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3600000008

第8章 莱比锡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1)

身为牧师的女儿,大学竟然选择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这发生在默克尔的身上一点儿都不奇怪。莱比锡大学丰富的学生生活让默克尔感觉像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没有人在乎她是牧师的女儿。不仅如此,这位平凡女孩在这里开始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并走进了婚姻。

【12.成长就是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卡斯纳夫妇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非常开明,他们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基于这种教育,在没有上小学前,默克尔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孩子,她拥有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往往心中想到什么,她都会当场说出来。亲朋好友都认为她是童言无忌,往往受到了冒犯也会觉得非常有意思。所以,在童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默克尔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

上了小学之后,默克尔的性格开始发生变化。母亲和老师的教诲、同学们对待她时不一样的表现,让她对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有了深刻的体会。为了融入到集体中摆脱孤独感、危机感,为了避免麻烦使学校生活变得容易些,默克尔开始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开始为成长付出艰苦的努力。慢慢地,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特殊身份给她带来的麻烦随之也少了些。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人一句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让朋友变成仇人,可以让人功败垂成,更可以改变人生。可见,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拥有高超说话技巧的人往往懂得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不能说。默克尔拥有过人的语言天赋,很小的时候就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代表说话水平高,默克尔如今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成长中不断学习的。

最能体现默克尔在成长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的事情是1968年的一次度假。当时正是“布拉格之春”发生的时间。“二战”之后,大批国家开始效仿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然而由于他们只是片面地模仿苏联体制,并没有考虑到本国国情,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体制开始出现问题。进入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兼总统安东尼·诺瓦特涅的统治开始问题连连。1967年,在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大会上,帕维尔·科胡特、米兰·昆德拉、伊凡·克里玛等作家开始批评共产党。随后,受到作家协会影响的学生开始以不满学生宿舍设施为理由进行反对共产党游行示威。恢复50年代大清洗牺牲者的名誉、解决经济增长减缓问题、实施斯洛伐克自治等问题都被陆续提出,而诺瓦特涅采取的镇压措施不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使矛盾继续激化。万般无奈的诺瓦特涅开始向“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求救。紧张应对冷战的苏联并没有对这件事情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诺瓦特涅的第一书记职位被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取代。

杜布切克的政治主张被称为“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他反对片面地学习苏联体制,主张社会主义体制要符合本国国情。杜布切克的政治主张给德国普通公民带来了一些希望,卡斯纳夫妇就兴奋地认为东德与西德的统一已经指日可待。默克尔对于这些深奥的政治并不了解,她只是通过度假时一些直观可感的现象隐约觉得那段隔断她和祖母的水泥墙马上就会被拆掉,她和祖母就可以见面了。

那天,她和家人来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巨人山脉附近一个叫佩克泊斯内茨克的地方,准备感受一下深山之中的生活。卡斯纳牧师工作繁忙,很少有闲暇时间陪妻子和孩子。终于,在结束了连续半年的工作之后,他获得了珍贵的七天假期。全家人都非常珍惜这次度假机会。默克尔更是兴奋异常,在风景优美的深山中听父亲讲丰富多彩的故事该是怎样的美事!

默克尔一家人选择的度假屋是当地一处民宅,主人将楼下打扫干净用于出租,楼上则自己居住。心情极佳的默克尔似乎身形也变得轻盈,顾不得父母的阻拦飞快地上了二楼。在二楼的窗户旁边,她发现一位比自己稍微大一点的男孩。男孩斜倚着窗户手里在撕着什么东西。好奇的默克尔问:“哥哥,你在撕什么东西啊?”

男孩显然已经习惯了游客出现在自己家中,一点儿没有陌生感地说:“我在撕一些邮票。这些邮票印的都是诺瓦特涅的头像。你知道诺瓦特涅是谁吗?是我们国家以前的领导人,就在不久前他被大英雄杜布切克打败了。”

默克尔对政治非常感兴趣,接着问:“为什么诺瓦特涅会被杜布切克打败?为什么杜布切克是大英雄?”

“因为诺瓦特涅整天做苏联的哈巴狗,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国家。杜布切克不愿意跟在苏联身后,要带领我们变成强大的国家。”

“那民主德国是不是有一天也会被哪个英雄打败?因为它也是苏联的哈巴狗。”默克尔说完,突然更加高兴。不再学习苏联的民主德国肯定会拆掉柏林墙,那样的话外祖母又可以看望他们一家人了!

