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6400000003

第3章 一个折衷办法不能接受

祝英台向来不曾在父亲面前乱哭过,现在依靠母亲失声嚎啕起来,祝公远倒没有好法子,叫她别哭。只是不作声的,望了一望。

滕氏道:“哭作什么?有什么话好商量。”

祝公远看看自己女儿,倒在滕氏怀里,正好把脊梁朝着自己,哭着身子颤动。滕氏身穿紫绫夹袄,远望着也有好几处哭湿了。于是将嘴一呶,将手对后面连指了几下。

滕氏会意,便道:“好孩子,到后房去吧。”

说着,丫环银心,小丫环菊儿,一齐来了。

祝公远还是把手指着。

滕氏道:“我也前去。”

于是把英台一只手轻轻儿的移出,交给了银心。英台将身子掉转。祝公远一看,见她头低着,两只眼睛里是一对一对的泪水,向外面直落。这在祝英台当然是很伤心。但是伤心有什么用呢?自己忘了自己是个女孩儿家吗?他自己摇着头自己走出客厅去了。

滕氏知道丈夫是一百个不愿意,只好跟着两个丫环送英台向后房走。原来祝英台卧室是在楼下,看书绣花却在楼上。祝家没有儿子,就只这位小姐。家里有的是钱,小姐要怎么铺张,就怎么铺张。祝英台卧室,是在后院,到前院正隔一座过厅。这后院正堆了几堆假山石,栽了两三株松树,百多根竹子,这个日子,正长得青翠扑人,越显得这后院格外幽深,没有人到。这卧室一排三间,外面建了走廊。廊两旁是鹅卵石面地,人走着扑的有声,这两位丫环一位安人,蜂拥着引了祝英台进房。这房里都是紫檀长桌面,雕花格子床,地上铺着地毯,堆叠很高。银心扶她进来,就让她在紫檀桌面前一张四方椅子上坐下,(注:坐交椅,晋朝还没有发明这个制度。坐具寻常都是用床。人是膝床而坐。所以文中椅字,照例多半是床字。那末,文中何以不用床字呢?那又觉得与睡觉的床,太相混了。机子墩子,亦宋初始有。)她可不坐,泪痕满面,扶着桌面,起身向床上一歪,便倒下去了。

滕氏连忙走到床面前,将手扶着她身体道:“哎哟!你就这样歪在床上啊!就是要睡,也当好好儿的躺着,盖上夹被啊!”

银心听着,也走了过来,两手伸过来搀扶。英台也不理。将两只腿伸着在床外一阵搓揉,胡乱将两只鞋子搓揉掉了。自己将身体随便顺过来挨着枕头睡了。把折好的蓝绫夹被,牵扯过来盖了脚。这就对母亲道:“现在是睡觉的样子了,你老人家可以走了。”

滕氏看她脸上,还有泪痕,便道:“你爹爹虽然管你,可是仔细想来全是好话啊!”

祝英台虽听到母亲这样说,也并没回驳,一个翻身向里边躺着,算是睡了。

滕氏发呆一阵,随后叹口气道:“唉!这个时候劝也不是容易劝的,随她去吧。小菊儿同我一路到前面去,这屋里交给银心了。银心,你记着,小姐要吃什么东西,你到前面去问我要。”

银心站在床边答应是。滕氏又看了一遍,然后又叹了一口气,自带菊儿向前面去了。

祝英台睡在床上,一动也不动。银心挨着床边问道:“打盆脸水来你洗脸吧!”

祝英台道:“不用,安人哩?”

银心道:“带着菊儿回上房了。”

祝英台把夹被牵开,人坐起来道:“真是够气人的,但是这还是刚开头呢。除非我说是不上杭州了,他也就不骂了,也不发脾气了。”

银心笑道:“这样说,你就死了到杭州去攻读这条心吧。”

祝英台道:“那为什么?就为了员外(注:员外称呼,见于旧唐书。晋时,好像还没有。不过临时还找不出同样的称呼,只好根据戏剧唱本,照旧使用。)发脾气吗?我现在房里床上躺着,就说有病,大概三天两天,母亲会来转弯的。”

银心道:“那敢情是好。我从今日起,无论对内对外,都说小姐有病,他们送了三餐饭来,小姐尽管不吃,我私下给小姐买些可口的食品,背了他们吃,慢说三天两天,就是十天半个月,也不妨事。”

