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5500000005

第5章 1972·夏 死亡只是一团气息

仔细回想,人这一生其实就走在某个洞里,走在某座桥上,走在某片旷野里,所谓道路,只不过是洞、桥梁和旷野被时间连接起来的特殊空间。站在洞口、桥上或旷野回望,我们的幼年就爬在地上,它像一只忙忙碌碌的黑蚂蚁,离泥土一直很近。我们的少年总在蹦跳雀跃,它像一只透明的、会唱歌的蝉,离树上的鸟儿也很近。可一到傍晚,黄昏便住在鸟窝里,萤火虫打着灯笼,指引着蝙蝠在院子里低低地飞。如果把目光收近一些,或者转向前方,我们还会看见青年甩开臂膀,昂首挺胸,天空自由的鹰离草原上的马儿很近;中年把双手揣进口袋,不疾不徐,低头吃草、挤奶的羊离半山坡上的牛很近;老年则倒剪双手,走走停停,若有所思,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还有前列腺炎离夕阳下安静的石头很近……时光就这样鱼贯而过,你看一双双伸出去的手,它们或爬行,或伸展,或甩开,或高举过顶,或藏在身后,曾经一生挺拔的事物,曾经渴望向天空生长的事物,最终都将被皱纹柔软地弯曲和埋葬。这些拔节的声音其实也是有褶皱的,如果附耳倾听,你会感觉到时光的剪刀离空气最近,时令的除草机离生长最近。哦,只有双脚一直走在路上,它离死亡很近,离死亡挥之不去的气息更近。生命连缀而来,风景无论如何迤逦,她都是个体的集合,每个个体都以独立的方式存在着。如果一个人只回想一生每个幸福的瞬间,他或她的人生便是天堂;如果一个人只回想一生每个不幸的瞬间,他或她的人生便是地狱;可人生不可能只有幸福,也不可能只有不幸,人世间自然既非天堂,也非地狱,人世间就是人世间,就是一团混沌不明的气息。

死亡也是一种气息,一种挥之不去的气息,它随时隐现在记忆深处或站在我们面前,像一个老朋友,又像一个不速之客。记忆中留存的片段无所谓准确或完整,也不可能准确或完整,它们只是时光划过的痕迹,这些划痕里隐藏着个体的印记,这些印记宛如潜伏深处的意识,随时可能触动我们的忧伤,改变我们对天气、行程或路边事物的判断。我们无须也不可能把这些隐秘的情绪剔除干净,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马路上的风景——譬如你把童年留在了偏好传说的乡村,譬如你在乡村的白昼目睹了废弃墓穴里的白骨,譬如你在乡村的夜晚独自穿过死寂的坟地,譬如你在乡村的夏季偶遇了哭天抢地的葬礼,还譬如你在亲人摇曳的长明灯前跪到乡村的黎明……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便懂得死亡不仅是一种气息,死亡的气息还是沟通生死的管道。

那一年究竟是1972年,还是1973年,我记不清了。

姑且算作1972年吧,那一年我已背着书包坐在小学课堂上。

乡村孩子都是在山坡上、野地里、小河边长大的,像山上的小兽一样有使不完的劲,最不愿意规规矩矩地躺在炕上歇晌。我被祖母看守在炕头上翻来覆去,好不容易折腾出一丁点睡意,便骤然听到村东头传来一声闷响,山崩地陷似的。我立马跳下炕,趿拉着鞋奔向大门外。站在大门口的台阶上,我看见村东的碾窑上空升起一团黄色的尘雾,紧接着,村子里的狗几乎同时狂吠起来,一阵紧似一阵,格外瘆人。狗吠声中,有凄厉的哭声从碾窑方向传来,撕心裂肺一般,死亡的气息顿时在燥热的空气中弥散开来。

邻居的杨奶奶被砸死了!

