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200000007

第7章 狼毒花(6)

常发每次挨了上级耳光,总要像听到命令一样挺身立正,却一个劲眨眼,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他以为自己总还是为中国人争了光争了气。唉,他就是这么个水平!

父亲气得不轻。什么形势?常发还在乱弹琴,但眼下还顾不上处理他……

“备马去,你这个浑蛋!”父亲少有地骂人,“跟我去找黄永胜,回来我再跟你算账。”

“政委,你关起我吧。”

“叫你备马!”

“我不去,他会毙了我。”

父亲刚要发作,忽然想起当年在晋察冀三分区,黄水胜对常发的约法两条:不许沾酒沾女人,沾了就要他的命。

父亲几乎想笑,到底笑不出来,骂道:“你这个浑蛋,现在什么形势了?我要去办正事!”

“叫小陈他们去吧。我已经说好了,今天要把延赤送老乡家里去……”

这是实话。我的父亲、母亲昨天已经找好老乡,答应给那老乡一车布匹和粮食,那老乡同意收下我这个未满月的婴儿。

“你去吧,叫小陈立刻备马来。”父亲答应了。

共产党的军队在赤峰周围有两个纵队。杨(得志)苏(振华)纵队在赤峰南30里左右,我的父亲已去看过驻地。黄(永胜)朱(涤新)文(年生)纵队在赤峰东偏北。父亲见到黄永胜,第一次同黄永胜当面吵起来。

“国民党那么长驱直入,你为啥挡也不挡?”

“我拿蛋挡呀!”

“当初怎么讲?我搞根据地,你打仗……”

“你的根据地在哪儿?”

“我还建个屁的根据地。国民党来,你稍微挡一下也不至于如此长驱直入,没时间叫我怎么建?”

萧克将军在一旁说:“这个黄永胜,你怎么搞的?你是永胜么,怎么就挡不住?”

黄永胜发作:“他妈的,仗要打个天时地利人和。天是大冬天,地没根据地,人是满地土匪,老百姓还不觉悟。我才有几个兵?我有什么办法!”

父亲回到赤峰,军分区手头的三个连,哗变拉走一个连。余下两个连也成分复杂,只有半个连是自己带来的老八路,可以依靠。

热河省委和军区负责人胡锡奎、段苏权赶来赤峰坐镇,准备两手:打好背包准备撤,全力说服苏联人。只要苏联人不动,国民党就不敢进赤峰。

这一夜紧张。父亲在屋里办交涉,只听得外面人马嘈杂,汽车嘶鸣。苏联红军已开始撤离。

“同志,我再说一遍。”马尔丁诺夫抱着我父亲双肩摇,“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一撤,他们明天就会进。部队已经行动,你不要在这里耗了。”

父亲也看出争取无望,做个失望的手势。马尔丁诺夫已经拉开门,稍稍一怔,随即放声大笑。

我的父亲已经看清,常发又和那名苏联女秘书搞到一块了。心头窝的那把火立刻蹿起三千丈,就要掏枪:“我毙了你狗日的!”

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马尔丁诺夫竟按住父亲的手,笑着劝解:“我们不管这种事。你们也是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大家都够苦的了。他们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会儿高兴,你这是干什么呀?”

父亲目瞪口呆。

父亲沮丧地甩手而去。常发自然紧紧追上。

“政委,”常发怯怯地叫,“是她缠我,真的,我没办法。”

“放屁!你不干她能有办法?”

“首长们都是有媳妇,有老婆。我们……可不许。”

声音委屈幽怨。

“苏联人搞中国姑娘可以,我为什么不能搞他们苏联姑娘?”

