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6500000019

第19章 从《小山词序》看宋代词学寄托论的产生

摘要:黄庭坚《小山词序》标志着宋代词学寄托观念的产生。它揭示了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基本内涵:一是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只能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是词的寄言托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是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

关键词:黄庭坚;小山词序;宋代词学;寄托论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

宋代词学本色论、寄托论、清空论的相继产生和发展,构成了关于词的体制特性、创作要求和审美特征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然而,历来学者讨论词学中的寄托论,却多从清代常州词派说起。其实,北宋时不仅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有寄托之词,而且已经产生了十分明确的寄托观念,其标志就是黄庭坚的《小山词序》;而至南宋,寄托论便已基本成型。我们认为,通过对该序所体现的寄托论的理论内涵和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宋代词学寄托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从而改变人们固有的宋代词学“理论落后于创作”的传统观念。

清代常州词派的创始人张惠言以寄托论词,常有牵强附会之病,论者多已指出。如他在《词选》中认为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表达的内容似《感士不遇赋》,解说“照花前后镜”四句即《离骚》“初服”之意等等,显然没有从作者的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和作品艺术形象的实际含义进行考察,更没有顾及词的历史发展实际而作想当然的臆测和比附。其实,词在初起之时是并无寄托之深意的。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因集近人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1](P339)由此可知,《花间》词原来是产生在士大夫文人花前月下、酒筵歌席之间的作品,是为了给那些“南国婵娟”提供一些较之“莲舟之引”更为艳丽文雅的歌词,其目的不过是“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而已。陆游早就指出了《花间》词的无关于民生和社会,在《花间集跋》中说:“《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耶?”[1](P340)此论是十分中肯而尖锐的,因为《花间》词就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来说,真可用“流宕”、“无聊”二语以概之。明乎此,也就可知温庭筠词很难说是有所寄托了。

但是,自唐末五代以来,词逐渐流入士大夫文人手中。而士大夫文人在作词之时,不免会把他们的思想情感流露于小词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些新的词学观念。如冯延巳的词,已经有意无意地注入了个人的真实思想感情,流露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慨;于所写的艳情绮思之中,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郁伊惝恍的深衷,使人感觉其中总有一种幽咽难言的况味。宋陈世修《阳春集序》明确指出,冯延巳“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其目的是为了“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而“及乎国已宁,家已成,又能不矜不伐,以清商自娱,为之歌诗以吟咏情性”,所以其词“思深辞丽”。[1](P8)值得注意的是,陈世修对词的认识比起欧阳炯来说已有很大的进步,认为词不再仅是“无谓以应歌”,而是可以成为词人“吟咏情性”之具;词也不再仅是“清绝之辞”,而是可以表现作者的主体情感,所以不但有赏心悦目的“丽辞”,更有供人吟味的“深思”。

入宋以后,词坛经过宋初一段时期的沉寂,至黄庭坚为晏几道所作的《小山词序》,就产生了比较明确的寄托观念。其主要内涵如下:

(一)寄托的产生原因。黄庭坚在序文中引晏几道的话说:“我盘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1](P25)晏几道生为贵介公子,“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摹”,[1](P25)山谷称之为“人英”,而才高命蹇,落拓半生。据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记载:“晏叔原,临淄公晚子,监颍昌府许田镇,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韩少师(维)。少师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2](P294)晏几道抱有余之才却不见用于世,而且被目为“德不足”,这对当时的士大夫文人来说,其耻莫大焉,宜叔原“愤而唾其面也”。但是,他这种不能不吐之愤却不能直吐之,只有把这华屋山丘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疏狂,寄寓于小词之中。

在序文中,黄庭坚指出了词之寄托的第一要素,即:词所寄托的必须是难以言说的苦衷,必须是不能直吐的怨愤和不能直抒的怀抱。小晏词借咏花卉、闺情寄寓其抑郁不平之思,感慨深沉,潜气内转,形成了清壮顿挫的风格。如其《蝶恋花》词的“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3](P289)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不平的孤愤隐然流露于言外。又如其《菩萨蛮》词云: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3](P304)