卡斯纳夫妇都是十分关心政治的人。为了亲历杜布切克改革的气氛,他们甚至改变度假计划,带着孩子们前往布拉格。布拉格的街道上到处都洋溢着改革的气息,这个城市似乎正在破茧成蝶。默克尔清晰地记得,父母脸上的笑容表达的不只是高兴,还有希望。

回到学校后,默克尔依然非常兴奋。她迫不及待地要和同学们分享这个消息,想告诉同学们她有多么想念外祖母。她甚至自我推荐说,要讲一下自己在捷克斯洛伐克度假时经历的布拉格改革。

老师脸上露出了异样的神色,似乎不愿意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又有为难之处。善于察言观色的默克尔虽然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为难,但还是决定遵从老师的意思。她把话题一转开始讲述巨人山脉的美景。放学回家后,默克尔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告诉她,在他们从捷克斯洛伐克回德国的那天晚上,苏联派军进入了布拉格,杜布切克已经被逮捕。如果她在课堂上说这件事情的话,肯定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听了父亲的话,默克尔开始深切地意识到在这个国家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却是不能说的。经过这件事,默克尔开始变得成熟。她学会了用隐藏的方式保护自己,从来不把心中的想法,以及真正的见解毫无顾忌地宣诸于口。这种压抑的生活气氛,让她极度渴望逃离。在选择大学学科中出乎意料的行为就是其极度渴望逃离的重要表现。

【13.在对自由的渴望下选择了物理】

从小学开始压抑的生活、学习氛围让默克尔发疯地想要逃离,终于机会来了。高中时代结束后,默克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继续进入大学深造的资格,全家人在那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默克尔挑选合适的大学。卡斯纳太太想让默克尔在柏林上学,她认为滕普林和柏林相隔不远,默克尔每周都可以回来和家人团聚。卡斯纳牧师则认为默克尔已经长大,应该学会独立,他建议默克尔选择一些军事性质的学校,好好锻炼一下生活能力。

默克尔对父母的意见都不赞同,虽然她是出了名的乖乖女,但毕竟处在青春期,骨子里的叛逆仍在蠢蠢欲动。她不愿意留在柏林继续被父母管控,想到远离父母的地方去闯荡一番。对于父亲军事化学校的建议,默克尔更是反感。她崇尚自由,从小到大的约束已经让她忍无可忍,她不可能再把自己推向军事化的深渊。最终,默克尔选择了莱比锡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每年都会召开国际学术博览会。世界各地的学者、学术思想汇集到这里,让莱比锡这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大学城,它的学术氛围、生活环境都非常开放。这正是默克尔一直以来的追求。

莱比锡大学创立于1409年,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莱比锡,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当时民主德国最大的大学。民主德国对这所学校非常重视,一度将该学校改名为“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莱比锡大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绩斐然,大量的著名学者曾在这里执教,比如化学家彼得·德拜、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物理学家古斯塔夫·赫兹、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莫姆森、心理学家威廉·冯特等。莱比锡大学的毕业生们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之师第谷·布拉赫、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文学家埃利希·凯斯特讷、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神学家托马斯·闵采尔,钢琴家罗伯特·舒曼和瓦格纳。默克尔对莱比锡大学的名师和著名校友非常敬仰,那颗想要攀登人生高峰的不安分之心早已经蠢蠢欲动。

学校确定好之后,就要开始选择专业。原本默克尔的理想是和母亲一样从事教育行业。她喜欢老师传授知识后的成就感,也愿意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一起。从默克尔自身条件来说,她语言类学科成绩优异,正适合做一名英语或者俄语老师。选择这条路对于默克尔来说再合适不过。凭借在语言方面的天赋,她几乎可以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民主德国对教育行业的管制十分严格,学校必须无条件拥护政府的一切政策;教师也必须是马克思主义忠实的追随者。日常上课,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要接受安全部门的调查。特别是对于身为牧师家属的默克尔来说,虽然从小在民主德国读书的教育背景让她比母亲幸运,可以成为一名老师,但是安全部门会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控。这不是默克尔想要的生活,于是她果断地放弃了这条一帆风顺的道路。

对默克尔来说,另外一条比较通畅的道路是神学。首先,默克尔生活在一个虔诚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对神学耳濡目染,学习起来会比较容易。第二,卡斯纳牧师在神学界拥有极高的地位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默克尔选择神学,就可以继承父亲衣钵。在东德,几乎所有的牧师都听过卡斯纳牧师讲学,都算是卡斯纳牧师的学生。默克尔进入神学界肯定会得到这些牧师的欢迎和帮助。