啪!父亲抽了常发一耳光。经过战争的人脾气大,爱动手。直到五十年代末,我上中学那年还见过父亲抽一位局长的耳光。

“你打吧。那姑娘还说要帮我们忙呢。”

父亲根本没在意这句嘟哝,他匆匆赶回去研究对策,制定撤出方案。

紧急会议正开着,一阵汽车马达声响过,马尔丁诺夫的翻译,一位入了苏联籍的中国人王清走进来,紧跟他身后的是那位漂亮的苏军女秘书,笑得一脸粲然。

“你们今天先不用走了。”王清大声说。

“我们哪一天也不走啊。”父亲呛一句,心早落下来。

“哎,你这个人怎么光抬杠?”王清说着凑近我的父亲,拇指朝西北方向活动,压低声,“跟那边通电话了,说了你们的意见和态度。那边说不撤了。”

那边是指莫斯科。

“你的警卫员立功了。”王清故弄玄虚眨眼努嘴,父亲便看到漂亮的女秘书又黏黏地贴上了他剽悍的警卫员,“那丫头有办法,部队都出城了,让她搅和得又开了回来。”

这个结果父亲说什么也没想到,更没想到他的警卫员会难为情地说:“政委,我要跟那个苏联姑娘结婚。”

“什么?”父亲睁着两眼发呆,回过神才问,“你了解她吗?她叫什么?”

“不知道,我听不懂。她说了两次也没记住。”

“名字都不知道就要结婚?”

“人家帮了咱们大忙。”

“是你要结还是她要结?”

“她要结,我也同意。”

“你听不懂话怎么知道她要结?”

“这种事,比画还比画不清呀?……”

父亲“扑哧”笑出声,是被常发那表情逗的。

“这件事你别管了,我替你联系,由双方组织决定。”

形势稳定后,父亲确实找过马尔丁诺夫谈这件事。

“这种事我们不管哟。”马尔丁诺夫望望他的女秘书,说,“不过我们迟早要撤军,她还得回苏联。要结婚,你的常发就要跟着入苏联籍才行。”

父亲告诉常发:“你们结婚可以,但你必须跟她回苏联,入苏联国籍。”

常发说:“倒插门不干。让她跟我,入中国籍。”

父亲说:“那不行。人家来是执行国际义务,执行完就必须回去。你么,我可以放你一条路。”

“不干。”常发摇头,“我儿子当杂种可以,我不当。”

“不撤退了,你妈就要去看你。”

我的父亲望着天花板,寻找遥远的记忆。他每天这样子跟我谈一小时。

“我说:‘别去,去了你准会把他接回来。’你妈说:‘这事让我处理。’我叫常发陪你妈去。出城下乡,他比一个警卫班还让人放心。你妈去了,你已经不会哭也不会睁眼,被扔在柴房里等死。常发拔枪就要杀人,你妈拦住了。自己队伍里的人都跑掉不少,何况一般老百姓?他们答应收你本来也是为那一车布匹和粮食。你妈把你抱回家,你就开始抽风,脸憋得发青。卫生队长说没救了。常发就叫:‘我从火里抱出来的,你救不活你也别想活!’卫生队长说:‘杀了我也救不活了。’你妈悄悄对我哭:‘从延安到赤峰,我受了多少罪才生下他,救不活我也不活了。’这么多人不活还行?我一咬牙,死猫当活猫治,队长不敢用药我用。就把大人注射的麻黄素往你屁股上注了半支。几分钟后,你不再抽,能喘气了。我一喜,想亲你,你一下子嘬住我嘴唇当奶头,生嘬出一个大血泡,饿的。喂你一天水,第二天才敢喂你奶。就是这样你也坏了肚,拉稀拉得脱水,又一次差点死。那以后你的肠胃就再没好……”

父亲住了嘴,屋子里静得沉甸甸。父亲的面孔像阴郁的山岩,阅尽人间春秋,只剩了冷峻和思考。忽然,他的眼球朝我转动过来,并且闪烁出湿漉漉的光波。

“你去吧。”父亲挥手,“去看看昭乌达的乡亲们,去看看你的救命恩人常发叔……”

我终于回到内蒙古赤峰市。车站的喇叭正好播放费翔演唱的歌:天边飘着故乡的云,她不停地向我召唤……

于是,我落下一串泪。

赤峰市文联的同志招待我,喝宁城老窖。文联主席王栋说:“权书记是我们老政委,当年住过我家。照家乡规矩,立地三杯,为你洗尘。”

大杯喝酒,大块吃肉。耳畔轰轰,响着乡音:那时乱啊。苏联人、日本人;共产党,国民党;土匪武装多如牛毛。日本的田中角荣也在这里当过兵。他当首相访华,第一个请求就是喝咱的宁城老窖。回去的当了首相,没回去的钉崎先生参加了革命工作,这是命好的。还有不好的流入土匪:“黑龙”“银龙”“土龙”“海龙”还有“母猪龙”。五龙闹赤峰,手下都有日本人。

