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7200000065

第65章 ,皇上诏选博学鸿儒。

作为清初政治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康熙十七年(1678)正月诏举的“博学鸿儒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康乾以来,就不断有文人学士对此加以抒述和探赜。清人李富孙撰有《鹤征录》、秦瀛撰有《己未词科录》,二书辑录了大量档案、笔记、文集、方志中的相关史料,为后人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资料基础。本来,博学鸿儒科是一种迥异于平常之制科的考选形式,故又称为特科。唐宋以来,它一直是历代帝王粉饰太平、炫耀文治、遴选人才的政治策略和手段。然而,康熙时期之博学鸿儒科,显然非既往之特科所可限囿,更非寻常之制科所可比拟。清廷诏举“鸿博”的谕旨颁发于康熙十七年正月,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平藩战事正酣,清廷正疲于应对。如此严峻、敏感之际

究其本事,先是皇帝始设南书房,命侍讲学士张英、中书高士奇入值。继而召翰林学士陈廷敬、侍读学士叶方蔼入值南书房。然后是王渔洋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康熙十七年(1678年)户部郎中王渔洋受到皇帝的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亦入值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

皇上又下旨全国荐选文学人才,是为博学鸿儒特科。制科者,天子亲诏以待异等之才。唐、宋设科最多,视为优选。清代科目取士,垂为定制。其特诏举行者,曰博学鸿儒(或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若经学,若巡幸召试,虽未设科,可附见也。康熙皇帝敦崇实学,康熙甲辰、丁未两科,改试策论。既廷臣以古学不可猝办,请仍旧制。

康熙十七年正月,皇帝特诏曰:“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其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督、抚,代为题荐。”

康熙十七年下半年,大江南北嗣膺荐博学鸿儒人员纷纷至北京,诏户部月给廪饩。康熙十八年三月,召试体仁阁。凡百四十三人,赐燕,试赋一、诗一,帝亲览试卷,取一等彭孙遹、倪灿、张烈、汪霦、乔莱、王顼龄、李因笃、秦松龄、周清原、陈维崧、徐嘉炎、陆葇、冯勖、钱中谐、汪楫、袁佑、朱彝尊、汤斌、汪琬、邱象随等二十人。二等李来泰、潘耒、沈珩、施闰章、米汉雯、黄与坚、李铠、徐釚、沈筠、周庆曾、尤侗、范必英、崔如岳、张鸿烈、方象瑛、李澄中、吴元龙、庞垲、毛奇龄、钱金甫、吴任臣、陈鸿绩、曹宜溥、毛升芳、曹禾、黎骞、高咏、龙燮、邵吴远、严绳孙等三十人。三、四等俱报罢。命阁臣取前代制科旧事,查议授职。寻议:“两汉授无常职。晋上第授尚书郎。唐制策高等特授尊官,次等予出身,因有及第、出身之目。宋分五等:一、二等皆不次擢用;三等为上等,恩数视廷试第一人;四等为中等,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五等为下等,赐进士出身。”得旨,俱授为翰林官。以光禄少卿邵吴远为侍读。道员、郎中汤斌等四人为侍讲。进士出身之主事,中、行、评、博,内阁典籍,知县及未仕之进士彭孙遹等十八人为编修。举、贡出身之推、知,教职,革职之检讨、知县及未仕之举、贡、廕、监、布衣倪灿等二十七人为检讨。俱入史馆,纂修明史。时富平李因笃、长洲冯勖、秀水朱彝尊、吴江潘耒、无锡严绳孙,皆以布衣入选,海内荣之。其年老未与试之杜越、傅山、王方穀等,文学素著,俱授内阁中书,许回籍。

“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康熙帝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他开考的博学鸿儒特科,旨在通过争取士心来争取民心。与试者,不论已仕未仕,皆由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在外总督、巡抚等大吏先行荐举,然后汇集京城,统一进行殿廷考试,录取者授翰林院官。

康熙帝的人才选拔政策,使得一年之间,北京“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对于来京的名士,康熙帝想得很周到。他下令户部每月发放太仓大米,把这些人才供养起来,度过天寒日短的冬天再说。等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正是北京阳春三月的和暖季节,清代第一次,也是最为盛大的一次博学鸿儒科考试,在太和殿和体仁阁隆重举行。

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考试,究竟在哪里举行?有说在太和殿,也有说在体仁阁。《清史稿?彭孙遹传》记载:召试太和殿,赐宴体仁阁。当时参加考试的尤侗也记作:“太和殿御试,赐饭体仁阁下。”这是第一手材料,应当较为可信。

