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4300000004

第4章

黄昏时分,杏园堡村的人们刚刚回到家里吃夜饭,嘡嘡嘡锣声和敲锣人的喊叫声,就沿着街巷响过来了——

乡里社里有命令,

男女老少都听清。

今天夜里有霜冻,

社员组员齐出征。

自带一捆高粱秆,

庙院门口来集中。

今晚防霜最当紧,

为得夏秋好收成。

……

敲锣传令的郝同喜在村里喊叫了一圈以后,曙光农业社的社员们和一部分互助组组员们,便背起高粱秆,陆陆续续地来到庙院门前的空场上。当人们正抬头看着大槐树树梢的摆动,看着钟楼顶上的月亮和星星,议论着今夜晚的防霜时,忽然有谁高叫了一声:

“嘿,你们看,那是谁赶着牛跑来了!”

人们往街道上看时,只见是农业社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他赶着一头大黄牛,牛背上还驮着四捆高粱秆。那年轻的郭春海,头上扎着一块白毛巾,身上穿一件黑棉袄,腰里系了一条雪白的腰带。身高肩宽,剑眉圆眼。在这月黑夜里,越显出他那青年英俊的姿态。听见人们叫他,他就扬起鞭子,在空中啪啦啪啦地响了两声,那大黄牛也就蹦跳着跑到庙门前来了。

小伙子们一见郭春海,就围上来。有的帮着把大黄牛拴到槐树上,有的亲热地说道:

“哈,咱们支书无论干甚都要起带头作用,人家都带一捆高粱秆,你怎么驮来四捆?”

“海子哥想得也妙,把老黄牛也动员上参加防霜来了。”

……

小伙子们正围着郭春海说笑,想不到却惹恼了他们后边站着的一个人。这人有三十多岁,上身披了一件皮袄,头上戴着一顶毡帽。在那方圆的虚胖脸上,一双细眯眯的眼睛,恰似迸开的黑豆荚里藏着两颗黑豆。听到小伙子们夸奖郭春海,心里一阵不舒服,就接着说了一句:

“哼!几捆高粱秆也值当得使牛驮!”

小伙子们一听这怄气话,便立时回过头来,但瞪眼看时,才看见是他们的副社长刘元禄。小伙子们虽然心里不服气,表面上却不好意思顶撞他们的上级。郭春海呢,他从家里出来时,为了多拿几捆高粱秆防霜,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为了使唤牛驮,还和父亲吵了一顿。而今刘元禄却当着众人说这种话,心里自然生气,但又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和他吵嘴。这时,刚巧老社长徐明礼走过来。徐明礼知道刘元禄跟郭春海平素常面和心不和,短不了吵嘴拌舌。刚才县委会来电话通知防霜,他俩还争吵了一顿:刘元禄怕白劳累一夜,劳民伤财;郭春海却说,应当相信气象预报,发挥农业社的优越性,避免减产。因此坚持要防霜。眼下,徐明礼也怕他俩当着众人争吵,便拉着郭春海说道:

“算啦。一句闲话,就当他没有说,你没有听见。天气不早了,人们也来得差不离了,我看咱们就开会吧。”

于是,社长徐明礼就宣布开会,先让乡长张月清讲了几句防霜的意义,随后又说明了今晚上的防霜办法:农业社按生产队分配地段;互助组由组长带领,到村外西北面用高粱秆摆好一排火堆。民兵们集中到庙上睡觉,后半夜以打钟为号,分头去点火熏烟。

社长徐明礼刚宣布完毕,各生产队的队长和社员们就立刻叫喊起来。队长叫社员,社员叫队长。一阵叫嚷之后,各生产队的队长又向社员们分配开任务,指定下地点,然后社员们就背起高粱秆出发了。

乡、社干部们在讨论防霜办法时,便确定了分工。支书郭春海和社长徐明礼领导农业社防霜,乡长张月清领导互助组和单干户防霜。眼下,当农业社的社员们出发以后,张月清检点人数时,看见互助组和单干户来的人太少,便临时又抽调了几个干部,分派去动员互助组和单干户。刘元禄因为兼任着乡武装委员会的副主任,所以张月清也临时把他抽调过来,并且和他商议道:

“你是和村主任他们领导互助组呢,还是和我去督促单干户?”

