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900000006

第6章 在京城的日子(1)

1.十年七升迁靠的是什么

1840年,曾国藩任翰林院检讨,正式踏入仕途。在随后的十年里,曾国藩可谓是青云直上,十年内连升七级。1843年升任翰林院侍讲,1845年升翰林院侍讲学士,1846年升任文渊阁直阁事。文渊阁相当于皇家图书馆,总领文渊阁工作的是两名文渊阁领阁士,下面是六名文渊阁直阁事。换句话说,这是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副馆长的职位,不仅是直接服务皇上的官职,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皇帝的学友,虽不算实权重臣,却是实打实的皇帝近臣。一般来说,领文渊阁直阁事,往往是成为皇帝亲信、踏入实权阶层的最后一站。很快,1847年,曾国藩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同年出任钦派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不仅进入中央,而且还获得了“钦派”的殊荣。1849年,曾国藩升授礼部右侍郎,同年署兵部右侍郎;1850年,又兼署工部左侍郎。

清代工兵刑礼吏等各部,相当于今天的各部委。每部设最高领导一名,为尚书;尚书下设左右侍郎,相当于尚书的副职。所以曾国藩的官职,大致就是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国防部的副部长。此时曾国藩年仅40岁。以不惑之年即得如此重用,足见曾国藩年轻有为、前途无可限量。

一件事情的发生,往往是内外因同时作用的结果,而一个人的成功之路尤其如此。比如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要练成绝世武功,一方面自身要有特点,或者聪明过人或者愚笨异常,或者“骨骼精奇”或者韧性过人;另一方面又少不了各种高人指点、偶得秘籍、邂逅奇遇,再经过一番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勤勉练功,朝夕相继,最后才能成就一番常人看似不可能的事业。同样的道理,放在官场也一样适用。身无长物就想平地飞升,倒不是不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就像中彩票大奖一样是不能指望的。所以提升自我能力、练好“内功”是大前提,而外部因素则是官场成功的重要助力,高雅点的说法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说得通俗点就是有贵人相助。这一点无论中外都适用,尤其在重人情、重交际的中国,更是官场飞黄腾达必不可少的因素,古今一理。

那么曾国藩的成功,又是如何“内外搭配”的呢?我们就先从“内因”说起。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曾国藩在官场的发达史。从1840年任翰林院检讨,到1847年授内阁学士,这七年里,曾国藩一直供职于翰林院。前面说了,翰林院是一个文职机关,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国立的学术机关,究其性质,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社科院。翰林院的工作并不是十分繁重,对想大展宏图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但是潜心治学、自我充实,却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翰林院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沉湎于舞文弄墨,轻轻松松地完成份内的工作,过着“隐于朝”的优裕生活;也可以奋发图强,抓紧这来之不易的闲暇时光,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念之间,天壤之别。历史只看到多数一品大员出身翰林,却看不到多数翰林也不过是碌碌终生,而波澜壮阔的人生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们展开。有志而精明如曾国藩,当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也许是经过“同进士”的打击,让曾国藩感到自己的差距,也许是在翰林院的七年里,曾国藩致力于学问,积极地充实自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职“充电”。而曾国藩所致力的,就是当时被奉为儒学重中之重的义理学。

这里我们随便聊聊儒学。儒学源自孔子,当初只不过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诸子百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纵横家,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个个都是名动一时的大人物;法家为秦国所独尊,为后来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虽然当时的影响不敌纵横家,但是因为抱对了大腿,后来地位也很是不低;墨家以墨翟为首,倡导和平主义的“兼爱”、“非攻”,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自然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而反观儒家,虽然弟子众多,四处游说,却从未得到过真正实施自家主张的机会,在诸子百家之中,不能算是最成功的第一梯队。这并不能说明儒家的主张水平低下,因为儒家所倡导的伦理秩序与仁政爱民,归根结底是要在一个稳定的政局中才能实现,而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兵者诡道也”,玩弄权术诡道还玩弄不过来,看起来“一本正经”的儒家自然被看作是中看不中用的“起高调”,所以实在是不合时宜。到了秦灭六国,靠“霸道”夺取天下后,更是把倡导“平等”、“仁爱”的儒家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就有了“焚书坑儒”。儒家从此就和秦朝结下了梁子,从儒家掌握中国思想大权的那天起,往秦朝身上泼脏水就没有停止过,以至于今天我们提起秦朝,首先想到的就是屠杀和暴政;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战俘的恶名更是遗臭万年,而对于秦统一中国的伟业,倒只作泛泛之谈。

