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9800000001

第1章 闲话“选择”

世界上每一个人在其一生的经历中都会面临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选择问题,人杰也好,百姓也罢,概莫如此。古今中外,几乎没有哪个成功人士在其一生的辉煌业绩中找不出若干个值得炫耀的决断案例和让人赞叹的经历(包括某些刻骨铭心的曲折经历),也几乎没有哪个不太成功的人士没有一些令人心酸的故事。愚以为,成功之中蕴含着许多选择性的技巧和智慧,是人生十分宝贵的财富,很值得一聊。

一、择学

中国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但是,学什么是很有些讲究的,例如关于孩子的知识教育问题。

小孩子学什么好?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现在的儿童,除了被家长送去常规的学校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一时间校外培训成了一道盛行的文化风景,致使目前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头,几成泛滥之势。可叹的是,家长辛苦拼搏得来的血汗钱转瞬之间便进了他人的腰包。很多家长并未悟得儿童教育的真经,只是一味的受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忽悠,将省吃俭用积攒下的血汗钱投入儿童的各种培训教育,但却并不见得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反而让童真的心灵过早的染上了竞争的色彩。

我以为,从根本上来说,儿童知识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应该是因人施教,儿童知识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学有所长。因人施教是学有所长的基础。目前来看,无论是因人施教还是学有所长,都与我国实施的义务教育体制不相吻合,这当然不能都怪教育部门。义务教育不大可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人施教”,因而也很难做到让学生“学(各)有所长”。

在这里,家长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想,除在学校中为学生普及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外,家长应该在校外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选择的施以特定的教育,包括可以适当的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社会教育(培训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长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是文科强还是理科强抑或文理都比较强。对文科较强的孩子来说,家长就不宜逼着他去上所谓的“奥数班”(为争名牌学校而被动奥数则是另一回事,那可能是教育体制下的无奈之举);缺乏艺术细胞的孩子,你就不必送他去上声乐器乐之类的培训班;如此等等。你或许会感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错!当你尚未掌握正确的方法时,确实会感到很难。但是,一旦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会发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并不太难。这里,关键之处还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

如何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呢?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做家长的平时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敏感程度,凡是孩子对某种东西特别感兴趣,或者对某种技能一学就会,就表明他在该方面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反之,如果孩子对家长教给他的某些东西学起来很费劲,不太容易掌握,就说明孩子对该东西不甚敏感,就可能是他的短腿。因此可以说:敏感性就是特长之母。当然,这里说的敏感性,要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不能与“孩子的老子”甚至是“老子的老子”相比。

说到这里,我又要提到于丹老师。因在百家讲坛成功讲授孔子的《论语》而名声大噪的于丹教授,曾经用经济学上著名的“木桶理论”来教育家长们要特别重视纠正孩子的缺点,她借助“木桶的容量是由构成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理论,认为人的综合能力就象“木桶中最短的板”那样,是由人的缺点决定的,或者说是受人的缺点制约的。我很敬佩于丹教授,她曾经用通俗的语言给人们讲授儒学,对宏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正好与她相反。我觉得人的能力主要决定于他的长处。如果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长处,那就叫人尽其才。因此,我认为家长培育孩子应善于发现其特长和优点,并根据其特长加以重点培养,这是决定孩子长大后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

当孩子从儿童期成长到初中毕业时,可能会面临一次学业上的重大选择(至少对一部分家庭来说是如此)。这次的重大选择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走向——做白领还是做蓝领?在做这样重大选择的时候,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冷静理智的分析,关键的问题是要弄清楚自己的孩子是适合动脑还是适合动手(别误会,不是说动手者就不动脑)。当然,要解决好上述问题,还需要家长摆正社会观念——不要以为蓝领就比白领低一等。只要到人才招聘市场上去看一下,就能发现目前社会上有相当一批大学生从业后的价值还远不如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我的建议是,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读书深造上行进得比较艰难,那就要果断地寻求另一条可能的成功之路:上职业学校,学一技之长。