或许酷热的缘故,这天午饭后,杨奶奶端着簸箕独自去了碾窑。窑洞冬暖夏凉,杨奶奶躲开蝉鸣到碾窑碾玉茭,只是想图个清静,图个凉快,可谁也没有想到,窑顶碾盘一样大的土块,多年来一直悬在窑顶欲坠不坠的土块,却在这天中午突然掉落下来。杨奶奶迷失在尘烟的轰鸣里,再也没有从一团尘雾中走出来。这是全村唯一的碾窑,窑里有一扇磨、一盘碾,窑门口的墙上有一个洞,窑顶有一块欲坠不坠的土块。这是我欣赏了七八年的画面,七八年来几乎不曾发生任何改变,就像一年四季找不到终点的碾道,就像墙壁上磨擦出的越来越明亮的轨迹。但在这个正午,这幅画面突然被撕裂,我想杨奶奶一定是沿着墙壁上的轨迹,穿过窑门口斜上方的土洞升上天的,她或许厌倦了碾道里无始无终的一切。我也痛恨在碾道里无休无止地旋转,我宁肯挑着扁担上山砍柴,也不愿瞎驴一般套在碾道里秒针一样逆时针踢踏踢踏,哪怕一分钟我都会头疼。在我的印象中,磨道和碾道是乡村生活最离不开的地方,也是乡村生活最无趣的地方,每年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大人孩子都要到碾窑排队,冬季便显得格外孤寂和漫长。我至今不愿回忆杨奶奶迈着一对小脚,一手推碾磙、一手扫碾盘的情景,于我而言,周而复始的碾窑就是一道符咒,就是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块补丁。杨奶奶是从河南林县逃荒来到我们村的,她不爱说话,很爱笑,一双小脚仿佛圆锥似的,越发让她显得瘦小,好像风一吹便会跌倒。杨奶奶家住在堂屋,我家住在东屋,在一个院子里生活七八年,我从未见她骂过人,甚至很少听到她大声说话。杨奶奶生育了七个孩子,五男二女。你能够想象,在一个饥馑的年代,她迈着一双小脚把七个孩子拉扯大该是多么不易。可就在女儿都已出嫁,老大老二老三都已成家的时候,她却在这个午后一个人走了。

命运无常,至今我还记得祖母站在大门外的叹息。

这一天,祖母触景生情,眼角是挂着泪的。想到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说走就走了,祖母不禁长叹一声,对祖父说:老嫂子是屈死的……狗叫得怪瘆人,把人的心都叫空落了。

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几个关键的节点,这节点仿佛时光的断痕,在这断痕里隐藏着许多看不清的物质,我们找不到合理解释,便会想入非非。或许,这节点只是一次偶然。或许,这节点就是一种必然,而我们只能看到结局,却无法找出原委。就像乡村的碾窑,它仿佛一架祖传的钟表,乡村生活便是钟表上的指针,不管是生活推着磨盘走,还是磨盘牵着生活走,磨道里留下的轨迹都是圆的。这圆的轨迹上布满毛边,谁都无法把这些毛边清理干净,于是,我们便看到一座坍塌的窑洞卷着滚滚的尘烟穿越时光扑面而来。这尘烟夹裹着正午难耐的炎热,夹裹着正午黄色的尘雾,夹裹着正午烦躁的狗吠,众多情绪混杂一起,一起突发事件便如砸伤的尸体,在酷夏,在我的记忆里发出腐败的味道。我几乎忘记杨奶奶匆忙且简陋的出殡仪式,但那天正午笼罩在村庄上空的气息却一直不肯散去,乡亲们说那是杨奶奶不散的阴魂,我却更愿意把它理解成生活的万般无奈和深重叹息。

