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8400000009

第9章

听说老仇庄园卖上了好价钱,邻居们无不羡慕。实际上,这处五亩地的庄园流转价格也就七八万元,方知夫妇用价格翻番的勇气将它盘下,九连人一面羡慕老仇幸运,一面暗地里笑话买主的大头和无知。夏富贵和媳妇当然也对这位新邻居进行了一番议论。兰香说城里人有钱不在乎,夏小鬼说:“啥叫不在乎,我和那个姓方的什么大学教授打照面了,他那叫不懂行市。别看他长得白白净净的,教书行,干这行,我就是他的教授!”听了丈夫的风凉话,兰香不自然地笑了两下,转身到厨房把手上的面洗掉——春耕结束了,两口子终于能喘口气,富贵要吃老婆擀的面条,兰香便去做。这些年,这个家主要靠精明能干的富贵操持着,兰香经常担心把身边这个男人累垮了,虽然离城里远,家里时常没啥好吃食,她也尽量搭配着饭菜,令富贵满意。兰香擦干手回来搓了一支旱烟卷,点着了说:

“你说老仇为啥把庄园卖喽?”

“为啥?为钱呗!”

“老仇来这儿有四五年了吧?”

“整整五年啦!”

“你说这五年,老仇可没轻折腾,把这院折腾一遍又一遍。原来那个院儿破破烂烂的,现在修得周周正正的,光砖就使多少。地上地下的,活也地道,给个农村好劳力都不换!”

“可是有啥用,在城里没呆明白,跑这来散心!”

“付出这么多,跟庄园都有感情了,心里能想卖?”

“那还用说,肯定不想卖!”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主动送上门了,谁也不能推出去!”兰香坐在炕沿上,吸了一口烟,又问道:“老仇这回不知道上哪去,他还真能在那块六亩地上再盖一栋新房?”

“那是扯淡!现在盖一栋砖瓦房得多少钱哪,钢筋、水泥、砖瓦、人工都涨价,他那十五万,盖一栋像样的三间房都不宽敞,再说现在风声紧了,不让占用耕地建房,动迁时也给不了几个钱!”

富贵的一番话,把兰香说愣住了。可不是,它咋就没想到这一层,这么一说,这老仇不就没地方去了吗,东西院邻居相处了五年,兰香与老仇大哥也有了一定感情。

“那老仇大哥不悬起来了吗,回城里住?”

“住,哪里不能住?住楼房条件多好,可他那性格,在楼里呆着不得憋屈出病来。我听说他房子也不盖了,要走。”

“上哪儿?”

“像是河北。他有一个哥哥在河北也有一个果园,他去那儿帮忙。”

“哦……”听到这个消息,兰香一时语塞了。

“唉,人呢,都是钱闹的。要不九连这块庄园建得这么好,老婆在城里上班,来来往往的,挺好。这下倒好,远走他乡,寄人篱下喽……”

看到丈夫有些伤感,兰香话锋一转,建议富贵说:“不知道方教授能不能像老仇大哥一样好相处,你也会来点事儿,毕竟人家是城里来的,说不上啥时候求人家。他这儿常没人,咱们上心帮忙照看一下,有个大事小情主动上上前。不是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嘛!”

“哼,走个孙悟空来个猴,我管他城里城外的,好了处,不好了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富贵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你也别不在乎,咱两家之间那堵墙,当时买庄园时就没说清楚归谁,将来留下尾巴还不得闹纠纷!”

“啥纠纷?老仇跟方教授签庄园合同,我是中间人,我看了,合同上根本没提东墙的事儿。不管原来是谁的,从现在开始,那墙权就归咱们啦!”在媳妇面前,富贵表现得霸气,边说着边向屋外走去。天色不早了,他要去喂那二十头猪,猪已经饿得嗷嗷叫着拱圈了。

拥有了庄园,方知一家人沉浸在激动的心情里。不消说一个农民子弟回归乡野的强烈幸福感,就是妻子和女儿,也像两年前买车时一样,感到格外的新鲜和高兴。一个家庭,就是需要这样时不时来一些刺激的新生活,幸福感才会大大地增强。谁愿意总是过平平庸庸的日子呢?