读大学是许多孩子学业上又一个重大的选择关口。对大学生来说,选择一个比较有名的大学自然是十分有利的。但如果要将选大学与选专业做一个比较,那么我觉得专业的选择甚至比学校的选择更重要。因为专业选择得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才能能否有效发挥。而学校的选择不过就是成才之路上两条长度不同的支路而已(读名牌大学相当于走了一条捷径)。进入职场后,专业相同的大学毕业生,不管是名牌大学的还是普通大学的,仍可能会交会到同一条职业道路上,交会在同样的职场和同样的岗位上,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完全可能追上甚至超过名牌大学生。但如果选错了专业,那就可能在职场上形成以已之短对人之长的不利局面,在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专业的选择,应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为基本依据,不能盲目地追求社会热门。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要孩子有足够的兴趣,就不必在乎专业的冷热。因此,建议各位家长,还是将专业的选择权放给孩子为好,家长的责任是做参谋,对孩子的专业选择提出合理的建议。可以说,专业的选择是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高考试卷,也是考验家长智慧的试金石。如果家长和孩子在其入大学时没有交出最正确的答卷,那就绝对不能再错过另一次修正的机会——读研的专业选择,或者尽可能在本科初年级阶段果断地调整专业。当然,专业选择的重要性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相当多的大学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并未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少人干的也很出色,关键的问题是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大学的学习主要还是打基础,学方法,大量的技能还需在实践中靠自己学习。

二、择业

如何择业,是择学后的又一个重要的选择性问题。

如果我们就择业谈择业,似乎会感觉比较机械。事实上,我们在上面讨论的关于孩子择学的问题,与择业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择学的好或坏,对择业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讨论择业问题前,有必要再来聊一点关于择业前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特别是大学期间的学习问题。(目前来说,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毕业后的择业问题往往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在尚未毕业时就早早地被用人单位预订了,基本不用为择业多费心思)

我认为大学前后的学习具有截然不同的目标。进入大学前,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获得较高的分数,以便能够进入较好的大学。进入大学后,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培养个人能力。大学前要分数,说到底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块敲门砖,上什么样的大学,你就拥有什么样的“砖”,从而决定你可以敲什么样的“门”。而进入大学的本钱就是高考的分数,所以我只能无奈地说大学前要分数。当然,并不是说不上大学的人或者不上名牌大学的人就一定没有出息,古今中外著名人士中也不乏低学历者,但是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没有高学历而有高成就的人毕竟只是凤毛棱角,很可能他们原本就是天才。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学历高学府终究还是容易出人才,因此怨不得那么多人拚命想挤进名牌学校。进入大学后,分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至少远没有高考前那么重要。因此,进入大学后就要进行战略性转移,从求分数向求能力转变。一般而言,进入大学后要注重锻炼和培养三种能力,一是培养自学能力。大学老师不可能象小学和中学老师那样实施教学,踏上社会后更没有老师可教,大量的知识要靠自己学习。二是培养社交能力。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日趋紧密,要学会与人合作借力发挥的本领。三是培养组织能力。如果今后能担任一官半职,成为某种领导者,想干出点名堂,一定要具有领导者必备的组织才能。具备上述三种能力的学生,毕业后投身职场拼搏,常常会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回过头来说择业的问题。

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一个具备一定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学校毕业后的择业问题最好还是自己来运作,不宜依赖父母或长辈的帮助。常有一些家长陪着孩子甚至代替孩子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我觉得并不妥当,一方面不容易锻炼孩子自我奋斗的精神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用人单位对孩子个人能力的担心,有可能引起不良的效果。

想说的第二个问题是,目前国内年轻人的就业流动性很大,跳槽是很常见的事情,不像日本,同样的行业,同样的职业,同样的职位,获得的待遇基本相同,所以日本人极少跳槽。因此,对年轻人来说,在国内就业,第一次选择不必象定终身那般严肃,搞得压力山大。在国内职场,没有从一而终的观念,自由度大,开放性强,因而更具活力。绝大部分企业对求职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能力。能力择定舞台,舞台影响出彩的程度。因此,如果在校期间学生的个人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那么一定要抓住初入职场的机会加紧补课,因为初入职场时往往还能获得比较宽容的对待,拖久了就难说了,甚至有可能铸成一生的伤痛。

