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3300000006

第6章 负气打擂台

名震京津的冬皇为什么不上舞台了?冯公馆的绑票杀人案终于让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原来,她被一个著名伶人包养,秘藏起来。本来,她有个未婚夫,名字叫李志刚。他们两个郎才女貌,十分般配,就是因为这个名伶的插足,使得他们反目成仇。她的未婚夫被警方枪毙,枭首示众,肯定是那个著名伶人指使的……

如此等等,就是这个凶杀事件发生后的流言。名人,美女,凶手,这些要素确实是制造新闻的最佳构件,京城一片哗然。于是乎,种种传闻加到了完美男人梅兰芳的身上,让他百口难辩。

他的妻子福芝芳呢,她早就知道梅兰芳金屋藏娇与孟小冬另建新家。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丈夫的关系,大半年来她一直忍气吞声,人前人后从不提这个事情。平日里,她依然像往常一样,照料梅兰芳的生活起居,帮他打理演出中的事务。梅兰芳自然也体谅她的一片苦心,把一半的身心放在家里。没想到,居然生出这样的事情,弄得整个京城人都知道了,福芝芳再想沉默已无可能,更何况是危及丈夫性命的事情?于是,福芝芳借着这个机会,大吵大闹,让梅兰芳苦不堪言。

冯宅凶案确实与自己有关,福芝芳的吵闹不无道理,内外交困的梅兰芳不能不顾忌这些。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也为了保护孟小冬,他不得不暂时减少与她的来往。接下来,他确实有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忙于准备“访美演出”的工作。

在电影《梅兰芳》中,观众看到的情节是因为梅兰芳迷恋孟小冬,冯如山(原型冯耿光)为了逼他访美演出,雇佣了一个杀手去刺杀孟小冬,以减少甚至去掉他“访美演出”的羁绊。这个电影情节的处理,和真实事件是不相符的。

冯宅凶案这样的血腥事件,无论放到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它改变了梅兰芳的日常生活,更改变了孟小冬的内心世界。新婚宴尔,梅兰芳还会两头跑,既顾及福芝芳,也顾及她孟小冬。这样的生活,她早有思想准备,所以不会心生埋怨。现在呢,梅兰芳每星期来一次也保证不了,有的时候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见上一面。

他在哪儿呢?爱情又在哪儿呢?虽说在舞台上演的都是些须生甚至是些英雄好汉,可到底是一颗女儿心,聪明敏感的孟小冬忧伤地感觉到,梅大爷对自己的感情大大降温了。梅兰芳说是忙于访美演出的工作,没时间过来,事实也是如此。但在孟小冬看来,这是借口,是移情别恋的借口。

女人碰到这样的事情,就很难做通自己的思想工作,更何况本就心高气傲的孟小冬?而且,这个时候的孟小冬依然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梅兰芳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和生活依靠。“他不理我了,我该怎么办?我这日子怎么过?”渐渐地,她开始烦闷起来,甚至有些抑郁,但她还在憧憬着。

1928年春节过后,孟小冬收到一份由家人转来的天津的《北洋画报》,上面刊有一则消息:“梅兰芳此次来津,仍寓居顺德饭店。但挈其妾福芝芳同行,则系初次。”

孟的家人用意很明显,梅兰芳去天津演出带了妻子,但不是孟小冬,而是福芝芳,为她鸣不平。

孟小冬能不明白?这下她由委屈变成了气愤。想自己年纪轻轻,事业不要,名分不要,把自己锁在深深的院子里,苦苦地等待。现在呢,他却带着福芝芳到处逍遥,对我是不理不睬漠不关心。

她越想越气,越气越想,最后,愤然回了娘家。

小冬回到娘家,孟五爷夫妇自然高兴。因为自从小冬和梅兰芳结婚后,她就极少回来。见女儿心情不好,他们自然知道原因,都说梅兰芳的不是。孟母说:“这倒好,没有和他结婚前,冬儿唱戏家里日子一点不愁,常有结余。现在一点进账也没了,还让你受这番委屈,真是何苦?”

孟五爷说:“他不光是对我家小冬不好,前几天王毓楼来,说他妹妹王明华(梅兰芳的元配夫人)在天津病重,梅却带着福二到天津游逛,连医院都不去一下,真是无情无义!”

父母在一旁数落,孟小冬在一旁听,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孟五爷帮她拿了个主意,说:“小冬啊,这样下去你都没法活了,先把日子过好。他能去天津唱戏,你为什么不能去唱?”

这话确实有道理!孟小冬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决定重出江湖,登台演出,演出地点也是天津。这样安排,明摆着她是想和梅兰芳打擂台,出出心头的恶气。唉,这就是奇女子孟小冬生气的方式。戏迷们知道了个中原因,说不定还会说:“冬皇,你就和梅大爷闹别扭吧,我们乐得多看几场你的大戏!”

