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7500000009

第9章

“卡图卢斯。”

“真的?”她又像先前那样笑了。

多里戈·埃文斯很想摆脱她,但他没能力摆脱他自己。那眼睛,那红花,那模样——看上去在对他,而且只对他才那样微笑的模样——但他不愿相信。他把一只手伸到背后,在那儿用手指叩着书脊,叩着卢克莱修,希罗多德,奥维德。但他们不回答。

“一个古罗马诗人。”他说。

“给我念一首他的诗。”

他打开书,低头看书,然后抬起眼睛。

“你确定?”

“当然。”

“它很枯燥。”

“阿德莱德也这样。”

他又把目光移到书上,读道——

我感觉到一种饥饿

生长起来

在我齐膝的长衬衣和斗篷之间。

他合上书。

“对我来说,全是拉丁文。”她说。

“对我俩都是。”多里戈·埃文斯说。他原想用这诗轻侮她,但意识到他失败了。她又在笑。不知怎么,她把他对她的轻侮都弄得听上去像调情,直到他开始不确定他是否是在调情。

他望向窗外,想寻求帮助。却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再读一些。”她说。

他急急忙忙翻了几页,停下来,又翻几页,又停下来,然后,开始读。

让我们活着、爱着

不计老男人眼里的屑小东西

他们传道说教,谴责声讨。

每天太阳沉降后会再又升起,

可是我们——

他感觉胸中升起一股奇怪的怒气。为什么在这些诗中他选了这首去读?为什么不是别的或许会让她感觉被冒犯的诗?但某种另外的力量困住了他,正引导他,使他的声音低沉有力,诗让他接着读下去。

可是当我们短暂的光亮闪耀过了,

必须在睡眠中度过长夜,永无终止。

她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自己衬衫顶端,不停地往上提,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那眼神像在说,其实她想把衬衫向下拉。

他合上书,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多事在他脑中飞驰而过:分散心神的事,无关痛痒的事,残酷的事,这些事把他带离书架,带离她和她令人惊异的注视,烧着强力蓝色火焰的眼睛,但他什么也没说。所有可说的蠢话,所有他感觉粗鲁且必需的事,他全没说,反而,他听见自己在说——

“你的眼睛很——”

“我们在谈荒诞的爱情是什么样。”一个陌生人的声音插进来。

多里戈转过身,看到追求者中最没时运的——那个密友——走过来要加入他们,大概是想抢走这个蓝眼睛的女人。或许他觉得必须跟多里戈打招呼,于是就冲多里戈笑,在多里戈看来,他正试着想多里戈·埃文斯是谁,还有他跟这女人什么情况。“全被你给毁了。”多里戈想对他这么说。

“多数人在没有爱情的情形下活着,”这朋友说,“你不会同意这说法吧?”

“我不知道。”多里戈回答。

这朋友笑了,对多里戈是扭一下嘴,对她则是把嘴慢慢咧开——一种同谋的邀请,叫她回来,跟他一起,回到他的世界,回到懒惰者的集群中。她漠视这个追求者,对他不理不睬,转过身,说她一分钟后回来,明确说明他必须离开,让她可以跟多里戈在一起。她表明这完全是他们俩之间的事。然而,他们看着她的沉默而清晰的交流,多里戈意识到他既没渴望,也不赞成她这么做。

“所有这些爱的话语全是荒谬的,”追求者接着说,“人们不需要爱情。最好的婚姻是彼此可以相互配合。科学显示我们都会产生电磁场。一个人遇到一个具有相反属性离子的人,如果相反属性离子被安排的方向正确两个人就被对方吸引。但那不是爱情。”

“那是什么?”多里戈问。

“磁性。”追求者说。

4

中村少校玩牌技术很差,但他刚赢了最后一场比赛——跟他玩牌的低级军官和澳大利亚战俘都认为最好不要让他输。经由翻译福原中尉,中村对澳大利亚上校和少校为这个夜晚表示感谢。日本少校站起身,差点儿摔倒,后又恢复了平衡。尽管几乎脸朝上摔得平躺在地,中村看上去却意气风发。