世上的事合理也罢,荒诞也罢,其背后都藏着某种隐秘的气息,就像我们的任何语言和举止,不管对与不对,一旦说出来,做出来,便会变成一种暗示。我之前相信死亡是一种气息,有的人完全能够敏锐地嗅到这样的气息,就像动物可以提前预感到地震来临一样。现在,我依然相信死亡是一种气息,一种难以言说的缥渺,因了这种缥渺,当我讲述死亡故事的时候,这些故事显然不是原来的故事,而是我的故事。事实上,即使非死亡的故事,我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呈现出来,因为故事只发生在当时的瞬间,只发生在当时的环境里,而我讲述的时候,时间是此刻,故事的背景则是我选择后的背景。故事只有发生时刻是真实的,只有发生在当时完整的背景里是真实的,可时间和背景我根本无法完整还原,我讲述的故事便只能是我的故事,当我从整个背景里抽取某些局部组成现在这些故事的时候,这些故事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故事或已变形,故事里的气息却是真实的,当然,这些气息有一部分是当时客观存在的,有一部分则是环境强加于我的。或者说,这些气息只是我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我于自己虽是真实的,我对自己的认知却可能是片面的。至于我对环境的认知,则会出现更大的偏差,参照系客观存在,我的选择却永远是局部。因之,即使让我回到当时的环境里,让事件重新发生一次,我也无法完全掌握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历史,只是每个人眼中的历史,历史只存在发生的瞬间,之后,真相便无法复原。我们无法复原真相,但真相的气息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我们无形中便会感到恐惧。于众生而言,恐惧是一种生命常态,但也有不再恐惧的人,他或已死亡,或已超凡脱俗,或无所顾忌。无所顾忌的人都是自以为是的人,于是,丑陋或罪便产生了。

某一天,我与李杜一起迎着寒风在双塔西街上行走,走着走着,李杜突然说道:人类的罪其实不是七宗,而是八宗,这第八宗罪便是自以为是。自以为是还是八宗罪之首,是人类所有原罪的根,是万恶之源。这天中午我们喝了酒,我不知道这个话题是怎么引起的,却分明记得李杜严肃认真的样子。我知道李杜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我也被这个问题困惑很久了,李杜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我突然从一片迷雾中看到一片亮光。是的,是自以为是让人类变得傲慢且不可一世,是自以为是让人类学会妒忌且老大不掉,是自以为是让人类动辄暴怒且振振有词,是自以为是让人类变得懒惰且不时耍些小聪明……当然,贪婪、贪食和色欲也是自以为是的心理魔障在作祟。

七宗罪的概念是西方人提出来的,自然与宗教有关。在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了人类的七宗罪:贪婪,失控的欲望;色欲,肉体的欲望;饕餮,贪食的欲望;妒忌,财产的欲望;懒惰,逃避的欲望;傲慢,卓越的欲望;暴怒,复仇的欲望。李杜说,如果神父所指的七宗罪都是人类的原罪,那么,自以为是便是原罪中的原罪,七宗罪的种种表现皆源自人类的自以为是。人类的本性是复杂的,依据简单对错作出善恶判断是粗暴的,纯粹的善恶也是不存在的。凡是人都会在不同场合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恶来,所谓善恶,只不过是心性中的原罪在现实中的表现程度而已。李杜从人性深处挖出第八宗罪来,就好比把一把利刃刺向罪的本质或源起:凡罪皆是自以为是的心理和蠢蠢欲动的欲望混合而成的产物,它弥散着精子或卵子的味道。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归是要活着的,人要活下去就需保持一种生命姿态,就需消耗一部分生存资源,人便本能地生出拥有或占有的欲望。资源是有限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拥有或占有资源的人便对同样渴望拥有或占有的人造成了伤害,烦恼、郁闷、伤感、失望、绝望、报复等等不健康的情绪便因人类的自以为是而荡漾开来。在人类天真的想象中,谦逊、宽容、温和、热心、慷慨、节制、贞洁是美好的,善良地活着是荣耀的,可在自以为是的心理唆使下,隐身的恶病毒般反复发作,生活便伤痕累累。伤痕无疑是丑陋的,但丑陋并非伤痕之一种。面对丑陋人们是拒绝的,是不愿触碰的,但丑陋不会因为人们的不喜欢就不存在。当你掩鼻而过的时候,蚊蝇嘤嗡的茅坑还在;当你皱起眉头的时候,衰老萎缩的躯体还在;当你揪心难过的时候,手术刀的白刃下的病菌还在;当你隐身或匿名的时候,电脑里充满智慧的病毒还在……是的,无人天生迷恋丑陋,可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一定会变得美好吗?