刘元禄觉得单干户一家一户的不好督促,便说:“我就和村主任领导互助组吧。”乡长张月清便给他分配了督促周有富等三个互助组的任务。刘元禄刚领了任务,就神气十足地独自走了。他想先回一趟家,提一盏马灯。他既然是去做领导工作,而且又是动员富裕中农周有富,那当然就应当提一盏照明的马灯。

一霎时,庙门前的场子上已空无一人。农业社的社员们和一部分互助组组员们,已经背着高粱秆,按照指定的地点,分头向村外走去。有的是三人一群,有的是两人一伙,也有的是一人一路。郭春海因为驮了四捆高粱秆,所以也是一个人赶着老牛往村外走。一路上,他看着社员们那股欢劲,心里也高兴起来。往年春天遇到霜冻,哪能有这种阵势,一家一户的怎能抗住这么大的灾害!办起农业社后的第一次声势浩大的集体行动,竟使好多农业社员激动起来;有的社员一面走,一面还大声吆喊着返回家里背高粱秆的人,有些年轻社员们,竟高声唱起秧歌。年轻的郭春海一听那秧歌,也兴奋地响了一声牛鞭,仰起头唱了起来。

郭春海正高兴地唱着秧歌往村外走,耳风里忽听得有谁笑了两声。他定睛一看,怎么竟走到周有富那老顽固的大门口来了!心里一时慌跳,秧歌也唱不出口了。当他正要迈开大步走过去时,忽然又听得有谁叫了他一声:

“支书同志,怎么不唱啦?”

郭春海一听那耳熟的声音,回头又看见那两条长辫子在眼前一晃,他就心热地叫了一声:

“啊,红莲!”

杜红莲低声笑着说道:

“我就听出是你来了。”

郭春海也高兴地问道:

“你出来做甚?”

杜红莲却先问他:

“你们干甚去?”

郭春海说:“到麦地里熏烟防霜。”

杜红莲一听说郭春海到麦地去熏烟防霜,就回头看了看院里,院里是黑洞洞静悄悄的。刚才郝同喜敲锣时,她就劝她后爹周有富也去防霜,周有富却说:“什么气象台和广播台,哼!农业社不心疼高粱秆,叫他们熏烟去吧,咱是互助组,咱可误不起瞌睡。”所以全家人早就熄灯睡觉了。但杜红莲听了郝同喜那锣声,随后又听见街上人们来来往往的嚷叫声,想象着农业社社员们到麦地里熏烟防霜的热闹情景,就不想睡觉了,心想:“自己是一个青年团员,他不相信气象预报,自己还能不相信?他不响应政府的号召,自己也跟上他睡懒觉?”再说,杜红莲是多么想和农业社那些年轻人们一块儿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到地里干活啊!她实在不愿意闷在家里。她正发愁自己一个人怎么去防霜,就听到郭春海那动心的歌声,她便大胆地走出门外,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要求:

“支书同志,我也跟你去防霜吧?”

“你跟我去?”

郭春海倒有些犹豫了。在这黑暗的夜里,他们两个年轻男女相跟着到村外去熏烟防霜,要是给那些封建疙瘩们看见,会说些什么话?在群众中会有什么影响?让那顽固的周有富知道后,又会对她怎样呢?也许,杜红莲不过是顺口说一说,只要自己一拦挡也就罢了。不料杜红莲却把一双长辫子往后一甩,赌气说道:“他们不防霜,还能挡住我防霜?刚才老同喜敲锣时,还动员我们出来防霜,你要不想带我走,我就一个人去。”

郭春海见她这样坚决、大胆,说得也在理,便高兴地答应了她。杜红莲也就立时气消云散,笑着看了郭春海一眼,便和郭春海相跟着走出村去。

一路上,郭春海心里一直是热突突的。他们好久没有见面,没有说话了。今晚上,好容易有这样一个机会,他何尝不愿意和红莲好好地说说话呢!他就和红莲并排走起来。忽然,他的左手一下子碰着红莲的右手,郭春海心里跳了一下,她呢,她却轻声地笑笑,而且也有意用手碰了他一下。可是,当郭春海第二次用手碰她时,她却闪手躲开了。郭春海心里一阵冰凉,刚预备好的几句话语也说不出来了。是啊,自从那年正月十五闹红火以后,只在村剧团、夜校里或遇到什么工作时见见面,也没有说过什么知心话,谁晓得今晚上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杜红莲却仍是仰着一副笑脸,虽然她这时候心里也是热烘烘的,但她还不敢断定是因为参加防霜呢,还是因为相随着这位年轻的支部书记郭春海。自从那年元宵节闹红火以后,她倒是常想见他,见了他心里就觉得快活。可是,这能不能就算是对他有了意思呢?

