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5400000005

第5章 癫狂的前奏(4)

话说当时国人,对天津教案都极为关注,所有人都心神不安,害怕被洋人剜眼挖心,看到夫子的调查报告,急忙拿过来看。看了一遍,没看太懂,看了第二遍,没看太明白,再看第三遍,然后所有人慢慢的抬起头来,满脸的困惑痛苦,与茫然索思而不可解。又过去好长时间,就听一声响亮清脆的京口骂娘声:曾国藩我操你二大爷!所有的人们,齐齐的怒骂起来。

你看这曾夫子的调查报告,写的是什么玩意?英法各国乃著名大邦,岂肯为此残忍之行?岂有此理,我天朝还是上国呢,不是照样把男人割去卵袋,把女人囚入深宫?再看夫子的论据,那更是叫人上火,居然以康熙年间允许天主教为理由,做为教堂清白的证据,还说什么:彼以仁慈为名,而反受残酷之谤,宜洋人之忿忿不平也。你说洋人仁慈,难道我天朝上国残暴不成?你说洋人忿忿不平,难道我天朝被挖去眼珠、剖出心脏的小民,就活该洋人虐杀?

这个调查有问题!一无凭,二无据,完全是睁两眼珠子乱讲,硬说洋人清白无辜。

想不到啊,想不到,让小民百姓寄予了无限期望的曾夫子,竟然是这样一个人。明摆着,这个曾国藩,是被洋人收买了,当汉奸了!

北京城中,湘江士子率先发难,发一声喊,冲入了湖南会馆,把曾夫子亲笔题写的牌匾,当场砸得稀烂。

不怪大家生气,你看看曾夫子这个奏折,这说的是人话吗?

群情汹汹,物议纷纷。宜闻者各怀义愤,大肆诋呵,与曾国藩相熟的朋友们,于极度震骇之中,坐下来开始给曾国藩写信,苦劝曾国藩及早回头,不要再在卖国贼的道路上执迷不悟了。

而曾国藩看了邸报,也是目瞪口呆,他万难置信,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点没错,千真万确,上面每一句每一字,都是他老人家的亲笔,朝廷真的没冤枉他。他老人家慢慢的坐下来,脱口骂了一句:操你娘朝廷,你咋个这么缺德啊?你既然要把我的奏折公开,那就全部公开吗,怎么只公开开头的一小部分,断章取义,误导读者,朝廷你这不是坑爹吗!

什么?这只是奏折的部分内容?快来看看后面还有什么。

至津民之所以积疑生愤者,则亦有故。盖见外国之堂终年扃闭,过于秘密,莫能窥测底里。教堂、仁慈堂皆有地窖,系从他处募工修造者。臣等亲履被烧堂赴,细加查勘,其为地窖不过隔去潮湿度置煤炭,非有他用。而津民未尽目睹,但闻地窖深邃,各幼孩幽闭其中,又不经本地匠人之手,其致疑一也。

中国人民有至仁慈堂治病者,往往被留不令复出,即如前任江西进贤县知县魏席珍之女贺魏氏,带女人入堂治病,久而不还。其父至堂婉劝回家,坚不肯归,因谓有药迷丧本心,其致疑二也。

仁慈堂收留无依子女,虽乞丐、穷民及疾病将死者亦皆收入。彼教又有施洗之说。施洗者其人已死,而教主以水沃其额而封其目,谓可升天堂也。百姓见其收及将死之人,闻其亲洗新尸之眼,已堪诧异。又由他处车船致送来津者动辄数十百人,皆但见其入而不见其出,不明何故,其致疑三也。

堂中院落较多,或念经,或读书,或佣工,或医药,分类而处,有子在前院而母在后院,母在仁慈堂而子在河楼教堂,往往经年不一相见,其致疑四也。

加以本年四五月间,有拐匪用药迷人之事,适于是时堂中死人过多,其掩埋又多以夜,或有两尸三尸共一棺者。五月初六日河东丛冢有为狗所发者一棺二尸。天津镇中营游击左宝贵等曾经目睹死人皆由内先腐,此独由外先腐,胸腹皆烂,肠肚外露。由是浮言大起,其致疑五也。

