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6500000025

第25章 论苏轼对词体的开拓

摘要:苏轼在“以诗为词”的创新观念指导下,对词体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开拓,创作了大量的集句词、回文词、隐括词,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水平,体现出其创作艺术的成熟。

关键词:集句;回文;隐括;词体;创新

苏轼在词的创作过程中,十分注重借鉴古代诗歌、辞赋、散文的艺术手法,在词中进行有机的结合,融会贯通,为表达感情服务。所谓“以诗为词”,即是指以作诗的方法作词,就是把诗的作法、风格引入词中。苏轼在其“以诗为词”的创新观念指导下,对词体进行了大胆的开拓。这种开拓,主要表现为对回文、集句、隐括三种词体形式的探索。

一、集句词

集句诗始于晋,盛行于宋代元丰间,提倡者为王安石。此后效之者不少,俨然成为一时风尚,苏轼等人皆作有集句诗。而集句词大约随着集句诗的盛行而同时出现。宋吴曾《能改斋词话》卷二云:“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1](P145)王安石卒于元祐元年,元丰间退居金陵半山,则其作集句《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词即在此时,所以一般也把王安石当作集句词的最早作者。然而,苏轼《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词有题曰:“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做墨竹词。”那么,苏轼创作集句词的时间可能不会比王安石迟多少。因此,可以这样说,苏轼虽然不是集句词的始作者,但他却是第一个大量创作集句词的。

集句词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五七言体与杂言体。五七言体是指整首词都是辑取五言近体诗句与七言近体诗句构成,没有其他的句式。杂言体是指词中除了五七言句式外,还有二言、三言、四言的句式。集句词所辑多为古人诗句,尤其以唐人诗为主,如杜甫、韩愈、白居易、许浑、郑谷、李商隐、杜牧、韩偓等家之诗往往在选。但也有用近世人的诗或词者,而且大都不注出处。如苏轼《书曹希蕴诗》云:“近世有妇人曹希蕴者,颇能诗,虽格韵不高,然时有巧语。尝作《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此语甚工。”[2](P2130)而苏轼所作墨竹集句词之末句正是“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这就是辑自“近世”人的诗句(其中“月移”、“月和”一字之别,当出于传写之异)。

集句词既然偏重于形式方面,内容方面似乎不太重要。但集辑前人诗句的目的,总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根本上说,它仍然属于艺术审美创造活动的一种,所以,在命笔运意时,内容方面还是需要着重考虑的。苏轼创作集句词并不是纯粹为了炫耀形式技巧,不是文字游戏,它有着自己的内容特点。

首先,抒发岁月匆匆、世事难如人意的人生感慨。如苏轼《南乡子》“怅望送春杯”、“何处倚阑干”二首,都是抒发春去人老的慨叹,表达久游思归的情怀。一者曰“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一者曰“胡蝶梦中家万里”,思乡之情殷殷可见,而“渐渐逢春能几回”、“明镜借红颜”又是悲伤老大,中心如煎。

其次,咏物之作。如苏轼的集句墨竹词上片云:“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真竹”:雨洗之后,竹身更加颀长修雅,如娟娟美人,竹叶嫩绿泛着青光,一阵细细的微风吹过,飘来缕缕清香,卷起珠帘,她的秀色又拂上书帙,清阴掠上酒尊。写竹而不限于竹,竹便得到了真气、灵气、书卷气和士大夫气,可谓传神之笔。过片“人画竹身肥臃肿”的一个“画”字,却将整个上片的“真竹”远距离拉开收缩进尺幅生绡中,点出那是“画竹”,然后紧接着“记得小轩”等句又迅速过渡到“真竹”,写在寂寞的夜晚,她和着皎洁的月色移影到人的东墙,从而使竹保持了生气,写活了竹之灵魂。

集句词体现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和创作特点。他兼具学者品格,不但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著述丰硕,还非常注重学养对创作的作用,常常于论文谈艺时提倡多读多诵前人作品。他的集句词创作与一般人的翻书觅句不同,不是临时性地从古人书中左抄右取,而是熟读默诵千万首之后,含英咀华,深叩其意,然后才在创作时抽取自如,左右逢源,似从自家心中、口中流出一般。

