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8300000033

第33章 吃饭

071吃饭

下了楼沿着边上的丁字路直走个五六分钟就是菜市场,李小瞳要上班,便给母亲钱让母亲买菜做饭。

这天她下班后回到家,母亲和弟弟正在看电视,她看见饭已经做好了,桌子上摆了三个馒头和半碟清炒小油菜,已经有些凉了。她想母亲和弟弟已经吃完了,便洗了手开始吃饭,母亲和弟弟一直瞪着眼睛看着她吃。

李小瞳吃完后到厨房一边碟子,一边心里想母亲做的菜太少了,自己都还没吃饱。洗完后就回到屋里一起看电视。

“你倒只顾你自个儿吃也不顾别人!”弟弟扔出这么一句话。

李小瞳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问道:“你们不是吃了吗?”

“谁吃了?不是等你吗?”弟弟说道。

“那这么点儿就是一个人也吃不饱啊?我还以为你们吃完了呢!”李小瞳继续惊讶。

“菜太贵了,那油菜一块五两把,我买了一把。”小瞳娘说。

“再贵也得吃饭啊!也不能饿死啊!我今天给你一百,钱应该够了吧!”李小瞳着实觉得头疼,真不明白娘那脑子里想什么。也罢,也罢,谁让那是自己亲娘来着!

于是李小瞳带着娘和弟弟去了楼底下的餐馆,点了三个菜,花了五十元。

李小瞳盘算着,手里的钱已经不多了,自己还要给母亲和弟弟买衣服,要带他们去游乐园,买火车票,还要带他们去吃烤鸭、狗不理包子,要是天天下饭馆钱就不够了。所以,她第二天一下班就冲回家了,带着母亲去买菜。

菜摊上有各式各样的蔬菜,李小瞳看今天的芹菜特别好,水水嫩嫩的,又新鲜又饱满;豆角也很好,颗粒饱满。

“老板,这芹菜和豆角怎么卖的?”李小瞳问道。

“芹菜一块五,豆角两块五。”菜摊老板道。

“给两根袋子。”李小瞳说。

小瞳娘在背后一个劲儿地拽李小瞳的衣角,在耳边小声道:“别买了,别买了,别买了。”

李小瞳没搭理她,接过菜摊老板递来的两根塑料袋,各拿了一些芹菜和豆角递给他:“给称一下。”

小瞳娘在后面继续拽着她的衣角,在她耳边小声说道:“太贵了,别买了,咱那里芹菜才一块二钱一斤,豆角一块八一斤。”

李小瞳付了钱又到馒头摊买了五个馒头然后回去了。

李小瞳想买点肉来着,但是想想买了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在李小瞳的记忆里,一家四口就是守着院子里的那一片永远吃不完的绿色蔬菜过日子,至于肉怎么做,好像从来都没尝试过,甚至从来都没考虑过。生活节俭导致了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成就了营养需求,营养需求成就了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成就了生活节俭,这形成了一个循环。所以,李小瞳活了二十几年了,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吃素,算是一个天然的素食主义者。

甚至于平时的饮食,素素的一盒两三块钱的盒饭就够了,或者再加几片肉,如果肉吃多了,反而会觉得腹胀消化不了;她饭量又小,每次吃完饭,连吃水果的空间都没有了,所以买了水果总能放到烂掉;有时候想吃肉了,点一个荤菜便能吃上一天。所以,即使她每个周末都会或者下饭馆,或者吃麦当劳,又或者吃披萨,她的饮食费用仍旧非常的低。

回家的路上,小瞳娘还在不停地唠叨:“跟你说别买了别买了,你怎么又买了?真是的,这么贵!”

李小瞳问:“不买吃什么?”

小瞳娘说:“随便吃点就行。”

李小瞳又问:“随便吃点吃什么?”

小瞳娘说:“就活点儿光吃点儿馒头还不行?”

李小瞳说:“你不吃我还吃呢!我弟弟还吃呢!”

小瞳娘说:“这菜太贵了,比咱那贵那么多,城市花销太大了,咱那里的芹菜菜一块二一斤。”

李小瞳说道:“贵了是不是就不吃饭了?一块二一斤你怎么不从家里带过来?”

小瞳娘说:“一块二一斤还都嫌贵没人买呢!”

李小瞳说:“那是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个大院子,想吃什么种什么,菜多的都吃不了,谁还去集上买菜?”

