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1300000016

第16章 过年

第二天果然平淡无奇的到来了。不论日子在人们眼里是如何的重大,也不论日子在人们眼里是如何的激动人心,是如何的令人期待,它到来的时候总是无声无息的,它走的时候也是悄无声息的。时间就这样快速的溜走,快的连人们惋惜感叹的时间都没有,就又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一天。直到有一天,老了,新的一天却不会再到来。

晚上的时候,李升国终于在浓浓的夜色中扛着根木材从林场里赶了回来。正好赶上一家人吃团圆饭的。本来按照村里的习俗,是要叫上自己家最亲最亲的亲戚来家里一起吃团圆饭的。一般都是兄弟家,岳父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都是事先安排好腊月三十这天早饭在谁家吃团圆饭,午饭在谁家吃,晚饭在谁家吃等等一系列的安排。但是由于这个家的主人李升国不在家就只好把这一项蠲了。就李升国自己家人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腊月团圆饭了。

李升国仍旧在他的家长位子上坐着,他叫妻子惠兰把那点办酒席留下来的红薯酿的酒给拿了出来。对瑞生说道:“来,咱们两个喝点酒。你也是大人了,总是不能不喝酒的吧。”

“我……我又不怎么喝酒。”瑞生本来就有点怕他的父亲,生硬的回答道。

但是李升国还是给瑞生倒了一小杯酒,一边又说道:“怎么能不喝酒呢,这个要学。你长大了总是要在酒桌上应承的。明天老规矩,大年初一的,去给伯伯拜个年。”

“好,带上弟弟们一起去吧我。总不是叫我一个人去吧”

“那两个人当然要去了,你们三兄弟也真是,遇见个人像个哑巴似的,也不会说给伯伯拜年之类的话。”

“你还好意思说他们呢,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妻子惠兰也调侃道。

文禾说道:“这下可好了,一家人都不怎么会说话。这亏可要吃大发了,一家人都看起来太老实了。”文禾听了他们说话,在平常的相处中也知道他们是什么性格。都是一个个闷踏实、暴脾气。

祥生和腾生两兄弟看见李升国回来了,也都不敢大声说话了。虽然说父母最爱晚来子,可是李腾生还是没有感觉到父亲李升国对自己更加溺爱些。常年又见不到父亲,只是觉得对父亲有点害怕。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是应该在家里呆着的,不走亲戚。但是通常这天要去走访一下自己兄弟家。因此吃过早饭,瑞生就带着两个弟弟,陪着父亲去伯伯李升庆他们家了。这一年到头来,由于居住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这两兄弟竟然一年见不到几面。更何况是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一起过来的,感情自然是比一般的兄弟亲。有时候,李升国关心李升庆家的人比关心自己家的人还多。这或多或少都引起了易惠兰的不满。

这天一大早李升国就到了李升庆的家门口了。李升庆就拿了张报纸坐在家门口晒太阳。“伯伯,请拜年了。”身后传来了瑞生他们几个人寒暄的声音。李升国心里略微高兴点了,以前他们来的时候,都要自己提醒,他们几个才会像张不开嘴似的叫一声“伯伯”。

李春贵也早就结婚了,已经生了一个男孩了。那两个还没长大的李春明和李春锋听见叔叔来了,都屁颠屁颠地从大厅了跑了出来。李春锋还乐呵呵地叫道:“叔叔,新年好啊。”

“春锋,又长高了。”李升国也笑着说,“这几个孩子里面就属李春锋口齿伶俐点。”

“你还别说他,这家伙嘴多的跟什么似的,整天跟小鸟似的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烦都烦死了。又不会读书,就只知道作兴一张嘴。”李升庆不以为然的说道。“今天中午就别回去了,在这吃顿午饭。那个瑞生媳妇怎么没一起过来?”