可是历史就是这样,风水轮流转,保不定哪天就转到我家。秦之后的统一王朝汉,在夺取天下时走的却是和秦不同的路子。秦是诸侯夺取政权,举的是“霸”旗;而汉则是反对暴秦的起义军,举的是“义”旗。虽然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也看不出有多少仁义,但是终究旗号不同,指导思想也不一样。刘家坐稳天下之后开始狠抓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寻求一个与自己相称的理论基础。这时出现了一个叫董仲舒的人,推荐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并且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强化了君臣伦理的部分,弱化了平等思想,使之有助于维持政治的稳定。而董仲舒敢对儒家思想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造,也和秦朝焚书坑儒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流传下来的“正统”典籍少了,空缺的部分自然是大儒董仲舒怎么说怎么是了。从此儒学正式登上中国文化的前台,一领风骚就是上千年。

到了宋代,以北宋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朱熹为代表的一干学者,又将儒学进行了新的发展和修正。最初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对儒学的修正和发展,使之能够和唐以来新兴的道家、释家相抗衡,结果越改越奇怪,反倒吸收了道家的很多内容,提出了“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这种一点都不像儒家正统的论断。其核心在“道”和“理”的观念,指出“道”和“理”是客观存在的至上法则,是一切的根本,传统儒家的“三纲五常”都是“理”的具体表现,人们应该努力抓住本质的“理”,而忽略“人情”之类肤浅的外在表现,即所谓“去人欲,存天理”。这门学问因此也被称为“理学”。又因为程氏兄弟和朱熹对这门学问的突出贡献,别称“程朱理学”。

自此之后程朱理学就成为中国历朝统治者所信奉的理论基石。到了清朝,理学又细分为义理、考据、经济、词章和文经五个学科,其中讲述君臣之道的“义理”则成为重中之重。这门学问,也正是曾国藩“七年充电”专攻的重点。

早在曾国藩就读于岳麓书院的时候,就已经对儒家思想有了系统的了解。较之颇显抽象的理学,曾国藩更倾向于传统的孔孟之道,对具有励志性质的“出仕入世”思想更是情有独钟。成为庶吉士后,他数次给家里书信,都表达了自己对“内圣外王”理想的崇敬,为官要做大官,为人要做大儒。他当时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可见当时曾国藩的决心。

但是后来,曾国藩遇见两个人,在这两个人的影响下,曾国藩转而潜心于理学,终成“中国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一代儒学藩镇”。这两个人,一个叫唐鉴,一个叫倭仁。

唐鉴是湖南善化人,与曾国藩是老乡,嘉庆十九年(1809)中进士,算起来应该是曾国藩的长一辈人物。唐鉴是清朝后期最重要的理学家之一,在当时颇具盛名。1841年,唐鉴调入京城任太常寺卿,道光帝亲自接见,而当时作为翰林院检讨的曾国藩则是道光帝的陪同之一。曾国藩先是见唐鉴神采过人,精气充沛而又庄重内敛,举止气度显然是非常之士,又听道光帝当面对唐鉴盛赞不已,越来越觉得此人不同寻常,于是找了个机会带着崇拜和好奇亲自去拜访了唐鉴。唐鉴对这位翰林院的小老乡也是颇为照顾,几轮问答下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人言谈甚欢,一见如故,自此结下师生之谊。

