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4900000018

第18章 王昌龄赶考上京都,战科场初次进

眼看三月二十一日就要到了,按照惯例,这一天要在礼部举行进士科考试。为了熟悉熟悉考场坏境,王昌龄决定提前几天去京都。

但是几个孩子也都嚷嚷着要跟爹一起去京都玩,虽然芙蓉也劝孩子们不要去,其实芙蓉也想一同去京都住上几天,看看京都繁华世界,所以对孩子们的劝说口气就不是怎么坚决,王昌龄听出了一点苗头,于是决定同老婆孩子一起上京都。但是昌龄的爹妈却说,孩子们还是不去京都为好,以免影响爹考试,王昌龄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让孩子们去给爹助助威也好。芙蓉听着好笑,这个昌龄哥好幽默,怎么把考试看得这样随便,大概他对考试中不中也不是太在乎。

吃过早饭,王昌龄一家六人乘上一辆马车浩浩荡荡出发了。芷阳大街上的人们以为王昌龄一家是到外面去春游,纷纷跟芙蓉娘儿打招呼,问他们去哪里春游。芙蓉告诉他们是昌龄哥上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人们心中就嘀咕,去京都考试怎么能够带这么一大帮孩子?这不是去赶热闹么?但是大家都不好说,他们也都知道王昌龄要参加科举考试,甚至有不少人估计王昌龄可能要考中状元。但是现在看着王昌龄带着一大帮孩子去赶考,心中不免有些担心。

从芷阳村到长安不过二三十里路,马车一路飞奔就到了。现在已经到了安城的正南门明德门,马车停了下来,王昌龄向孩子们介绍关于长安城的一些知识。

这长安城分外廓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外廓城是总称,皇城和宫城都是里面的一部分。长安的外廓城好大,东西长有将近二十里,南北宽有十六七里。王昌龄对孩子们说,要是一个人要绕城墙走一周,需要整整一天时间。孩子们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原来长安城这么大!王昌龄还告诉孩子们,长安城一共有十五座城门,我们面前的这座城门叫明德门,是南边中间的城门,在启夏门和安化门的中间,是长安城最大的门。城门总宽度有十五六丈,五个门道,是外郭城九座大门中唯一有五个门道的城门。

现在王昌龄要带着老婆孩子进城了。王昌龄从手提袋里拿出过关通行证,将过关通行证递给一位守门军士,守门军士看那通行证,只见上面写着“唐开元十二年王昌龄过所”。“过所”就是“通行证”的意思,下面盖着一方大印,是用秦朝小篆阳雕的“大唐关内道长安县灞桥区芷阳村”。守门军士把手一扬,说声“进去!”王昌龄的马车就进入城门正中间的门道。王昌龄注意看那门道,门道有丈四五宽。门道深度在五六丈之间。门道间有两三尺厚的隔墙,门道两侧有排柱柱坑,每排十五个,东西对称,各门道中部都有门槛,用青石制成。

马车出了城门洞,一条宽大街道出现在面前,孩子们同时发出“哇!”的一声感叹。也难怪孩子们大惊小怪,这街道也真的大得惊人。王昌龄告诉孩子们,这条大街道就是长安最有名的朱雀大街,宽度在四十五丈以上。王昌龄还告诉孩子们,在街道的两侧都有宽一丈、深约六尺的水沟,用来跟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隔开,也有隔离城内居民进入主街道影响交通的作用。

王昌龄还告诉孩子们,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其中,贯穿南面三座城门和东西两面六座城门的六条大街为主干道路,号称“六街”。南北向的三条大街分别为启夏门街、朱雀大街和安化门街,东西向的主干街有连接着春明门和金光门的大街,它与朱雀大街十字交叉,把全程连为一体,使整个皇城和宫城显得其实更加雄伟,形象更为高大。这些大街把郭城分为一百一十坊,朱雀大街以东五十五坊为万年县,朱雀大街以西五十五坊为长安县。朱雀大街两侧四列坊面积最小,有东西两座门和一条横街。

前面又有一座城门,城门上方“朱雀门”三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也是一座城吗?”大女儿晶晶问。