康熙朝博学鸿儒科考试,参加考试者143人。考场地点,太和殿和体仁阁,环境不错,华丽殿阁,遮挡风沙。考场条件,有桌子可凭写,有椅子可坐着,还为考生提供笔墨等。考场氛围,特地撤去护军监场,消除考生紧张情绪,使其“吟咏自适”。考试题目有两道:一道是赋——《璇玑玉衡赋》;一道是诗——《省耕诗》,五言二十韵。考试时限,也灵活,答完即可出考场,答卷慢的发给蜡烛,最迟可以夜里再交卷。可想而知,各地士子考生经历如此厚待,怕要终身感戴皇恩不尽。考生饭食,答卷中宴会,康熙帝买单。

考生宴会怎样举行呢?据考生施闰章回忆,到了中午,听到宣示:“馆选廷试,例不给馔。嘉尔等学行名儒,优以旷典。”就是皇帝要破格赐宴了。据另一位考生毛奇龄回忆,当时在体仁阁设宴,考生四人一桌,共五十桌,都赐座位。光禄寺负责准备饭食——先上两道茶和四道时鲜果品,再上十二道菜,都用精致的大碗盛放;主食有四种:馒首、卷子、红绫饼、粉汤(面条),都是面食。大概考虑到考生以南方人居多,又上“白米饭各一大盂”。这让南方考生尤其受用,不仅浙江萧山来的毛奇龄念念不忘,安徽宣城人施闰章也特地写道:“治南馔,张椅坐,盖前所未有也!”就是说给桌子椅子,吃南方口味的饭菜,这在清廷还是头一回发生。据说这餐御赐宴会,价值四百两银子。饭吃完了,又赐茶,然后继续答题。

博学弘儒科考试结果,考取一等第一名彭孙遹(yù),一等20人,二等30人,共50人,都授为翰林官,到史馆纂修《明史》。修《明史》以学士徐元文、叶方蔼、庶子张玉书为总裁。

尤侗有诗写康熙博学弘儒科云:圣主垂衣雅好文,征书早染御炉熏。九天龙凤飞千尺,万国鹓鸾集几群。(鹓鸾,音yuānluán,指朝臣)彩笔拟从前席献,铏羹先向大庖分。(铏,音xíng,盛羹的器皿)自怜风雨蓬茅下,白首重瞻五色云。

蒙天子特诏,见达官显贵,著锦绣文章,吃珍馐御宴——就算白了头发,在风雨中蜗居茅草屋,还神往那紫禁城上的五色祥云呢!康熙帝借开博学鸿儒科笼络士心的目的,算是圆满达到了。

康熙帝在太和殿及殿前庭院东侧的体仁阁,亲自举办考试、批览试卷,选拔博学鸿儒,更为明清两代六百年历史所仅见,堪称文坛盛事。

在太和殿举行的博学鸿儒科考试,其“和”字理念,对于消弭满汉文化冲突、协和满汉民族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博学鸿儒中,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士人,他们身为明朝遗民被荐举,却坚决辞试,拒绝承认清朝的统治。这批抱道守节的坚决辞试者以黄宗羲、顾炎武、魏禧、徐夜、李颙等人为代表。他们在鼎革之际和清初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放弃复明的希望,就算眼见复明无望,也从未承认清朝的统治。他们虽以维系汉族文化命脉为己任,以民族志士的身份屹立于清初诗坛之上,但已经属于当时汉族士大夫阶层中的“极端分子”。他们在明王朝的领土已经消失殆尽的情况下,代表着大明王朝的尊严,是明朝精气未亡的象征。但是,当时天下名士,除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拒不接受荐举外,其他如朱彝尊、汪琬、毛奇龄、施润章等大都应选录取,入翰林院纂修《明史》。这不仅保证了这部史书的编写质量,而且对于消弭汉族士大夫的反满思想,促进满汉统治阶级的进一步合流,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清代博学鸿儒科考试仅两次:康熙举办过一次,乾隆又举办过博学鸿词科考试一次,士子能赶上一回是很不容易的,但有位朱彝尊,浙江秀水(今嘉兴)人,自己考上了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他的孙子朱稻孙又考上了乾隆朝的博学鸿儒科,祖孙入选,世所仅见,有清只此一例,传为文坛佳话。

胡献征与江浙籍的博学鸿儒比如朱彝尊、秦松龄、严绳孙等,交情甚厚,往来密切。

同类推荐
  • 向后望

    向后望

    浮躁的六月,是收获者的赞歌,也是离愁人的思愁。是一代人的黄金分割点,却也是一代人的万千风情。而我们,都在时间轴的坐标系中寻找自己的坐标!
  • 郁尘初雨

    郁尘初雨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再开出花来,一辈子不长,但我愿和你将错就错,不长不短,刻骨铭心。
  • 诡墓惊魂