祝英台点点头,就照银心法子办。于是银心由这日下午,到次日上午,就急急忙忙,向滕氏报告:“小姐什么东西都没有吃,似乎胃口不好,摸摸她的手,有时候烫得沸热,有些时候,也和平常人一样。问她哪里不好过,她说,头有些晕。我看,还是你自己去探望一下子吧。”

滕氏听说,立刻向祝英台房走来。本来人走到这绿荫荫的院子里,就恍惚有一种阴凉。银心更走得心慌意乱,鹅卵石子瑟瑟有声。

她道:“小姐,你醒醒吧!安人看你来了。”

那格子窗户,正有一只人影经过,也是等于报告有人来了。这里银心虽报告一声,屋子里并没有人回答。但滕氏来了,已经很明白了。滕氏走进房内,只见祝英台睡在枕头上,满头头发,却没有梳拢,堆了满枕。她脸上没有搽一点脂粉,恍惚黄瘦了些。她盖了蓝绫夹被,簇拥着白绫短袄,她似乎刚刚睡着,被人声叫着一惊,醒了过来。睁着一对不大张开眼睛,对人看了一看,她轻轻地叫了一声妈。临窗户的长桌上,摆着丹凤朝阳的铜炉,正添着檀香,一缕细细的轻烟,只管向上升。

滕氏走到床边,对祝英台道:“你是不舒服吗?刚才银心到我房里去说,你自从昨日到今日,水米没沾牙,这还了得!你应该勉强吃一点啦。”

祝英台对母亲这番话,点点头,又摇摇头,却没有作声。滕氏走过来,侧了身子坐在床沿上,伸手摸摸她的额角,又伸手到被服里摸摸她的手,似乎有一点热,而又不是怎么十分热。滕氏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毛病。因道:“你是什么地方不舒服呢?”

祝英台道:“头有点儿晕。”话说得声音非常之低。

滕氏道:“找个郎中瞧瞧吧!”

祝英台道:“瞧不好。”

滕氏道:“为什么瞧不好呢?”

祝英台道:“瞧不好,瞧不好。”

滕氏道:“这是什么缘故呢?”说着话,把披散在枕头上的乱发,给她一绺一绺的理好,理得像梳拢了一样。同时,在等候回话。但英台总不作声。银心站在桌子旁边添檀香,在一旁插嘴道:“这个病,安人还不明白吗?这叫心病啦!”

滕氏道:“若是心病,叫为娘也无可奈何。英台,你想一想,周老先生并不收女生呀!”

英台并不作声,稍等一会儿,又是一个翻身向里,不理母亲。

滕氏默坐了一会,对银心道:“我那里有莲子,我叫小菊儿熬上点儿,回头趁热的端来。”银心靠桌子垂手站定,答应着晓得。

滕氏缓缓的站起,向祝英台看了一看,便道:“读书本来不是坏事。晚上等员外回来,和他商量商量,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银心靠桌子垂手站定,看了一看安人脸色,没有作声。滕氏又唉了一声,然后走了。

银心隔了窗户,看着滕氏人影子,穿过后院,这就笑道:“的确,相隔三五天安人果然会来转弯的。”

祝英台缓缓坐起,把纷披乱发,扶着到耳朵后面,微笑道:“今天看员外和安人又商量出什么办法。至于我们的办法,那倒很简单,不是放我们去杭州,就是假挨饿。”

银心听到假挨饿,也扑嗤一声笑了。

约过两三顿饭时,菊儿捧了一碗莲子羹进来。

银心道:“我本说去端的,小姐说,什么东西她都不吃,不用去端了。”

菊儿将这碗莲子羹放在桌子上,碗里还放着一把银羹匙,她搓着两手道:“小姐不吃不成啦。由生莲子放在火上去熬,安人都让我看着。莲子熬得稀烂,你想,这要多少工夫。小姐你若是不吃,安人又要说我作得不干净了。”

银心笑道:“好甜的嘴,小姐果当吃两口。”于是就走向床面前,轻轻叫了几声小姐。

祝英台睁了一睁眼睛,坐起来向菊儿点了一点头道:“我恍惚听说你送吃的来了。”

