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引发了人群中的几声低笑,我面罩下的脸红了。一年之前,有一次我不小心搭I-洛克的马去外世界去打了些经验值。在把我放到灰鹰堡的一个低级任务区后,这个鸟人居然跟踪了我好一会儿。我杀了几个小时的地精,等着他们刷新,然后再杀,一遍又一遍。那时我还只有一级,只有这么一种安全的升级方法。那晚I-洛克给我的角色截了几张图并给它们命名为“帕西法尔·鸡巴,威武的地精屠杀者”,然后他把这些照片放上了母巢。他还经常找机会把这些图片贴子重新顶到论坛顶端。他一直不想让我好过。
“没错,二货,”我站起身走到他旁边,“你就是个白痴。十四级能说明什么问题?能说明你智商高到可以当猎手了吗?”
“说得好。”埃奇点头同意。我们碰了碰拳头,人群中传来了更多偷笑声,但现在是朝着I-洛克去的了。
I-洛克盯着我们看了一会儿。“好吧,让我们来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二货。”他说,“瞧瞧这个,阳痿男们。”他笑着从物品栏里拿出个什么东西高高举起。一个还带着包装盒的雅达利2600游戏卡。他有意挡住了游戏的名字,不过我看到了包装上的图案:一对穿着古希腊式装束的年轻男女挥舞着手中的剑,身后是米诺陶斯和独眼巨人。“知道这是什么吗,高玩?”I-洛克挑衅道,“让爷爷给你点提示……这个游戏发行的时候里头包含了几个谜题,第一个解开它们的玩家可以赢得奖品。听着耳熟吗?”
傻逼I-洛克总觉得只有自己才能发现这些大路货,还特喜欢拿出来秀。没错,猎手们都喜欢在人前显摆,以证明自己比对方强得多,但I-洛克这样的,就真的只能呵呵了。
“你火星来的,对吗?”我说,“到现在才发现寻剑系列?”
I-洛克的脸像霜打的茄子。
“这是《寻剑:土元素界》,”我继续说道,“这个系列的开山之作。1982年发行。”我的笑意更浓了,“你知道这个系列的后三部作品叫什么吗?”
他的眼睛眯了起来,他,毫无疑问地,呆住了。像我说的那样,他就是个傻逼。
“有人知道吗?”我向周围的人提出这个问题。其他猎手相互对望,没人开口。
“《火元素界》《水元素界》,还有《风元素界》。”埃奇回答。
“对了!”我们再一次碰拳,“但是《风元素界》没有制作完,因为雅达利的经营出了问题,所以这场比赛在完成之前就被取消了。”
I-洛克安静地把游戏盒收回了物品栏里。
“你该加入‘跪舔’那帮人,I-洛克。”埃奇笑着说,“他们需要你丰富的知识。”
I-洛克气得发抖,“如果你们两个基佬早就知道寻剑比赛,为什么我从来没听你们讲过呢?”
“别傻了,I-洛克。”埃奇摇着头,“《寻剑:土元素界》是‘冒险’的非正式续集。这是常识。所有人都知道。”
I-洛克想要挽回点脸面,“好吧,如果你们俩都是这样的专家,那我问你们,谁是寻剑系列的设计师?”
“丹·希瑟和托德·弗雷。”我回答,“问点有难度的吧。”
“让我来,”埃奇插嘴,“雅达利给这场比赛的胜利者准备了什么奖品?”
“啊,”我应道,“好家伙。我想想……《土元素界》的奖品是真言护符,那可是镶钻的真金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得奖者为了支付大学学费,把它熔化后卖掉了。”
“说得真准啊。”埃奇鼓励道,“别拖时间,另两个呢?”