他拿来招待他们的湄公河威士忌同样也作用于两位澳大利亚军官,多里戈·埃文斯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他知道他眼下有“大家伙”的角色要扮演。他整晚都在推迟演出。但据他感觉,现在该他表演了。

“‘计程器’进行三十七天了,一天没停过,少校。”多里戈·埃文斯这样开始。中村微笑着看着他。多里戈·埃文斯也回报以微笑。“要实现天皇意愿,最聪明的做法是对所拥有的资源加以控制,以便最充分地加以利用。为了最有效地修造铁路,我们必须让做工的人保证休息,让他们恢复体力,而不是把他们累垮。休息一天会很有用,不单使他们体能不致衰竭,还有助于让他们活着。”

他预料到了中村可能会爆发,会打他,会威胁他,至少也会对他怒吼嘶叫。但在福原中尉翻译时,日本指挥官只是笑。他对福原很快低声说了几句话,当福原翻译的时候,他已经直撞着朝外走去。“中村少校说俘虏很幸运。通过为天皇而死,他们得以恢复荣誉。”

中村停下来,转过身,又对他们讲话。

“这场战争很残酷,”福原中尉翻译说,“什么战争不残酷?但战争是人。我们是什么,战争就是什么。我们做什么,战争就是什么。修铁路也许会死人,但我不创造人,我创造铁路。工程不要求自由,不需要自由。中村少校,他说工程进展能借诸其他东西得以实现。你,大夫,把这叫做不自由。我们把它叫做魂、民族、天皇。你,大夫,把它叫做残酷。我们把这叫做命运。我们的命运或其他人的命运。它是未来。”

多里戈·埃文斯鞠了一躬。警眼儿泰勒——一位少校,也是他的二把手——也鞠了一躬。

但中村少校没讲完。他又讲起来,等他讲完了,福原说——

“你们大英帝国,”中村少校说,“你们认为修铁路不必对人加以约束,上校?它是用一个枕木接一个枕木的不自由,一个桥梁接一个桥梁的不自由修建起来的。”

中村少校转身走了。多里戈·埃文斯踉跄着离开,走到战俘军官住的棚屋,走到他放在那儿的床跟前——就身高而言,帆布行军床太短。它是一个荒谬的等级特权,他很喜欢这特权,因为它事实上根本算不上特权。他看了一下表。表上显示十二点四十分。他呻吟了一声。为了安放他的长腿,他用竹子潦草拼就了一个三角支架,上面放着一个压扁了之后又用更多竹子加固的煤油罐,睡着后变动睡姿时,它经常会翻倒。

他点燃放在床边的一截蜡烛头,躺下去,拿起一本页角卷起的书——营里的一个珍贵物件——一部罗曼史,他在睡前读它有一段时间了——为了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他快看完了。但他眼下醉了,精疲力竭,生着病,既没精力看书,也不想动弹,他能感到睡意已经袭来。他把书重又放下,熄灭了蜡烛。

5

老人梦见自己是一个年轻人,睡在一个战俘营里。现在,做梦成了多里戈·埃文斯经历的最真实的事。他追随知识,像追随一颗正在沉落的星星,到达了人类思想最遥远的边界之外。

他坐起来。

“什么时候了?”

“快三点。”

“我得走。”

他不敢说艾拉的名字,也不敢说“妻子”这个词,还有“家”这个词。

“苏格兰裙在哪儿?”

“你又在想她,是不是?”

“苏格兰裙?”