想说的第三个问题是,走出校门后早期的择业绝对不可着眼于待遇或职业的光鲜度和职位的舒适度,应当考虑的是对自己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适合程度,尽可能选择与所学专业切合或相近的职业,以便更快的融入职场。

三、择偶

择偶是年轻人进入职场后很快会面临的另一个重大的选择性问题。与择业不同,主流的观念认为,择偶不能象择业那样埋伏很多“跳槽”的选择。

好多人相信择偶需要缘分,我也这么认为。缘分是一个极神秘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词典上也只是说,缘分是出自佛教的一个宗教概念,是一种命运。其它的解说则都很牵强模糊。的确,似乎从来也没有人能够把缘分二字的含义说个明白,这正是它的神奇之处。

因为有了“缘分”二字,所以有些人便对择偶大事不太积极,一心等待缘分的到来。可是“缘分”也很高傲,许多情况下他好像都不愿不请自来。据我的观察,那位贵为神秘红娘的“缘分同志”,也许因为格外繁忙,所以好像不太愿意光顾中高级白领职场,因而在当今集聚了一大批中高级白领的职场中,相当一批白领而立之年后仍然还在孤身奋斗,在他(她)们光鲜亮丽的形象背后常常带有各种各样的遗憾。

缘分可遇不可求。他不一定待在你经常活动的地方,如果你仅仅只是习惯于在自己看得上的地方等待缘分的到来,就可能错失缘分的青睐。缘分虽然“不可求”,但却需要智慧的“遇”。我想告诉一些中高级的白领人士,一旦在自己经常活动的大道上找不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缘分,就不妨到一些支路小道上溜达溜达,那里或许藏有别样的风景,缘分可能就在那里等你的到来。那些连“遇”都不积极的人可要明白,“缘分”也是会变的哦,八字中原本装着缘分的地方,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别的东西挤掉。经验表明,在你而立之年到来之前,那位“缘分同志”十分繁忙而活跃,因此你一定要跟上他的步伐,尽快从他手中接过缘分的邀约。当然,而立之年以后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就看你想不想要,愿不愿找。不管是而立之前还是而立之后,年轻人都不要停下与缘分的接力赛跑。最后补充一句:“缘分同志”那里有大量心神宝贝,却少有钱先生光顾,想找钱先生者,也许只能自便。

四、择儿

择儿有何好说?古往今来,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年复一年,代传一代,历来如此。真那么简单?非也,尽管历来如此,但已今非昔比,当今的传宗接代,已经远比过去复杂得多。

印象中过去人们怀孕生子,就像动物一样随便,“坐床喜”司空见惯,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简单得如同家中的母鸡下蛋、猫狗生崽一样。可是现在却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与其它动物的行为比起来竟然是越离越远。动物的行为还是一如既往的自然,而人类的行为却进化得越来越不那么生态——越来越不受“上帝”的支配。例如关于流产的问题。流产之与生物,本来应该是上帝安排的淘汰机制的组成部分,可是人类非要千方百计将原本要流产的胎儿保下来,这看起来充满了人性的关怀,但是人们想过没有,如果救下来的小生命先天带有某种人类尚无法发现的隐性缺陷,或者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并不优良,那么他们身上的遗传问题就可能一代一代传下去,造成更多更严重的后果。很显然,从人类的长久发展来看,保胎的做法未必是好事。

细想起来,有时也难怪人们千方百计想要保胎——特别是大城市的人们。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年轻人的怀孕几率好像是越来越低了,所以一旦怀上了,自然就不肯轻易放弃。我有时胡思乱想,大城市中人口的过度集中,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年轻人的不宜怀孕,是否会是“上帝”的安排,或者叫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呢?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可以肯定大自然中生态问题严重到一定的程度,生态系统必定会作出相应的反应来建立新的平衡,大城市人口过多,生态系统无法承受,那就让你少些怀孕的机会吧。