“我没拖时间。《火元素界》的奖品是光明圣杯,《水元素界》的奖品是生命王冠,不过它没有被派出去,因为比赛被取消了。《风元素界》的也是一样,它预设的奖品是贤者之石。”
埃奇咧嘴大笑,伸手跟我击掌两次,然后补充道:“按照当初的设想,这四个奖品的获得者会再争夺一个大奖,终极魔法之剑。”
我点点头,“这些奖品都来自于《寻剑》的衍生漫画。顺便告诉你,在《安诺拉的邀请》最后那个藏宝室画面里,你也能找到那些漫画。”
人群开始鼓掌,I-洛克则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
刚成为猎手那会儿,我就知道哈利迪明显是从《寻剑》中获得了灵感才想出的彩蛋比赛,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借鉴里面的谜题——反正为了预防万一,我已经掌握了那些谜题和它们的解谜思路。
“算你们牛,这样行了吧。”I-洛克说,“不过你们讨论的东西还真是无聊。”
“而你,”我回嘴道,“很明显需要换个行当。你根本就没有成为猎手的智商和热情。”
“没错,”埃奇说,“做点学问吧,I-洛克。我的意思是,你知道维基吗?免费的资料库,不用掏钱。”
I-洛克似乎失去了争论的兴趣,他转身走向房间另一侧的漫画书柜。“随便,”他回头道,“要不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线下睡觉的话,这些没用的狗屎玩意儿我肯定知道得比你俩都多。”
埃奇无视了他。“《寻剑》漫画里那对双胞胎叫什么名字?”他继续对我提问。
“塔拉和托尔。”
“操,Z!不愧是你。”
“谢谢,埃奇。”
又一条提醒在屏幕边缘闪烁,告诉我上课前三分钟的预备铃刚刚已经打响。我知道埃奇和I-洛克也看到了同样的消息,因为所有学校的时刻表都是同一张。
“又要学习一整天喽。”埃奇说着站了起来。
“烦死了,”I-洛克说,“等会儿再见你们两个屌丝。”他朝我竖了竖中指,然后角色便从聊天室中隐去。其他的猎手也逐渐退出消失,最后房间里只剩下我和埃奇。
“说真的,埃奇,”我说,“你为什么允许那个白痴进来?”
“因为戏弄他很有趣,而他的无知也给我带来了希望。”
“什么?”
“如果其他猎手也像他那样大脑空白,Z,相信我——那样我们很可能赢得这场比赛。”
我耸耸肩,“也就那么一说而已。”
“今晚放学还来吗?七点多?我有点事要做,不过那之后我会看几部老电影,太空歌剧一类的。”
“噢,好,”我回答,“算我一个。”
我们同时退出,这时上课铃声刚好响起。
0004
帕西法尔睁开眼睛,世界史课室重新占据了视野。周围的座位已经坐满了同学,接着,我们的老师,阿万诺维奇先生,浮现在课室门口。老阿看起来是个微胖、秃顶的大学教授,笑容很有亲和力。他戴金边眼镜,穿粗花呢夹克,听他讲课就像是在读狄更斯的小说。他是个好老师,我喜欢他。
当然了,我不知道阿万诺维奇的真名实姓,甚至不知道“他”的性别究竟为何。就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他也可能是个住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因纽特女人,选择这副相貌不过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她的讲课。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发自真心,非常诚恳。
其他的老师也很棒。和现实中永远拉着马脸的教授不同,绿洲里的大部分老师看起来都热爱自己的工作,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照料学生或是维持纪律的缘故。绿洲会替他们做好这些:比如上课的时候,学生无法任意走动,老师们只要好好讲课就行了。
而且网上授课对学生也更具吸引力,教室就像传送门,老师不用离开校园,就可以带着学生们游历各地。
今早的世界史课上,阿万诺维奇就用一个独立的模拟进程,带领我们目睹了公元1922年埃及考古学家发掘图坦卡蒙法老墓葬的场景。(昨天,我们还在同样的地方见证了公元前1332年图坦卡蒙王朝的辉煌。)
第二节生物课,我们又穿行在人类的动脉血管之中,感受着心脏的跳动,就像在看老电影《神奇旅程》[35]。
而在艺术课上,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一顶无檐软帽,戴着它参观了卢浮宫;到了天文课,我们又登上了木星的每一颗卫星。我们站在木卫一遍布火山口的地表,听老师解释火山口的形成过程。讲课的时候,木星遮住了半个天空,大红斑就在老师左肩的位置上翻腾。后来她捏了捏手指,我们便到了欧罗巴,开始讨论冰层之下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午饭是在学校的草坪上解决的,我望着虚拟的场景,打开面罩吃起了一条蛋白质棒。这总比看着秘密基地吃饭强得多。其实,高中生已经有了在闲暇时去往外世界的权限,但你也知道,我付不起那钱。
