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800000003

第3章

“那我该看些什么?”我习惯午餐时刻到四十二街去买份中午出版的邮报和一份三明治,再回到办公室里利用中午休息的一个钟头消磨。我一天只看这么一份报纸。那时候我的政治意识是中立的,我所以阅读邮报并不是为了自由党的社论或马克斯·勒那的专栏,而是为了它活泼的大都市新闻以及极吸引人的报道。然而我在回答“鼬鼠”的问话时,心知我绝不会放弃这份报纸,也不打算为自己买一顶卷边软帽。“我喜欢邮报。”我略为激动地往下说,“你认为我应该改看什么?”

“《前锋报》可能比较合适些。”他那种田纳西腔未曾流露出一丝温暖,“或者《时报》也可以。”

“可是这两份报纸都是早报。”

“那么你不妨看看《世界电讯报》或《美国新闻报》。时尚主义比激进主义要讨好些。”

我正想说邮报根本算不上激进,却又把话咽了下去。可怜的魏瑟,虽然他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他的态度却使我领悟到,他对于这些愚蠢无聊的限制并不感兴趣。我也看清了就他的年龄和地位而言,他确实是麦克劳-希尔的囚犯,屈服于公司的欺瞒、低俗的风格及唯利是图——一个绝不可能再回头的人。而我,至少还有整个世界展现在我眼前的自由。我记得当他寂寞地宣告“时尚主义比激进主义要讨好些”时,我暗自低喃近于狂欢的告别:“别了,魏瑟。别了,麦克劳-希尔。”

我仍然为我缺乏当场辞职的勇气而哀叹。反之,我开始进行一种减速的罢工——也许说“停工”更为妥切。接下来几天,我虽然准时上下班,那些手稿却逐渐堆积在我的办公桌上,原封不动。中午时,我不再随意翻阅邮报,却走到时代广场附近的一处书报摊,买一份《劳工日报》,毫不掩饰地坐在办公室里阅读,一边嚼着腌黄瓜和熏肉三明治。我怀疑当时我大概有些疯狂了,因为在我上班的最后一天,我穿了一套麻布套装,配上一顶以前在陆战队时戴的退色绿帽到办公室去;故意让“鼬鼠”看到我这一身荒谬的打扮,并设计让他在当天下午逮到我最后一次背叛的动作……

在麦克劳-希尔上班令人可以忍受的少数原因之一,就是从我二十楼的办公室所见到的风景——使我昏倦的精神为之一振的曼哈顿区。狂风在麦克劳-希尔的墙垣打转,我最喜欢的消遣是从窗口丢下一张纸,心醉地看着它飞过屋顶,心醉般地微颤着消失在远处时代广场周围的霓虹灯里。那天中午,我除了买了一份《劳工日报》外,还买了一管吹塑胶泡的材料——现在的儿童时常吹着玩的那种,不过当时是一种新上市的玩意儿——一回到办公室,我就吹了六七个可爱而脆弱的彩色气球,预备让它们随风逐沉。我一个一个地将它们投入烟雾弥漫的深渊,它们和篮球一样大,就像木星的卫星似的,在正午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一股上升的气流使它们猛然飞到第八大道的上空,浮游了似乎是永恒的一段时候,我欢欣地叹了口气,然后我听见女孩子们的笑声和叫声,看见麦克劳-希尔的一群女秘书们,因为被这个景象迷住,从相邻的几间办公室里探身望向窗外。她们的骚动,必定引起了“鼬鼠”对这场空中表演的注意。就在气球向东飞去,坠落到四十二街炫目的街道上,使得那些女孩子们发出最后一声欢呼时,我听见他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

我认为“鼬鼠”尽力控制了他的怒意,他以一种压抑的声音说:“明天起你不必来上班了。五点钟时你可以去领取最后一次薪水。”

“随你的便,魏瑟,你是在开除一个将会和托马斯·伍尔夫一样有名的人。”我并没有把这些话说出来,但是这几句话在我的舌下翻滚,以至到今天我还保有似乎已说出口的印象。我想那时候我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望着那个矮子转过身去,迈着他的小脚走出我的生命。接着一股放松的感觉,就好像我脱去了好几层令人热得快窒息的衣服一样。更准确地说,就好像我在阴郁的深渊中沉溺了许久,终于奋力浮到了表面,大口地吞着新鲜空气。

“死里逃生。”后来费勒说道,“许多人都溺死在这个地方,尸骨不存。”

