永樂大典書目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煎日本民主史

    生煎日本民主史

    国会政治≠清廉政治。本书在史实的基础上,以宏观叙时和微观叙事为视点,展示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民主发展与改革的庞大画卷,让你可观、可感地领略到制度与人性的冲击力,一扫先前因不了解真相而对日本民主史产生的误读。它生动有趣地叙述了日本政府所推行的民主措施,还有民间人士维护民主制度所做的努力,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回避不夸张的全景式无缝隙透明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