菊儿指着桌上一碗莲子羹道:“那不是吗?”因把刚才对银心说的话,又重说了一遍。

祝英台道:“好的,凭你这几句话,说得怪可怜的,拿过来,我尝一尝吧。”

于是银心捧了碗交给她手上,她拿起里面的银羹匙,舀了碗里几羹匙糖汁,送到嘴里尝了一尝。菊儿还是站在床面前,右手抬起,将袖子衣服角,送到嘴里去咬着。

祝英台望了她道:“我喝一点糖汁,你心里觉得不够吧?好的,我还尝两颗莲子。”

就把银羹匙在碗里和动着,舀了两颗莲子,送到嘴里咬嚼了一会,勉强咽了,就把手里莲子羹交给银心,皱了眉道:“不能吃了,再吃就要吐了。”

菊儿看到祝英台那种要咽下又咽不下,不敢勉强,便道:“还是请郎中给小姐看看吧?这好的莲子羹都不能吃,两三天,肚里没一点儿东西,饿也要饿坏的。”

伸手在银心手里接过那碗羹对祝英台道:“小姐,你不吃,我可要回禀安人,这一碗莲子羹我也让安人瞧瞧。”

祝英台点了一点头,鼻子哼了一声。

菊儿告辞了,两手捧着那碗,回到上房,把那碗莲子羹放在桌上,就把祝英台喝点糖汁都难下咽的情形,细说了一阵。

滕氏坐在长桌边,对那碗莲子羹一瞧,叹口气道:“熬得这样稀烂的莲子羹,动也未曾动,又端了回来,什么东西,才合口味哩!”

菊儿道:“小姐恐怕是一点心病。”

滕氏默然,见那碗莲子羹还在桌上,叫菊儿收掉,心里想着,还是同老伙伴商量商量吧。这日晚上亮灯许久,祝公远方才回家。

看到滕氏一人坐在屋里,只是发呆。因道:“今日我出去了一天,英儿这孩子没有闹小脾气吗?”

滕氏道:“小脾气是没有闹,但是两三天水米不沾牙,这究竟不能拖延下去啊。”

祝公远道:“你没有给她一点儿东西吃吗?”

滕氏道:“你叫菊儿进来问上一问吧!”

祝公远就依着安人,叫菊儿一问。菊儿来了,又把吃莲子羹的经过,细说了一番。

滕氏道:“你听,熬得这样稀烂的莲子羹,都吃不下去,还能叫她吃什么东西哩!”

祝公远在屋子里走了几个圈儿,因道:“这个孩子总是任性,好吧,我算闹她不赢,你明天早上去和她说,我正托人邀请一位老先生,在我们家里坐馆,就教她这一位小姐。这自然是要多花钱的,但到现在也顾不了许多了。”

滕氏道:“我们一家请这位老先生吗?”

祝公远道:“可不就是一家请吗?只要她紧守闺门,我也不管花钱多少了啊!”

滕氏还要说话,一见菊儿又进来了,便道:“你去睡吧,没有什么事了。”

菊儿答应着,缓缓退了出来。离开了安人这间屋,就急忙向后院里来。隔了窗户,见着两个人影子在灯光下,便轻轻地叫了一声“银心姐”。

银心道:“是菊儿妹吗?还没有睡呀!”

菊儿推开门来进去。见祝英台围了被服,坐在床上。银心正捧了一捧针线,在灯下作。

祝英台道:“你半夜里,往后院跑,有什么新鲜事来告诉我吗?”

菊儿因把祝公远回家的事情禀报一番。

祝英台道:“好的,明天再说吧。”

菊儿见小姐并没有欢笑的样子,但是也没有发愁的样子,平平淡淡的姿势,看不到她对父亲这种办法,是欢喜呢,还是发愁谢绝。她想了一想,便道:“我到这里来,安人不晓得,明天见了安人,银心姐不要说我来了。”

银心笑道:“这个我自然知道。”

菊儿道:“那我走了,小姐保重。”说毕,菊儿就悄悄走了。

银心细声问道:“员外这个办法,一定猜小姐是会领受的。小姐,你的意思怎么样?”