不知其它动物是否与人类一样怀孕时有那么大的反应,反正人类怀孕时的反应是挺明显的,有些人的反应还很大很难受。我想,按照进化的理论来说,所有属于适者生存的东西一般都会在进化中自然的适应和优化,自从有生物以来,繁衍就与进化同在,按理说,所有不适的过程似乎早就应该在进化过程中慢慢调整过来了,为何怀孕期的强烈反应始终还在并且还是那么难熬?难道是上帝故意为之?想一想母子之间为何具有那么深厚的感情,我就更愿意相信怀孕期间的强烈反应是很有名堂的,总体来看,父亲对子女的牵挂大都没有母亲那样强烈,这可能与男人没有经历怀孕的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认为怀孕反应只要不是无法承受,就尽量不要采取医学的手段加以干预,这是母亲专有的权利,应该让她好好的享受那种幸福的烦恼。

五、择食

提到择食,立马就会想到一句成语——饥不择食。现在专家们都提倡少食多餐,每次吃饭最好掌握在七八分饱,这样对身体健康最有利。可是七八分饱容易产生饿的感觉,多餐呢,往往又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如果没有择食的意识,又不会控制七八分饱的程度,就不免会发生饥不择食的情况,久而久之,身体健康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的问题何等的重要,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上面说的七八分饱,倘若做不到还不是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根本就不择食,可能就麻烦了。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核心是平衡,我们的老祖宗用来表达平衡意义的最佳词汇是阴阳,认为凡事均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处于均衡状态时就是最好最稳定的状况。因此,对身体来说,处于阴阳平衡就是身体最健康的状态。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与其它动物一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据我的观察,动物每天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进食(或者是在寻找食物),它们虽然没有阴阳平衡的概念,但会在进化的过程中被动的形成某种有利于阴阳平衡的运化机制。与动物不同,当今的人类对于自然的主动性是越来越强烈了,人类靠聪明才智形成了许多非自然的食物(包括一些反季节的作物),从而使得食物的阴阳平衡越来越超脱自然的轨道。麻烦的是,由于人类食物的种类繁杂,绝大多数人又搞不清自身的阴阳平衡状况,所以弄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阴阳失衡的后果,而一旦阴阳失衡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严重时还会要了命。

放眼望去,会发现各种媒体经常会从养生的角度开辟许多专栏或专题类节目,教授人们许多关于正确选择食物的知识,书店里讲述吃的学问的著作更是比比皆是。总体上说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有利于人们掌握科学的知识,养成比较好的饮食习惯。但问题是如何能够正确的运用科学知识,差别很大。有两种比较典型的做法,一种是坚持所谓“顺其自然”的做法,对专家们教授的那些知识根本就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另一种是不加消化一股脑儿照搬专家的说法。我以为这两种做法都有些极端,前者所谓顺其自然,其实就是随心所欲。后一种做法过于教条主义,未必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我的看法是,顺其自然应当改为顺应自然,虽然都说是顺自然,但前者顺的是“自我之心”,后者顺的是自然规律,只有当“自我之心”懂得并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与顺应自然才具有相同的意义,而如果自我之心仅仅只是随心所欲,不在乎自然规律时,弄不好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教条主义的问题是没有了解任何养生知识都有特定的适用对象,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这里,核心的问题仍然是阴阳平衡,就是说关键是要了解自身存在哪些阴阳失衡的问题,专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此。所有食物几乎都有性热或性凉或性平的区别,所谓缺啥补啥,需要看你体内失衡的状况来加以补充,因此,对专家的讲授,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还是要先了解一点关于阴阳五行的基本知识,或者在运用相关知识前先咨询一下中医专家,否则,如果一味乱吃,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给本来就失衡的身体带来更多的麻烦。