“这让我很难受,你知道的。”

“该死的苏格兰裙。”

他是穿苏格兰裙来的,来参加帕拉马塔彭斯协会的年度晚宴,自从一九七四年由于工作关系到了悉尼,他就成了协会成员。他冥思苦想他为什么加入协会,除了他众人皆知的沉溺威士忌的恶习和他不可告人的追女人的恶习,他想不起其他原因。但眼下苏格兰裙找不到了。

“不是艾拉,”她说,“因为那不是爱。”

他想起他妻子。他发现他在婚姻中经历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孤独。他不懂他为什么结婚,为什么跟几个不同女人睡觉被看作道德败坏,为什么她们对他具有的意义越来越少。他也说不出在肚腹底下不断增强的异样的痛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如此渴望嗅着丽奈特·梅森的裸背,为什么他生命中唯一真实的是他做的梦。

他打开吧台那儿的冰箱,取出最后一瓶五十毫升装的格兰菲迪威士忌,接着,他摇摇头——他注意到最新的触控技术使他一旦把酒瓶拿出,它立刻被电子设备记录为消费。他直觉到一个更规整、更驯顺的新世界的到来,一个界限和监控的世界,在那儿,每样东西、每件事都被确认,没有什么是必须体验的。他知道他被视为公众形象的自我——他们放在硬币和邮票上的那一面——将和这个正到来的世纪融合无间,他不同的那一面——他不为人知的自我——会越来越让人难解,令人反感,其他人会联合行动把这一面藏起来。

他的这一面跟这个正到来的新世纪格格不入——在其中,什么都大同小异,这表现在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感情;人们触摸彼此毫无节制,说着自己的问题就好像以某种方式给生活命名,把它的神秘描写尽致,或者否认它的杂乱无序,这让他困惑。他觉得有些东西在萎谢,冒险性被越来越着重地计算大小,估约价值,尽可能被消解,一个崭新的世界代之而起——在那儿,观看准备食材比阅读诗歌会更让人感动;在那儿,付钱喝用采来的野草煮的汤会让人兴奋。在很多战俘营,他吃过用采来的野草做的汤,他更喜欢吃正儿八经的食物。在他脑子里寻求到庇护的澳大利亚是根据死人的故事制图的,他发觉活人的澳大利亚越来越陌生。

在多里戈·埃文斯长大成人的时代,生命能在诗歌意象中被理解,并在其中存活,或者说在一首诗的影子里,后者越来越成了他生命的常态。电视的到来伴随着有关名人的理念——多里戈觉得名人在其他情形下是普通人,但你不会希望去了解他们。如果说它终结了那个时代,那么它时而也利用那个时代,从那些依照诗歌的优雅神秘特质安排生活的人,从他们的明晰中,找到适合造成意象的题材,这意象大多没有思想。

一部关于多里戈在一九七二年澳新军团日[2]回到“线”上的纪录片最先在民族意识中奠定了他的地位,因为在其他访谈节目中露面,他的地位更得以提升——在这些节目中,他装出一个保守人道主义者的情感立场,这是他的又一个面具。

他觉得他比他所属的时代活得长久;拧开五十毫升装威士忌小瓶的盖子,他感到至死方休的欲望:要更加随性地活。他喝了一大口威士忌,大脚趾触到在冰箱底部附近躺着的苏格兰裙。他动手穿上裙子,朝床那边看去——在电子钟和亮着绿色的烟雾警报器发出的诡异夜光中,丽奈特看上去像在水下。他注意到她用胳膊盖住眼睛。他抬起那只胳膊。她在哭,一声不出,一动不动。

“丽奈特?”

“没事儿,”她说,“你走吧。”

他不想问她为什么呢,但他没办法,他必须问。

“怎么回事?”

“没事。”

他俯下身,用嘴唇触碰她染着苔藓颜色的额头。香粉的味道。要把他囚禁起来的茉莉花香气,总在他体内唤醒他想逃走的欲望。

“太难了,”她说,“当你想要什么而得不到的时候。”

他一把抓起车钥匙。想着在乡村小路上醉酒驾车的强烈的快感——路灯,确保不要被抓住的躲闪都让他有快感,他也许又逃跑成功了。他快速穿好衣服,喝干最后那瓶五十毫升装格兰菲迪威士忌的最后一口,花了五分钟手忙脚乱地寻找系在苏格兰裙带上的皮制小荷包,终于在日本诗人辞世诗集下面找到了,然后,他离开,忘了把书带走。

6

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多里戈被批准休假四十八小时。他找机会免费搭乘一架军用飞机飞回墨尔本,与艾拉共度的这两天一夜安静而空虚,他尽可能制造动静,安排活动。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她,像就要被踢死的人情急中要攫住身下的泥一样。