祝英台道:“请个老先生,知道是怎么样子的人。跟这种人念书,不能见得什么好处。再说在杭州教书的周老先生,是中国有名的人,几多有名之士,都不嫌路远,几千里路跑来拜门,不是随便请一位念书的老人,就可以攀比得上的。”

银心道:“那末,明天安人来了,又碰你一个钉子了。”

祝英台道:“好好的说,不让她难过就是了。”

于是两人商议一阵,方才睡觉。次日早上,滕氏果然来了。银心打扫屋子方毕,添好一炉香,正在用火来焚。连忙上前搀扶着道:“你老人家起得很早啊!小姐的病,一点没有好,我正着急呢?”

滕氏让她扶着,直奔床边,见英台已坐起来了,把被子盖了下半截,上身披着绿绸长夹袄,头发虽然不纷披了,但是也没有梳髻,都把聚拢在脑后,垂着下来。齐着头发在脖子旁边,用红丝线压了几道圈而已。脸上依然没施脂粉,犹有几分黄色。她看见滕氏,有气无力的叫了一声“妈”。

滕氏就坐在床沿上,握住祝英台一只手,缓缓的道:“你三四天没有吃一点东西,身体可受不了。你爹也说,读书总是好事,现在想开了,决定……”

银心在身后跑过身前来道:“好了,员外许小姐到杭州去了。”

祝英台微微的一笑。

滕氏道:“决定并不是到杭州去。因为英台这孩子,总是要念书,决定请一位老先生在家里设馆教读。孩子,这样一来,既不抛头露面,也用不着风吹雨打,你总可以乐于答应了吧?”

祝英台道:“这是好意,我应当感谢。”

滕氏听了,微微一笑。

祝英台道:“虽然是好意,儿可没法子乐于答应。”

滕氏道:“这样好的事情,你怎么没法子答应呢?”

祝英台道:“你等儿说完了,就明白了。第一,周先生名闻国内,我们向那里去请。第二,说请一位老先生坐馆,可是这老先生姓张姓李还不知道,儿又怎么答应。第三,儿早年蒙爹妈好意,请先生坐馆教读,现在自己看书,也有个半通。请位老先生来授读,也许……也许不如我呢?妈,你看是不是?”

滕氏没有想到自己又碰了一鼻子灰。默然许久,才道:“这样说,你非上杭州不可。”

祝英台低了头没有作声。

滕氏道:“那回头再说吧。但是你应当吃一点东西啊。”

祝英台依旧低了头,把那只右手在被服头上抚摩而已。

同类推荐
  • 毒牛记

    毒牛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刘贵(中篇小说)

    刘贵(中篇小说)

    他吃了一惊。他一下子就发现,乡亲们全来了。大家站在老榆树下,聚在一处,看过去竟黑鸦鸦的一片。他随即便意识到,大家的神情多么严肃,不仅严肃,甚至坚硬。当他的目光碰到他们时,甚至可以感觉到冰冷。他立刻一阵绝望,他知道,乡亲们是不会原谅他了。更不会怜惜他。根本不会!有一忽儿,他倒害怕起来,害怕他们会冲上来,把他撕碎,撕成条,撕成块。他们当然没有,他们一动不动,他们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 反面的谜底

    反面的谜底

    事实上,宇薇第一次走向林森和小楠的房间就感到有些紧张。新买的高跟鞋不太跟脚,上楼的时候,每走一步她的前脚掌就要多用一些力气,这使得宇薇平日里挺拔利落的身影有了些犹犹豫豫的姿态。楼梯狭窄而漫长,每上一层都必须转过两道弯,宇薇已经转得晕头转向。在中间她停顿了一下,调匀了呼吸,定了定神。从扶手之间的狭窄空隙向下望去,楼道里阒寂无人,视野所及之处只有每层扶手边缘的一点点灰黑色楼梯,丝毫没有欧式建筑中螺旋形阶梯圆滑的线条和纵深的美感。宇薇关闭想象,继续迈开脚步。楼道里的窗户敞开着,风儿鼓动着宇薇的白色风衣,宇薇像一只白色的大鸟在黑暗的隧道里踯躅独行。
  • 80天环游世界

    80天环游世界

    本书是凡尔纳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克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80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克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还使人物的性格逐渐立体化,如沉默寡言、机智、勇敢、充满人道精神的福克,活泼好动易冲动的仆人“路路通”等等。
  • 爱情逃不过的三个字