六、择医

说起医疗话题就很多。现在全世界几乎各个国家都在受到医疗问题的困惑,当政者都为此感到十分头疼。目前的困惑是,医院越办越多,寿命越来越长,可是病人也是越来越多,重病怪病层出不穷,公众对此的不满情绪也在同步增长。这其中既有生物界自我博弈的因素,也有经济上无可奈何的囧处,还有体制上不适的难度,此外还有一些人为的错误。

因为书店里和媒体上正统的医学著述见得很多,常规知识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无需赘述。倒是有些非正统的另类观点不常见到,读一读也很有趣。我曾经看到二位外国人写的两本比较另类的医学著述,其中的观点比较极端,在此择其部分观点作一点介绍,各位自可见仁见智。

一本书是《无效的医疗》(2005年出版),作者是德国人尤格·布莱克(Jorg Blech)。他在书中提出:

——《德国医疗》以“德国健康体系的全面市场化”为题做出警告,医生已经发展成“医疗技师甚至职业人士和商人”。

——全世界有2.5万种医学刊物,每年发表200万篇论文,令人讶异的是,有5~7成的研究结果从不公之于众,通常凡是负面的或有害的数据都会被压下。

——不少医疗措施根本是无效的。若干病症倾向于自发消退,实际上是靠人体自然恢复的。随着领域的不同,有15%~50%的手术是不必要的。

——一般人以为是与时俱进的许多药物、程序乃至预防措施,却是大部分医生及其家属不会采用的。

另一本书是《不要再上癌症的当》(2014年出版),作者是日本人近藤诚(对此人的评价争议很大)。他在书中提出了如下惊人的言论:

——20多年来,我一直主张癌症病灶不需要切除,化疗是没用的。如果你没有出现痛、难受、吃不下饭等症状,却在体检中查出了癌症,那么这个“癌”就一定是“假性癌”。真性癌发现得再早也没用。在第一个癌症干细胞诞生的那一刻,癌症夺走宿主生命的时间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是癌症,要是患者感觉不到痛苦,那最好也不要进行治疗,那样才能活得更久,更安稳。90%的癌症,无论治不治,生存的时间都一样。

——媒体常会报道“癌细胞神奇消失”之类的天方夜谭,那其实是医生诊断时出了问题。

——如果是真性癌,就一定会转移。医学界还没有研究出治疗转移癌的方法。早期发现与早期手术毫无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人的癌症死亡率就没有下降。

——我的一贯态度是:在患者尽可能少受苦的情况下延长患者的生命,那就是“放任自流法”。

在此说明一下,为防误导受众,希望有兴趣的人进一步查阅原书,以便更准确的了解他们的观点。但我在这里也必须承认,我对两位争议学者的部分观点有某种程度上的共鸣。

总的来说,过度治疗确实是目前医疗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2014年5月24日,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昆明召开,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会上做了“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的报告。韩主席说:

在2012年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组织的博士生年会上,有500多位博士生参加,我在会上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回答。

第一个问题,高血压是疾病吗?当时全场几乎人都举起了手,我说不是,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此时,人体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这些,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险因素。

第二个问题,高血压需要治疗吗?全场多数人举起了手,也有1/3的人没有举手。我说一个事实结论,通过大量的研究,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这个作用很显著。这个讲完了以后,我说高血压需要治疗吗?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是需要治疗的。

第三个问题,如果你自己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都举起了手。当把降低30%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结论用到个体时,是什么样的含义?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亦就是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你愿意终身服药吗?我说好,现在我给大家具体考虑一下,你一个人得了高血压要不要治疗?如果把降低30%心脑血管危险性的结论用到个体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含义呢?拿我国4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来看,10年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塞、脑卒中发生率有不同的结果,最高15%,也就是100个高血压的病人在10年之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概率10%,降低30%,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的人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是受益的,他们还可能存在药物的副作用,加上药物的经济负担,另外的90几个高血压病人非但没有用,还可能受到副作用。