那时早就超过下班时间了。我留下来收拾残局,和一两位相当友善的编辑告别,拿了我最后一笔薪水——三十六元五角,最后,再向费勒辞行,意外的是他感到痛苦而哀伤,揭示了他是个孤单而消沉的酒鬼的事实——如果我多一点关怀或敏感,早就该怀疑了。我正把几份比较有见地的手稿报告影印本塞进公事包里的时候,他脚步有点不稳地走了进来。

费勒重复道:“尸骨不存。”他递给我一个杯子和半瓶威士忌,说,“喝一杯吧。”他酒气十足。我回绝了——并非出于谨慎,而是因为那时候我只喝便宜的美国啤酒。

“呃,反正你并不适合待在这里。”他吞了一大口酒说,“这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我同意道:“我开始领悟到这一点了。”

“五年内你就会变成标准的薪水阶层,十年内你就会成为一颗化石,一个三十多岁、守旧的老顽固。麦克劳-希尔就会把你变成这样。”

“是啊。我很高兴就要离开了。”我说,“不过我会想念这份薪水,尽管那根本称不上是个金矿。”

费勒咯咯笑了几声,打了一个小声的嗝。他的上唇微撅,一张长脸看起来像个典型的爱尔兰人。他露出一种哀伤——一种疲惫而认命的哀伤,使我痛楚地想到办公室这种寂寞的饮宴,和叶芝、霍普金斯共度的薄暮,以及通向奥森公园荒凉的地铁。我突然明白我不会再见到他了。

“那么你要写作。”他说,“你要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好志向,以前我也这么想过的。我希望并祈祷你会实现愿望,把你的第一本著作寄一本来给我。你要到哪儿去开始写作?”

“我不知道。”我说,“我只知道不能再住眼下那个脏地方了。我一定要离开那里。”

“啊,我曾经那么想写,”他沉湎着,“写诗、散文、一本好小说。注意,不是一本伟大的小说——我没有这种天才和野心——只是一本好小说,优雅的风格。一本像《圣路易桥》或《大主教之死》的好小说——不虚假,却有接近完美的内容。”他停了一下又说,“哦,可是我却脱轨了。长期的编辑工作,尤其还是和科技有关的。我离了正轨和其他人的思想字句打交道,却搁下自己的,而那对创作力并无助益。”他又停下来,望着杯底琥珀色的残酒,“也许使我脱轨的是这玩意儿。”他哀伤地说,“酒,这一百杯梦。总之,我并没有成为一个作家。我没有成为一个小说家或一个诗人。至于散文,这一辈子我只写过一篇散文。知道那是什么内容吗?”

“不知道,什么内容?”

“那篇散文登载在《周六邮报》上。内容是关于我和我太太到魁北克度假的趣事。并不值得描述,可是为我赚了两百块钱的稿费,有好几天我是全美国最快乐的作家。啊,可是……”他显然感到一阵抑郁,声音也减弱了,他喃喃说道,“我脱轨了。”

我继续把东西塞进公事包里,也不知道该怎么表示,只好说:“呃,希望我们保持联络。”然而我却明白我们不会的。

“我也希望。”费勒说,“可惜我们没有机会更深地了解彼此。”他望着酒杯,好一阵子都没有开口,使我开始感到紧张。然后他说道:“我一直想邀你到我家去吃晚餐,可是一再延期。又脱轨了。你知道,你使我想起我儿子。”

我惊讶地说:“我不知道你有个儿子。”我曾听费勒漫不经心地暗示过他“膝下无子”,以为他没有子女。我开口说:“我还以为你——”

“哦,我曾有个儿子!”他的声音混合着愤怒和哀伤,使我感到惊愕。他站起身,走到窗畔,望着沉浸在暮色雾气中,被夕阳染得火红的曼哈顿区。他又说:“哦,我曾有个儿子,爱迪·费勒。他和你的年纪差不多,他二十二岁,他也想当个作家。他……他善于遣词造句,我的儿子。他有使魔鬼也为之着迷的天赋。他所写的几封信充满了理解、生趣和智慧,是全世界最好的信。哦,那孩子的文笔真好!”