我醉了。蒙眬中,我看到我的父亲和常发叔在马背上摇晃。绕过一片废墟的“秦营炮队”,走过凹凸荒旷的沙坑坟场,又驰过蒙古骑兵曾经屯驻多年的“东大营”,直奔五峰攒聚的东北方……

在苏联红军暖烘烘的城防司令部里,马尔丁诺夫劝我的父亲:“你不要到北边去。”

父亲说:“那里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马尔丁诺夫警告:“他们是土匪,会杀了你!”

父亲说:“他们不是土匪,是民间武装。也祸害过老百姓,也杀过日本人,他们还是爱国的。八路军创建根据地,不解决这些武装不行。”父亲在大茶壶旁边摆几个豆绿色茶碗,“赤峰的东、南、西,都是国民党军队和土匪部队,只有北边是和子章的内蒙古自治军第四师。他们跟国民党,我们就被闷死,他们跟我们,这盘棋就全活了。”

“你带多少部队去?”

“我就带常发去。”

“胡闹!”马尔丁诺夫叫喊,“他们刚消灭你们一个连!”

“我再带两个连还得被消灭。他们有五个团,都是骑兵。”父亲抓起茶壶北边的豆绿茶碗,慢条斯理喝茶水,“打不行,我是去喝茶。谈判人越少越好。”

马尔丁诺夫踱步,从不同角度将我的父亲看了又看,叹出一口气:“唉,一个疯子带了一个愣子!”

于是,蒙雪的荒原出现一青一红两匹鼠蹊挂霜的奔马,衣装臃肿的骑手在马背上颠簸。路上的乌鸦惊飞起来,我的父亲睁开泪风眼,透过虹光闪烁的泪珠,望见那轮苍白冰冷的太阳。

父亲的铁青马被脚下蹿起的乌鸦惊吓,马脖子猛甩,身躯跟着一闪,父亲的右脚便脱了镫。父亲穿一双大黑毡疙瘩靴,靴头粗憨,急切里认镫认不进去,那马已经刨着蹄子奔腾起来。

骑马三条命:嚼子、肚带、镫。嚼子就像自行车的车把和车闸,其重要性自不必说。肚带如果断了,马鞍就会斜转滑倾,致人落马。这都是要命的事。马镫是为了立脚。真正骑马不能正骑,正骑一会儿屁股就要磨破!必须抬起屁股,左大腿和右大腿轮换着落鞍吃劲。有了马镫双膝可以夹马肋,控制马喘气,马镫一磕,马就跑,还相当于指挥棒。好骑手都是罗圈腿,两裆之间能有千斤力!

父亲算不得好骑手,右脚失镫,两次认不上,便有些慌。两裆又夹不住马,被那马刨起蹄子来一颠,“哎哟”一声,从马背上摔下来。左脚大黑毡疙瘩靴仍然套在马镫上。不惊的马遇了这种情况也要惊,何况已经受惊的马?铁青马一声嘶叫,四蹄腾空,斜刺里跃出,便狂奔而去,拖着我身躯长大的父亲,像拖了一架雪橇,冲起一片片雪尘,随风弥漫四野。

常发本来比父亲走前半个马身,事出突然,一把没捞住父亲的马缰,急忙拨转自己的马头,惊马已经拖着父亲蹿出几十米远。常发急了,一声呼啸,双镫狠磕,枣红马便如一道闪电掠过,直朝铁青马追去。

常发的马快,在草原上也是千里挑一。追出一里地,早把铁青马的缰绳抓住,朝怀里一兜。好神力!那铁青马立刻竖起前躯,立桩一般定住几秒钟。落下前蹄时便只剩了喘气的份儿。

常发甩镫下马,跑去替父亲脱出卡在镫子里的左脚,将全身滚了尘雪的父亲扶着坐起来,身靠身地问;“政委,政委,不要紧吧?”