韩主席认为:当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实际结果是,极少有个人因为采取措施而受益,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反而使健康受到损伤。

韩主席进一步谈到了疾病筛查方面的问题,并举了几例关于疾病筛查的例子,其中一例是关于前列腺癌的例子:

美国人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就是前列腺癌的抗原组织,前列腺癌有一种蛋白到血液里面是PSA。美国有一个研究,76000例病人,55-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一半人不做检查。筛查组发现前列腺癌每1万人是108个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增加了。但是13年以后这两组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欧洲做了一个研究有一些差别,就是说发现了在做PSA筛查四年的人,他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8.2%,不做的只有4.8%,不仅发病率不一样,死亡率由于做了PSA也下降了20%,这下降了2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取决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前列腺癌死亡率本身只有每年千分之0.3到0.4,下降20%就是说两组之间实际死亡率只有千分之0.73,说明每筛查1409个人,才能减少1例死亡。而根据发病率的差,每筛查1409个人,能够多查出49例病人,其中48个人是过度症状。

韩主席说:像我们这些人如果平时没事找事的话,一般80%的人会发现前列腺癌的。这有更好的证据,美国底特律做了550个人意外死亡的男性,统统把前列腺取出来做病理,发现一半以上的人有前列腺癌。

韩启德主席的“颠覆性意见”,已经十分尖锐的提出了目前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医疗问题,我的感觉是,医疗问题远不是技术和方法的问题。现代医疗技术水平日新月异,而全人类的疾病问题也在同步增长,并没有出现此长彼消的良性发展局面,许多人将疾病的增长归咎于生活方式问题,我看远不止如此,生活方式不健康固然是现代人患病的重要因素,但因误诊和过度治疗带来的病患也不可漠视,甚或有些疾病可能本身就是不必要的干预治疗造成的,根本不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近藤诚的“放任自流法”在思路上与姑息治疗的思想也有某些想通之处。姑息医疗是一门研究和管理一类特殊病人的学科。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医疗的定义是“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不反应的病人完全的主动的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并进一步解释说:“姑息治疗要坚定生命的信念,并把死亡看做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既不促进也不推迟死亡,把心理和精神治疗统一在一起。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病人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对病人家属也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他们能应付及正确对待病人生存期间的一切情况,以及最后自己所承受的伤痛。”尽管近藤诚的“放任自流法”在思路上与姑息治疗的思想有某些想通之处,但比较起来,姑息治疗的思想显然比放任自流法更合理更科学。

七、择寿

抱歉,择寿与折寿发音很近,听起来不太舒服,各位就算磨炼一下坚强的内心吧,我也尽量把意思说得舒服一点。

大约在2016年网上就传出一条消息:“广西玉林晚报搞过一个万岁活动(访问调查100个100岁以上者即10000岁),后来国家级一些生物学家,营养学家,医学家也参加了调查,半年之久,想调查长寿规律,结果没有结论。因为被调查者有爱动的有不爱动的,有一辈子不干活的,有一辈子干重体力劳动的,有爱喝酒抽烟的,有从來不喝酒抽烟的,有爱吃肉的有一辈子吃素的,有一辈子爱骂人脾气很坏的,有一辈子不爱吭声的,有家里灾难不断的,有家庭一辈子和谐的,有一辈子没结婚的也有结三四次婚的,有一辈子没生育的,也有生过7,8个孩子的,各种情况都有。但没有什么共性的长寿规律。只是平均女性比男性活得长一些(女性100岁以上多一些)。”也不知道该消息是否属实,之后也未见到有谁出来辟谣,也许是真的吧。大概是因为目前养生的话题不绝于耳,铺天盖地,所以许多人便开始有些厌烦了,故当这条消息出来后,同样得到了很多的喝彩。