行走在人世间,除了丑陋之外,人类最不愿触碰的事物大概便是死亡,可不管人类愿意或不愿意,每个人一生中至少必须直面一次死亡。在死亡真正来临之前,人类或会遥望死亡,或会与死亡擦肩,在这一刻,惆怅或惊悸便在悄无声息中衔枚而来,令人猝不及防。人类不愿面对死亡,是因为人类不愿面对结束,尤其不愿面对生命的结束,更何况,死亡世界从来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来。死亡是一种空白,而空白最具诱惑力,最令人恐惧,也最想当然。我曾经问自己,死亡到底该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死神到底该长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显然是无解的,因为人类从未找到过有力的证据。或许,我可以虚构出一个死神来,为死神设计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胡子、手、腿、脚,或者火红的头发,我也可以把死神想象成一个惊艳的女子,妖冶动人,摄人心魄,但我无法为死亡准确画像。死亡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谁也抓不住摸不着说不清的符号,我们可以临摹这个符号一百回、一千回、一万回,却无法捕获它一丝一毫有动感的呼吸。死亡气息时常在我们的四周飘荡,我们却无法触碰到它摇曳的裙裾。死亡是一个伟大的黑洞,我们最终都会被这个黑洞吸附进去,再也逃不出来,我们自然无法告诉后来者这个黑洞到底是什么样子。死亡是最隐私的,也是最自私的,任何人都不能够把自己唯一真实的死亡讲给别人听,却会反复向别人描摹路经死亡时的恐惧或濒死时刻的心跳。是的,我们常常去叩打死亡的门环,却不知道死亡真正的样子,或因如此,我们呈现在死亡面前的姿态便像死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姿态一样,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死亡是神秘的,在死亡面前,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真实的、独立的,高尚或卑劣,智慧或愚笨,高雅或媚俗,一切一目了然。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死亡仅是一行朦胧文字,一幅水墨图画,这些文字或图画令人遐想,却总不得要领。死亡常常把不可捉摸和令人绝望的两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的却是恐惧。其实,死亡不过果实坠地的结果,恐惧不过花朵开放的过程。死亡教会人想象,恐惧教会人感受,而想象和感受便是艺术的酵母。

试想一下,此刻,假如你正独坐在窗前的帘幕之下,正独坐在光线暗淡的边缘,假如你的目光一直默默凝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你会感到恐惧吗?此刻,假如你正站在悬崖边,假如悬崖边没有树、没有草、没有可依托的岩石,假如你的一条腿正迈过悬崖,你会感到恐惧吗?此刻,假如无边无际的水已没过你的膝盖,漫过你的前胸,假如无边无际的水已浸上你的颈项,甚至额头,你会感到恐惧吗?

或许你已恐惧。

或许你不曾恐惧。

当你真正感受到恐惧的时候,恐惧只不过是一团气息。

同类推荐
  •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以前我一直觉得对爱情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不然会伤的太重,但是遇见你之后,什么伤的重不重都不管,我只想用所有来爱你。也许最后我们可能不会在一起,可我还是想把什么美好都给你。70多个爱的故事,10多万字的心灵独白,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感悟,却还远远写不尽你带给我的从未有过的感觉。当我朝你看过去时,发现,你已经在凝视着我,这是最美妙的感觉。《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愿欢喜和困惑交织、告别与告白不断、受伤与成长并行的美好时光在此定格。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 一夜之后

    一夜之后

    这是诗人赵晓梦的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一百余首。全书分为六个章节:《行走大地》《季节词典》《秋天之门》《偶然乡愁》《一夜过后》《南方北方》。这些诗作是作者作为一家大型传媒高管繁忙工作之余的产物,是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叙写和体悟,关于生命、生存状态、时令季节、故土、乡亲,几乎所有的生活元素都成为这部诗集的内核,而这些,并非游离于诗人之外的隔靴搔痒,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抵达。作者以独特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叙写自己心中的无限诗情,在平淡的生活中理解生死,理解生命,理解活着的意义,让文字充满了对诗意不懈的追求。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狱警杂记

    狱警杂记

    建国以来第一部由监狱警察了解罪犯的写实之作。 他不是作家,也不曾想过当作家。他当了二十年监狱警察,见过无数犯人,其中有一些,给他说过“事儿”,让他震惊,使他难忘,于是,工作之余,他把这些“事儿”如实记录下来了,不是为了出版,不是为了发表,就为了教育他自己的孩子,不触犯国法,免受牢狱之苦。居然写了三十万字。
热门推荐
  • 穿书以后我只想安静修仙