然而,神职人员在当时的东德是最没有自由的一类人。他们必须接受社会的歧视、偏见和不公正待遇,不能为家属自由选择学校、职业,不能参加大部分政府性质的活动,这也违背了默克尔追求自由的初衷。另外,因为身份特殊受尽束缚的她不想再把这个紧箍咒加在自己下一代头上。于是,默克尔最终也没有走上神学这条路。

经过多天的思考,默克尔决定选择物理,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在所有自然学科中,默克尔的物理成绩最差。默克尔对物理这门学科可谓爱恨交加。一方面,她非常喜欢这门学科,她后来回忆说:“我对理论物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很想弄明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究竟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制造出原子弹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及其同事们都在想些什么。”另一方面,她在这个学科上得过人生唯一的不及格。

无疑,学习物理学对于默克尔来说并不容易,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风雨交加的道路。原因很简单,民主德国在物理领域的管控相对轻松,她可以得到苦苦追求的自由。当然,默克尔选择物理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她从小埋下的对优秀的渴望。莱比锡大学的物理系非常优秀,是所有有志于学习物理的学生的最佳选择。

通往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荆棘坎坷随处可见。要想敲开梦想的大门,我们必须有直面困难的勇气。逃避是懦弱的表现,不但不可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越来越糟。我们的人生就像大海里的船舶,只要不停止航行,就会遭遇风险。艰难困苦是上帝为每一个人设定好的磨练。只有那些心理强大、迎难而上的人才能通过上帝的考验,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害怕困难、贪图安逸的心理可以毁掉一个天才,而迎难而上才能够帮助人生的航船躲避暗礁和冰山。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平平稳稳地获得成功,但是逐梦之路总是与艰难困苦相伴。如果总是心怀恐惧,我们就一定会和机遇失之交臂。在逐梦的道路上,选择挑战困难、选择永不放弃的人,即使最终没能走到终点,他也已经成功。

上大学时,默克尔并没有选择学习自己擅长的专业,而是走了另外一条较为坎坷的路。许多人对她的做法不以为然,只有默克尔自己知道,国家管控宽松的物理领域才是她的梦想所在。默克尔没有因为获得自由的代价太高而选择放弃,相反却迎难而上,为了梦想甘愿遭受风雨。没有一颗强大的心、没有坚定意志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默克尔是心理强大的人,只要心中的梦想还在,再大的苦难她都愿意承受。

同类推荐
  • 苏格兰玛丽女王

    苏格兰玛丽女王

    玛丽·斯图亚特女王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受爱戴和最有争议的女性之一。玛丽女王是国王詹姆斯四世和妻子玛格丽特·都铎的孙女,她既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又因苏格兰改革中的暴力,使她具有了16世纪最有戏剧性和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苏格兰玛丽女王》讲述了玛丽的真实故事,主要聚焦她作为苏格兰女王统治期间,更多的赞美了她的生活,告诉大家为什么她是真正一位走在时代前端的女性。本书是《世界史上的传奇巾帼》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共包括四个时期的介绍。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别在异乡哭泣

    别在异乡哭泣

    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2009年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者再一次出发,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的目标是首都。和当初在深圳一样,和大多数刚刚来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这个城市,作者举目无亲,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热门推荐
  • 我吞大道

    我吞大道

    仙陨之处惊现游龙,深海之中归墟再开。南阳国开国已满三千年,第二十九位皇帝寿终正寝,太子郭燊继位。登基大典之日,供奉历代先帝的神煌宫内最中央的南阳太祖帝像轰然崩塌,新帝郭燊于碎石中发现两句骇人遗言。“仙人封仙门,养蛊吞混沌。”
  • 等你重新爱我一次