天津方面听说冬皇复出,而且主动提出要来天津,欣喜万分。于是乎,大报小报争相报道,有的刊诗文,有的开专栏,为她的复出造势。如此一来,孟小冬的天津之行未去先热,很大程度地勾起了戏迷们的期待。本来,天津有一批她的老观众,阔别两年,那更是翘首以待,希望一睹为快。

果然,演出期间,孟小冬的戏异常火爆,场场爆满,她一口气唱了十天的戏。连戏十天,那得多大的体力和精力?其实,这个时候的小冬,即便不在气头上,也有这样大的干劲。

冬皇的这次演出,还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去观摩。一个小女子,居然可以演男人,而且演得活灵活现,这太令外国人惊讶了。他们纷纷发出邀请,约孟小冬去他们的办事处,讨教中国戏曲方面的问题。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孟小冬一律便装,甚至身着男装,不敷脂粉,落落大方,受到各界人士的赞美。现在,网上有孟小冬男士打扮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粉雕玉琢,眉目含情,风流倜傥,很像《胭脂扣》里的十二少,颇有现代花样美男的特色。

当然,在问到和梅兰芳的关系时,孟小冬是一律不予回答。直到这个时候,她和梅兰芳之间的婚姻关系还处于保密状态,不愿公开。或许,孟小冬这样做,是爱惜梅兰芳的名誉,免得让他难堪。内心深处,她还是期待和梅兰芳尽快和好,共享温柔。

不过,她擅自离开北京,去天津登台演出十多天,还在天津游玩了好些日子。然后,她返回北京,又住在娘家,对梅兰芳不理不睬。这样做,是不是在向梅兰芳示威,向他表示自己的愤懑呢?

这种因素肯定是有的,因为不久之后,梅兰芳便主动去孟家接回孟小冬。为了表示补偿,在当年的11月份,他利用去广州、香港演出的机会,带着孟小冬一同前往,好好地快活了近三个月,到次年,也就是1929年的2月中旬才回北平。当然,他是背着福芝芳干的。

整个剧团少说有三四十人,梅兰芳带着孟小冬一起演出,历时三个多月,怎能做到不让人知道?自然而然,梅孟之间的关系就正式对外公开,大白于天下了。

孟小冬还是少女情怀,她深深地爱着梅大爷,跟着他这么跑一次,心情好了不少,也不再闹情绪。似乎,美好幸福的生活又向这位善感多情的奇女子张开了双臂。

同类推荐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 梦终红楼(为您终结破解红楼千古一梦)

    梦终红楼(为您终结破解红楼千古一梦)

    本书首先从《红楼梦》隐藏的总机关入手,追踪论证关于“花”的线索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充分展开论证反面的情节线索。这条大线索贯穿全80回始终,并逼真展现了康熙十四子胤祯的传奇一生。主要观点如下:1.《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系由他晚年亲手创作完成并兼批书者“脂砚斋”身份。2.红楼反面巧妙隐藏的历史真相至今尚未公之于众。包括清雍正皇帝的篡位真相以及雍正系被胞弟胤祯(他是雍正篡位的直接受害者)派人所刺杀的死亡真相两大清史疑案。3.红楼原著80回已是完璧。表面看起来不完整的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它完全为反面的重大情节服务,而反面的连贯情节已在第80回中圆满结束!
  • 节气里的村庄(上)

    节气里的村庄(上)

    最后一枝腊梅绽成一株情韵的除夕时,大地像突然从被窝里掀了出来,万物还未来得及躲藏,大片大片地祼露着,偶有棵性急的小草从地里露出个尖儿了,羞怯怯的,杨柳梢像发了疯似的转眼间就泛出微绿,风虽然还透着寒意,但细长的柳枝扭着慵懒的腰肢尽情挑逗着,风,就忘情地满世界奔跑……
  • 彩虹雨

    彩虹雨

    这本书是8年卷首语的第二本集子,第一本叫作《旷野的鸟》,这本就叫作《彩虹雨》。有雨的时候,是不应该有虹的,而有虹的时候也不应该是有雨的,这是一种矛盾。但是,雨与虹又是紧密关联的。如果说旷野的鸟,是希望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像大鸟那样飞翔;那么彩虹雨,是渴望生活和事业的滋润和美好。这是一种矛盾后的期盼,人生如斯。
  • 赵玫自选集

    赵玫自选集

    赵玫的作品真切感人,深邃幽远,独具特色的心灵剖白方式和贯穿写作始终的浓郁抒情性,以及其挚爱生活的人文情怀,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文学张力和广阔的心灵视野。本书精选和节选了赵玫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漫随流水》、《武则天》、《上官婉儿》、《我们家族的女人》;中篇小说:《62号公路拐弯处》、《寻找伊索尔德》、《流动青楼》;短篇小说:《巫和某某先生》、《和英雄舞蹈》、《无调性短歌》;散文:《从这里到永恒》、《一本打开的书》等篇章,全面展示了赵玫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凤鸾回巢