    穿书以后我只想安静修仙

    陶卓卿自扫码穿书以后尝试过各种避免被炮灰的方法——远离男女主;抱大腿;抢男女主奇遇等,可最后无一不是被炮灰。在还剩最后一次机会的时候,陶卓卿佛了,她只想安安静静的修仙了,谁都别想打扰她。可就在她安静修仙时,那些本是属于男女主的奇遇一个个的都找上了她,就连男女主都想抱她大腿。对此,陶卓卿表示拒绝,因为,她的大腿已经被人抢先抱了。女主:陶卓卿男主:贺孑
  •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中,美国克利亚瑜伽大师托宾·布莱克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冥想秘诀,告诉我们如何从头开始练习冥想,如何安排时间和姿势,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应对冥想过程中包括“走神”在内的各种障碍,如何进入深度冥想,达到“无牵无挂的慈悲”境界,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的交流……通过100天简单易学的练习,托尼·布莱克会让你发现,冥想是上天赐予每个人最珍贵的礼物,哪怕没有一丝基础,你也可以轻松上手,体味冥想带给你的深度愉悦和持久宁静!
  • 冥界之花彼岸妖恋

    冥界之花彼岸妖恋

    彼岸花,冥界之花。又称为黄泉路上的花。花开叶谢,花谢叶开,花叶不相见,生生相错!一次意外让本是一朵彼岸妖花的她投入轮回道,转世成为上古时代四大神族——凤族未来君主凤姈。在之后的一场应劫当中,凤姈丧身火海再次转世成为21世纪女高中生蓝凌雪!废话不多说,直接上片段————片段一一个眉心中有着一朵彼岸花的小女孩正教训那些欺负那眉心中有着美人痣的小男孩的一群小孩原本稚嫩的声音却渗出几分威严与霸气:“他,唐宋,从今以后就是我凤姈的爱妃,你们谁欺负他就是欺负我!听到了吗?”那些被教训的小孩,赶紧低头哈腰的讨好着小女孩和小男孩“是是是”从此,他是她的爱妃,再无人欺负他,从此,她是他的殿下,身后永远有他。片段二“漂亮哥哥我叫姈儿,你叫什么名字呀?”“古正!”很磁性却又很温柔的声音。凤姈表示自己的小心脏又开始躁动不安了。正准备问下古正哥哥给有婚配?家住那里?还没开口,就被一脸黑线的唐三给揪着耳朵拉走了!凤姈忍着痛回头朝古正说道:“漂亮哥哥,我叫凤姈!我会回来娶你的,你的玉佩我就先拿走了!”古正赶紧摸了下腰间。果然,自己的贴身玉佩被这小丫头给拿走了。想到此,嘴角上扬。凤姈!有意思!片段三“我就是你相公洛炎风啊!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你就是我洛炎风的女人!”蓝凌雪顿时就无语了,脑中无数草泥马翻腾而过,看着河中的自己,样子没变,衣服也没变,怎么就?等等,蓝凌雪好像又想到了啥。回头对洛炎风说道:“洛炎风问你啊!我跟你娘子很像吗?”洛炎风老实的摇摇头。“那我怎么就是你娘子啦!古有云曰:亲戚可以乱认,娘子不可以乱认吗?”片段四“娘子!”这是洛炎风说的。“殿下!”这是唐宋说的。“小姈儿!”这是古正说的。………………“小……”这是唐三说的,不过没说完,因为被蓝凌雪一个眼刀杀过去:少在那给老娘添乱,还嫌局面不够乱是不!唐三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一脸愁眉苦脸的蓝凌雪,别提有多高兴了,叫你平时总喜欢怼我,欺负我的,现在报应来了吧!蓝凌雪扶额,真是头疼。我没事找事学人家东什么美男子,现在好了,全找上门来了,一个就已经招架不住了,再来几个,老天你把我收了吧!
  • 魔剑阎帝