平日熟闻各处檄文揭贴之言,信为确据,而又积此五疑于中,各怀恚恨。迨至拐匪牵涉教堂,丛冢洞见胸腹,而众怒已不可遏。迨至府县赴堂相讯王三,丰领事对官放枪,而众怒万不可遏。是以万口哗躁,同时并举,猝成巨变。其浮嚣固属可恶,而其积疑则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今既查明根原,惟有仰恳皇上明降谕旨,通饬各省,俾知从前檄文揭贴所称教民挖眼剖心戕害生民之说多属虚诬,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一以雪洋人之冤,一以解士民之惑,并请将津人致疑之由宣示一二。天津风气刚劲,人多好义,其仅止随声附和者不失为义愤所激,自当一切置之不问。其行凶首要各犯及乘机抢夺之徒,自当捕拿严惩以儆将来。在中国戕官毙命尚当按名拟抵,况伤害外国多命几开边衅,刁风尤不可长。惟当时非有倡首之人预为纠集,正凶本无主名,津郡人心至今未靖,向来有曰混星子者结党成群,好乱乐祸,必须佐以兵力,乃足以资弹压。顷将保定铭军三千人调扎静海,此军系记名臬司丁寿昌统带。该员现署天津道缺。一俟民气稍定,即以缉凶事件委之该署道督同府县办理,当可胜任。至武兰珍犯供已牵涉教堂,经臣祟厚饬令地方官赴堂查验,实为解惑众疑起见。近日江南亦有教堂迷拐之谣,亦即如此办理。其后丰大业等之死,教堂公馆之焚,变起仓猝,非复人力所能禁止。惟地方酿成如此巨案,究系官府不能化导于平时,不能预防于先事。现已将道、府、县三员均行撤任,听候查办,由臣国藩拣员署理。

同日别处片具奏,其杀毙人口现经确查姓名实数,惟仁慈堂尚有女尸五具,未经寻获,其余均妥为棺殓,交英国领事官李蔚海收存。俄国三人,已由该国领事官孔气验明掩埋。谨开列清单,恭呈御览。法国公使罗淑亚业经到津议及赔修教堂事宜,臣等拟即派员经理。余俟议有端绪,续行陈奏。其误毙俄国之人命、误毁英美两国之讲堂,亦俟议结另行具奏。所有查明大概情形,谨具折先行会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原来是这样!

公布曾国藩的奏折,还是朝廷应曾国藩自己的要求。曾国藩要求的是,公布他奏折中对天津教案事件的原因分析,让民众明白是怎么回事,避免此类的事件再次发生。朝廷从谏如流,把曾国藩对事件的心理分析彻底雪藏,单单只公布了一个最容易误导大众的开头结论部分。由于只有结论,没有分析过程,更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让公众惊愕之下,怒不可竭,齐声大骂曾国藩是卖国贼。

曾夫子就是这样吃朝廷摆布了一道,真是让他老人家憋气又窝火。

然则,朝廷为何要如此摆布曾夫子呢?

(7)从大帅到重臣

相隔了一个半世纪,我们再来看曾夫子的这篇奏折,不由得惊叹于夫子的智慧卓识。他的奏折,宛如一部极富思想价值的学术报告,把当时天津民变的经过进行了详细的心理分析,最有意义的就是奏折中的五种引发疑心的情形:教堂秘密、内有地窖,引发闲人无限猜测之一、基督教义对国人的强大吸引力,导致无知者的惊恐疑惑之二、教堂扶死救伤,神圣仪式引发冷漠国人的不解之三、教堂采用现代管理,与中土的农耕生活造成隔膜之四、教堂收殓骸骨,与朝廷坐视饥民沦为饿殍却无动于衷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之五。凡此五疑,恰恰是新文明对落后的皇家暴力政权的替代,无论是其思想价值,还是现实意义,都对中华文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所以曾夫子请求朝廷将他的五疑公开,让中国人睁开眼睛,向现代文明挺进,不要再泥陷于野蛮肮脏的权力时代。