筝声凄清而哀怨,古人称为哀筝。《晋书·桓伊传》说:“抚筝而歌怨诗。”[4](P2119)可知悲怨之诗正适宜以哀筝伴奏而歌之。此词从画面写声音,抒写弹筝者的情态和听筝者的共鸣。湘江是美丽而充满悲剧气氛之地,唐韩愈《送惠师》诗云:“斑竹啼舜妇,清湘沉楚臣。”[5](P3775)一为殉情,一为殉国,都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这种追求又只能是哀艳动人的悲剧结局。唐雍裕之《听弹沉湘》诗云:“秋风一奏沉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5](P5351)小晏的“哀筝一弄”,正是借历史的哀曲,于弦外寄寓自己悲愤的“恨声”。

(二)寄托的方式方法。黄庭坚在序文中又指出:“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1](P26)所谓“狎邪”者,因为词自唐末五代以来,即被看作艳科小道。《小山词自序》说他作词是“嬉弄于乐府之余”,又说“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莲、鸿、蘋、云等歌妓)。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1](P25)正是所谓“狎邪”。但是在这种被目为“狎邪”的小词之中,却可以表现严肃庄重、合于“大雅”的思想感情。而《高唐》、《洛神》、《桃叶》、《团扇》也说明有寄托的词多为楚辞以来的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黄庭坚在这里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出词之寄托的另外两个要素,即:词之寄托的表现方法和词有无寄托的判断标准,以及“其合者”与“其下者”两种不同的寄托寓意之作的问题。

宋玉《高唐赋》的讽谏意义不言自明,而曹植《洛神赋》则正如屈原《离骚》的“我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曹植既然不得于君,因济洛而作此赋,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与屈原借香草美人寄托爱国之志相同。按自魏文帝曹丕即位,曹植就备受猜忌。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记载:“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6](P576)曹植本来怀有自展才智以报效君国之愿,却反遭疏远疑忌,而且有生命之虞,其中情之绝望可想而知。所以心怀悲愁,还济洛川,身蹈宓妃之故所,顿发思古之幽情,虽有事君泽民之志,却见弃于时,就如同追求神女而终不可得。黄庭坚所说的“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就是托词于男女的相思相悦之情,寄寓对君国的忠爱缠mian之思,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包含着比较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而黄庭坚所说的“其下者”之《桃叶》、《团扇》,则是王献之与其爱妾桃叶,以咏“桃叶”和“团扇”而寄寓真挚的情爱。晋王献之《桃叶歌》其三云:“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7](P664)桃叶所作《团扇歌》其一云:“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饷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7](P660)很明显是咏物而寄寓闺情,虽有托意,却是没有社会政治内容的纯情之作。因此,黄庭坚认为“合者”与“下者”两类词的区别,正在于所寄托者是否为有关君国的忠爱之情,而这正是判断一般意义的寓意与有特定含义的“寄托”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宋代词学的寄托论早在北宋时期即已产生。它是词人们在“比兴寄托”的诗学传统影响下,对宋词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而黄庭坚的《小山词序》则已经揭示了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基本理论内涵,即:一、词之寄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只能运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词之寄言托意的方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具有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判断词有无寄托的标准,在于词之所寄托者是否为有关君国的忠爱之情,是否包含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四、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所传达的即是忠君爱国之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与寄托论所说的“寄托”无关。

不可否认,黄庭坚这篇序文的重点在于借此为晏几道鸣不平、抒孤愤,而对宋代词学的寄托论还缺乏理论的自觉。宋代词学中的寄托观念,只能说是产生于此而已。考察小山词,多借花酒以抒愤懑,把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言外之感慨时时而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叙其所怀”,写其“感物之情”,记其与莲、鸿、蘋、云等歌妓的“悲欢合离之事”,传达出人生“如昨梦前尘”的茫然与悲怆,而且多是“离别怀思”、“感士不遇”等等个人感情;至于所谓“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的合于寄托之词,实不多见。以词自觉地寄托忠君爱国、怨愤难言之情,在北宋只有东坡词中才有合格的篇什,而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发展和完善,则有待于南宋的刘克庄等人。

参考文献:

[1]金启华,等.唐宋词籍序跋汇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原载《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4期,署名徐胜利)

同类推荐
  • 小故事杂集

    小故事杂集

    如花的青春故事里又包含着怎样的回忆?~~短篇故事~~
  • 最初青梅恋竹马

    最初青梅恋竹马

    所有人都说,校霸罗焱行是真的不好惹。直到泉应私立高中转来了个据说是和校霸青梅竹马的清雅乖淑的女学霸,一切就变了。“别看罗焱行打篮球很帅,实际上打架特凶!别看他笑起来比阳光还灿烂,实际上冷着脸时超级吓人……”狄小荻一边写试卷,一边安安静静的听着周围的人讨论罗焱行,心里却想起几天前被罗焱行堵在楼梯口,他在她耳边所说的那句话――“毕业后,做我女朋友?”
  • 谁写的论语

