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7300000002

第2章 不可不知的哲学知识(1)

一、儒家知识

儒家

儒家奉孔子为宗师,是中国古代尤其是从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儒家思想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

从14世纪下半叶起,明清两代朝廷将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形成流传至今的儒家主流。

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山东邹城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相传其父名为激,字公宜;其母亲的姓氏也有仉氏与李氏之说。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管束甚严。“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其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二程

二程,即指北宋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1033年—1107年)两位理学家。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两人并称“二程”。二程祖籍洛阳(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有《二程集》。他们早年一同求学于周敦颐。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的学说有“二程学派”“二程儒学”之称。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小名沈郎,字季延,又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尤溪(今属福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自小聪颖,家境穷困,弱冠及第。

朱熹一生潜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在经学、史学、文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考证、注释整理方面都有较大成就。朱熹理学发展了程颐等人的思想,集理学之大成,建立唯心论的唯理论体系。认为“理”“气”不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理”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和根源。朱熹理学在明清两代被列为儒学正宗,在中国儒学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孔子。

陆九渊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讲学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世称“象山先生”,学术界常称其为“陆象山”。陆九渊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他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数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来,他的弟子将他的著述编纂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其学说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九渊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

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经典。南宋时期学者程颢、程颐兄弟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朱熹将二者和《论语》《孟子》合在一起合编注释,才始称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于《五经》之上。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还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轨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42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5年)所作。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按朱熹和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论语》

《论语》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又称为论、语、传、记。《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在表达上,首创语录体,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在编排上,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收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

《中庸》

《中庸》亦出自《礼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中庸》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中庸是四书中哲理最深奥的一本,所以列四书之末。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经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本来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但秦始皇“焚书坑儒”,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只留存下来《乐记》,并入《礼记》中。五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原311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据传为孔子编定。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古时称《书》,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证此书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周易》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周易》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儒家则认为经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历代圣人共同编定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宇宙自然与人事变幻规律,从没有超越易经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64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中很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

《春秋》

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于经文极为精简,所以后世流传有《公羊传》《穀梁传》《左传》三本传来解释原文。其中《公羊传》《穀梁传》为今文派作品,重义理,强调孔子作《春秋》的“微言大义”,而《左传》则重历史。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伦理观念,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因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仁与义合称为“仁义”。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义”是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儒家注重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西汉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同类推荐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以开阔的思路,生动的语言,从琴棋书画、中医中药、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武术、美酒、淡茶、民间杂技等方面入手,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重生乖宝撩亲夫

    重生乖宝撩亲夫

    被后妈设计,惨死大婚之日。重生而来,穆然只想虐渣。只是那谁谁谁,老跟着她干嘛?!扮猪吃老虎就算了,还想把她拐回家?要追她也可以,先掐了自己的烂桃花。什么,做不到?那就别说话。某人(委屈脸):我是说,你的烂桃花一朵接一朵,你怎么不掐?
  •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上辈子,她和他皆是孤儿,艰难修成正果,不想一朝穿越。这辈子,她成了乡下小农女,他却是世家贵公子,相隔千里之遥。幸得老天爷庇护,随身农场妙用多多。属于俩人的农场,塑造完美农家生活。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主流穿越:侠女养成记

    主流穿越:侠女养成记

    一把砍柴刀也能纵横武林?一套“抽风”的拳法也能打遍天下?一个长相不“妖孽”的穿越女生也能风靡万千少侠?呃,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就是江湖!想知道侠女是怎样养成的?请关注文利新书《主流穿越:侠女养成记》。。。
  • 蜀王本纪

    蜀王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刀口脂肪液化

    刀口脂肪液化

    蒙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汪雪涵给32床病人换药的时候,手有些哆嗦,她自己是这样感觉的,其实别人都看不出来。在实习生眼里,汪主任还是那么冷静,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婉的笑容,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但汪雪涵知道她是有些哆嗦的,可能这种哆嗦只在她的心里。十年了,汪雪涵的手术水平在整个蒙河县是出了名的。很多剖腹产手术几年后都找不到做手术的痕迹了,因为刀口小,又是横切口,时间一长就成了腹部的一条皱纹了,不细看真的辩认不出来。可是2013年这个夏天邪了门,已经有两位病人刀口不仅没长好,而且裂开了,还往外渗黄色的液体。
  •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龙猫的天然呆主人,在去宠物婚姻介绍所时,被她意外发掘。她不是星探狗仔,不过闷骚而已。相亲乌龙会,对话用龙猫语。怎么在遇到他之后,生活变得鸡飞狗跳?看怎么收拾这妻奴!推翻男人的统治社会!不守夫道,注定连死路都没有!
  • 太平兩同書

    太平兩同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毗尼心一卷

    毗尼心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