唐鉴对曾国藩的指导令曾国藩受益匪浅。唐鉴建议曾国藩从《朱子全集》和读史入手,力行修身,“先专一经”,然后再慢慢涉猎其他。一席话说得曾国藩犹如醍醐灌顶,回家后在日记上激动地写下“听之,昭然若发蒙也”。是说听君一席话不仅胜读十年书,而且觉得自己几十年的书都白读了。在唐鉴的指导下,曾国藩为自己立下了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等十二条规矩。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这简直是封建礼教对青少年赤裸裸的摧残,但三十一岁的曾国藩却乐呵呵地躬亲力行、毫不马虎。唐鉴经常找曾国藩聊天,了解曾国藩的思想情况,对有问题的地方及时指出,同时告诫曾国藩作为一位儒者,不仅要精通圣典,更要关注时事民生,这才是真正的内圣外王之路。

在唐鉴的悉心指导下,曾国藩不仅为人、为学大有精进,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克己反省、修身自好的良好习惯,内心也变得日渐坚韧。这对于曾国藩日后在官场沉浮、战事起落乃至能够在功高震主的险恶环境中全身而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对曾国藩有深刻影响的另一个人叫倭仁,道光九年(1829)进士,也是唐鉴门下弟子,算起来和曾国藩是师兄弟。倭仁治学修身严于律己,连做老师的唐鉴都深为敬佩,认为倭仁“可以称得上圣贤”。作为一代大师的唐鉴,是不会轻易给出这样的评价的,而倭仁受此殊荣确实是当仁不让。倭仁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具体说就是在修身的实践上高标准严要求,有着超于常人的耐性。倭仁曾经与李棠阶、王庆云等共同进行修身养性的修行,称为“会课”:一群人每天记日记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交换日记互相阅读,当面指陈得失。这种活动看似简单,但是日复一日地搞下来,终究难免感到沉闷无聊,或是无话可说、无心得可写,或是消极怠慢流于形式,很多人慢慢就退出了会课。唯有倭仁兢兢业业,一搞就是十年不间断,可见其根性不是一般的强,从理学家的角度看,也说明倭仁的修养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而倭仁修身时所写的日记,也成了修身圈争相参阅的重要文献,以手抄本的形式广为流传,足见时人对倭仁的推重。

曾国藩在唐鉴的引荐下与倭仁相识,于是开始了与倭仁半师半友的交情。曾国藩在倭仁的指导下把克己修身的修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天都要专心致志地记日记,还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静坐冥想。静坐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异常困难,尤其是曾国藩在倭仁指导下养成了在修身上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习惯,对自己要求甚高,于是更加痛苦不堪,太静了容易睡着,又容易一不小心想多了失去了“静坐”的本意。曾国藩倒也老实,把自己做的美梦和联想都原原本本地写在日记上,诸如升官发财、酒色财气等等,每天翻看日记自己责骂自己,还找来倭仁帮他一起骂,足见其用心至诚。

不过这样自虐一般的修行,时间久了人终究会撑不住。曾国藩后来因为坚持修行,每天都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精神恍惚,迫不得已,只能逐渐放弃“静坐”一科。大概是出于对自己不争气的愤恨吧,曾国藩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对理学文献的攻读上,并且颇有心得,在学识上成为翰林院里数一数二的人物。

与唐鉴、倭仁二人的交往以及对理学的潜心研修,使得曾国藩原本就已经鲜明的儒家人格更加完善饱满了。曾国藩从理学的思想精髓中提炼出许多为人为官的心得和准则,这些无疑为他日后波澜壮阔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理学的效用

曾国藩从理学中得到的第一条启示就是清正廉洁。在理学上,清正廉洁一方面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理学所提倡的对物质欲求的淡薄。在曾国藩所处的清朝中后期,官员工资条上的基本工资少得可怜,以致贪污成风。虽然自雍正朝起以“养廉银”的办法将官员的“灰色收入”明确化,但是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以至于从一品大员到地方小吏,可以说是无官不贪,甚至连皇帝都对贪官有了特殊的感情,对于一些巨贪宽容放任,直到贪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才不得不痛下杀手,及至抄家充入国库,时人称之为“宰肥鸭”。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要洁身自好,看起来很难。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三分天下