他的眼中涌上了泪水。对我而言,这是个我无能为力又不知所措的时刻。一个你并不了解的人以哀伤的声调说着他所爱的人,使他的听者束手无策。他儿子大概是死了。不过,可不可能只是他得了健忘症,或他儿子是一个逃犯?或许现在被关在疯人院里,所以费勒才这么伤心?他又往下说时,我对他儿子的命运仍感到莫测。我尴尬地转过身子,继续整理东西。

“他要不是我唯一的孩子,或许我会好受些。但爱迪出世之后,玛丽就不能再生育了。”他突然停住口,“啊,你不会想听的……”

我回过头对他说:“不,请你接着说下去吧。”他似乎迫切地想要一吐为快。由于他是个我喜欢的好人,又把我和他的儿子相提并论,我觉得倘使我不鼓励他卸除心里的负担,未免太说不过去。于是,我又重复了一次:“请接着说下去。”

费勒又为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他已经喝得差不多了,说话有些口齿不清,在消退的光线中,那张长着雀斑的脸哀伤而憔悴。“哦,一个人确实可以将他的志向寄托在子女身上。爱迪上了哥伦比亚大学,他热爱读书,又有写作的天赋。十九岁时——只有十九岁而已——他就有一篇小品登载在《纽约客》上。我相信,他是该杂志问世以来最年轻的一名投稿者。是他的眼睛,你知道,他的眼睛。”费勒伸出一根食指指着他自己的眼睛,“他可以看见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将这些东西写得活灵活现。马克·杜伦曾写过一封短笺——那真是最可爱的短笺——说爱迪是他所有的学生中,最有写作天才的一个。想想看,马克·杜伦!你不认为,这是很难得的赞美吗?”他瞪着我,仿佛等待我加以证实。

我附和道:“是很难得的赞美。”

“然后——然后,一九四三年时,他加入了海军陆战队。说他宁愿自动入伍而不愿等待征召。虽然他本质上的敏感使他对战争不可能抱着幻想,他却热爱着陆战队。战争!”他厌恶地说出“战争”这两个字,停住口,闭上眼睛,痛苦地点点头。随后他又望着我说:“战争让他到太平洋去,参与最可怕的战役。你该看看他的信,奇妙、愉快、扣人心弦的信,找不到一丝自怜。他一直坚信他会回家来,返回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如愿地成为一名作家。两年前他奉派到冲绳时,被一个狙击手击中了,是在头部。那时是七月,他们正在收拾残局。我想他大概是这场战争中最后几个牺牲者之一。他是个下士。他荣获青铜星军功章。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上帝,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上帝,为什么?”

费勒啜泣着,闪亮而真心的泪水漫过他的眼眶,我别过头,觉得惭愧而羞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记得当时那发烫及略微昏眩的感觉。现在这种情绪或许难以解释,因为三十年来美国许多个野蛮的战争使人疲惫而冷静,也使我的反应倾向于毫无希望的保守与浪漫。然而事实是,我和爱迪·费勒一样,都曾在陆战队待过,而且也一样热切地想要成为一名作家,从太平洋寄回满腔热血的信件,内容同样充满了热情、幽默、气馁和希望,那是只有随时会面临死亡的青年才写得出来的。更令我在回顾时感到痛苦的是,爱迪死后没几天我也到过冲绳(我常想,谁知道,也许是他遇害后的几个小时),而那里已没有敌人,没有恐惧,也没有危险,只有宁静的东方景色。在广岛原爆前的最后几个礼拜,我时常安心自在地在那里徘徊漫步。事实上,我连一声枪声也没听见。尽管我算是个幸运儿,我却一直为没能悲壮就义而遗憾。当然,就这次经验——或者该说没有经验——而言,爱迪的这个可悲的故事使我感触最深。当费勒坐在暮色中哭泣时,我觉得自己渺小、震颤,无话可说。

费勒站起身,拭拭眼睛,站在窗畔凝望着夕阳下的哈德逊河,河上有两艘身影模糊的大船正缓缓向海驶去。春风在麦克劳-希尔冷漠的绿色屋檐上低语。费勒又开口时,声音似乎来自远处,低吟着一首哀伤的老诗:

人所敬重的一切

存在于一时或一日……

前锋的吼声,士兵的踏步

枯竭了他的荣耀和力量;

无论夜晚有何光焰

冰冷的心已经饱足。

然后他转身对我说:“孩子,好好写吧。”他摇摇晃晃地走过长廊,永远步出了我的生命。

我在那里逗留了许久,思索着迷茫而暧昧的未来,我还年轻,不该过于畏惧,但也没有年轻到在许多顾虑下仍坚定不移。我所看过的那些手稿也可以说是一种告诫,让我看清过高的志向有多么可悲——特别是与文学有关。我梦想成为一个作家,然而为了某种原因,爱迪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的心,使我首次憬悟到我内在的空洞。我是曾经到过很远的地方,但是我的精神仍是荒芜的,对于爱与死,我浑然不知。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接触到这两样东西,具体地表现在人类的激情和肉体上。我也不曾意识到我的体验之旅会在布鲁克林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展开。我只知道我要最后一次由二十楼搭乘绿色的电梯下去,走到曼哈顿区紊乱的街上,喝一杯加拿大麦酒,吃我到纽约以来所吃的第一块里脊牛排,庆祝我的解脱。