“她在家陪着惠兰守着那所房子呢。跟敬老院的那些老人们聊聊天也是好的。”李升国答道。一边那几个兄弟们就不管这两个大人们,一起走进去放里面烤火取暖去了。他们几个一到自己家人面前就说得头头是道,有时候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在别人面前就不敢说了。

升庆家的看见侄子们来了,就拿出来了刚炸好不久的圆子粑和刚打好不久的糍粑。张罗着要他们几兄弟多吃点,接着又忙着去准备中午的饭菜去了。几兄弟就围在这个火炉前,争抢着那盘子里仅有的块圆子粑和糍粑。几兄弟因没有大人管着,竟好不热闹的在火炉前闹了开来。

那烧火的地方是一个方形的土坑,把上年晒干的柴火放在上面,点燃,农村人整个冬天都要靠这个来取暖了。虽然很暖和,可是柴火烧出来的烟灰很大,也很熏人。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好办法。因为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买几斤猪肉,可是又舍不得吃,看见这满屋子的烟,竟把肉挂在火炉的正上方,熏了起来。没想到竟然味道更好了,也能保存到四五月都不坏的。真是个一举两得的法子,因此就一直传了下来。这就是南方的腊肉的做法了。过年的时候,它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菜。

中午的时候,李升庆家的做了一大桌子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孩子们又正在长身体,因此都觉得非常的饿。往常在平日里,连糠加红薯丝米饭他们几兄弟都要争抢着吃,害怕吃慢了自己就没得吃了。这下虽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总是有点肉菜,又有香喷喷的白米饭。这几兄弟就像饿狼遇见了温顺的小白羊一样。疯狂地吃了起来。吃饭的时候,只有在人多的时候才有意思,并且是没有太大拘束的时候。大家都肆无忌惮的你争我抢,筷子碰筷子,胳膊挡了胳膊,碗连着碗的。这样的桌上战争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只有在孩子特多的家庭才有。此时想想,那种无所顾忌的童真情趣跟现在的大鱼大肉的呆若木鸡的酒桌应承是何等的天差地别呀。

李升国在家里的时候,他们几个人是不敢在饭桌上抢来抢去的。但是今天在哥哥李升庆家里,又有自己的几个侄子在那里一起带着祥生和腾生折腾。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俩年过半百的兄弟都笑了。回首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他们俩已经老了,在饭桌上喝点小酒,谈论着谁家有嫁女了,谁家娶的媳妇又生孩子了,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一类的话题在他们的眼里总是充满着新鲜劲,两人无拘无束地喝点小酒,时不时的夹点小菜,放进嘴里,细细品味的同时,仿佛也在细细的品味说过的话和走过的路。

回到家,李升国又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在路上的时候,走起来拐来拐去的,要不是瑞生扶着,就差点走到下塘里去了。惠兰看见他又是醉的不醒人事的样子,心里老大不受用了。也懒得去管他,由他直直的睡到晚上,又从晚上睡到天亮。连吃晚饭都没有叫他。

其实大年初二才是文禾最期待的过年的日子。按照白小村的习俗,她是要回娘家去的,来了瑞生家十几天了,第一次这么久没有回到爸妈身边。她当然想迫不及待地回去。况且文禾是第一次回娘家,因此这次过年她跟瑞生是新客。新年走亲戚的时候,亲戚是要放鞭炮欢迎他们的。

这不这天没吃过早饭,文禾就拖着瑞生往白小山坳里走去了。文禾说要赶过去吃早饭。一到文瑞家里,鞭炮就噼噼啪啪的响了起来。散落的红色的鞭炮就像舞动的小矮人,欢庆文禾地到来。文牣和文牧也赶紧从被窝里爬了出来,两个人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家里就响了鞭炮声。巨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从被窝里爬了出来,然后他们从门里伸出两颗带着朦胧睡眼的脑袋。一看见是姐姐文禾,顿时眼睛明亮了起来,惺忪的睡眼一下子像是醒了几个世纪似的,盯着姐姐看。还不停地喊道:“妈妈,妈妈,姐姐回来了。”仿佛亚梦和文瑞不知道女儿女婿回来了似的。