想活一百岁似乎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于是关于如何能够长寿的话题就格外招人眼球,许多专家学者也经常在媒体上传授有关的知识,书店里更是铺满了各式各样的养生书籍。这当然都是好事,即使其中有些鱼龙混杂的东西也无伤大雅。可是上述消息的广泛传播,好似给人们头上浇了一瓢冷水,也让那些原本就将信将疑的人有了充分的理由来怀疑所谓的养生之道。但是,我在微信圈里看到那条消息后,不知趣的唱了一点反调:“要找活过一百岁的人的健康经,只有一条,就是命好,用现代话说叫基因好,没办法学。这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榜样。就像汽车一样,只用不保养容易出问题,好车赖车都这样,区别在于好车不保养仍比其它车经得起折腾,仅此而已。如果你没有那个命,还是要保养。”

我想,能够活过一百岁的人都是人间极品,他们各有各的活法是很正常的,如果硬要让他们说一说为何能够如此长寿,恐怕他们自己都未必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让专家们去调查研究百岁老人的长寿秘籍固然很有价值,只可惜无果而终。大约因为那是命运的安排,所以任凭专家们再怎么专业,想必也没有那个能耐。命这个东西很神奇,生产它的人搞不懂它,拥有它的人握不住它。可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自己命运的人,肯定是高人了。但就算是高人,即使能够活得相对健康一些,也终究难以把握自己的“寿”。这是因为“寿”这个东西的选择权不在自己手中,掌控“寿”的那个“人”叫阎王,他自会在需要你的时候来召见你。阎王有时候送出的是快递件,有时候送出的是预约件。我想,阎王爷一定不会随便点兵,除非你自己挤到他的眼前,所以我们该做的就是尽可能把自己的名字挪到远离阎王视线的地方,而“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养生真经——中医理论中那套治未病的方法,即老祖宗们在《黄帝内经》等名著中讲述的那些理论。

同类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一个传奇的人物,一生如烟花绚烂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他的诗字句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艺术形式整饬、华美,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我想为你连根拔除寂寞

    我想为你连根拔除寂寞

    《我想为你连根拔除寂寞》是夏目漱石散文经典散文集。收录了夏目漱石的经典散文作品《永日小品》《回想录》等散文名篇。夏目漱石的散文深刻地描摹了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种种众生相,折射了那个时代各种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人物面影,为后人留下一面时代的镜子。思想深刻,语言生动,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立春又夏至

    立春又夏至

    诗歌写作是个人史,表现了一个诗人的人生履历、经验、才智与素养。本诗集共分为“岁怀季影”、“征马履痕”、“心霁微虹”、“枫声渔火”四个章节。“岁怀季影”看似农事诗,其实是一个人的青春成长史。“征马履痕”则吟咏的是他的军旅生涯,“心霁微虹”从凡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与诗,“枫声渔火”是一章新古体诗。
热门推荐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豪门盛宠,总裁的拒婚新娘

    豪门盛宠,总裁的拒婚新娘

    他是律界最有权威的男人,金钱帝国的王者。第一次见面,他说她居心叵测;第二次见面,他直接将她撵出会场;第三次见面,她上了他的床……她有男朋友,有婚约,没想过与他染上关系。他明着刁难、暗着纠缠,说她惹上他,没那么容易将他撇的一干二净。……当她即将与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礼堂,结婚前夕,他扔来一纸鉴定,搅黄了她的婚礼。面对未婚夫岌岌可危的仕途和苦苦相逼的准婆婆,她选择了成全。……就在她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再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守着他给的爱情。不料,他的初恋情人大着肚子逼宫,才惊悟他所谓的爱她不过是他一手设计的爱情。他说过“需要一个她这样的女人!”原来她不过长了一张相似的面孔,替他心爱的女人占着吴太太的位置!……当他的初恋情人再次回归,她只能狼狈而逃。……【小剧场一】吴某某在简然脖子上吻了个草莓,被五岁的小侄女看到。侄女说:婶婶,你脖子怎么了?简然不好意思的回答:被狗咬的。侄女惊讶的说:啊?那你打针没有,会得狂犬病的。吴某某淡定的答:打了,咬完就打了!……【小剧场二】吴某某一脸谄媚:我有一个朋友好惨,他跟我抱怨说他女友需求好大,累死了。老婆,我好希望你这样!简然翻翻白眼,专心点餐:我是看菜吃饭的。吴某某满脸黑线:说吧,昨晚为什么没胃口吃宵夜?……淡淡的新坑,还望各位亲大力支持!
  • 妖孽太子宠邪妃