    重生之凤鸾回巢

    你说为了你的天下,为了你的江山,你绝不可能再留我性命。我知道,我也理解,可你为何如此狠心的要打掉我的胎儿?!呵,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我的幻想罢了,原来你爱的人根本就不是我,说什么为了天下,为了江山,其实只不过是为了我的妹妹,你的心爱之人罢了。既然如此,我便将这江山夺过来!
  • 亮剑精神:企业员工战斗力训练读本

    亮剑精神:企业员工战斗力训练读本

    打造英雄团队,打造现代企业中的“独立团”,打造“职场英雄”的精神法则。亮剑精神——最卓越团队与人才的成功法则。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用亮剑精神激励员工——竞争中谋求生存,困难中寻找机会,绝望中创造希望。
  • 绝世狂妻玩转末世

    绝世狂妻玩转末世

    头一世,她是一个常年匿于黑夜,提着脑袋过活的杀手,却意外穿越到了云州大陆,本以为这一世她能好好的活着,找个爱的男人嫁了,却不想到头来被渣男背叛,死于万箭之下。是命运的牵扯?还是机缘下的巧合?竟让她再一次活了下来!末世?怕个鸟,不就是一群恶心吃人的丧尸么,本姑娘照样杀它个片甲不留!朋友?老铁说笑了,走到哪儿她都能建立起友谊的巨轮来!男人?真是笑话!朋友都不缺,会缺男人?随便勾一勾小手,某个霸气侧漏,冰山系的小哥哥就会毫不犹豫的贴上来,一边宠她,一边帮她虐渣,妥妥的没一点毛病!重活今世,琉璃镯在手,内力异能她有,物资一点不愁,她势必要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末世里混得风生水起,和他携手称霸整个末世!
  • 你是暮光里的伊始

    你是暮光里的伊始

    我可以为你放下文笔,化身痞子,也可以为你内敛痞气,写诗作对。可最后才发现,动了情的痞子,竟再无提刀的勇气。
  • 重生校园女神超狂妄

    重生校园女神超狂妄

    前世父亲抛弃,亲姐惨死,滔天恨意引来妖魔助她重生。皇甫雪重生回到17岁,在妖魔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踏上武道巅峰。灭大姐,虐青梅,吊打渣母渣爹。在本国搞得鸡飞狗跳,还跑到别国为非作歹,挑起PK榜风云争霸。站在至高顶点,皇甫雪剑指苍穹:“从地狱爬回来,定要前世辱我欺我之人不得好死!”前世恨她恨得要死的哥哥:“你是楚家小公主,我楚天熠的妹妹,何人敢欺?”前世人间蒸发的男友:“这都是命。如果我会离开你,绝对不是因为不要你,而是因为我无能为力。”前世暗系势力大佬:“啊?也没什么,每一年的九月二十五日那天,你只能陪着我就好。”面对这三只,某只喵气得掀桌:“皇甫雪,你是不是瞎?他们有本喵帅吗?”……1V1
  • 瓷家女

    瓷家女

    莫名其妙穿越了?还是个即将落魄的家族?不怕,不怕,咱家有良田,手里有瓷活,不仅可以下地种粮食,并且还能做瓷器赚银子。来来来,小妹妹,这个陶瓷娃娃粉可爱哒,只要三文钱它就是你的哦!诶诶诶,前面那位壮士,缺个会做瓷器的媳妇不?发家致富嫁美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五方帝一:白帝篇

    五方帝一:白帝篇

    何昭宇、白慕飞和白帝之间的恩怨情愁。他是傲睨天下、尊贵孤高的白帝,雄霸武林一方,未曾有过要不到的东西,更未曾为谁如此屈就,唯有何昭宇,这个为了所爱牺牲所有的人,能让他情牵意动,甚至不顾一切,毁誓下山。何昭宇苦,白慕飞苦,白帝也苦,这纠缠不清的缘,会让三人面临什么样的抉择呢?
  • 宠妻手册:王妃今年十八岁

    宠妻手册:王妃今年十八岁

    传说中万年不遇的修炼废物?她云思暮控神火降神兽医毒双绝天赋逆天!什么?家人欺我辱我?看本小姐如何让你们万劫不复!什么?有人想杀我?好啊扔只神兽送你上西天!等等!那个冰块一样的男人是什么鬼?有话好好说脱什么衣服!这种事....至少要等到十八岁吧!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 Spencer's Mountain

    Spencer's Mountain

    High up on a mountain, young Clay-Boy Spencer joins his father and eight uncles to hunt the mythical white deer. What he finds on the mountainside changes his life—and marks him for a special destiny. Years later, Clay-Boy is the first in his family to get the chance to go to college; but success as an adult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and bittersweet than the legendary success of Clay-Boy's childhood quest.A heartwarming novel of love, family, and hope, Spencer's Mountain inspired the popular television show The Waltons, which starred Richard Thomas, Andrew Duggan, and Patricia Neal, and ran for nine years between 1972 and 1981. More than fifty years after its publication, this novel still has the power to inspire and move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