钱亚梦知道自己的女儿今天会回来,因此就把那天团圆饭一些女儿喜欢吃的菜就都特意留了下来。那碗仅有的肉也是只吃一小点,因为要留着这碗菜在新年里待客。亚梦看见女儿女婿高高兴兴地回娘家来,自己也就挺高兴的。觉得女儿没有嫁中山狼,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就好,她跟文瑞心里就踏实了很多。也是忙里忙外地弄了一大桌子菜。

文禾一回到家,就想起小时候的日子。虽然现在也很是开心,很是幸福。但是跟小时候相比,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幸福。吃早饭的时候,文禾就把自己喜欢吃的,文牧也喜欢吃的搛给他吃。看着弟弟文牧为了学习而这么瘦弱的样子,文禾就有点心疼。但是她没有说出来,她知道亚梦是很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男孩子不读书以后该怎么办呢。读出书来才能不受苦受累的在这片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上一辈子。文禾也就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自己的弟弟,希望他能一直健健康康的。

文瑞看见女儿女婿这么早就过来了,也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就问瑞生道:“咱们爷俩喝点小酒吧,早上的话,我们就少喝点。”

“好,我也不是太会喝酒。”瑞生也不好意思拒绝。

“你们俩日子过得还好吧,没什么烦心的事吧?”亚梦就问他们俩道。

“没有,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让岳母担心了。”瑞生看了看文禾,见她没有说话,就答道。“来,岳父,敬你一杯。”说着端起了小瓷杯。

“好好,我看他们也没什么矛盾,瑞生这孩子还是不错的。敦厚老实。”说着就跟瑞生碰了一下。

“文禾呀,吃完了饭,你们俩去三房里的其他叔叔伯伯们家拜个年。也算是新客,这个礼一定是要做到的。”亚梦说道。

“好的,我跟瑞生吃完饭就去。”文禾听了母亲的话点点头说道。

“现在是什么都缺,按理去亲戚家是不能这么拿这么少的像没有的东西去走亲戚的。可是特殊的年代总是会有特殊的情况的。当然特殊的情况,也应该特别对待。”亚梦看见文禾似乎有点顾虑,就开导道。

“是啊,这不刚进行改革吗?日子总是会越过越好的。不要只是看着眼前怎么怎么穷困,只要踏踏实实过日子,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就好。一切从今年春天起,就会好起来的。”文瑞经过深思后这样诚恳的说道。

是的呀,拿着这么点东西去走亲戚确实有点不好。可是这时候,谁家又有好东西拿出来呢。但愿那个去年夏天掀起来的改革浪潮能把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改善,也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不再是吃不饱饭,吃不起菜,买不起衣服,买不起礼物。文禾这样想着,又看了看吃得正欢的两个弟弟,顿时觉得心里卯足了干劲,她放下了碗筷,叫上瑞生,让他拎着东西,去给他的叔叔伯伯们拜年去了。

同类推荐
  • 我的zz男友

    我的zz男友

    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恋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雪儿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狗子你不爱我了。”“狗子你变了。”“狗子我们该讲睡前故事了。”
  •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谈恋爱这回事,大家并不陌生。古往今来,最不缺的话题就是爱情。从情窦初开时,那如小鹿撞般的砰砰心跳,到暗送秋波你的情意我尽收眼底;从患难相依,甘苦与共的感动到生死缠绵,天人永隔的凄惨,偶用一张键盘,尽述天下爱情传奇,嬉笑打闹间的可爱单纯;感天动地的断场肠情史;说不清道不明的另一番悲情滋味;新鲜另类独特的爱情缠绵,尽在您的眼前展现……
  • 世间尽繁华

    世间尽繁华

    [短篇合集]世界上有不同的地方,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不断上演着。我只想以我之手,写尽这世间繁华,让处在不同地方的人,通过我的故事,获得一丝对生活或者爱情的思考。
  • 在上海

    在上海

    怀着梦想,怀着期许,我从家乡义无反顾的来到了憧憬着的上海。然而,现实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刚到上海的我就被“当头一棒”......
  • 女儿信札