趁着星期日,方知开车拉着妻女到庄园尽情查看了一番。不久前,还是这片土地的客人,现在摇身一变,居然成为果园的主人了!被学校禁锢的方卓像出笼的小鸟,扑进大自然的怀抱,在园子里轻盈地飞来飞去,叽叽喳喳,见哪里都新鲜,十分喜欢。女儿的无限开心使方知夫妇对庄园生活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尹红,看女儿高兴,更加热情激荡了。按照尹红的审美观点,打算雇人对三间主房重新粉刷。方知说还是原封不动好,老旧的样子,更有乡土气息。尹红说即使外墙不刷里屋墙也要刷一刷,亮堂的住着舒心。方知接受了尹红的建议,像模像样地说等菜秧子栽上,李园铲完头遍地,放下锄头就刷墙。方知将买庄园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了乡下父母,母亲在电话那头“咯咯咯”地笑了,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我儿子像我,上班还惦着记种地。”方知买庄园的复杂心情自然不是母亲一时能够理解的,可嘴上却哄着娘,说:“您老人家咋说得那么对呢,我天天惦记着种地,有一次我出差去南京,住高级大酒店还梦着回老家分地呢。一群人,在咱家门口那块耕地上,转动着丈量土地的大尺子,像一个圆规放大一百倍的家伙,那场面,跟电影里打土豪分田地一样。不过娘啊,种地这事儿惦记归惦记,在家时累活您都干了,给我腾出时间用在读书上,现在又离开农村二十多年了,种个菜啥的我也不会了。您是出了名的种菜能手,以后您就给我当老师,我不会就请教您,您也别保留,谁让我是您儿子呢!”一句话又把电话那头的娘说得“咯咯咯”一阵笑,然后说:“我的妈呀,我还敢给大学教授当老师,那我不就成博士后了嘛!”从此以后,方知种菜时,不会就问母亲,有时一天打好几个电话。比如种子什么时候下地,什么时候栽什么菜秧子了,上猪粪、上鸡粪,还是上牛粪,上面盖多厚的浮土,第二茬、第三茬粘玉米、油豆角什么时候种,还有养鸡、养鹅、养猪的种种事宜,等等等等,很是麻烦,叫儿子向母亲支付多少咨询费都不多。母亲一辈子积攒的种菜经验,就像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儿子,如同儿时的蹒跚学步,手把手地教!关键是,有时头天教完,第二天就忘记了,要反复打电话请教。比如种豆角,方知以为每个环节都请教明白了,可到洒种时又遇到麻烦了——油豆角籽买回来了,垄背起来了,坑也刨完了,接下来的顺序——A是上粪、浇水、撒籽、培土,B是浇水、上粪、撒籽、培土,C是上粪、撒籽、浇水、培土,哪个答案是正确的?方知有些迷糊。这可不是小事,这可是关系到这一年能否吃上豆角的大事!想蒙混过关,敢吗?只好硬着头皮再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又详详细细地教了一遍,说她的答案是A,并且反复强调粪(尤其是鸡粪)填到坑的一边,上完肥盖上点土,与豆角籽隔开,免得烧籽!我的天呢!多亏没装,要不这一年就完啦!尹红说,你真笨!要是没老太太,这地你就得种瞎喽!方知说,你说对啦,我就是农村有个娘,教我种地,别人他有吗?有时,方知几天不给母亲打电话咨询问题,母亲就主动打过来,问鸡问鸭,问这问那。毋庸置疑,母亲已经在对儿子种菜养殖的指导中,寻求到了自信和快乐。这是方知所没预料到的。

在接手庄园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方知每天下班都跑到庄园劳动。方卓放假时,三口人还偶尔住在“别墅”里。房子东屋有一铺火炕,春天剪下的李树枝子是很好的烧柴。火炕之于方知既陌生又熟悉,过去在农村,没见过床,家家住土坯草房,睡火炕。炕席往上一铺,烧把柴火就热,躺上去,舒服至极。后来进城住楼睡床,他总有一种客居他乡的陌生感。每每回家住上一夜父母的火炕,他都感到很奢侈,他认为那是天底下最昂贵的床。现在,自己有了庄园,庄园平房里有了火炕,他可以随时去享受这奢侈,这治病宽心、一解乡愁的医疗之所。到园子这段时间,他的颈椎病、腰椎病有了明显缓解,这更使他暗喜于自己买庄园的决定!

