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雨薰回来龙浩轩这一句,就钻进了车里。
龙浩轩也坐上驾驶座上,边发动车,还是不死心的再问一遍“连我都不能告诉吗?”
“当然啦。这是我保留的个人空间之一。懂不?”
“知道了。女人要有自己的小秘密,是吧?”
“没错。你都知道答案,还问,自讨没趣。”
“我只是想验证一下,我是不是有足够的魅力。结果,果然是我高估自己了。”
“倒也不是,这是原则问题。不过我现在很认真地跟你说,我是不会要求你什么都对我说的,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一个私人空间。就算是夫妻也一样,对方并不是彼此的所有物。要不,婚姻真成了爱情的坟墓了,因为没有了自由,必将逃离。”
“你又严肃起来了。我只是逗逗你。不过,你说的我赞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没有自由的爱情,只是一种变相的占有,当最初的激情褪去,婚姻变成了围城,终会是相看两相厌。不过我可不想这样的情境会在我们身上上演。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可不信,至少我和你不会。一张结婚证,保证不了爱情,也保障不了婚姻。只是,这是能给所爱之人最后的一层保障,给所爱之人被现世认可的一份承诺。人家说,爱情需要经营,你不觉得我们情侣之间该做的事情几乎都没有做过吗?我们现在去看部电影吧?”
“看电影,我赞同。不过我不想去电影院。”
“为什么?”
“大家都去电影院,多没趣啊。况且,我觉得两个人窝在家里看电影的气氛,要比在电影院里感觉好多了。”
对于雨薰来说,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个人走进一群人里,感受电影所带给自己的震撼与感动,那是一种在人群中找寻相同悸动的感受,或许没有露天电影那么有感觉,却是现在的生活所能给的了。通常进电影院去电影,都是雨薰自己一个人去的,或者心情烦躁之时,或在心中宁静之时,看电影的心情不同,所选择的电影也不同。然而雨薰心中最深刻的关于电影的记忆,还是在小时候在家乡里看得露天电影,那时家乡小镇还没有高楼,水泥路也还没完全覆盖乡村的小路。那时的电视也还是黑白电视,娱乐方式也没有那么多样。乡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大家搬把小凳,到广场上去看露天电影。其实小孩子哪有那个定型,能够安安静静地乖乖看电影。通常大家就是乖坐了一会儿,就开始不安分了,到处跑动,放电影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小摊小贩在旁边,那时的物质还没有那么丰富,还有小孩子贪吃的天性,总是向父母要个一两块钱,就跑到小摊面前去解自己的小馋了。然后就是和一群小伙伴在旁玩起了捉迷藏,趁着昏暗的夜色,和放电影所散射的光线,正适合玩耍。那段时光,是最简单而欢乐的,虽然没有那时还没有网络,也还没有那么多新奇的事物,可是那时就是如此容易满足。
上小学的时候,母亲离开了,家已经搬到了镇上,不过镇上离小村庄很近,坐车只要十来分钟。那时的小镇还不发达,家的四周没有几户人家,不过不久,敏瑜的到来冲淡了雨薰心中的落寞与孤寂。
后来高中的时候,全镇的面貌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再也没有了全村围在一起观看露天电影的场面,大家的日子都好了起来,电影也已经不稀奇了,再也没有人愿意再拿着小板凳到广场上去了。很多东西渐渐遗失在时光里,会有新的东西来取代,但是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得到更多,还是失落的更多?谁也说不清。而雨薰也还来不及体会那种情感,离乡这么多年,对于家乡的记忆已经渐渐遗忘了,而且对于那个曾经装载她最无忧的一段日子的小村庄,也是装载着她最不愿意触及的一段记忆。乡村就是这样,乡人是淳朴,但是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小村庄,什么话,一下子就传得乡里邻里都知道了,什么秘密都藏不住。雨薰在小时候,面对着邻里街坊的看着她的奇异目光,或者同情,或者嫌弃,只是那时的她还不明白。大人里在村里的闲话家常,妇女们的八卦虽然不会当着雨薰的面直接说出来,可是很多时候,却已经不知不觉使家里的小孩受了影响。而孩子还不懂这些话是什么意思,童言无忌,不懂语言可以伤人,看着雨薰说着她是没有妈妈的小孩,妈妈都不要的小孩。那时的雨薰,身边没有敏瑜在身边可以维护她,也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只能说哭着说着喊着,你们乱说。虽然搬到镇上,早在计划之中,但是多少是受了这些情况的影响,雨薰爸爸将搬家的日程提前了。小镇上或许孤寂,可是至少少了些留言碎语。
关于乡村的记忆,只有每次,雨薰踏入电影院的时候,会想起,只是想起的只是曾经的无忧和欢乐,也或许雨薰也只愿想起这些。只是,就算同样是众人看电影,但很多感觉还是不一样。看露天电影,空旷的空间了,允许人们的交流,允许小吵小闹,这至多是添了些欢乐热闹的氛围,人们的情绪相对是可以更自然地流露的,对于共同感受的欢乐会有更大的放大,对于共同感受的悲伤也会更多的共鸣。而电影院相对是个密闭的空间,一个公共的场合,人们的情绪难免有所压抑,交流也难以进行。就算是在情侣包间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了,也没有在家的温馨和随意。不过这也有一个优点,适合一种自我心灵的电影畅游和放逐。或许个人的经历缘故,雨薰对于若是深深触及她心灵的东西,很多时候更愿意的是一个人静静地在心中体会感悟,而不是散场后的在散步回家上的交流,因为她始终认为那时的交流无法真正深入真正共鸣,最多流于剧情人物的交谈。而如果适合彼此交流,感受彼此共同的情绪反应,她希望的是在当下的交流,或许是言语的交谈,或许是一个眼神的交流,那是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无法很好实现的。
走进电影,是在光影中追寻自己的影子,或是在之中经历一种自己未曾体验过的人生,在之中寻回过去,寻找感动,寻得欢乐,寻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