“是呀,这就是皇城,又叫子城。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都在皇城里。在皇城的东西两边有六列坊,每一坊都有东西南北四门,有十字街将全坊划为四个街区,每一坊又有小巷将全坊分为十六个小区。坊内有居民住宅,也有王公宅第,还有数不清的寺院和道观。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都在这里,还有大兴善寺、青龙寺等等。坊有坊墙,坊门早启晚闭,设专人防守。”

马车进入朱雀门继续沿着朱雀大街向前行驶。王昌龄告诉孩子们,现在他们就是行驶在皇城里面,在街道两旁那些高墙里面,全都是大唐中央政府的机关单位,数以千记的大大小小朝廷官员都在这里办公。

现在马车已经来到朱雀大街的尽头,前面又有一条横街,隔着横街可以看到对面的红色城墙,一座雄伟的城门上方题着“承天门”三字,王昌龄告诉孩子们,这座墙壁为红色的城池就是宫城,它是整个大唐核心的核心。皇帝爷就住在这里,整个的皇室都住在这里,皇帝爷就天天在这里处理朝政,接见朝廷大臣和外宾。

“我们可以去看看皇帝爷吗?”莲儿问爹。

“傻孩子,那皇帝爷能够随随便便见得着吗?你们看,那宫城大门口把守好严,没有皇帝爷亲手签署的文书,任何人都不能够进去,而且即使让你进去了,你还是不能见到皇帝爷。”

“那里面也有好宽的地方吗?”芙蓉也想知道宫城里面的情况。

“对呀,那宫城内部被隔墙分为三大部分:太极殿、东宫和掖庭宫;太极殿是皇帝爷办公的地方,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西侧的掖庭宫是供**人员居住的。对了,在外廓城的外面还有大明宫和兴庆宫两座宫殿专门供皇帝爷办公用,所以仅仅皇帝爷办公的地方就有三座雄伟的宫殿。”

“皇帝爷办公的地方为什么要那么几座宫殿?”

“说起来也有来历,那太极殿是隋朝和唐代初期皇帝爷的居所和办公的地方。后来高宗皇帝考虑到太极殿地势比较低,地面潮湿,于是在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修建了大明宫。从此以后,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称为‘东内’。还有外廓城东边的兴庆宫,原是玄宗皇帝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改名为兴庆宫了。”

马车从朱雀大街转向皇城西边的贡院门街,然后进入东举院巷,这一带属于皇城内的礼部衙署驻地。王昌龄在东举院巷的“登龙门客栈”住了下来。

这“登龙门客栈”乃是礼部衙署特意为全国各地来京都参加会试的举子们开办的,由于每年来考试的举子有数千人,加上举子所带书童和生活服务人员,总人数可达上万人以上,于是客栈分着东西四处,东举院巷两处,西举院巷两处。

当王昌龄带着老婆孩子来到“登龙门客栈”客房部办理住宿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这一家人,他们无不感到愕然:怎么能够带着老婆孩子来参加春试呢?这不是把科场当着儿戏吗?

芙蓉看到,整个客栈看不到一个女人,也没有孩子,现在自己和几个孩子站在这里就显得特别显眼,芙蓉开始感到有些不自在。就在这时候,一个五十来岁的人试探着问王昌龄:

“先生也参加春试?”

“敢问老先生,不像么?”

“不不不!看先生相貌堂堂,一定不是寻常辈,既然来到‘登龙门客栈’,一定是来‘登龙门’了。只是这位女菩萨……”

“在下拙荆,这几位乃晚生的孩子。怎么样?有些不妥么?”

“哪里哪里,先生风流倜傥,不拘小节,一定是胸怀大才。”

王昌龄爽朗大笑:“我王昌龄就知道大家感到奇怪,带着老婆孩子一大帮,根本不像来参加春试,倒像来京都观光旅游来了。不过,王昌龄倒要感谢老先生夸奖了。”

“王昌龄是先生大名?听口音先生是北方人吧?”