但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坚决不肯公开曾夫子的分析过程与相关证据,反而故意只公布夫子的调查结论。失去分析与证据,夫子的结论就变成了无地放矢,变成了凭空臆断,毫无根据毫无理由的将西方文明凌驾于中土旧文明之上,这理所当然的引发了公众的愤怒与不满。

朝廷这么做,还真有自己的道理。徜公布曾夫子的五疑之论,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教堂扶死救伤,仁慈厚德,而朝廷却干着割除男人卵袋,将女人掳入宫中为奴的野蛮勾当,这么一比较,让朝廷还怎么再混下去?

更何况,朝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需要闭塞民众的耳目,让民众仇恨先进的西洋文明,而朝廷就在这种愚昧与仇恨之中,坐享太平,岂不美哉?

恰恰是朝廷的闭塞民智,推波助澜,终于引爆了三十年后的全国性的群体癫狂,大清帝国正是丧送在愚昧无知的暴民之手。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所谓水能栽舟,亦可覆舟。落后的暴力政权维系在民众的无知之上,也毁灭于民众的无知之上。朝廷求暴得暴,并无所怨,单只是五千年的中华民族陪同大清帝国做了殉葬,实乃让人嘘唏之悲。

此外,朝廷只公布结论,不公布分析过程与相关证据,坑害曾夫子,还造成了一个朝廷求之不得的好结果。这个结果就是让民众的仇恨之火,由洋人霎时间转向了曾夫子,在毁掉了曾夫子通过平灭叛军而形成的巨大影响力的同时,还将民众对洋人的仇恨转移,避免了洋人发火,炮舰相向,这应该是朝廷最引以自豪的一次危机公关。

话说曾夫子被朝廷暗算,急气之下,旧疾复发,眩晕呕吐,卧床不起。朝廷趁机一脚踢开曾夫子,将夫子回调为两江总督,另设李鸿章为直隶总督,替曾夫子解决天津教案的后续事宜,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脱胞换位,把屁股挪到了湖广总督的位子上。

这时候的李鸿章,他已经成功的由大帅转型为国家重臣,成为与他老师曾国藩平起平坐的帝国肱股。早在李鸿章平灭捻军之后,同治七年(1868年)被授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又由兼署理两江总督改由湖广总督,这一年他才四十六岁。而六年前的他,却只一个落拓潦倒,满腹牢骚,忧悒于心不得志的中年失败男。而且他还奉旨入京,受到了慈禧和同治的亲切接见,皇太后及皇帝对他宠爱有加,赐他予紫禁城内骑马如仪。当他骑在马上,于人们羡慕的眼光之中,回望13年前他在北京街头闲逛的书摊,心潮必然是起伏不已。

短短六年,由一名中年失意男转型为帝国第一号名臣,得益于李鸿章那比老师曾国藩更善于机变的脑子。

事实上,正当曾夫子为处理天津教案,而被坏心眼的朝廷坑害,一世名节俱毁的时候,李鸿章已经快刀斩乱麻,连续处理了两起教案。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波澜不兴,简捷明快,朝廷满意,百姓认可,洋人也无话说。能够三梭刮刀切豆腐,还切得面面俱光,这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李鸿章又是如何摆平的各方矛盾的呢?

李鸿章处理的第一起教案,史称南京堂址案。时间是在李鸿章刚刚平灭了捻军之后,南京城中,洋人闹了起来,最气人的是许多洋人排成长队,浩浩荡荡去北京城上访。专制国最恨最恨的就是上访了,有人上访,就表明不和谐,对于上访的中国人,直接截访,打半死送精神病院关押起来,官员们对自己干出来的脏事,眼不见心不烦,这样就和谐了。可是洋人你不能截访,不能打他个半死,更不能把洋人送精神病院关起来,洋人不关你就已经给你面子了。

所以,郁闷的朝廷就传旨,命当时官拜江苏巡抚兼署理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去南京解决这个问题。

先来看看李鸿章当时的职务:他仍然是江苏巡抚,又兼署理两江总督,江苏的日常工作由他负责,两江的大事小情也是他说了算。可是他既不在江苏,也不在两江,而是在山东河北战场上剿杀捻军。军务政务民务洋务,他一个人可同时做许多完全没有交集的工作,而且还干得明明白白,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对此,李鸿章曾说:这世上的事儿,再也没有比做官更容易的了。

为什么李鸿章做官容易?