注释:

[1]马修·阿诺德(1822—1888),英国诗人兼批评家。

[2]德来登(1631—1700),英国诗人、剧作家。

[3]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英国诗人。

[4]约翰·多恩(1572—1631),英国玄学派诗人、传教士。

同类推荐
  • 佛劫

    佛劫

    赣江岸边有座小崆峒山,迤逦数里重峦叠嶂,危崖耸峙,林木森然而蔽日,古藤屈伸而绕地,晨则青岚漫漫,暮则紫霭茫茫。临江一堵危崖,方圆里许平坦如席。东晋高僧惠因,云游江南,一踏此地,便似困住脚胫,遂筑寺于兹。千百年间,经历代香客捐资,僧人出力,把座惠因寺衍化成江南一大胜境。明万历时,惠因寺经南粤富商孙隆出巨资修葺,犹使得一座千年古刹金光灿烂。自此之后,惠因寺香火日盛,与厦门南普陀、泉州开元寺、广州六榕寺并称南国四大名刹。若泛舟赣江,极目远眺,但见此寺淡淡祥云缭绕,团团瑞霭簇拥。丹甍碧瓦,上与天齐;晨钟暮鼓,下闻江渚,使人俗念顿消。
  • 村路

    村路

    在关中道,这种蛇是极其少见的。它浑身透着凉嗖嗖的紫红的晶莹,像造型精湛的玉器,超然的打坐着,眼睛似闭非闭,如同一尊欲了尘缘的佛徒。烈日把空气点燃了,透明的流火借着风势,肆无忌惮横冲直闯。岑寂的乱坟滩里,疯狂的杂草们痛苦的低下脑袋,软绵绵的,有气无力,欲哭无泪。田鼠们用两只后腿站起来,警惕的四下张望,发出干涩的“吱吱”的叫声,他们一边忙碌着性事,一边寻觅着水源。野鸡卧着或者站在草荫里,眼帘一挑一挑,纤细的舌头垂下来,两腮煽动着,抵抗着烈日。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八十一梦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八十一梦

    该书是张恨水先生在抗战期闻影响最大、最受欢迎,也是大后方最畅销的长篇小说。文学界盛赞该书是一部“奇书”!作者用“寓言十九托之于梦”的手法,笔酣墨畅,恣意泼洒,全书充满了诡谲玄幻的悬念,上下古今,纵横捭阖,把那些间接有助于抗战胜利的问题,那些直接有害于抗战的表现,燃烛犀照,痛加鞭笞,毫不鹭情,因而该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黄泉客栈

    黄泉客栈

    夜风凛冽,像是刀锋不断切割着几个前行人的脸颊,带头走在前面的中年汉子扬起头喝了一口酒囊里的烧刀子,才说:“还有多久到?”“本来过了半山就该到那地方了,但这里鬼得邪乎,有点摸不准了。”一个留着鼠须的猥琐男子在后面说。“废物!”中年汉子露出了一排黄板牙,他扫了扫身上的灰尘,落满了一层污垢的衣衫露出了本来面目,竟是一身紫衣捕头的官服,男子身后三人穿着蓝衣捕装,最后一人则衣衫褴褛,手脚戴着铁镣,是一个囚犯。月光微移,照在几人屁股后面,那里有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 柳家河

    柳家河

    从高处看,柳家河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条银色丝线,把上柳家和下柳家紧紧地连缀在一起。柳家河河水清澈明亮,很少看到它有浑浊不清的时候,除非是下暴雨发大水。住在上柳家和下柳家的人都姓柳,上柳家和下柳家隔着四座山,绕着那弯弯曲曲的山道串一回,足有八九里的路程。柳家河绕着四座山,转了十三个弯,每一个弯口上都有几块大石头,像一堵墙似的昂然伫立,常年累月,河水将它们冲刷得圆润光滑,但不可撼动,就像柳家河上下柳家人倔强的个性,只要是认准的理,都要坚持到底。
热门推荐
  • 快穿:我家男主超直的