忙过了春耕,熟悉了情况。过了芒种,他就张罗着粉刷室内的墙体。室内的墙体是老仇来时粉刷的,之后五年他一直忙活院里的修建了,常年烟熏火燎,白墙变得跟烤烟一个颜色。夏富贵有空就过来帮帮方知,听说要雇人刷墙,精明的富贵脑子里铭刻着兰香提醒的“东墙”归属这档事儿,心想说一千到一万,人家大学教授腰比自己粗,不在乎一道墙这点小资产,把关系搞好,真有那么一天,人家也不一定跟自己计较。为此他主动说方哥你别见外,要是信得着我我就给你刷。方知满心欢喜,把雇人省下来的钱用在了酒菜上。他和尹红特意开车到江城最大的家具市场,买了一张红色漆的烤肉桌,桌面上有一个向日葵大小的烤肉圆盘,卡在盘下的桶形炉灶上,又买了凳子和餐具,手切的牛肉、调料、木炭,准备到庄园烤肉。桌面太大,轿车拉不下,就送上公交车,尹红上车押着,方知开车拉着其他东西,尾随着一路去了庄园。九连年初开通了公交车,不仅给果农出行带来了方便,也标志着九连与江城连成了一片,一个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到来。

二十分钟后,公交车到了九连站点,在众人目睹之下,公交司机帮助尹红小心翼翼地把大桌面从公交车上轱辘下来。先到一会儿的方知就请富贵停下手里的活儿,开着他家的农用三轮车,帮忙将大桌面拉回距公路一公里的庄园。夏富贵刷墙并不专业,身上到处粘着白墙粉,晒黑的刀条脸上,也点缀着几处。黑白相间,反差明显,像电影《修女也疯狂》里跑出来的修女,再驾着农用三轮车,拉着个大桌面,“突突突”地在乡村土路上奔跑,车后甩下一溜烟尘,很是滑稽。方知拉着尹红尾随其后,看到这一场景,夫妻俩又好笑,又感动。尹红说夏富贵真够意思,现在农活多忙,哪有工夫帮咱刷墙。方知说是,农民朴实啊,和农民相处心里就踏实!

贪晌刷完墙,方知和尹红就让夏富贵洗手洗脸,坐在院里凉棚下烤肉。木炭先用老仇留下的燃气罐烧红,然后放到烤锅下面的炉灶里,开始时薄烟缭绕,不一会儿烤盘上的牛肉就被烤得“滋滋”作响,香气弥漫了整个院子。

烤肉是江城的风味特色小吃,大街小巷到处是烧烤店,民间甚至流传着“没吃过烤肉就等于没到过江城”的说法,如同没吃过麻辣火锅就等于没到过重庆一样,以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就要吃烧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吃烧烤”这样有趣的短信段子。却也名不虚传,江城的很多家庭都备有烤锅,经常在楼下的小区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烤肉,其乐融融,有种野餐的味道。

方知分配到江城工作十几年,烤肉店经常去,尹红和方卓也喜欢吃烤肉,家附近的烤肉店吃了个遍,可从来没自己在小区里烤过。每次看到土生土长的城里人,一家人坐下来围着一个炭火炉烤肉,烟气缭绕中氤氲着无限幸福,心里就总不是个滋味,有一种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感觉。现在买了庄园,室外烤肉有了绝佳的场所,在庄园吃的第一顿饭自然是烤肉。既是犒劳富贵,也为庄园开灶剪彩,自然少不了酒。方知开车,少喝点啤酒,由尹红陪着富贵喝白酒。两杯白酒下肚,富贵说不喝了,再喝就高了,方知就给富贵满上啤酒。富贵说自己从来不掺酒,百般推脱,方知说也罢,下次有机会再请你喝啤酒。送走富贵,收拾完碗筷,两口子在烧得有些烫屁股的火炕上亲热了一番,睡了一觉。消消酒,解解乏,便开车回城,接方卓放学。尹红平时不怎么喝酒,一杯白酒就到量了,再说初到庄园,开始了新生活,一切都富有情趣,所以有些兴奋,有些陶醉,便抢着发言。难怪,接手庄园就像一个新生儿来到他们身边,爱的果实给夫妇俩带来无尽快乐的同时,也需要无尽无休的付出,予以精心的照料和培养。

一个月下来,夫妇俩挨了不少累,操了不少心。尤其是方知,离开农村后对农活几近模糊,几近陌生,现在总算一点一点找回并熟悉得差不多了,就像一个失忆人被重新唤醒,心里逐渐安稳了。庄园一切安排妥当了,才真正有了一种融合之感。尹红一路上就像车载收音机,滔滔不绝,不管说什么,驾车的丈夫只是哼哈的答应。不过其中一句话,他倒是表示赞同——夏富贵不是一般的人,喝酒不失态,喜欢说半句话,那半句让你猜,是个说话办事有节制的人。当然,初到庄园,刚刚接触,方知夫妇还不知道这个新邻居有着“夏小鬼”的绰号。