二、回文词

集句词是苏轼发扬光大的,而现存的宋词回文体,则是苏轼第一个创作的。苏轼作有《菩萨蛮》七首,分别题曰:“回文”、“夏景回文”、“回文春闺怨”等等。其“回文春闺怨”乃四时闺怨之首,傅干注坡词本题作“四时闺怨回文,效刘十五贡父体”,刘十五即刘攽,字贡父,《全宋词》未收其作品,故曹树铭校编《东坡词》卷三云:“傅注……殆不可信。”然而《苏轼文集》卷五十一《与李公择十七首》之十三云:“效刘十五体,作回文《菩萨蛮》四首寄去,为一笑。不知公曾见刘十五词否?刘造此样见寄,今失之矣。”[2](P1501)卷五十与刘攽第三简又称赞其所作“回文小阕,律度精致,不失雍容”[2](P1465),可见苏轼的回文词系仿效刘攽而来绝无疑问,由此可见,刘攽作回文词早于苏轼,苏轼只是现存回文词的最早作者。

苏轼的七首回文词属于逐句回环体,又称为倒句回文,这是回文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概括起来,苏轼回文词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闺怨、闲情、写景。

闺怨是回文词的主要题材,苏轼的七首,有四首分写春、夏、秋、冬四季之闺怨,题作“夏景回文”者,实写闺怨无疑;另一首“落花闲院春衫薄”,也未离此范围。它们常常描写闺中女子的形态装束、相思的病愁之态,无所作为的慵懒模样,以及恨、怨的心理。如写女子形态的有“表面纱轻”、“翠鬟斜幔云垂耳”、“薄衫凉”、“单衣”;写其愁态的有“浅颦”;写其心理的有“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羞对井花愁”;写其慵懒的有“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而百无聊赖只有睡,或许还有在梦里与所思之人相逢,故对睡、梦的描写更是苏轼感兴趣的: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晕嫌枕印,印枕嫌晕。

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结合这些描写可以看出,苏轼回文词的闺怨题材多方面、多角度地刻画了女性形象。它综合了唐诗中同类题材的基本手法,而加以糅合与集中,更加精细、工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词所特有的色情成分,侧艳婉媚。

闲情内容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些小感慨、对时光流逝的嗟叹等等。苏轼的《菩萨蛮》“峤南江浅红梅小”一首,傅注本题作“红梅赠别”,写的就是一般的别离之情,据词中“峤南”二字及“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二句看,当作于晚年贬谪惠州之时,所谓“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虽然有着较为真挚的情感,然而与艳情别离相比,殊显疏淡,故称之为“闲情”。凡此种种,皆是生活琐事或凡人闲情,但写来别有风味,自然而然,如生活本身一样真实、平淡而又值得咀嚼和品味。

景物描写实际上贯穿在以上两类题材之中,景因人而设,无人之景形同虚设。如苏轼《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词,写庭院寂静,闲花飘落,春日迟迟,黄莺鸣啭;“翠鬟斜幔云垂耳”一首写梨花飘落如飞雪;“柳庭风静人眠昼”一首写风静柳枝垂立,庭院寂静,基本上都是静景。苏轼的回文词虽然没有纯粹描写景物的,但景物描写显然是刻画人物、抒写闲情的重要手段,因而也是它的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回文词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偏于离别思远、闲情偶寄一类,若以经国大业、理想抱负、人生遭际、怀古咏史来衡量,它的价值微乎其微。但江河之大,不捐细流,作为一个词学品种,它无疑为词坛增添了一缕色彩。同时,即使把它的内容完全缩降到闺怨一种,毕竟不同于《花间集》的艳情词,因而,不能因为它特别讲究文字技巧而一概加以否定。

三、隐括词

“隐括”本是指矫正竹木的工具,揉而曲之曰隐,正而方之曰括。引申用于指文学创作中一种就原有的文章加以剪裁或改定,使之合乎新的体裁样式的文体。隐括体词在苏轼词集中不是很多,但作为新的词体,还是应当给予相当的注意。

苏轼创作的隐括词,是指就某一位作家的某一篇诗文作品进行完整的改写,或取其字面、成句,或取其意境、内容,或句、意兼取,使之成为一首新词,合于词的声律、平仄和声腔法度。它不是像贺铸的多数作品那样,在一首词中集辑几家诗之零句(贺词却又不完全是集句体,不遵守集句的规则,喜对他人诗句进行文字上的改造)。