“大名不敢当,要说晚生的籍贯,倒是这京都附近人,灞上芷阳村一村夫。”

“哟!原来是京都大门口的人,难怪先生言谈举止不俗。”

说话间,王昌龄已经办好了住宿手续,带着老婆孩子找到了相邻的三间客房,中间一间是王昌龄夫妻的,两个儿子一间,两个女儿一间。但是除了分开睡觉,孩子们还是跟爹妈在一起。

由于离考试还有两三天,王昌龄带着孩子们在皇城里面到处转转,又在礼部衙署周围到处看看,王昌龄想先看看考场坏境,但是所有的大门都已经上锁。

三月二十这天,举子们开始进入考场。由于除了参加考试的举子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靠近考场,王昌龄只好托付芙蓉带好四个孩子,在考试期间的六七天里就呆在客栈里不要随便走动。

王昌龄进了考场,果然一派戒备森严,考生都互相隔离,一个考生有一个单独的小布蓬,笔墨纸砚和生活用品都放在里面,饭食由专人送入蓬内。可以说,在考试期间的几天内,所有的考生都与世隔绝了。

第二天早上,考试开始了。由于进士科考的是策问、贴经、杂文(诗赋),贴经安排在最前面,时间是一天。

试卷发下来了,一百道填空题,内容都是《礼记》、《左传》和《老子》这三部经典的内容,王昌龄做得比较顺手,绝大部分的填空都比较有把握。由于只要填对四十个就算中试,这第一场王昌龄就觉得已经顺利过关了。

从第二天开始连续三天是考策问,要对当前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并且要写出五篇论文,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多,礼部安排了三天时间。虽然王昌龄在这方面阅读了不少书籍资料,但是由于涉及的内容太多,王昌龄也觉得不是很有把握。

最后还安排了两天,要求写出诗赋各一篇,这方面王昌龄是强项。王昌龄从王维的应试诗《秋日悬清光》得到启发,一首《咏青》就做了诗歌的答案: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经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王昌龄琢磨,虽然要求是写十二句,但是从内容上看,这八句已经够了,如果再添上四句,岂不是画蛇添足吗?于是王昌龄最后就按这八句定了。

最后还要写一篇赋,写什么呢?王昌龄琢磨,这种赋一般都是写著名建筑物,长安最著名的建筑物是什么呢?王昌龄忽然想到了大雁塔,于是一篇《大雁塔赋》就出来了:

“人以德立,地以景名。夫长安之所以成惶惶古都,全赖大雁塔之恢宏。斯塔也,聚秦地之灵秀,化着唐城之文明;赖渭水之膏腴,乃成华夏之帝都。八水环绕,紫气萦腾,钟楼遥望,四衢连通。东瞰潼关,可吞中原之王气;西望碎叶,尽得丝路之瑰宝……”

同类推荐
  • 红线泣

    红线泣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主角。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为你写诗

    为你写诗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山川河流尽在眼底

    山川河流尽在眼底

    小时候的沈迟对仙女一样的林姝姝一见钟情。长大后,网吧偶遇,一眼就看见了她。本以为追妻之路十分漫长,却没想林姝姝早已动心。林姝姝抱着他:“快说,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沈迟意味深长地说:“我一直都喜欢。”已知世事的林姝姝反应过来,红着脸嗔怪他不正经。……那天看向你,山川河流尽在眼底。
  • 我家兔子总想越狱

    我家兔子总想越狱

    这是本人的一篇零零碎碎的日记,罗罗嗦嗦,毫无思绪,没有逻辑。
  • 原始森林生活的365天

    原始森林生活的365天

    为了目标,迷失在原始森林的生活,找不到离开的出口?
热门推荐
  • 在无限世界疯狂游走

    在无限世界疯狂游走

    各种各样的世界,展现出各自璀璨的特质,当他们互相碰撞,互相融合会发生什么?在仙侠世界,以X战警里的黑皇血统修仙?在武侠世界,借凯丽强化机铸造绝世神兵?或者,当黑光丧尸病毒碰上了虫族的无敌大军。当一切可能性,呈现在眼前时,你又会作何选择?
  • 领导成败细节