恍恍惚惚地,李小瞳觉得家里还是很穷,是那种自已已经很努力了却总也脱不了的贫穷,她不知道这种感觉自何而来。自己上大学以后,后来就自己打工交学费,没再用家里的钱了,而弟弟一个初中生花销也并不大,父母的勤劳不只能用卖力来形容,简直用卖命都不为过,家里从来没欠过债,而且工作后这近两年的时间自己一直都在给家里寄钱。怎么会没钱呢?

李小瞳感觉肩上的重担更加重了,压得有些喘不过起来,有些窒息头晕。必须、必须要更加努力才行,要更加努力赚更多的钱,进五百强的外企,拿现在两倍三倍的薪水。

但是,无论如何,饭总得吃吧?不吃饭哪来力气赚钱?

母亲的行为让她割了脑袋都觉得无法处理,李小瞳确定了母亲胜任不了做饭的任务。于是,她心想,反正也待不了多少天,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招待好母亲和弟弟,便每天都带他们打的去有特色的饭馆吃招牌菜,这样做母亲反倒没什么意见了。不过每次进饭馆吃饭的时候,都是小瞳娘看着小瞳弟吃饭,自己不动筷子,然后小瞳就把菜使劲的夹到母亲碗里。因为她每次点的都不少,所以到最后打包回来做他们第二天的早午餐。

“看姐姐生活多奢侈啊!天天到饭馆吃饭!”小瞳弟弟坐在云南过桥米线的桌前说道。

云南过桥米线是一个特色的南方米线店,店面不大,但每天生日特红火,客人爆满,李小瞳非常喜欢这里的米线。

“我可没钱天天来,只不过偶尔来来而已。”李小瞳听弟弟又说自己奢侈,便不悦道。

“得了吧,看你去哪都这么熟!要不是天天都去能这么熟吗?”小童弟弟一边把米线里的肉丸放到嘴里,一边说道。

“吃一次不就够了,还得天天都吃?没看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李小瞳说道。这句原话应该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生活在城市,没见过猪跑的多了,就是农村现在养猪的也少,没见过猪跑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没吃过猪肉的不多,所以她认为这样说更贴切一些。

虽说没有天天到饭馆吃饭,但是平均一个星期一次倒还是有的,去的频率也算频繁,但听见弟弟用那种口气她就觉得不舒服。

“你姐就是不舍得吃给咱们吃的,你赶紧闭嘴吃东西吧!”小瞳娘说道。

“她哪没吃,她不一样在吃?他还自己吃一份呢,咱们两人才一份!”小童弟弟争辩道。

“你姐的跟咱这个不一样,她就一份米线,咱们的这里有肉还丸子什么都有。”小瞳娘说道。

在李小瞳点餐的时候,点了两份,一份六块钱的清汤米线,是给自己的,一份三十五块钱的双人米线给母亲和弟弟的,里面加了各种各样的肉料和菜料。

弟弟往李小瞳碗里瞅了一眼,继续吃饭不说话了。

虽然当时会有些不舒服,但这事李小瞳过了就忘,她也把弟弟当长不大的孩子。

同类推荐
  • 莫随笔

    莫随笔

    她的眸,让我心神陶醉,她的眸,让我无法自拔,她的眸,让我留恋余生
  • 农村孩子城市路

    农村孩子城市路

    鸿宇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他的经历丰富又精彩,他的路何其酸甜苦辣。冥冥之中又和很多世人的人生经历产生着共鸣,但他的过往又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当他离开家乡的那一刻起,他的社会道路正式开始。他爱交朋友,结交了兄弟拜了把子。在老家想着外面的世界,到了外面的大都市何尝不牵挂着家乡。因为那里有他一生需要牵挂的亲人。
  • 外来工

    外来工

    90年代末,掀起了南下打工的高潮,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男女涌向广东,去寻找各自的梦。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强子回到家中过年,在邻居的请求下,带了四个青年男女到广东打工,从而开始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文章从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了外来工的青春、人生、爱情、家庭以及他们的子女,展现了繁华大都市下的另一种生活。此书献给辛勤劳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外来工们!他们,是城市建设的基石;他们,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是——外来工!
  • 断魂续尘

    断魂续尘

    自从你走后,我的世界如同毁灭,爱你为你放弃一切,我走过五岳山川,不知不觉人世以万年时光!我不怕天道的劫印!只为再见你一眼。
  • 校园沙雕文

    校园沙雕文

    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生活中的故事。有喜有悲,有咸有苦。
热门推荐
  • 忧伤漫过星星夜