杜红莲原是南村人,九岁上死了父亲,就跟随上后嫁的母亲到了杏园堡。她长到十五岁,村里人们都夸奖她长得漂亮。正月十五闹红火时,就选她上了“背棍”。这地方最时兴“背棍”。就是一个男人在背上背一根铁棍,把一个女孩子绑在上面,铁棍由双方的衣服遮掩着,因此看不出来。有时,铁棍从男人伸起的袖子里伸出去,再经过一把扇子或一把旱伞和上面女孩子的裙子的遮掩,好像女孩子站在扇子或旱伞上一样。男女双方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当地流行的戏曲或秧歌节目,如《打金枝》《宝莲灯》《四姐挑菜》《五哥放羊》等等。在挑选扮演者时,背铁棍的男子要身强力壮,会扭;“背棍”上的女子则要聪明漂亮。每年正月十五闹红火,村里总要挑选几个最好看的女子上“背棍”,而谁家的女子如果上了“背棍”,开春以后,媒人就会踏烂谁家的门槛。那年正月十五选上杜红莲上“背棍”,让她装扮了一位玉堂春。一说要演《玉堂春》,恰巧又打动了敲锣传令的照庙老汉郝同喜。郝同喜一提起《玉堂春》就没命了,他特别喜爱这出戏。别人对于他特别喜爱这出戏虽然也知道一点缘故,却不知道他的劲头会有这么大;他要扮演背铁棍的王金龙。别人都说他年老气衰,怕背不动,他就抖抖精神说:“论力气,不减当年;论架势,在这方圆几十里以内也算个老把式吧!”他非要扮演这角色不行。没有办法,年轻人们就只好直爽地提出:“那就改扮《打渔杀家》的萧恩吧。王金龙是个年轻漂亮后生,你满嘴胡须,一脸皱纹,不相宜。”这一说,虽然他有点伤心,可并没有退让。他就刮了胡须,一股劲往脸上抹粉,像和了泥抹墙缝一样。不顾别人的反对,就装扮起王金龙来。别人看到这光景,也不好意思硬拦挡他。因为这是闹红火的事,而且郝同喜在村里也算个红火人,年轻时候,也确是闹红火的好把式。郝同喜把铁棍紧紧地绑在身上,人们又帮忙把装扮成玉堂春的杜红莲绑上铁棍。锣鼓一响,郝同喜就像斗活龙一样扭出来。一出庙院门,那些挤着看热闹的人们看见这么标致的玉堂春,还有那扭得欢蹦带劲的王金龙,就叫起好来。有几个年轻人还把手指放在嘴里打开哨子。郭春海当时正在敲鼓,一见这情景,也高举起鼓槌,飘起鼓槌上那红绸穗子,更加用劲地擂起鼓来。郝同喜是经不住夸奖的人,听到叫好,他就扭得更得意,更带劲了,真如一条活龙般扭来扭去。可是,总因为他上了年纪,扭到高兴时,一不小心,腰一闪,足一滑,眼看就要摔倒,“背棍”上的杜红莲也跟着要倒下来。当时真把看热闹的人们惊呆了。但就在杜红莲刚要倒下去时,突然那擂鼓的郭春海一步抢上去,伸手就接住了她。受惊的杜红莲只叫了声“海子哥”便无力地闭着眼睛,偎在郭春海的怀里……