    魔剑阎帝

    黜圣贤之本元,了人心之黑暗,醒万恶之端芽,掌天下之光明。
  • 醉梦悠悠  如斯长歌

    醉梦悠悠 如斯长歌

    五段爱情故事,五段难以割舍的爱恨情仇。情深几许、帘幕无重。当阴霾散去,终于看清的感情,是否还有挽回余地?偏执利用、竭力互伤。当阴谋与算计相互痴缠疯长,被扼住咽喉的爱情是否还可开出绚丽的花?情深不悔、悲喜绵长。当爱情与亲情势不两立,携带真假参半的记忆,该如何卑微求生?家族怨忿、难以自拔。当仇恨蒙蔽双眼,面对竭力阻止自己复仇的挚爱,他能否幡然醒悟?情感泥潭、深陷其中。当一度朝思暮想的梦中人与下一日即将成亲的爱人对峙,裹足不前的他,该如何抉择?且不过一场悠悠大梦,甘愿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的天真有邪

    我们的天真有邪

    在那一个被SH世博会淹没记忆的2010年的夏天,有这样一群人相遇了;而后在后来的三年时光里,他和她,她和她,她和他,以及Ta和Ta...在青春之时,成熟之前,用尽所有的疯狂和放肆;在看似平静乏味的俩点一线的生活里,大笑大哭,相爱相杀;镌刻一场有着任何狗血,没有任何狗血,不自觉回忆又不想去回忆的深刻时光;你是不是还记得在女生宿舍底下小卖部吸溜着泡面发生的故事?你是不是还记得那一年的冬天,他站在楼梯口,怀里揣着刚从热水房烫好的旺仔牛奶?你是不是还记得在女生厕所门里的咬着手臂,还有在门外的焦急?你是不是还记得各种小纸条里的告白和不可描述?你是不是还记得我们从不了解盛夏光年里的不转弯到哪怕是雌雄同体,也一定顶你?你是不是还记得在最后时光里的不断问着自己考试意义的迷茫?……六年后的临近夏天,在凤凰花开的路口;回到相遇的原点,放学后的屋顶,依然不是我们的;但操场和小卖部依旧是;那么,然后呢?————————————————————————————————《谁的竹马不倾马》:《网配之我们天生一对》:
  • 网王之繁华烟花易冷

    网王之繁华烟花易冷

    这是片雪白的世界。一切都停止了。她独自漫步在这片世界里,看着这个世界停止的那一刻,突然有了寂寞。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呢?为什么一次次被给予机会的人类最后还是走向了灭亡?她突然看不明白了。这片雪白真的刺眼。那个为爱而伤的倒在地上的女孩的身影也是刺眼的。水原安,铃子为你安排了一场梦,在这梦里,你和你们能如心而为吗?你们能明白这个世界给予给你们最后的信息吗?人类。
  • 龙狼仙侠传

    龙狼仙侠传

    一个为生存和信念而走向一个魔非魔,道非道的人生,一个为爱而狂而痴的奇男子,一段痛苦的人生旅程。传说现在开始。
  • 死神之斩空

    死神之斩空

    雪信重生成为蜂家的第五子,蜂梢绫的哥哥,蜂诗郎,得知自己要代替死去的四哥进入刑军,知晓未来的他,果断的选择了退缩。拜托,我会死的好不好?刑军那么危险,我可不要加入。于是,在雪信宁死不屈的态度下,他被逐出蜂家,离开了瀞灵廷,却反而被四枫院夜一找到。四枫院夜一写信介绍其前往志波家,被志波家族收留,改名志波雪信。随着和志波家族的相处,雪信对志波家产生了深深的羁绊,为了拯救志波海燕,他选择成为了死神。斩魄刀:空间系
  • 穿越之踏步生莲

    穿越之踏步生莲

    一不小心坠入荷花池可怜的慕妍穿越到一个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朝代,好不容易女扮男装成新月城君主蒙混了几天快活日子却遭遇国破家亡,展开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漫漫路。一向肃穆沉稳一派王者风范的紫庭城君主冷决然,不顾她的抗议大掌一捞如同拎小鸡一般带回身边护着,许她散尽三千佳丽只娶她一人为妻。迷迷糊糊的慕妍同学,就这样开始了她啼笑皆非的宫廷内斗之旅——后宫之争,邻国之乱,内臣为患,谁能力挽狂澜?娇俏女子,英雄男儿,江山美人,携手天涯踏步生莲去,书写怎样一段悲欢离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