几次他都要告诉艾拉在阿德莱德书店同他讲话的那个女人。但有什么可说的?没什么事情发生,他和艾拉跳舞,喝酒。有什么事发生吗?什么也没发生。

他像抓住救生圈一样抓住艾拉。他渴望通过跟她上床来重新认识他和全新的她,她充满感激地想:她不会有任何这些念头,在他看来,这些念头突然间变得像是通奸。她的黑头发、黑眼睛、丰满的体型,她很美,但他什么感觉也没有。

发生了什么事?他想的不是头发或眼睛,而是一种表情,这表情让他困惑,像百万颗毫无目的的尘粒在舞蹈,一种他从未有过的负罪感使他郁郁寡欢。但他干了什么吗?他什么也没干。他说话了,最多几分钟,然后,他转过身,离开书店。连她的名字他都不知道。他问过她什么?她对他说过什么?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连她的名字他都不知道。

见到那女人之前,艾拉的世界——安全,舒适,稳定,他之前想归属于它,但现在,多里戈忽然发觉这世界索然无味,有气无力。尽管他想在其中体验那种无法确切描述的安逸感觉,那种权力以及其中诸多特权带来的驱之不去的气味——他原先觉得它们那么吸引他——但现在它们对他毫无价值,还要更糟,它们好像令人厌恶。

艾拉和其他人把多里戈新近的郁郁寡合解释为是因为战争——当时最常用的理由。战争对人施压,战争让人发疯,战争使一切乱糟糟,战争给人借口。在他这方面,多里戈等不及盼着战争快来——如果这是非此即彼的另一个选择。

终于,他告诉了艾拉,好像那只是一次偶遇,然而,在讲述中,不知怎么听起来像背叛。他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羞耻。为什么他就必须得要艾拉?把那个陌生人描绘成一个过分激烈、相当没分寸的女人,他觉得他对事实不忠,对她也不忠,在某种意义上,对他自己也不忠实。讲完,他抖了一下。

“她漂亮吗?”艾拉问。

同类推荐
  • 他割了又长的生活

    他割了又长的生活

    《他割了又长的生活》为何小竹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录了16个以“他”为主人公的小故事,如:他在读一本书,他在梦中喊出一个女人的名字,他想拍一部电影,他割了又长的生活……作者用熟练的手法,大胆的创意写下这些故事,却又让人很难分辨它们究竟属于哪一类,在这些故事中作者的描写有些荒诞,有些魔幻,又有些伤感;有超现实的,又有后现代的感觉。作者笔下的“他”有如生活中的你我,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有着对婚姻生活的探讨,有着对人生理想的追寻,想从中寻找答案却又似乎难以找寻。每一个故事都是单独的个体,却又以“他”为线串联起来,读完全书不免让人产生思考,思考人生,思考婚姻,思考理想,思考自我存在的价值……
  • 北京绿卡(连载2)

    北京绿卡(连载2)

    仰仗苏强的光芒,蒋森顺利出来了,一点没有遭受磨难。回到北京没两天,尼可还静悄悄地安排了一桌酒席给他压惊。陪在蒋森身边的只有尼可一个人,这件事到此为止,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苏强当然没有出席。人在江湖,险象环生,他比尼可更小心。蒋森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尼可说:“都过去了,人这一辈子哪不摔跟头,你这次还走运,一根头发也没掉就出来了,爬起来朝前走,明天肯定会更美好。”
  • 老舍集:骆驼祥子

    老舍集:骆驼祥子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书收录《骆驼祥子》和《离婚》两部长篇小说,均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人物性格鲜明,细节生动,再加之语言讽刺幽默,诙谐轻松,是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学瑰宝。
  • 飘(上)

    飘(上)

    整部小说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可谓一幅浪漫的历史和社会画卷。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南方佐治亚州为背景,以一个种植园主郝嘉乐的女儿郝思嘉为核心人物,通过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美国南方各州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 暗夜下的枪口