    快穿:我家男主超直的

    莫名其妙被一个改造系统给绑定了,还要她莫名其妙攻略男主,宁娇娇表示,她是拒绝的,让她好好的当一只单身狗,吃点狗粮不好吗?!任务开始前期,宁娇娇努力的想要过咸鱼人生,得过且过,佛系随缘攻略男主什么的,就算了,还每次都努力想要撮合男主。系统:宿主,请不要作死。男主:我超直的,不然,你来试试?攻略后期,系统花样给宁娇娇发布任务,努力的想要撮合宁娇娇和男配。宁娇娇:狗系统,我只想活着,为什么要害我?男配:喜欢我不好吗?我比男主还直,不信?关小黑屋,我们慢慢来聊聊人生……
  •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林徽因,著名诗人和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新月派重要成员和组织者。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化为一代传奇,以完美的传奇形象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本书从个性、优雅、睿智、情感、梦想、人际交往、谈吐和享受平淡八个方面,对林徽因的生活、情感、性格等进行剖析,讲解为何林徽因会成为一个受人追捧的万人迷,也为当今读者做像林徽因那样的女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墓

    我如此贪恋这个世界,以至于要偶尔去墓地走动,就像在深渊边上徘徊;我爱这活着的时候,但要在想到死时才会爱,尤其在墓前爱得最厉害。一个典型的公墓会使偶尔来访的生者置于恍惚之中,似乎旅行了许多年才到达该地。这里大块大块镶砌的巨石似乎毫无重量,只是一大片覆盖着石头的辽阔的虚无,而穿过密密松林的风却沉甸甸的,云呢,属于壁画里中了蛊的朵朵图案,一动不动地悬挂着,有些偏西的阳光在山坡上打着瞌睡,使得影子与影子相叠加。伴随着蕨或者苔藓发出的潮润的叹息,这里的寂静发出了灰白的光芒,那些为了纪念而立起的碑不知为何却流露出了遗忘的神情,由日常倦意而至终古寂寥。
  • 重生校园:洛少,轻轻抱

    重生校园:洛少,轻轻抱

    她本是组织里的王牌特工,却被信任之人所背叛,意外陨落。她,性格懦弱胆小,在校被同学欺负致死。当她成为她,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欺负她,把他揍得爹妈都不认识。说她懦弱胆小,却杀人都不眨眼。一眨眼就必定杀人。这一世,沐颜有了前世所没有的,有疼她的妈妈和哥哥,还要背后宠她入骨的男人……
  •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欢乐颂(第一季)

    欢乐颂(第一季)

    五位女孩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住进欢乐颂小区,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心怀梦想的大龄“胡同公主”樊胜美、大家闺秀闷骚文艺女关雎尔、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综合体邱莹莹,在海市合租一套房,与高智商的海归金领安迪、做事从不按出牌的富二代小妖精曲筱绡,同住在一个名叫“欢乐颂”的中档小区的22楼,上演着22楼版的“老友记”。她们齐心协力地解决了安迪的身世之痛的问题、曲筱绡与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争家产的问题、樊胜美沉重的家庭负担的问题、邱莹莹的有处女情节的男朋友的问题、关睢尔的警察男友是不是在家庭背景上撒了谎的问题……
  • 今生与你种田

    今生与你种田

    女人活在世,防火防盗防渣男。小萌妹姜采月一不留神被渣男骗了,虽然霸气老娘成功阻止,小采月还是丢了性命,被咱天朝圣(剩)女穿越上身。渣男不要脸,一定要甩,极品亲戚不是人,那就陪你玩玩。一不留神撞上个表面落魄的型男美大叔,结果却是资深黄金单身汉,(偷笑)捡到宝怎么能放过!盖个小房、成个小家,靠着双手勤劳致富,过上甜甜蜜蜜小日子。(这是一个平庸现代女穿越到古代混日子的磨叽文,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展现的是平淡乡村生活,对女主期待过高的请慎入!(>^ω^<))
  • 宠爱无信号

    宠爱无信号

    绝对的宠文,欢迎入坑,刚结婚,就撒狗粮,好吧,我之前不知道你喜欢我,“老婆,什么时候给我再生一堆的娃!”“边上去,”白微夏拿着剧本“老婆……”
  • 双生劫

    双生劫

    吴维是一家文玩店的老板,平时也跟着小叔无风波去外地收一些古董之类的东西,原本平静的生活被一个白头发的出现给打破了。白头发出现之后,先是吴维的爷爷奶奶失踪,继而吴维也发现家人一直有事情瞒着自己。伴随着吴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事情原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牵扯到老一辈人的江湖往事。盗墓的世家,千年的使命,看吴维如何一步一步揭开谜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