    谁写的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看完一部惊呆了,谁写的论语?
  • 人生没有名字

    人生没有名字

    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这一生也许平平淡淡,也许轰轰烈烈。可能,穷困潦倒,可能,富甲一方。我想把我这一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哪怕,到最后我这一生平平无奇。
  • 麒麟英仙前传

    麒麟英仙前传

    镇罗山,英雄地,九派恩怨,百年难了。侠客行,英雄胆,刀山火海,九死一生。抗奸邪,巧博弈,披荆斩棘,矢志不渝。逢真爱,一生情,缠绵曲折,初心不改。持公道,守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热门推荐
  • 日闻录

    日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九变

    玄天九变

    文弱少年路小南因为骷髅之戒改变了原来的命运。天剑一神,雪舞二仙,罗刹三尊,飞仙四圣。这些传说中的人物究竟实力如何。四大凶地又隐藏着哪些神秘故事。这一切如此偶然,却又如次相似。路小南注定要走上一条不能回头的逆天之路。
  • 太子嫁到

    太子嫁到

    夕阳偏西,彩云落幕,天边还残存着一丝红色。一道人影快速地穿梭在原始森林中,高大的树木完全将她瘦弱的身体遮掩了起来,但是沉重的呼吸,身上的多处伤痕却将她的身体所在方向暴露了。在她的不远处,几道人影在森林中忽隐忽现,在看到女子的身影后,脸上露出了狰狞的微笑,那笑仿若来自地狱般。一道剑光闪过,女子的身上再度添加了一道伤口,那移动的速度也滞缓了不少,不过,却没有停下,因……
  • 德宝其人

    德宝其人

    德宝一直怀疑自己跑特区来是不是生命中的一个错误。“我生命中的一个错误”是他在深圳黄田机场买的一本畅销杂志上的一个栏目。专栏下面的文章一般般,可是这个专栏名吸引了他。他觉得很矫情,很做作,同时很滋润,也很熨贴,使他不由得想起种种难忘的往事。德宝读大二的时候,暑假去黄山,从九华山去黄山的途中,邻座是一个模样俏皮的姑娘,爱说话,但始终没跟德宝说,而是不时反转身去与同伴搭话,只在转过头来的一瞬,快速地扫了德宝一眼。德宝登时就脸红心跳。他几次想开口跟她说话,到底是没打起勇气来。车到黄山,终于连姑娘的姓名地址都没有搞到手。
  • 帝凤无双

    帝凤无双

    苏九泠被仇家暗害,重生在琉璃大陆将军府的大废物身上,醒来发现自己竟然身处于一个灵力与卡牌融合的神奇大陆。从此,强者来袭,且看她傲视天下!
  • 快穿王者:女孩,别太狂

    快穿王者:女孩,别太狂

    【不一样的王者荣耀】【女主可傻可攻可带飞】一夜醒来,来到了一个版本不一样的王者荣耀 。 王者世界里,美男无处不在,高冷小守约,邪魅小韩信,腹黑诸葛亮,还有一坑货小系统,每天表示,早上起床,怀里有一个小奶狗,晚上摇身一变,成为万年大总攻,嘤嘤嘤,美男,求放过。
  • 何澹安医案

    何澹安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千金的守护骑士

    傲娇千金的守护骑士

    一篇关于青春的故事,错过的人会再次相遇,迎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为什么要娶我?”“因为你八字够硬。”他是整个大陆里让人闻风丧胆的鬼刹王,做他嫡妃?不稀罕,成亲前逃不了,那她就成亲后逃。”你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很多很多的绿帽子!!!”她是东方家族的大小姐,不小心穿越至异世大陆,成为身怀异能的将门千金,还被冠上鬼刹王妃头衔,大陆烽火狼烟四起,天赋异能却被压制,离家出走,各路追杀抢她,异能觉醒,她命由她不由人.
  • 雷之盾

    雷之盾

    他是强者,让神龙拜服,让魔王覆灭!西方天使,是他手下臣子!东方圣兽,是他脚下坐骑!纵有毁天灭世之能,却无法逃离轮回转生之苦!是妥协还是争斗?是反击还是防守?他今后的经历,是一场智谋和权势的角逐,是一次力量同勇气的比拼!谁主沉浮?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