这是因为做官并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而是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摆平方方面面的矛盾。也就是在诸多彼此矛盾的诉求之中,寻求一个美妙的平衡点,能够让各方都接受。这种事情,对于洞察人性人心的李鸿章而言,那简直是再也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所以他认为做官比较容易,而真正做事就比较难。

李鸿章成功摆平南京堂址案,正是他这方面过人才干的流露。

话说李鸿章到了南京,仔细一看这个案子,顿时就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难怪这个案子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却原来是一起历史遗案,其源由大概要上溯到康熙老爷爷时代的旧事。

可能就是康熙时代,甚至有可能更早,南京城有天主教堂一座。后来朝廷禁止洋教,就宣布教堂归为朝廷所有,当时的洋人火轮船还没有打过来,只有几个传教士,手持十字架不停的央求上帝,但没有效果。现在洋人的势力大举入侵,传教士们顿时凶了起来,强烈要求当地官员归还教堂。

当地官员哪有胆子惹洋人?可是老教堂已经为民居所占据,官员又不敢强拆,如果敢把民居强拆了给洋人,南京城铁定暴乱,只怕地方官全家老小,都得被暴民活活打死。所以地方官想出来个折衰方案,老教堂这事就算了,另找块地给洋人,如何?

对此建议,洋人断然拒绝。

洋人称:他们只要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属于自己的,决不伸手。实际上真正的理由,有可能是老教堂地处民居中心,把教堂要回来宜于传教。如果听了地方官的话,把新教堂建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那是洋人绝对不肯接受的。

洋人大队的上访人马入京,在总理衙门前吵闹不休。朝廷又气又怕,传旨给李鸿章:毋任地方官借词迁延,致该国有所借口,日事哓哓。要求李鸿章一切听洋人之要求,迅速了结此案,免得洋人动了真火,拿出洋枪洋炮来对朝廷乱打。

对于总理衙门的要求,李鸿章断然拒绝。

(8)拖延就是高效率

朝廷惧怕洋人,迁怒南京地方官,并要求李鸿章立即向洋人屈膝投降,委曲求全。这个工作精神可不符合李鸿章的胃口,他上疏说: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介绍了罗斯柴尔德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了这个星球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显赫的名字上。而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来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加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Travels with a Donkey in the Cevennes

    Travels with a Donkey in the Cevenn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权歌天下

    凰权歌天下

    后世对南梁顺统帝推崇备至,盛赞其在位期间,乃大梁盛世之序幕。有趣的是,在所有歌功颂德的文献记录中,都非常一致的提到,顺统帝一生唯一之污点:帝独宠皇后谢氏甚!“你要做什么?”他瘫在地上,只见她一手拿着匕首一手却伸进他的亵衣之中。“殿下以为呢?”她缓缓扯开他的衣襟,举起手将匕首一举刺下……“你就不怕遭报应吗?”她懒懒地躺在榻上手上慢慢涂着丹蔻,瞧这下面一脸狼狈的女人邪邪一笑道:“报应?在这里,本宫就是报应!”
  • 一斛珠【全本+出版】

    一斛珠【全本+出版】

    对郗屹湘来说,过去几年的生活像是一场浑浑噩噩的逃离。逃离记忆,逃离亲人,逃离情感。斗转星移,事易时迁,她攒足勇气,回来面对曾经逃离的一切。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依旧恨她入骨;偶然邂逅的温润君子,则步步紧追……一场又一场的遭遇,让她身心交悴、疲惫不堪。是向前,还是回头?当浮华褪去、恩怨呈现,他们确然明白的只是——如果生命能够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爱你。
  • 奇效冬病夏治