父亲哼一声,睁开沾满雪的两眼,定定望住常发不做声。常发见父亲被拖傻了,嘴巴一龇,露出那颗突出的虎牙。这是发作的前兆。

“他妈个x的!”常发果然吼起来,放开父亲便朝铁青马扑去。铁青马转过头来,朝骂声警惕地竖起耳朵,刚发现不对劲,要跑,那里躲得过常发出手如电?两只耳朵早被常发抓在手中,硕大的马头被按着低垂下去。铁青马不甘心,喷出唿噜,捯动四蹄,想甩脖子把常发扔出去。常发却借势上前,右腿前弓,扭腰甩胯,配上两膀的千斤之力,使出个漂亮的绊子。便听轰隆一声响,那匹雄骏青马竟被摔个四脚朝天!常发顺手按住马头,马便全身动不得。马只有抬起头才能用出身上的力。

“常发,你要干什么?”身后传来父亲的声音。常发举起的拳头便停在半空,随即放下。扭回身问:“政委,你没事了?”

“没事了。”父亲爬起来试着活动手脚。

“你有事我就毙了这匹马!”

“说气话。毙了我还怎么走?”

“不毙今天也不走了。”

“我没事了。今天还得走。

“没事也不能走。今天不吉利。”

“又迷信了不是?”

“早晨我说不吉利,你不信,发脾气不叫我讲完话。怎么样?换一个人跟你,这次你也完蛋了。还亏了是我跟你!”

“这是碰巧了。”父亲坚持说,“它从晋察冀跟我到延安,又跟我来这里……”

“对,政委,在内地可以,在草原就不行,它是颠马。”常发不无得意地说,“草原上的事你不懂,你就立该听我的。颠马,省下一双鞋,颠碎一顶帽子。”

于是,常发叔给我的父亲上了一课:草原上,马分为三种。颠马最没法骑。还有一种马叫蹦子,爆发力强,善跳跃,善跑,骑兵多选这种马,可以跨越障碍,可以冲刺。但是跑远路不行,跑远路要累死。好马是走马。一天能走五百里就算快马。最好的能走一千里。世人所言千里马都是走马,放开四蹄越走越快,肚皮近地,两条前腿简直像从耳朵根那里迈出来,从侧面望去,不见头只见腿。

同类推荐
  • 金武士俑

    金武士俑

    你只有爱她的权利,而无强迫她爱你的权利。虞初的母亲相信数百万兵马俑中有一个金武士俑。这个武士俑是用足足一战车黄金塑成的。它是一个铠甲武士俑,还是一个战袍武士俑?不得而知。全金的或者说纯金的战袍与全金的或者纯金的铠甲,哪个更具有艺术价值,没见到实物,真是不好判断。“虞初,我的儿,你不要难过,妈妈不要紧的。你更不要哭,要坚强。妈妈研究了一辈子兵马俑,发现了很多东西。但只有一个遗憾,就是那个金武士……”“妈,据我了解,根本没有这个东西。”虞初说。母亲文艺伸出的手颤抖着。
  • 黑骏马

    黑骏马

    《黑骏马》是英国女作家安娜·西韦尔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小说一出版即轰动全球。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黑骏马一生的辛酸经历。它是一匹性格温顺、精力旺盛的优种马,然而命运多舛,几易其主,开始时在尊贵的庄园主那里受到厚待,然而好景不长,主人家遭变故,黑骏马被卖。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又再次被卖,最后沦为苦力马,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值得庆幸的是,晚年的黑骏马却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此书问世后,在欧美常销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唤起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
  • 山海经密码3

    山海经密码3

    本书故事主要是讲述桀的后代、成汤的孙子、伊尹的徒弟和他的伙伴们周游神州的经历。一统天下对主人公们来说只是他们展现自己个性的历史舞台。
  • 贩人村血泪传奇

    贩人村血泪传奇

    2005年3月21日,香港《文汇报》报道说:在中国西部有一个专门以贩卖人口为生活来源的“贩人村”,全村二百多人口,从事贩卖人口的竟有五十多人……消息透露,端掉“贩人村”是一位打工妹配合大陆公安所为,据说,这位打工妹曾有过被“贩人村”贩卖过的历史…… “贩人村”的贩人历史悠久,最远可推溯到明末清初。“贩人村”第一个人贩子叫范书同,是明朝举人出身,后晋升为奉城总兵。读书人贩人有辱斯文,但“贩人村”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 人间指南