    等你重新爱我一次

    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我终于爱上了你,而你却忘记了我;人生最后悔的事,是我错过了你,你却选择伤害之后,再无原谅……“洛离,你回来好不好?”“这位先生,请你放手。”她一脸漠然,视线里清澈的瞳孔却再也没有他的身影,他低声呢喃“我们还有未来吗?”
  • 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身为京城首富的秦府,一直有个最大的秘密那就是------秦老爷竟穷地连女儿都养不活了!只好选一个富贵女婿来担当重任。但秦小姐,却人冷如冰,难起一丝涟漪!她深信,多情是人生的最大不幸!既然婚姻只是人生必然的旅程,那嫁与不嫁?嫁与什么人又何妨?可惜,上天总好像与她做对!不,确切地说,有一个男人总是与她做对!每一个大婚之日,他都恶劣地出现!抢婚,抢婚,抢个没完没了!第一次抢婚的理由是,因为太无聊了,他要小赌!第二次抢婚的理由是,大红花轿穿过他的府门,他看着碍眼!第三次抢婚的理由是,好歹已经有了肌肤之亲,为何不给他这个奸夫打声招呼而第四次更夸张,竟然在京城地下挖了一条地道直通新房,干什么?抢婚呀!可真等到他自己也想过过当新郎的瘾时,报应终于来了,新娘子又被别的不明人士抢走了!可恶,抢婚-----可是他的专利权呀,竟然有人敢侵犯他的权利,这不是找死吗?秦涟漪-----面对尘世,就算再冷然,但她毕竟是个女人,有些东西还是放不下,生命这东西就像一朵美丽诱惑人的花,而她的生命则仿佛一朵被折断的花,拿走不是,丢弃也不是,接回去更不可能,真是左右为难。唐天齐-----她这样冷冰冰的人,难道对关系女子重大名节的事情就真的如此无动于衷?终有一天,他要找到让她惊慌失措的事情以供自己娱乐,至于现在嘛?仅仅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戏码更多,更长,更精采。林怀玉-----他曾经以为这上天是眷顾自己的,如今却觉得,这一场婚事,仿佛是月老打的一个呵欠,如今,清醒了,原本一切美好的梦想,彻底成了泡影。夜媚娘-----这一抱,那么紧紧的拥抱,尽管动机只是为了让她不伤害他的妻子,但却唤醒了她心中早已掩埋许久的温柔。唐玉轩-----她呕吐的样子很美,许多年之后,当他流离失所,四处被官兵追杀的时候,他偶尔停下来之时,他记忆最深刻的反而是她吐的一塌糊涂的那个午后。风为织-----如果没有那伙山贼,如果没有轻尘的那些隐瞒,一切是否都会不同呢?可惜,人生没有什么如果,有些东西永远回不去了!柳轻尘-----也许,再轻的尘土即使想飞上枝头,也总归只会随风而动,直到有一天风遗忘了它,尘土怎可留住风的脚步呢?秦天放-----她与他,就好像她是开在宋代文人笔下的一朵清梅,而他的心则在明代的墙角枯萎着。唐心儿-----敢和她抢男人的女人,那下场只有一个字,死,死,死!
  • e时代的危机公关

    e时代的危机公关

    本书从相关企业应对危机的得与失中,和广大读者一起来探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应该如何应对。特别是在WEB2.0时代来临的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快速升级!在经过危机的锤炼后,练就更加矫健的翅膀,飞向更加高远的蓝天。
  •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为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篇小说集《心上的海潮》,由七篇小说组成。多为不同时代背景下婚姻与爱情主题的故事,讲述主人公或因价值观,或因误会,或因懦弱,或因金钱,或因性格等的悲剧。第二部分为中篇小说《隐私权》,探讨爱人之间隐私权的尺度。第三部分为短篇和小小说集《众生百态》,由四十余篇小说组成,作品涉及领域广泛。有人生哲理,有对世事的慨叹与礼赞,刻画了种种人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
  • 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

    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迹之大荒祭

    六迹之大荒祭

    岁月之始,有神石划破苍穹坠落山巅,圣辉笼罩。荒兽、荒族在圣辉中诞生,守护神山。而人族先祖借神石之力,参悟《凡人卷》,为得神石求永生,率领人族跋涉神山,纷争掀开。神山高耸,凶险遍布。人族步步为营,向着神山迈进,神山路上一所青玉所突然被袭,使得人族境况发生变化。殷河从青玉所死里逃生,回到圣城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被卷入到事关人族存亡的一场纷争之中。六迹系列之大荒祭-裙.号:497662407六迹书友群,欢迎大家。
  • 江湖梦之刀剑魂

    江湖梦之刀剑魂

    一个背负了一身仇恨的可怜人,一场久旱逢春的苦造化。他在一个繁华如锦的江湖里,历经种种历练;是红颜是兄弟还是世仇?在这个纷繁的世途中,交错的谁也说不清楚。它只指引你来渡这百无聊赖的苦海。血雨腥风,前程只交由持刀人的手来指引。看那恩恩怨怨的乾坤,谁又是幕后推波助澜的宿主?那迷茫的众生,又由谁来唤醒拯救?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After 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

    After 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

    Jim Williams had it all: style, culture, charisma, and sophistication. As a premier antiques dealer in Savannah, he mingled with celebrities, including 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and the Rockefellers, who came to admire his extraordinary treasures. His legacy thrust Savannah into the national spotlight and transformed the genteel city into a tourist mecca.But three decades of hard work came crashing down the night he shot Danny Hansford, his wild young lover. Jim Williams stood trial four times over the next decade for premeditated mu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