不管怎样,初来庄园,农活尚处学习阶段的方知夫妇,对待夏富贵的感觉如同救星一般。到了李树花落了,开始坐果的时候,夏富贵就站在自己家李林里,隔着铁丝网篱笆墙,提醒方知果树要喷药了,否则食心虫灭不掉,钻进青果里藏起来,等秋天李子熟的时候,外面看上去鲜红稀罕人,掰开里面全是虫子,别说卖,看着都恶心。按照富贵的指点,方知开车就到公路旁那一家较大的种子化肥农药商店,对漂亮的老板娘说:“李花落了,坐果了,听说要打食心虫药?”老板娘说:“对,赶紧打,不然就耽误了!”然后就麻利地给拿了药,并交代了兑法。回来,富贵就教方知给李树及时打了药。

到了葡萄打杈的时候,兰香就主动过来,一身农村妇女那种花花绿绿的装束,头上紧紧地包裹着遮阳的粉头巾,帮助把院里的十几棵葡萄树杈子打干净,边打边教方知夫妇伺候葡萄的技巧。虽然有来无往,都是求人,可是感觉关系越来越近了,对庄园农活有不明白的地方,方知就一边请教乡下的母亲,一边请教富贵和兰香。反倒是尹红时常表示不好意思,她说:“总麻烦人家,欠人家多少人情啊!”方知说:“人在江湖,哪有不求人的,会求人也是生存之道,也能增进感情,有来才有往嘛!你不求他他不求你的,时间长了人就生分了。”尹红揶揄说:“你这种人,自己干不了还一套一套的。”

这天,方知找到富贵,说:“富贵啊,我们家的烟囱不好烧,你有空帮助看看。”富贵听到“烟囱”,就想到了“东墙”,因此他二话没说,放下手里的活就跳墙过来了。上房查明了原因,然后倒水和泥,搬砖上房,不一会儿就把烟囱修好了。方知很感激,说:“富贵啊,我是有福之人,碰上你这一门好邻居。”富贵一笑,晒黑的脸上露出一口白牙,说:“方哥说啥呢,你能求到我是给我面子,不然我一个农民大老粗,走在大街上你能认识我呀!”方知说:“以后有什么需要方哥办的尽管说。”富贵说:“你放心,少不了麻烦你!”这时,手机突然响了,一听是富贵口袋里,富贵搓了搓泥手,掏出手机接听,对方在电话里大嗓门地说道:

“你是夏小林的父亲吗?”

“是啊!你谁呀?”

“我是他的班主任,你马上到学校来一趟吧!”

“啥事啊?”

“他被警察带走了,你快过来吧!”说完对方的电话就挂了。

夏富贵的脸一下子涨红了,自言自语说啥事啊,这孩子咋还让警察给带走了呢……边说着,边进屋洗了手,因为紧张,半天才换好衣服,然后要跑去公交站点坐公交车,他那辆破三轮啥手续也没有,白天不敢进城。见此情景,方知说:“我拉你去。”夏富贵说:“那多不好意思。”方知说:“没啥,净麻烦你了,总算有一个报答的机会。”听方知这么说,富贵心急火燎的也没再推托,两个人锁好了大门,急急忙忙驱车去了江城夏小林的学校。

同类推荐
  • 天使穿了我的衣服(微小增刊亲情篇)

    天使穿了我的衣服(微小增刊亲情篇)

    本书力求选出近两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书中具体收录了《寻人启事》、《来吃饭的是父母》、《我和妻子手牵手》等小说。
  • 谎言定制店

    谎言定制店

    什么都可以成真,只要你编得够大胆!哈瑞本是个混迹伦敦的骗子,辗转来到巴拿马后,凭着过去所学成为裁缝。因为深谙聆听闭嘴的重要,颇得上流社会主顾的信赖。原本以为就这样可以抹掉不为人知的过去,没想到,在一个最平常不过的星期五,一个从地狱来的客人找上门,让他打探巴拿马运河主权易手前夕的各方动静。为了自保,哈瑞开始编故事……  他能量巨大,上得总统办公室,下得反对派囚牢。给总统试装,他可以聆听连政府发言人都不知晓的元首真心话,从过去的狱友那里,他大胆判断巴拿马正酝酿着一场大风暴。这位敏锐的小道消息收集员,出色的八卦分析家兼传播大师,将会导演出怎样惊心动魄的未来?
  • 山那一边