    妖孽太子宠邪妃

    我本无心害人,我本不想卷入斗争,可是一切一切皆非我所愿,当身边唯一的亲人死去之后,她发誓报仇,进入侯府,步步为营,毁了嫡姐的容貌,陷害继母,诬陷嫡妹,从青楼娘亲生的庶女,变成继母的嫡女,从五皇子的正妃,坐上皇后的位置。她的身上染着仇人的血,踏着她们的骄傲,尊严,一步一步走上了那至尊后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不想成为语言大师的业务员不是好业务员。那么好业务员的语言是如何修炼成的呢?所谓“语言技巧”,并非“花言巧语”“巧舌如簧”之类的吹嘘和欺骗,它是指业务人员以诚实而科学的态度,向顾客介绍或解说产品的一种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语言技巧还包括说话方式,即“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是一个人语言积累运用和处理能力的体现。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好听话”“客套话”和“专业话”“巧妙话”这四个方面来对销售话术加以详细阐述。通过认真阅读本书,可以使业务人员迅速掌握最佳的语言技巧。本书可供所有正在或有志从事销售行业的人士参考阅读。
  • 鸟语林(中国好小说)

    鸟语林(中国好小说)

    就在中年男人孙援为杂志社招聘的事忙得错天黑地的时候,就在承援与刻骨相恋却又终归于平淡的爱人为家庭生活感到苦恼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只如同三月阳光般的小女子宁芳进入了应聘者的行列,也闯进了孙援的生活,他的日子从此开始动荡起来……这段危险的迷情游戏究竟怎样收场?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感白光孀姝成孕 劫红颜异儿得妻”到“第六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 顺帝出走元史告终”的历史。蒙古源流原本为唐朝时候的室韦分部,向居中国北方,打猎为生,自成部落。初服金邦统领,至铁木真出世遂统蒙古各部,养成势力。蒙古铁骑遂西征欧罗巴未几南下灭金侵宋。南宋覆灭,荡荡中原竞被那蒙古大汗囊括以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居然作了八十九年的中国皇帝这真是有史以来的创局!却不知,蒙人性情暴虐,待民苛刻,天下疲惫;竟激起无数民变,就中出了一位朱元璋硬是把元朝天下生生夺去……
  • 绝色倾城:傲世天下

    绝色倾城:傲世天下

    数不尽的妖孽俏男穷追不舍,护花只为花。更甚有花神守望着她。只为她嫣然一笑,幸福一生。
  • 重生之鬼才女王

    重生之鬼才女王

    穆荩九是个豪门奇葩,人称——“拐脚九”十四岁被姐姐从三楼推下去,右脚严重骨折,原本指定的未婚夫选择了自己的姐姐。自小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家族的无能废物。而其一生孤寡,享年四十。意外重生回到二十六年前——右脚完好?天眼开通?自愈异能…自闭儿突然得来满身“财富”,这一世,她要所有人擦亮双眼看清楚,她穆荩九如何活得光芒万丈!拥有洞悉一切的“天眼”,可自身修复的“不死之身?”身上源源不断的特殊能力,让她不再是那个胆小懦弱,不被家人重视,任人欺负的自闭女!重生后因无意间介入了家族黑历史,接触到另一种人——修行者!修行,她身如带复制——异能,她玩弄于鼓掌——鬼气,她便是鬼中之王——……自此,王者天成!且看前世瘸腿,今世利用异能与智慧的普通少女如何打造巅峰帝国!※※※※※※※※※※※※※注:文1V1简介、书名实在无能,正文主要,其他暂可忽略!
  • 封神双龙1

    封神双龙1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