    暗夜下的枪口

    《暗夜下的枪口》讲述一个农家小子,自小被贼帮掠走,历经坎坷,面对民族危亡,怎样挥洒一腔碧血?一把祖传的烟锅,自从被盗,便一路颠沛流离,众人争抢之下,究竟有怎样的身世秘密?国破家亡之际,土匪、日本兵、三教九流,遍布关东大地,主人公又是怎样和恶人斗法,《暗夜下的枪口》演绎一段民间铁血传奇?
热门推荐
  • 越策越开心

    越策越开心

    本书致力于创造快乐的良心事业!本书从大量流行元素、坊间话题、生活趣闻、茶余饭后的种种灵感中精挑细选出笑话精品,以灰色为主打色,内容包罗万象而又各具特色,让读者在轻松幽默的扭转中品味人生、领悟真理。懂生活才懂幽默,懂幽默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
  • 末世危机之丧尸女王

    末世危机之丧尸女王

    末世来临,安心琪同闺蜜和男友一同所在的地方,即将被丧尸攻陷时,闺蜜却爆出和男友有一腿,并抛下了她,变成丧尸后将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教育子女讲究技巧,也是父母的智慧的表现。李世强编著的这本《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以众多经典故事为蓝本,从中提炼出有效的理论精华,利用这些理论帮助父母引导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外,本书也结合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湘西匪事:二爷爷传奇

    湘西匪事:二爷爷传奇

    二爷爷一边打枪,一边喊:“我是汪二,是你们的二爷爷!”二爷爷是一个枪迷,但他不是神枪手,不过他的枪法也不错。在湘西匪乱的时候,二爷爷的枪就要过土匪的命。有一回土匪围村劫粮,二爷爷就用一支三八步枪,48颗子弹,头一回和他们交火了。也就在那一次,他取了土匪的命,而且成功地掩护乡亲们撤出村庄。二爷爷在掩护乡亲撤离的过程中,对着土匪的进攻,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令四十多个持枪的土匪,面对丛林中的二爷爷奈何不得。首匪王疤子不得不把探子叫来,问龙西村肯定找谁做了靠山,为什么不认真采线,使得他们的“肥羊”计划受阻。
  • 野老纪闻

    野老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任女

    任女

    “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天地乖气,忽有非常为怪,神灵不正为邪,人心癫迷为魔,偏向异端为外道……”她,原本是九天任女,与幽冥神君璃订下了婚约,璃的哥哥犹天生善妒,私自解开了上古凶兽“犼”的封印,并联手一干妖魔陷害了天帝,堕入魔界,九天任女亲自率众神讨伐,从此,仙界与魔界便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征战,致使三界生灵涂炭……这场仙魔大战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战死了无数的仙魔,通往仙界的通天神树建木被摧毁,仙界从此再无踪迹。魔君犹及一干魔众也被暂时封印了起来……九天任女战死,仅剩一缕残念,飘落到人间,进行了百世轮回,一晃六千年……
  • 三才定位图

    三才定位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灵大陆

    玄灵大陆

    修行者——以身为炉,气海造九府;以魂为梯,登峰万重天!这是乾坤聚于两气的世界,其天地通灵,万物化玄!始有八方灵动,十面玄通!竟是得阴阳造化,一步登天!还是低落众生,泯为尘埃?
  • 时光是个老东西

    时光是个老东西

    唯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传承着人类的文明。2014年12月初,我在董笑含转发的微信里看到陈逸墨的一篇微文,顿时眼前一亮。从陈文可以看出,其人其心其才情,堪称当代不可多得的杰出人士。自此,脑际一道灵光划过,觉得有好事即将发生。是夜辗转反侧,梳理思路,回顾多年来先后与张书勇、李啸、萍子、青青、苏湲等优秀才子才女相识相知,深感大家一旦谈起文化,个个两眼放光,尤其在创作道路上,人人才情勃发,持重勤奋,默默耕耘,守得住心,耐得住清寂,多有建树,为今人所景慕、所激赏。
  • 女王独尊:王爷追妻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