    山那一边

    村里的新村建设又动工了,原本,铜定是要借此机会搞个活动。他要表彰表彰路雨,要不是路雨把那二十万元的赔偿金捐给村里,那么这个新村建设工程就要搁在那里。可是路雨就是不肯,她想那钱是她的丈夫的,她只是为了她丈夫尽一点责任而已。挖掘机又动了起来,嘎吱的声音有点像添水嫂鸭子的叫声。开机器的不再是那个红头发的年轻人。据说,那个年轻人半个月前就出车祸了。那年轻人听说铜天被抓进去了,约了他的小兄弟们大喝了一场。结果酒后开车,把自己弄成个植物人。
  • 红娘树

    红娘树

    老家的大厅正堂上还摆放着那张笨重而又堂皇的酸丝木大几桌。关于几桌的由来,我的朋友另外作过考证,这里不便赘述。却说,这几桌上摊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这才是我煞费苦心探究的一个秘密。照片上是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树下站着一个颇为俊俏的旧式女子,身边居然有一辆摆着杂物的板车。几桌左侧,祖父半闭着眼睛,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吸着旱烟,像一尊有呼吸的雕塑——布满纹路的瘦削脸庞,刚硬的身板,浑身上下透着沧桑。凭着祖父一贯的沉默性格,我很担心今天带着小张姑娘回来,又是一次徒劳无功的探访。
  • 大汉光武

    大汉光武

    少年刘秀与好朋友严光等人去长安求学,看到皇家车队出行,执金吾将军列于车队之前开路。忽然心生感慨,“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此语传出,一时被周围亲朋所笑,都道刘秀是在做白日梦,然而好朋友严光却认为,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梦想总是要有的,一旦实现了呢?
热门推荐
  • 创业:我们创什么

    创业:我们创什么

    这本书不仅只谈创业项目,你可以看到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或过程中,如何寻找合伙人、如何准确切入市场、如何得到天使的青睐、如何建设人脉关系圈……如果你还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这本书能为你带来启发。
  • 人生转折点(心灵鸡汤系列书)

    人生转折点(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今天是二〇一七年最后一天,我知道此时此刻,中国很多地方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跨年。在这样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有幸请到长期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阎晶明老师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老师,来和我们大家一起“阅读”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跨年活动。一九三六年鲁迅在为《呐喊》捷克译本所做的序里说,“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是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 释氏蒙求

    释氏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是作者在西藏工作20年的“老西藏”,她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讴歌党的民族政策英明伟大、老西藏无私奉献、吃大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藏汉人民族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和祖国边疆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等。通篇洋溢着一个老西藏的革命情怀。
  • 泉兰街情事

    泉兰街情事

    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那“海坛子”热切而痛苦的目光很快被四叔捕获了,四叔的心好像被人剜去了一块似的,自己珍爱的宝贝被人惦记着,那种感觉,就像母鸡在面对老鹰袭击孩子时,翅膀张开,脖子上的毛都竖起来。作为家中唯一的壮男,四叔觉得保护家人,是他的责任。这天,风有点静下来,正是网鱼的好时候。四叔带着我哥哥到滩涂上网鱼,就是用一根根竹竿把一条长网撑开来,竹竿插在滩涂上,落潮后,再去把来不及逃出去的鱼拣回来。没想那个喜欢二婶的“海坛子”趁着风静,把船掉了头,不小心就把四叔张的网撞破了,四叔要他赔,大概是没有谈妥,四叔把他的船锚给扛了回来。二婶知道后,对四叔说,船无锚人无命,快还回去吧!四叔把头扭向一边,倔犟地说:他活该!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我真的这么厉害

    我真的这么厉害

    新书《无敌从高考开始》,请各位读者继续支持!林修从仙岛归来,以高傲姿态,吊打各路高手。不服?你是圣尊强者?不好意思,我踩的就是圣尊!书友群:564842229
  • 众经撰杂譬喻

    众经撰杂譬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后来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1984年国庆大阅兵时,第二炮兵为整个世界所震惊,然而一支强大的军队背后必然有千万个无私奉献的幕后英雄。许多官兵家属舍弃城里的工作,跟随丈夫上高原、进戈壁、钻山沟,一住就是一辈子……本书作者带我们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全景式地展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初创时期,第一代导弹人在接近原始的状态下的山坳里,献身导弹事业的战斗历程。讲述导弹部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呼吁世界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