这以后,杜红莲见到郭春海,心里就觉得亲切,热乎。但他们除了正月十五闹红火,除了五月端午、七月十五赶庙会时见见面,说话的机会就不多了。郭春海不愿意仗着救过她再去找她,她也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恩情而许下终身心愿。解放后,村里办起了夜校,虽然他俩可以经常见面,但是郭春海还看不出她对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因为杜红莲那火喷喷、热辣辣、喜闹好耍的性情,好像对谁也是那么尽情地开心。这中间竟有好几个年轻小伙子对她有了意思。比如夜校散学以后,因为她住的那条小巷里就只她一个人上学,所以每次散学后,夜校教员总要让同学们送她回家。起先是女同学们送她回家,后来那些年轻的男同学们也争着送她。一路上,同学们自然也要说说笑笑。有一次,一个青年送她回家时,故意用肩膀碰了她一下,她却只是不在意地笑笑;快到她家门口了,那青年突然一下抓住她的胳膊,这一来,她真有点心慌。但她忽然回头一看,就大声叫道:“看后面那个黑东西,看狼!”那青年一松手,再回头看时,她几步就钻进家门去。随后,她又探出头来,笑着说了句:“今晚上谢谢你啦,以后可不敢再劳驾了。”就这样,她来到这村里已经十年,并且长成十九岁的大姑娘,也还没有一个年轻人敢向她提亲。郭春海呢,虽然心里头早就爱上了她,可是却一直猜不透她的心思。就说今天晚上吧,她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大胆地突然跑出来呢?

春海和红莲相跟着走出村外,沿着村外地里的小路向前走着。黑夜里,隐隐糊糊地看见田野里有许多背着高粱秆的人影走动着。有些人提着马灯,好像田野里闪着几颗星星。也有的人拿着手电,亮光一闪一闪。看着这情景,又听着远处人们的吆叫声,杜红莲真觉得新奇高兴。

春海和红莲一直走到汾河畔杏园东边的那块麦地里。郭春海把黄牛拴在地头的一株杏树上,把牛背上的四捆高粱秆卸下来,杜红莲就帮着他在麦地北头摆起火堆。

郭春海第一次和杜红莲在一起劳动,只觉得浑身是劲,一伸手就提起一捆高粱秆。杜红莲呢,也伸过手来,要和他伙抬。春海说:“黑洞洞的,小心扎了你的手。”红莲嘴里说着:“我的手才不怕扎哪!”心里却感到一股温暖。因为她跟着后爹周有富上地劳动,不论多么苦重的活计,周有富从来没有心疼过她,而只是要她一劲儿动弹。她那不懂事的隔山哥哥周和尚,也是木愣愣的不知道心疼别人。只有她妈妈有时候还照顾她休息一阵。可是,女儿长大了,单有妈妈的疼爱已经不够了。

杜红莲一面帮着郭春海摆火堆,一面又心急地问道:

“甚时点火呀?”

春海说:“听气象台的报告,约莫是后半夜才降霜。等防霜指挥部一下命令,民兵们就来点火熏烟。”

红莲忽然歪过头问道:

“今晚上真的会降霜?”

春海说:“你还是青年团员,怎么也不相信科学?气象预告,十有九准。”

“我当然相信科学,可我那后老子硬说今晚上不会下霜。就说防霜吧,我们互助组哪能像你们这样齐心!”

说到农业社和互助组,快活的杜红莲就犯愁了。因为去年冬天办农业社时,她曾经和她后爹周有富闹过要入社。周有富却是坚决不入社。杜红莲自从高小毕业后,便立志要给村里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如办民校、讲卫生、参加村剧团宣传等等,不论村里有什么集体活动或上级布置下什么工作,她总是积极参加。上级号召成立互助组,她就积极动员她后爹周有富参加,她还热心地在互助组里当了记工员。到后来,她看到互助组那“春紧夏松秋垮台”的样子,又是干着急没有办法。去年冬天办农业社,虽然她后爹说甚也不参加,她还是每天到农业社来,看一看心里也爽快啊!她看到那老会计趴在桌上慢腾腾地登记牲畜、土地数字,急得她真想立时到农业社当一名会计或统计。以后她看了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机械化的电影,又急着想当一名拖拉机手了。是啊,当一名女拖拉机手多痛快,对农业增产多有用!她曾经多么激动地想象过自己参加农业社以后的美好前途!可是周有富却死不愿意入社,还要她守在家里。杜红莲真不愿意和她那铁脸后爹、木头哥哥闷在家里,也真怕和他们在一块儿动弹的时间长了,会把她憋闷死。因此,自从办起农业社,她就更觉得在家里愁闷人,也更向往农业社了。

摆好火堆,郭春海想起要回庙里值夜,杜红莲也想起她走时没有关好大门。他们只好又相随着走回村里来。一路上,他们看见好多麦地头上已经摆好一排排火堆,杜红莲就新奇高兴地对郭春海说道:

“啊呀,这么多火堆,后半夜点着以后,四处冒起烟来,那才好看哪!”