    人间指南

    作家赶紧点点头,一眼也不敢看她。如果这时他看到了她,也许还会来得及发现她身上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冲向餐车的门逃出去。这样日后他还可以把这个事件完完整整写下来,以弥补他已经四十岁了却还没写出一部成功作品的悲惨人生。事实上,作家听到了妓女说话,但一时他的思考能力处于关闭状态。比如一个聋哑妓女为什么会突然开口说话?她之前是装聋作哑还是神迹的突然降临?又是什么样的动机让她制造了这场灾难?这些实际都不难推测,却又可以激发出无数或动人或凄惨的故事,对任何创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原材料。对作家本人来说,自然也是一个事业发生重大转折的机会。可是他没有抓住。
热门推荐
  •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为救一名帅哥她莫名其妙穿越成了山寨寨主,不仅拥有绝世姿容,而且拥有一身绝世武功,哇!终于可以行侠仗义了。好不容易从官兵手里夺来那只木箱,哪知箱子里装的竟是一个俊美男子。可恶,这家伙竟不辞而别,于是,她踏入血雨腥风的江湖,又入险象环生的皇宫,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
  • 市井人物系列

    市井人物系列

    老二媳妇偶尔也来,帮老二打打下手,熬个药,熏个包,拔拔罐,不再张罗学做足疗。中午老二就一个人在店里将就吃一顿。老张还来店里,话也不多,也不和老二抬扛了,有时帮着扫扫地,没人的时候,就坐在门口朝洗浴中心那个方向望。“有啥好看的。”老二啪嗒啪嗒走到老张面前,“来,伙计,我给你按摩按摩舒舒筋骨吧。”老二给老张按得用力,按得老张嗷嗷叫。
  • 魔临现代

    魔临现代

    不修仙,只欲成魔凌天下,我意随心.挡我者.血染世间
  • 邪帝追妻:倾城魔女太嚣张

    邪帝追妻:倾城魔女太嚣张

    前世她一心修炼,不问世事,却被最亲近的人追杀致死重回十几年前,她变异灵根,身怀异宝,逆天改命,祸乱天下渣姐来袭?滚一边去,姐一会收拾你。前任渣男?姐看不上你,哪凉快哪待着去。渣爹被抓?还出卖她?喂,你们几个绑匪记得撕票?!不过一直缠着她的这个男人是从哪冒出来的?某男看着旁边抢宝的某女:“丫头,你想要什么?本尊送你。”某女:“本姑娘想要你死!”某男勾起嘴角:“本尊更想与你欲仙欲死。”
  • 穿越之孤女也有春天

    穿越之孤女也有春天

    她无父无母,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她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一公司担任文员工作,正当她滋润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时。她万万没有想到睡个觉也能穿越。穿越到古代一小山村成为一寡妇,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邻里的嘲讽,爹娘的懦弱,家庭的贫穷,面对穿越来的她,这些都不是问题,且看她如何与之斗智斗勇~~~~~~
  • 爱你那么多,含恨不如意

    爱你那么多,含恨不如意

    三年前,她被心爱的男人亲手送进监狱三年后,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依偎在别的女人怀中她以为还有路可以回头直到他亲手扼杀掉她腹中孩子那一刻,她才明白,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
  • 名人名言金典4

    名人名言金典4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诸葛的天下

    诸葛的天下

    架空的三国时代,诸葛家族的后人意外穿越到这里企图改变家族以后的悲惨命运。这里打战靠的是三大术,军师技、武将技、倾城技。曾经的糙汉子们都变成了萌妹子;张角掌握了雷电,吕布单骑追着百万大军,悲催的主角是多么想回家。
  • 备倭记

    备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提树下的礼物:守住幸福的十个路口

    菩提树下的礼物:守住幸福的十个路口

    本书为你准备了十个礼物,它们可以使你幸福。他们分别是:心态好活得好、简单是幸福的主旋律、轻松的过,快乐的活、把健康留、别跟自己过不去、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怎能缺少喜好、仁爱是传递幸福的基石、低调一点幸福一些、因为知足,所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