    三国之三分天下

    汉贼不两立,王业可偏安。丞相可知这天下究竟有多大?何苦执着于北伐?东吴孙家,北魏曹家,皆汉室子民,同室操戈意义何在?天下三分,便让他三分!诸君随朕一路向西,创立不世霸业!
  •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一次极其偶然的发现,却成就了中国考古电上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位于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陵山上的天下第一崖墓满城汉墓,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陵墓。1968年5月,被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进行国防施工时偶然发现,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亲临考证发掘而面世。满城汉墓凿山而成,规模宏大,举世罕见,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一万多件,驰名中外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朱雀衔环杯”等稀世珍宝曾远赴欧、亚、美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轰动海内外,满城也因此被誉为“金缕玉衣”的故乡。本书著者以翔实鲜闻的史录、冷峻精肃的推理和文采飞扬的笔触,不仅为读者讲述了充满神秘离奇色彩的发掘过程,更对满城汉墓的墓室建造特点、出土文物价值及相关历史背景等内容,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引导读者走进无比奢华的地下宫殿,去破解深藏岩层中长达21OO多年的历史迷团……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根源。穿越战国,齐国太子,神级系统,无所不能。战国的转折点来自于他,改兵制,握兵权,废贵族,谋发展,新科技,扫文盲,举兵灭国,统一中原我为帝!结束了吗?没有!灭匈奴,平百越,战罗马,一统全球我为王!蓝星科技,灿烂辉煌在战国,宇宙文明新方向!最新签约新书《诸界最强搬运工》正在火热连载,欢迎大家收藏阅读。
热门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回忆录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回忆录

    《回忆录》为短篇小说集,依出版顺序是系列第四部。《银色白额马》讲述了赌马赛上一匹白宝驹将稳操胜券,但驯马师阴谋割伤其腿腱不料被马踢死,正巧有人来探马被疑凶犯,马则脱逃被另外厩主藏匿。福尔摩斯终得破案,宝驹按时出赛大获全胜。《最后一案》叙述福尔摩斯与强大的恶势力头目莫利亚蒂斗争,屡挫对手,对方疯狂追杀,一路追到瑞士,二人搏斗坠崖同归于尽……每个故事都自成体系,悬念迭起,情节一波三折,步步惊心,引人入胜,充满了作者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
  • 魔兽战神7:神兽麒麟

    魔兽战神7:神兽麒麟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每一次历劫成神登顶巅峰之时,就会被神秘的莫家人打下神坛,噬其命魂圆满自身。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
  • 墨子:庶民社会的主张

    墨子:庶民社会的主张

    礼教本身就是祸乱之源!墨子雄辩滔滔地向儒家阵营发起攻击。他是思想家,更是行动派。本书以墨子及墨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为线索,勾勒出了墨子及其学派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的轮廓:墨子出身于庶民阶级,却主张封建礼教本身就是动乱的根源;墨子雄辩滔滔,以“兼爱”为武器向儒家阵营发动猛烈攻击,反覆冲撞层层壁垒,批判封建礼教支持者言行不一、矛盾可笑;墨家不是只会辩论,他们同样重视身体力行,墨子提出“非攻”主张,也亲自带领门徒为实践信念而奔走于各国,用行动证明,在那样的乱世中,墨家的主张确实有其合理性,也深具价值。
  • 人渣的打工日常

    人渣的打工日常

    本书又名《不务正业泡美男》时空管理局,顾名思义守护时空秩序的组织,敌对为首自然是那些穿越者重生者,还有趁机浑水摸鱼的修仙者,加上时空管理局的反叛员工,这些人组成了时空流寇,他们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而时空管理局则不允许时空中有任何意外发生。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章欢作为时空管理局员工,手上经手任务无数,总会有些意外发生,这便是在她和朋友手上出错的丢脸记录。在失恋(误)和事业失败的双重打击下,章欢重拾旧业,成了一名普通的时空秩序员,可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接不到任务,于是闲来无事的章欢只能蹭了朋友的任务,但没想到被时空流寇骚扰,一下子捅出了一个大篓子,既然情况危及,还是一逃了之为好。
  • 霸宠懒妃