    奇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历史悠久而颇具特色的自然疗法。冬病夏治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要手段,配合针刺、艾灸、拔罐、热熨、洗浴、刮痧、穴位注射、埋线和中药内服等各种方法,灵活多样,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创无痛、经济实用、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等特点。编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冬病夏治的机制、特点、主要操作手段、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等内容,并以病为纲,因病选方,整理出36种疾病的冬病夏治方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
  • 重生田园养儿记

    重生田园养儿记

    一次意外的爆炸让医学硕士林雅意外重生到了一个农家女身上,而且农家女还有一个儿子,为了儿子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傻子,本想着凭自己本事攒点钱早日离开,不成想发现自己对这个傻子动了感情,呸呸呸,她好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怎么能看到漂亮的男子就脸红呢,虽然自己对他动心了,可是深宅大院可不是她的归宿,况且她还有秘密欺瞒了人家,突然有一天听说有个神医可以治自己的傻子夫君的病,她的夫君临走时还让她等自己回来,正当她犹豫不决时,却被亲近的人出卖,被人直接休了赶出了府去,也许老天已经为她做了决定,于是她带着她那个儿子离开了,她林雅好不容易重生一次,可要踏遍这里最美的风景也不枉这一世。(欢迎入坑,甜宠1∨1)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簪花扶鬓长安步

    簪花扶鬓长安步

    慕皎皎一副药治好了相府长公子的一条腿,借此机遇嫁入高门,成了相府六少夫人。从此,坊间多了一个传说——相府六公子的一辈子就只值他大哥的一条腿!因此人送雅号——崔一腿。崔六公子惨遭羞辱,决心一定要咸鱼翻身,一雪前耻!于是,一场啼笑皆非的婚姻大戏拉开大幕:某男要死不活脸:“你当初为什么要嫁给我?”某女:“这世上只有两种男人我会嫁。一种在能力上压倒我,让我心甘情愿拜服在他脚下;另一种,则是长得赏心悦目,让我光是看着就能欢欢喜喜的养着他。”“那我属于哪种?”“第二种。”“啊啊啊,老子受不了了,老子要休妻!休妻!”
  • 古美山迷案

    古美山迷案

    堂兄堂弟,都是古美村的能人好汉,却为了一块山地,争出一场情仇恩怨的来龙去脉,揭开了一桩隐藏了六年之久的命案,演译出一段凶险诡诈的人间悲剧……今天是莫绍奎最高兴的日子,因为洽谈了近两个月的合作项目——古美山锑矿冶炼厂终于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说起来,这纯属一种巧合,两个月前,古美山的矿老板莫绍奎无意间听一位来拉矿石的驾驶员说,省城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很看好锑材的行情,准备投资到矿上,与矿主联合办一家锑矿冶炼厂。对于这个商业信息,莫绍奎当然不肯错过。
  • 三国之绝世谋臣

    三国之绝世谋臣

    诸侯并起,各地英才杰出。卧龙之声诸葛亮,羽扇纶巾周公瑾,雏凤之名庞统,毒士之谋贾诩,王佐之才荀彧,鬼才之见郭嘉,鹰视狼顾司马懿,江东才俊陆逊……谋士可上阵领兵,可下阵安邦治国。一计便可血流成河,这是属于谋士的战场。江问因为一封募兵令,加入了只属于这次谋士之间的战场,与孙策,周瑜,吕蒙等人……共谋大业。新书已发《我在武道界有家店》
  • 独倚风云

    独倚风云

    她是龙梦琦,又是沈梦琦,也是云琦。她本是龙吟国郡主,何故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了15年?在两地来回穿梭之际,她与他展开了一段恋情,身怀武功的她如何捍卫自己的爱情?将来要继承皇位的她,能与现代的他在一起吗?她又与江湖人闻风色变的云霄宫有何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