根据前人及今人的研究成果,苏轼是隐括词最早的作者。通行本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词题引“公(按:指苏轼)旧序云”一段话说:“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正如题中所喻,此词隐括韩愈《听颖师弹琴》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而其《哨遍》词题序亦引“公旧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此词即是隐括陶潜《归去来辞》,也作于元丰五年。这两首隐括词不仅作于同一年,而且创作的经过情形也非常接近。另外,苏轼还有一首《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词,傅注本、百家词本、元刻本并题作“重阳”,明万历间焦循批点《苏长公二妙集》本、明万历年间康丕扬刻《东坡先生外集》本、明末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始于题下注“隐括杜牧之诗”。考其词,八个七字句俱是出自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惟句序小有变化,如杜之“但将酩酊酬佳节”改作“酩酊但酬佳节了”,杜之“不用登临叹落晖”改作“登临不用怨落晖”,杜之“古往今来只如此”改作“古往今来谁不老”,杜之“牛山何必泪沾巾”改作“牛山何必更沾巾”,中间又穿插进“年少”、“云峤”、“多少”三个二字句,与一般的集句词不同,而又与上两首隐括词风格略异:原诗成句使用太多,尚未达到圆融浑然之境,似乎是此前的试验品。

前人对苏轼隐括体词的评价看法不一。如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云:“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又裂为集字诗,破碎甚矣。陶文信美,亦何必尔。是亦未免近俗也。”[3](P67)对苏轼的隐括等做法颇不以为然。清贺裳《皱水轩词筌》则对隐括体词一口否定,说:“东坡隐括《归去来辞》,山谷隐括《醉翁亭》,皆堕恶趣。天下事为名人所坏者,正自不少。”[1](P710)可谓辞严色正。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更云:“隐括体可不作也,不独醉翁如嚼蜡,即子瞻改琴诗,琵琶字不见,毕竟是全首说梦。”[1](P623)而清王士祯《花草蒙拾》的态度则比较温和,只把它当作是文人的游戏:“苏东坡之‘与客携壶上翠微’,贺东山之‘秋尽江南草未凋’,皆文人偶然游戏,非向《樊川集》中作贼。”[1](P676)但是,激赏者也大有人在。如宋张炎《词源》卷下谓:“《哨遍》一曲,隐括《归去来辞》,更是精妙,周、秦诸人所不能到。”[1](P167)清冯金伯《词苑粹编》卷四云:“东坡隐括《归去来辞》,山谷隐括《醉翁亭记》,两人固是词家好手。”[1](P1824)我们以为,诸家之论,抑之者太过,扬之者太高,不抑不扬者实乃小视之为游戏,多非持平之说。就隐括词的内容而言,确无值得称道之处;就其“改编”技巧而言,则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苦心孤诣及手段的高明;而就其“以诗为词”、开拓词体这一点而言,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应当全面予以肯定。

总之,苏轼以其豪放旷达的性格和超脱尘俗的才情,对词体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作了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为后人建立起了一个光辉的艺术典范。

参考文献;

[1]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王若虚.滹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原载《文教资料》〈中旬刊〉2008年5月第14期,署名刘学文)

同类推荐
  • 爱情向右你向左

    爱情向右你向左

    女:“你为什么要亲我?”男:“因为想亲你!”女:“你以为我是亲亲食品。这一天尽乱来,被别人看到了,我还要不要交男朋友…”他当着众人的面宣布“李落,我的女人。”“余平,你把话说清楚,我什么时候成你的女人了?”他在李落耳边说“要不我把刚才的细节给大家讲述讲述?”
  • 她寄人间雪满头

    她寄人间雪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她寄人间雪满头。死而再生?我亦如是。
  • 爱之距