    爱情逃不过的三个字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虽然它笑靥如花,但里里外外不过三个字,不是“爱你”、“我恨你”,就是“算了吧”、“对不起”、“你好吗”……
热门推荐
  • 水浒攻心计

    水浒攻心计

    一枚考古女汉纸,魂穿成了水浒平行世界里的……金莲妹砸。北宋朝廷摇摇欲坠,北方金兵大辽虎视眈眈,前有伏虎,后有恶狼。但这还不算最坑爹的……“嫂嫂,你下来,武松有话说”呃,当年梦中美娇娘摇身一变,成为混迹在【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之间】的女汉纸,新一代的开山怪???撩汉子,养妹子,占山头的日子很滋润。这种糙汉子的诡谲画风是怎么回事?---------起点独发,坑品好,日更,请放心入坑。感谢支持我的作品,也感谢支持正版阅读!
  • Tarzan the Terrible

    Tarzan the Terr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笑:素手红妆

    天下笑:素手红妆

    梢头豆蔻初遇雨,哪堪识得春情薄。秋节凉飙夺炎热,独自笑纳西风扇。
  • 七绝刀神

    七绝刀神

    由于他的刀法出神入化,于是有人说他是刀魔,他便自称为七绝刀魔,天绝、地绝、绝仁、绝义、绝亲、绝情、还有他的绝刀、虽称为魔,但所杀之人却皆为大恶之人,虽说绝仁,绝义,却没有做出一件违背道义的事,虽说绝情,却为了一个个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以身犯险,不思图报,也从不给人承诺。虽说绝亲,但他的朋友个个都甘愿为他以性命相拼。渐渐的,人们都称他为---------“七绝刀神”。
  • 三国之大汉崛起

    三国之大汉崛起

    穿越成了刘禅,一开始就来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被赵云带着在长坂坡来了个七进七出。今生我为刘阿斗,还要不要人扶了?刘禅慢慢发现他走的还是挺稳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刘备,二叔关羽,三叔张飞这些才是需要人扶的。于是乎年幼的刘禅就担起了重任,扶着扶着,便渐渐为大汉扶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三国争霸,蜀汉为雄!
  • 豪门公子的村姑妻

    豪门公子的村姑妻

    一个豪门公子哥有才有貌,碰上了从农村出来的小村姑眼里便再也装不下别人了。。。。。。大家都说这村姑怎么能配得上他呢,可谁知道人家村姑也不是吃素的!
  • 不要电话拜年

    不要电话拜年

    大年初一,我把电话打到了老主任家。这已经是近十年来形成的惯例。逢年过节,去一个电话,以示礼仪,以表问候。十年前不是这样。每到春节,尽管那时候还是物质短缺时期,但是,老主任总要把平日里少见的花生、柿饼、兰花豆等年货一盘一碟地准备好,等我们像回娘家一般地到老主任家团聚。老主任说:“我们是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不是一家,胜似一家。”那时候的春节,真是盛大的节日。拜年中弥漫着让人动情的亲情、友情。中午在一起吃年饭,尽管大家酒量都不大,可都毫不掩饰地超量地喝,非喝个一醉方休。我一生中惟一一次醉酒,就是在老主任家。
  •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儿》通过大量生动的职场案例,详尽解说了职场升职加薪中的那些事儿,揭示了职场中那些鲜为人知、秘而不宣的“道道儿”。当你面对与故事中人物相同的处境时,能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得到启发,触类旁通,少走弯路,求进身顺理成章,谋升迁一路畅通。
  •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纨绔凰妃:嫡女不承宠

    纨绔凰妃:嫡女不承宠

    眼神纯澈如水,如婴儿初生。这样的眼睛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心机?她说,我们相守的时候不相爱,相爱的时候却不能相守。既然注定有缘无分,但愿来生不要在遇见你,不会再爱上你。他看着她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看不透。本是富贵的丞相之女,却流落在外。等到习惯了外边的自由自在,一道圣旨,让她返回京城。她成了王妃,成了皇后,成了世间最尊贵的女人。可她不快乐,因为没有自由。可她很满足,因为在他身边。到了最后,她却发现,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他的阴谋......她的荣耀,她的凄惨,都在他的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