    领导成败细节

    现代企业以竞争力取胜,竞争力的强弱有诸多深刻而复杂的评估因素,而公认的首位要素,则是企业领导人的作用。当今的企业领导人能否把企业做大做强,内在因素取决于他的自身素质、决策力以及学识水准。现代企业以竞争力取胜,竞争力的强弱有诸多深刻而复杂的评估因素,而公认的首位要素,则是企业领导人的作用。当今的企业领导人能否把企业做大做强,内在因素取决于他的自身素质、决策力以及学识水准。
  • 世界军事百科之亚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亚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我被系统包养了

    我被系统包养了

    天降系统,包养主人,横行诸天万界与现实时空,开启神级屌丝人生。跟风建个群,二次元女装大佬交流群:433209489
  • 萌鬼来袭,傲娇国师怀里来

    萌鬼来袭,傲娇国师怀里来

    穆雨冉,二十一世纪现代大学生一枚,因为大马路上捡钱包死于车祸,稀里糊涂地变成一缕孤魂。她自认为一只死于非命的女鬼,死后身世不明,记忆全无。本以为这样够惨了,遇到某个臭道士国师之后,日子更难过。第一次见面就被误会杀了地仙的魅惑鬼修,二话不说就想除掉她,幸亏她跑的快。第二次见面仍旧被误会要害死俊俏书生的女鬼。“俊俏小书生,你等等我呀!”第三次见面,在外偶遇的潇洒美男子,正当一股陌生情愫时干扰穆雨冉的思维情绪时,一个邪魅的声音从耳边飘过。“人鬼殊途,你还是早点放弃的好。”
  • 混原启航

    混原启航

    狂之战士,箭之射手,辅之辅助,圣之圣师,刺之刺客,魔之法师,召之唤师,坦之坦克。狂之天下力拔兮,战士攻守兼备夷。箭之风雨鹅毛雪,射手百步又穿杨。辅之君王天下事,辅助更胜一神器。圣之光照普万物,圣师不死伤无痕。刺之十步杀一人,刺客千里不留行。魔之狂暴城难守,法师轰杀千万兵。召之魔兽以争霸,召唤师控怪杀敌。坦之抗伤不流血,坦克皮糙肉且厚。
  • 恋爱

    恋爱

    1979年年底,我生了场大病,差点儿死去。插队回沪后,我被分进上海铁锅厂当翻砂工。农村生活八年半,做梦都想回上海,进工厂,可真回了上海,进了工厂,我开始怀疑:这上海、这工厂,是我梦寐以求的?翻砂车间是个黑色世界。三四千平方,地上到天花板,没一寸不黑,没一寸不粘上厚厚黑粉。铁锅厂生产炒菜用的乌黑铁锅。铁锅制作靠翻砂,将熔化的铁水,浇进模具,然后冷却成形。为防止铁水和模具粘连,浇铸前,需在模具上抹一层矽粉。矽粉,是种有毒金属粉。抹上模具的矽粉,碰到滚烫铁水,会腾起浓烈烟雾,带着黑色粉末以模具中冒出,染得到处乌黑。
  • 我可能是本假快穿

    我可能是本假快穿

    【1v1甜宠文,女主是个不强势的死逗比】(不喜欢的小仙女勿喷哦)当一个外攻内受的中二少女碰到一个外攻内更攻的大魔头……故事就开始了……夕阳西下,他墨发轻舞,眸黯如血,“月百夏,我不管你是人是鬼是神是魔,你终究,只属于我。”她,?_??“老哥,咱能正常点儿不?”
  • 终焉纪实

    终焉纪实

    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地球史上最大浩劫——两件事接连发生之后,世界还有什么?灾厄过后,人类仅剩下不到万人存活。他们分散在世界的各处对眼前的世界还有什么期待?在某一个陆地上,七位青年人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命运?不论缘由,他们持续着末世中的旅途,除了生存还有什么目的?终焉是否会到来?
  •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书写卢沟桥建成后八百多年间,作为一种象征被铭记的人、事、物,她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抗战风云及其历史象征意义,她与北京、中国的精神纽带,与“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新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部重新发现卢沟桥之美、北京城市脊梁之厚重的历史地理之书,也是一部张扬卢沟桥精神,发出中华民族“醒狮”宣言的时代风貌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