    爱之距

    蕊佳暗恋上司东方旭,感情遭拒,心灵蒙上阴影。为了疗伤,接受了徐子酷的追求,开始囫囵情路。笔会邂逅作家肖白,陷入单相思折磨。东方旭经历情海颠覆后认清蕊佳的可爱之处,极力挽回,无奈昔日情已逝。蕊佳遭遇重大变故,徐子酷绝情而去。十年后,蕊佳鼓起勇气登门拜访作家肖白,却发现其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一番苦痛挣扎后,毅然选择放弃。蕊佳有过短暂婚姻,拥有漂亮女儿。丈夫被阴界一美貌孤魂星儿迷恋,星儿制造车祸强行把木森拉到自己身边,车祸中星儿的妖术被解,木森醒悟开始追忆与蕊佳的欢乐时光。为了帮助妻子,从星儿学到妖术,同时修炼阴功,以求重返人间。即将成功之际,意外获知蕊佳再婚消息,万念俱灰的他除去妖术,选择沉沉睡去。蕊佳经历一系列失败的情感,终于醒悟到初恋的珍贵,决定独守亡夫木森过完后半生。而她的再婚不过是掩人耳目,安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两人婚前签订了无性婚姻协议。
  • 混在天堂

    混在天堂

    一个平凡的南方女孩大学毕业后从哈尔滨回到杭州,一无所有的她家境贫寒,长相平凡,却想要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混出一片天地。看她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售车小姐华丽转身成为叱咤职场的外贸达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她会选择远走他乡还是坚持留守?爱情对于她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惩罚?
  • 我和我的人性

    我和我的人性

    不太确定人性究竟能被我解读到何种地步,只想随便聊聊,那些我看过得我想发脾气的残缺人性。
热门推荐
  • 何风扬夏诉缱绻

    何风扬夏诉缱绻

    【1v1双洁,甜文,爽文,金手指,伪双重生】一朝重生,她怒甩渣男,和他甜蜜再恋。一次意外,他失忆忘记她的一切,她却按捺爱恋,默默守护。本以为这辈子两人再无缘分。谁知,他突然恢复记忆,还恢复了前世的记忆!苏夏:前世我辜负了你,我愿意用这辈子来补偿你。何扬:补偿?那就以身相许。苏夏:我有金手指,我要做你的保护伞!何扬:做什么保护伞,好好做我的小宝贝。苏夏:你不要这样,我会不思进取的。何扬:反正你有我,我允许你不思进取。谁来救救她,她被宠的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QAQ……
  •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只有授权,才能让权利随着责任者,只有权、责对应才能保证责任者有效地实现目标。授权不仅能调动部属积极性,也是提高部属能力的途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双眼永远要比双手做的事多。本书立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汲取西方之精华,注重实操性,让管理者即学即用。
  • 八零娇妻有点苏

    八零娇妻有点苏

    新书《甜蜜系暖婚》已开,求收藏推荐支持~开轿车,住洋房。掐小三,踹流氓。发家致富我自强,顺便撩撩小情郎。我去,小情郎竟然是大长官!吃货苏颜误注婚恋网被系统坑了一把,推送回八十年代寻找命定匹配的爱人。身边有极品,爹娘还忒老实,这些都不怕,她手撕白莲脚踩人渣,还要发家致富觅爱郎。她立志要当这个时代让人翻白眼的个体户,要富得流油腰缠万贯,要引领时尚界的新风尚。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寻郎发家致富的励志故事!甜宠文!(本文架空,架空,架空!考据党慎入!)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昏侯之考大学的我怎么被选去当皇帝了

    海昏侯之考大学的我怎么被选去当皇帝了

    高三生刘盛明总是自称为三年木高中顶点的男人。某夜,他被流星砸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西汉,成为昌邑王刘贺。他在昌邑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做了许多事,得罪的权贵,却笼络了人心。在他生日的晚宴上,他突然被朝廷立为储君,原来是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无子。成为皇帝后,刘盛明从穿越……
  •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古老的传说中,利用智慧,会让一块石头会说话,现代生活中,拥有智慧,会让人处处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 平回纪略

    平回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勤劳百姓的故事

    勤劳百姓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电视断案2002-2004

    电视断案2002-2004

    本书在播出节目选辑汇编的内容以外,还收录了栏目编辑记斱 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周末断案》栏目组是一个年轻的群体,绝大多数采编人员因为栏目创办才开始接触电视法制节目的制作。对栏目组来说,记录、见证当下法制进程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学习和思考去参与的过程。书中的“记者手记”部分,正是展现记者介入这一过程而获取的真切体验和鲜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