郭春海也兴奋地说:

“是啊,今晚上这阵势真摆布得不赖。三道防线,一片烟雾。”

红莲一听说有这般情景,自然不想待在家里睡觉。她又问春海:

“点火时你去不去?”

春海说:“当然去啊!”

她就央告春海:

“那你再叫上我吧。”

春海一听这话,心里自然高兴,便随口答应:“好。”可是,回头又想到她的后爹周有富和她家那条看门的大黑狗,就摇摇头说道:

“叫你后老子听见呢,骂我一顿不要紧,你也就不用想出来点火了。”

红莲说:“不怕,你叫的时候声音轻点、低点,为甚要叫他听见!”

春海说:“声音太低了你也听不见。”

“那你就再唱你那秧歌吧。”

一提起唱秧歌,春海忽然想起敲钟。他就高兴地对红莲说:

“点火时要敲钟,你听见敲钟,就到大门口等我好不好?”

红莲一听这办法更好,就说:

“好吧,可是钟一响你就来呀,不要让我在门口老等。”

两个年轻人就这么高高兴兴、说说话话、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杜红莲家门口。当红莲正要进大门时,忽然从大门里出来一个人,红莲和春海都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是红莲的后爹周有富呢!等那人走出大门,春海和红莲才认出是刘元禄。

刘元禄见他们俩相跟着从村外回来,就歪着脑袋问了一声:

“到哪里去来?”

他俩都毫不在乎地一齐回道:

“防霜!”

刘元禄知道他们没有好话回他,也就只好瞟了他们一眼,气恨恨地走了。

刘元禄挑选动员互助组防霜的任务时,原以为互助组比单干户好动员,只要催动一下互助组组长就行了。但他叫了周有富好一阵,这个互助组长却躺在被窝里,说什么也不想起来。最后也只不过答应他“到后半夜再说”。他对这位富裕中农又不敢发脾气,没有办法,就只好闷闷不乐地走出大门,谁知道一出大门又碰到那冤家对头郭春海,真是气上加气。这时,阵阵的西北风已经刮起来,刘元禄只觉得身上一阵寒冷,也不想再去动员别人了,他就弯回来,走进庙院斜对门赵玉昌的小铺子里。

同类推荐
  • 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在花季少女倩影下

    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在花季少女倩影下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划时代巨著,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尤利西斯》并称意识流小说的巅峰。这部小说以清新灵动的独特艺术风格,借助超越时空的潜在意识,使逝去的时光在他笔下重现,从中抒发对故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安德烈·莫洛亚曾说过:“普鲁斯特简单的、个别的和地区性的叙述引起全世界的热情,这既是人间最美的事情,也是最公平的现象。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 罗生门

    罗生门

    有“鬼才”称誉的芥川龙之介,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于短篇小说,本书收录了对人性进深刻探究的《罗生门》、深受夏目漱石赞赏的杰作《鼻子》、写尽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的《蜘蛛之丝》等24篇小说作品,都是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他的短篇小说,凄绝中带有嘲讽,严肃中不失幽默,广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 三十年前的疑案

    三十年前的疑案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是三十多年之后,岁月的冲刷,时代的变迁,令于佳感到异常陌生。当年的荒草甸子变成鱼虾养殖场,旧年的景物已然面目全非,唯有围堤下边那片碧绿的苇草和一望无际浑黄的海水,还能依稀重现逝去的往事。他的眼前即再次浮现出胡小光的身影。一次短暂奇特的邂逅,一个难以履行的承诺,几十年来不断啃噬着于佳的心。
  • 昆嵛儿女(第三部)

    昆嵛儿女(第三部)

    《昆嵛儿女》是作者积半个多世纪的生活阅历、人生思索、文史沉淀,经三十余年的酝酿,四载笔耕,四易其稿,用心血凝成的一部反映一代人生活与思想变化轨迹的长篇力作,展示了主人公一门七个孤儿的成长、奋斗与情感历程,给人启迪,催人发奋。作品文笔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人物生动鲜活,是一部现代“苦菜花”。
  • 车祸