    霸宠懒妃

    她,冷璐瑶,美容时尚界的新宠,一觉醒来灵魂穿越,她,萧雨霏,将军嫡女,胆小懦弱,被逼自杀含恨而亡她穿越成她,将会演绎出怎样的爆笑经历。且看白富美穿越成软柿子,异世如何扭转乾坤,智斗姨娘且看异世,美容达人如何开天辟地,成就巨业且看霸道王爷如何捕获惹火懒妞,将宠蔓延成海【来个温馨片段】“来爱妃,吃个荔枝,上次你说好吃,本王就让西域特使又送来了五十斤,今早才到就放到冰窖里了。”某王将剥好的荔枝喂入萧雨霏口中。“西域不是一年只进贡一次吗?怎么又进贡?还是五十斤,那么多吃不完岂不浪费啦。”萧雨霏吃着荔枝,眯着眼睛很是享受。“西域王爷抠门厉害,白送一次就肉疼了,本王再压榨岂不是要了他老命。这是本王花钱买重金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只要爱妃喜欢就好,本王有的是钱,最不怕的就是浪费了。”某王宠溺的捏了捏萧雨霏的小鼻子。“你这样宠我,就不怕把我宠上天啦。”此时萧雨霏心里跟吃了蜜还甜。“自己的媳妇肯定要富养,本王要霸宠你一辈子。”不善言辞的闷骚某王,难得煽情一把。PS:简介无能,内容宠溺搞笑,一对一无虐宠文,欢迎亲们跳坑。
  •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麻辣拽妃算你狠

    麻辣拽妃算你狠

    他一脸倨傲的捏着她的下巴:“实话告诉你,从我们认识到现在,我从没真心爱过你。”她不怒反笑的掐着他的下巴:“你的真心能干嘛?不能蒸,不能煮!”看着她一脸的得意:“等下!你要先猜对我出的一道谜题,若是猜错了就让板子伺候你!”本文绝对精彩!亲们可以放心入坑,每天晚上7点半开始更新!期待大家有空去看我其他作品哦!(*^__^*)
  • 黑鹰坠落(好莱坞同名电影原著)

    黑鹰坠落(好莱坞同名电影原著)

    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经典战争片《黑鹰坠落》原著。本书记录了美军自越战以来最惨烈的失败。“摩加迪沙之战”是美军在索马里发动的抓捕当地军阀的行动,由于准备不充分和情报错误,行动陷入混乱。两架美军160特种航空团的UH60“黑鹰”直升机被击落,抓捕行动随即变成拯救行动。美军苦战15小时,最终在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掩护下撤退。这是美国陆空协同城市作战战术的惨痛失败。作品通过对电文资料、现场影音资料的整理,真实再现了激烈的现代战争场景。这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面对最压抑的恐惧,历经着战争中的恐怖、悬念、悲痛、血腥搏杀,体现着战争中的英雄主义、泣血的友谊、和永不言弃的坚持。
  • 权少,请让让

    权少,请让让

    第三次见面,她成为他的秘书。男:明人不说暗话,我喜欢你。女:这是要潜规则吗?……我有男朋友了。男:那就分手。男人霸气的说。她从没见过这么不讲理,这么霸道的男人,不由质问,凭什么啊。男人凑近说,凭我最帅最有钱,身材最好。看不上我,除非你眼瞎。女:大哥,你有病,得治治。男:什么病?女:自恋绝症,幻想癌晚期不谢。男:呵呵,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你在我面前态度这么嚣张。女:是吗?我很期待那一天。男:咖啡泡不好,打字出错,拿个文件页数还搞错。身为助理你能干好什么?她耸耸肩事不关自己的说,应该什么都不能干好吧,但我是你招进来的啊。质问我的同时先自己打脸。男:你说,你是不是仗着我喜欢你……
  • 海之妖

    海之妖

    对美人来讲,传奇是最鲜红的胭脂;对侠客来说,传奇是最锋利的剑。她却将传奇看得那么透彻,因为她知道,传奇终究只是传奇。她只拿出十六岁最辉煌的岁月,燃烧出一段传奇的火,然后戛然而止。风铃是一颗铜铸的心,被风叮叮当当敲响,她的心,却永远沉寂着。她是一只飞蓬,在风中飘摇着,任命运吹拂,做纵欲横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