    女儿信札

    自从女儿出生以来,我常常会有莫名的感动。育儿的过程也是育己,是女儿让我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也认识着不同却又相同的她。写下的这些文字,是一个父亲内心要对女儿说的话语,也是对她成长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热门推荐
  • 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间谍

    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间谍

    1937年8月初,战争的恐怖气氛悄悄地笼罩了上海。每天,日本军人在大街上横冲直闯寻衅滋事。种种迹象表明:步步逼进的日寇将要在上海挑起战火了!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负责上海防务。目睹日本人咄咄逼人的攻势,总司令张治中万分焦急。目前,中方尚没与日本人公开决裂,按照“一·二八”停战协定,中方不能进驻正规部队,因此在上海市只有一个保安总团。
  • 万般风景皆是你

    万般风景皆是你

    ”谢谢你‘楚’现在我的世界,让我有一个可以与你度过余生的机会。“————楚溟森“木含于森,溪归于溟,我属于你。”————余溪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唯一如意的一就是遇见了你。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可能是爱情最美好的开始。这是一本小甜文,会有一些小争吵、误会,但这其实就是大部分情侣之间正常的相处模式。总的还是甜甜哒,因为我喜欢甜甜的剧情。大体是这样,喜欢就戳进来看吧,有意见欢迎留言,这样我才能进步呀,嘻嘻。
  • 大帝独尊

    大帝独尊

    武道有神通,一枚符文可分海断岳,破碎虚空。神道大陆,种族争锋,万国争霸。更有惊才惊艳的天才,横空出世的大能,俯瞰天地的霸主,遨游星空的绝世强者。帝者,主宰万物,万神共尊,不死不灭。大帝者,万千世界,众生至尊。
  • 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

    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

    武志红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吴在天倾情力作,直指过界父母,披露中国父母焦虑内心。言辞犀利,分析精准。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搞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关系不清,界限不清,带来的是孩子和整个世界的关系混乱。而理清亲子关系,首先要理清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当关系对了,一切就都对了。作者以一线实战心理咨询经验为基础,借用真事实例分析讲述。数载精华沉淀,悉心汇编,深度调研,匠心打磨,为万千家长奉上最懂你、最具实效的亲子关系指导书。
  • 嚣张辣女毒江湖:四姐妹之毒医难

    嚣张辣女毒江湖:四姐妹之毒医难

    (日十更)十六岁的时候,她才知道,相依为命的师傅把她做成了药人。为了活下去,她必须找到潜龙。可潜龙是什么,那个她“毒不了”的男人又是谁?她浑身是毒,他百毒不侵。腹黑男pk腹黑女,又有奸细若干点缀。江湖上的腹黑混战华丽丽的开场了。
  • 铠龙

    铠龙

    一群人无端来到了一处神秘的实验厂,而统领这里的存在是黑白无常,他们十分的残忍,所以主角开始带领大家展开了大逃亡,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场游戏从刚刚开始。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老婆别想溜

    老婆别想溜

    一个普通文秀的女子展言欢因为电梯里的一次邂逅爱上了写字楼的金质男人喻正仁,阴差阳错中两人缔结了一段无爱的婚姻。
  • 我爱你与时间无关

    我爱你与时间无关

    各种短篇集锦,各种类型。一树花开待一人,一轮明月寄相思,余生漫漫,目光所至只一个你。我爱你,与时间无关!
  • 白雪洛阳城

    白雪洛阳城

    十五年前盛夏,洛阳城一富商被人害死家中,家人前去官府喊冤,立案查证者为当时洛阳府尹袁鑫。此案查证途中遭遇各种瓶颈,一是仵作虽认定死者是被活活打死,却始终没找到凶器;二是当时所有嫌疑人均有不在场证明,无法查证。袁鑫为官十载,始终清廉为民,为此案下了许多苦心,一查就是数月。直至深冬,案件由长安派来的上官查明系袁鑫贼喊抓贼,证据齐全,即刻卸去官职押解回京,第二年初秋执行死刑,后其家人发配边疆。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