    车祸

    袁小月正在给客人做皮肤护理,裤兜里的手机贴着大腿,发出一阵一阵嗡鸣声。手机不知疲倦地嗡鸣了一阵又一阵,袁小月对它不理不睬。她的手上涂满了按摩膏,一会儿用手肘,一会儿用掌心,一会儿用指肚,在客人的脸上依次打圈、点穴、按摩。客人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美容院有两层,一层是宽敞的大厅,负责接待、咨询,兼做皮肤测试、彩妆、美甲等业务。二层是工作室,工作室是用装潢板隔开的格子间,分为贵宾间与普通间。贵宾间只放一张床,装潢考究,进口壁纸、水晶吊灯,墙上还挂着32英寸液晶电视,房内辟有卫生间。
热门推荐
  • 独家婚宠:权少聘金10个亿

    独家婚宠:权少聘金10个亿

    【正文完】“席焰,我们分手吧!”“理由?”“我要订婚了!”三年前,当童伊人干脆的留下这五个字,便高傲的转身离开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再见面会是这样一副局面。“席焰,你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韩家?”当走投无路的女人无比绝望的开口时,却听耳边响起一阵阴鸷的冷笑:“要我放过你那‘未婚夫’一家,很简单......跪下求我!”“席焰你,无耻...”尽管心有不甘,但最终伊人还是不得不忍着对方给她的羞辱,尽数褪尽华丽的外壳,以及那一身的骄傲和自尊。就在她以为这已经是最大的耻辱时,却不料,这一切不过只是恶魔猎物的开始......
  •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共十一章,分别叙述了超市经营知识入门、超市业改革与发展趋势、超市开业分析、超市选址策略、超市开店流程、投资收益分析等内容。
  • 黑帮老大

    黑帮老大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钱府管家

    钱府管家

    十二岁之前,我是快乐的。我有一个叫起来非常难听的名字:老疙瘩。我不知道爹娘怎么给我起了这样一个怪怪的名字,不过,当娘告诉我有了这个名字连阎王爷也抓不到我时,我就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名字了。嘿嘿,阎王爷的生死簿上都没我,我可以长命百岁了!关东的深冬,水瘦山寒,白雪皑皑,正是日出时分,太阳暖暖的,将雪野映照成了五色耀眼的光带,暖融融地照在大辽河边的雪地上,远远看去,像一幅巨大漂亮的水墨丹青。别看我是下人的孩子,可我最爱的就是水墨。我甚至梦想成为一个丹青高手,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我所喜欢的场景涂绘下来。
  •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行为心理学: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就能掌握行为心理学的精髓,从而正确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只要能读懂他人的内心世界,那么你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真挚的友情,得到贵人的帮助,防范小人的阴谋诡计;就能在职场中获得领导的重视,得到同事的友爱与下属的拥护;就能在情场中获得甜蜜的爱情与幸福美满的婚姻。
  • 聊斋妖道

    聊斋妖道

    妖魔祸世,众生皆苦。诡秘人心,世道艰难!黑暗凶险的乱世,丛林生存的法则。怨鬼、凶煞、世家、异能者,层出不穷。一门仙级的吸星大法,意外成为了李玄的异能,也成为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
  • 破茧仙路

    破茧仙路

    一只诡异的灵蝶带已死的楚安破界而来,在满是荆棘的漫长修仙路迎难而上,在得与失间活出自己的风采,终破茧成仙。(女主正统修仙文)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呆萌蠢丫头:腹黑校草很爱你

    呆萌蠢丫头:腹黑校草很爱你

    三年前,她是寄人篱下的灰姑娘,被亲生父母抛弃,被养父虐待。三年后,她以国际著名小作家强势回归,不就是被抢了男朋友吗?不就是被人冒名顶替吗?这些她通通都要全部要一点点拿回来!厉昊宸讽刺道:“白颜玥,三年了,蛇蝎心肠的你终于回来了?”白颜玥冷笑一下回答道:“托你的福!”厉昊宸威胁道:“那你把你三年来欠我的通通还给我,不然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 契约俏新娘

    契约俏新娘

    云想是武林名门世家之女,因为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是从小被当做男儿养大,在她父亲死后,被宗室子弟谋害,不慎被逼落悬崖,被悬下流水冲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旁,被一名少年救起。少年名为夜寻,是村中的一名孤儿,被养在亲戚家中,村子排外,而且他与亲戚的关系也不太好,所以他不能将云想安排在亲戚家,只能将她安置在自己父母从前住的小木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