    忧伤漫过星星夜

    亦绿并不知道,在遇到她命定的少年之后,她的生活也为之改变。她不知道会与相依为命的婆婆分离,不知道唯一好友将陷入危险,不知道一直默默给予她支持与力量的静千夜也会背叛……亦绿并不知道,遇到南宫呈,是遇到了她的命运,也是遇到了她的不幸……编辑推荐:本书题材新颖,文字精致,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人物性格鲜明。描写了一位从小被病痛纠缠的女生,与两位性格迥异的少年邂逅并引发的一场跨越生死的爱恨纠缠,是个笑中带泪美丽悲情的故事。故事定位准确,拥有良好的教育意义,能让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成长,明白爱情、亲情、友情的伟大之处。谨以《星夜》之名,让我们铭记成长的阵痛,珍惜深爱的人。——夏小绿
  • 我靠吃就能变强

    我靠吃就能变强

    书友群925414474(任何书友都可以加,没有限制) 吃掉兔妖后腿——速度+1吃掉巨猿肱二头肌——力量+1吃掉普通家猪——脂肪+1吃啥补啥,越吃越强!什么?你问我会不会发胖?
  • 倾华医妃天下

    倾华医妃天下

    白神医魂穿相府三小姐,手持银针救治世人,拨动琴弦杀伐果决。白玉兮:这个装病的美人王爷有点妖孽嚯王爷:咱俩联手将这天翻了如何一个医术无双倾华天下,一个谪仙之姿计谋无双,两人皆是风华绝代。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长夜如星

    长夜如星

    他和她年少初遇。他是流落在外、饱经风霜的颖帅遗子;她是书香世家、养尊处优的廖府小姐。一粒红色小痣,他便记住了她一生。此去经年,乱世年华又逢君。他和她久别重逢。他是铁骨铮铮、临危受命的两军统帅;她是纯真可爱、救死扶伤的医大学生。一粒红色小痣,他一眼便认出了她。他于她,是丈夫,是哥哥,是一生坚强的依靠。她于他,是妻子,是妹妹,是一生柔软的梦想。奈何,生在那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年代,有时,爱比恨,难相守……乱世云烟——护她一生,伴他一世,已然成为一种奢念。四年的离别,是障碍,是恐惧,是迟疑。可当他将自己抱住的时候,她忽然明白,对他来说……只是思念、等待和深爱。
  • 贸易大亨

    贸易大亨

    外贸公司小老板皇杰穿越回2002年,此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在这风云际会、遍地是金的时代,皇杰抓住每一次累积财富的机会,最终成为赚遍全球的贸易大亨。
  • 剑隐游

    剑隐游

    毒心殿旁枯骨冢,药王谷内悬济世。暗影楼中迷雾多,蝶院裁决见真知。知天游,游侠会,几经风雨几多折。一宫两阁四庄八门,三朝旧事未可知。匈奴高丽倭寇蛮族,大隋前楚今瑾定。忽十三年前,剑宗覆,棋盘起,下棋之人隐于幽云。故事就此缓缓拉开帷幕,桃花林畔老酒鬼,药谷之中花婆婆,蓬莱仙岛踪迹现,玉府得知真义现,君子守礼,美人妖娆,剑客无情,刀客有义,千人千面。江湖路远,但少年远游,唯有剑。
  • 刘晏:大唐财相和他的国富论

    刘晏:大唐财相和他的国富论

    刘晏何许人也?在中国历史上,他比肩春秋的管仲、战国的商鞅、西汉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是“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之一。他是唐朝的理财圣手,精于计算的铁算盘。安史之乱后,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主管中央的财政、经济工作。他力图变法吸收了管仲、商鞅、桑弘羊的变法经验,在漕运、盐政、赋税、铸钱和常平诸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使濒于崩溃的唐朝经济得以复苏,国运得以中兴。
  • 广西笔记

    广西笔记

    何蔚,男,20世纪60年代生。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第四届合同制作家,武汉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现供职于湖北作家文献中心。1984年开始,先后在海内外200余种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共计百余万字,诗歌作品曾多次被收入《诗选刊》《中国诗歌选》《中国新诗群诗选》等多种选本及权威报刊。其散文名篇《草原屋顶》《歌手,歌手》《感动是一种养分》《中国梅花》和《远去的鸟影》等相继被高中、初中语文课本和高考、中考辅导教科书选用。著有小说集《狗日的城市》、散文集《时光的脸》和评论集《晓来谁染霜林醉》等。水性兴安灵渠,两千岁了。从大秦帝国的铁蹄横扫六合开始,灵渠,它便拥有了通俗的名字和非凡的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