    诡墓惊魂

    这次去墓地,所有发生的一切,其实都得从我的爱人那里说起! 她是因, 我是果。 注:胆小者慎入!本故事是家中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半真实半虚构吧!这里公布下俺的读者总群1:236414983喜欢本书的读者可加入哦
  • 爱我跟紧我

    爱我跟紧我

    思伟奇,一个平凡的名字,在XX大学就读,是一家房产商的贵公子,他与杜菲菲,董倩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关系,不想就这样一直持续不明不白的关系时,思伟奇做出了个决定,但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爱情就是这个样子,一时的喜欢不代表一世的爱。……
  • 四年草四年宝

    四年草四年宝

    小说《四年草,四年宝》讲述的是主人公李泽源摆脱高考桎梏,在四年大学生活中经历,包括友情,爱情,矛盾,感动等种种情感。小说里搞笑的故事情节,浪漫的恋爱场景,感人心酸的离别,构成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也许你已经错过了大学,也许你还未曾经过大学,或者你正感受着大学,更古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藏属于自己的那段青春。这部小说更古试着用一种诙谐微黄的手法重新去诠释现实的大学生活。希望这部小说能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心灵感受…
热门推荐
  • 万界最强狂帝

    万界最强狂帝

    鹿鼎记世界,他是大清第一权臣鳌拜之子,是江湖上人人敬畏的修罗…狂蟒之灾世界,他生下来便身家百亿,曾和国际女星传出绯闻,曾当着全球人的面前炫富…功夫世界,他是杀伐果断的斧头帮太子,他曾抢过乞丐的武功秘籍,也曾被称为救国救民的大英雄…超神学院世界,他曾打哭过死神卡尔,更是凯莎念念不忘的男人…活的好不如生的好,自助投胎机,可自由选择身世背景,诸天万界,任我嚣张纵横。(群:568825809)
  • 白话古文观止

    白话古文观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甜茶

    小甜茶

    又名《情窦初开爱上你》:出身寒微、长相普通的灰姑娘,如何俘获帅气多金的校草男神?这是一个以智能机器人研发为背景,甜宠可爱的双学霸校园爱情。我的青春,以你为名。【小剧场】黄春妮不好意思:“我哪有那么小气呀?”“哦?”校草揶揄道,“上午是谁的眼珠子瞪得都快成飞镖了?如果不是人多的话,只怕我这手臂上要留下好几道血印子了。”“你是说美女记者李姗姗?”她假装不懂地反咬一口,“好哇,都发展到给你挠痒痒了,还说对我赤胆忠心?”说完,她低头毫不犹豫地在他手臂上咬了一口。“哎哟——”他没想到这家伙还真咬,轻轻推开她脑袋,笑骂道,“你小狗呀。”校草结实的手臂上,有了一排浅浅的齿痕。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阳秋剩笔

    阳秋剩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情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亲情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本套书全部精选中华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亲情故事》、《感恩故事》、《美德故事》、《爱心故事》、《心灵故事》、《修养故事》、《勤俭故事》、《习惯故事》、《处世故事》、《交际故事》、《读书故事》、《学习故事》、《成长故事》、《哲理故事》、《励志故事》、《爱国故事》、《军事故事》、《英雄故事》、《智慧故事》、《谋略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沐斩:末世变革

    沐斩:末世变革

    西历2260年的某一天,城市外,突然有妖族降临,他们摧毁家园,抢夺人类资源,俘虏人类为奴隶,一位少年,在父母的帮助下,躲过了这次劫难;然而,他却孤身一人,为了找到自己的父母,救出家人,他决定踏上冒险之路。在离开家园之时,却在一处地下研究所里,找到了一根传说中的神兵,如意金箍棒,这根神兵,非常厉害,他决定带着这根神兵,动身前往外界。冒险的过程之中,每次总会遇到各种强敌。
  • 钗头凤

    钗头凤

    相爱三年,终成世间最毒的药,东风恶,欢情薄,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总裁的金魂女友

    总裁的金魂女友

    十年前,她因救他,获得一个进远华工作的机会。她被前男友弃,他正在此时爱上了她!他是全国有名的企业家,冷漠,腹黑,讲原则,唯独对她宠爱有加。她是抱错的孩子,养母早逝,后母苛刻,父亲瘫痪,大姐误会,二姐仇视,她却把家庭重大责任包揽下来。“我缺点一箩筐。”她说。“你蛮有自知之明的嘛。”他回。“那你还跟我交往?”“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她的优点,而是看到了她的缺点还不介意。”眼看苦尽甘来,他却失忆了……过程虽艰辛,然,她最终却是解开了上一代人繁复的恩怨,找到了亲人,赢得了爱情,成为幸福女神!爱情,悬疑,亲情,伦理,总裁交织而行,希望你喜欢!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