登录《绿洲》是免费的,但是在里面旅行则不然。传送到外世界再传送回来的费用对我而言难以承受。每当放学铃声响起,现实世界中有事的学生就会马上退出《绿洲》,其他人则会去外世界游荡。很多学生拥有自己的星际飞船。卢德斯的停机坪上满是飞碟、钛战机、旧式NASA太空梭、《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中的毒蛇战斗机,还有其他科幻电影里的各色太空船。每天下午这些飞船都会塞满天空,飞向未知的虚拟宇宙。而这时我只能满怀羡慕嫉妒恨地仰视。那些没有船的学生会搭便车去最近的太空交通站,参加某个外世界的舞会,打打游戏竞技场,或是跑到摇滚音乐会去为某个明星摇旗呐喊。可是我呢?我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卢德斯——整个绿洲最无聊的星球上。
这个以真实体感模拟系统为核心而建立的虚拟世界真是庞大得不可思议。
《绿洲》刚开始发行的时候,里面只有几百个星球可以探索,它们都是由GSS程序员和艺术家所设计的。这些星球的环境各不相同,从剑与魔法的世界,到以赛博朋克为主题的超大行星级城市,再到满是辐射变异僵尸的下水道,无所不包。这些星球上的一切都被刻画到了极致。他们的建模后来也大量应用于新开发的地区。人工智能NPC遍布所有的星球——这些系统控制的人物、野兽、怪物、外星人和机器人,和《绿洲》玩家们进行着充分的互动。
GSS的大气磅礴更体现在他们对以往同类型作品的包容上,《无尽的任务》和《魔兽世界》[36]都复刻在了《绿洲》里,你可以选择登录诺拉斯或者艾泽拉斯。其他的虚拟世界也是一样,不单单有虚拟实境[37]和《黑客帝国》里的矩阵。你甚至能看到《萤火虫》[38]宇宙靠在《星球大战》宇宙的旁边,《星际迷航》的世界则和《星球大战》相去不远。还有中土世界、瓦肯星、波恩、阿拉吉斯、斯塔洛缪拉β星、环形世界,一个又一个晶壁系,一个又一个位面,一个又一个世界[39]。
为了区分和方便导航,《绿洲》将它们划割成了二十七个正方形的分区,每个分区里都有几百个不同的星球——或者位面,随你怎么称呼。(二十七块的三维地图放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某种魔方。和大部分猎手的看法一样,我认为这绝非巧合。)每一个分区都不多不少地正好长一百零八亿公里,也就是十光时,所以如果你以光速前进(这是《绿洲》里飞船最快的速度),就刚好能在十小时内从分区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这种长途旅行可不便宜,只有极少数飞船能做到,而且你还得有足够的燃料。GSS赚钱的方式之一,就是让人们用虚拟燃料来补给虚拟飞船。当然,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传送费。毕竟,传送是最快的方法,虽然也是最贵的。
在《绿洲》里来回穿梭不仅贵,还很危险。因为每个分区被分成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空间,通常这些空间会同时包含好几个世界——有些只有几公里大,有些则辽阔无边。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规则。比方说,在某些空间能使用魔法,而在另一些地方就不行。科技也是如此,如果你的飞船误闯哪个禁止高科技的空间,曲速引擎就会在瞬间停止运转,然后就得花钱请个灰袍巫师用咒语把你踢到另一个科技空间去。
简而言之,双重空间同时允许魔法和科技,零空间则两个都不允许。安全区无法PK战斗,PVP版图内则人人自危。
所以在进入未知的新空间或者分区时,你得处处谨慎,留点心眼。
但我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只能待在学校。
卢德斯就是个大学校,这里一个任务都接不着,更别说什么玩家PK了。这里只有上千个相同的校园,还有隔开它们的绿地、公园、河流、草地和树林。没有城堡、地下城、同温层堡垒,没有怪物、异形和外星人,没有钱,没有装备。
无数的理由让我觉得这里糟糕透顶。
完成任务和打怪是低级玩家刷经验的唯一方法。有了经验你才能升级,升级了你才能变强,同时获得新的能力。
但大多数《绿洲》用户根本不关心他们的等级或者是游戏本身。《绿洲》只是他们用来娱乐、做生意、购物或者聊天的平台。这些用户从来不会进入任务区或者PVP区,对一级的角色而言那无异于自寻死路。反正只要待在安全区,比如卢德斯,就根本不用担心会遭到抢劫、绑架或者击杀。
我讨厌待在安全区。
如果我想找到哈利迪彩蛋,就一定得去那些危险的地方进行冒险;而如果我没有能力和装备保护自己,那冒险就是空谈和扯淡。
过去五年里,我慢慢把自己升到了三级。这可不容易。我搭过别人的便车(通常是埃奇),当他们去某个我不会死掉的世界时,我会让他们把我放到新手区,然后花上通宵或者整个周末来杀杀兽人、地精或者别的干不掉我的垃圾怪。我每杀一只怪,就会涨一点经验,还能获得一些铜币或者银币。这些钱可以换成绿洲点,我就是用它们传送回卢德斯的,不过基本上等到我攒够回卢德斯的钱时,上课铃也该响了。有时候,这些怪还会掉点装备,我的剑、盾、盔甲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