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6200000002

第2章

四个月之后

第一天:下午1点56分——斯特西

轿车转过最后一个弯来到了贝克街,一个急刹停了下来。就在他们前面站着一大群记者和电视台工作人员,这些人围住了院子前门,占据了半条街。从他们的神情看,一定是天刚亮就来这里蹲守了。有人眼尖发现了他们的车,人群随即一拥而上。几秒钟的工夫,轿车就被围得水泄不通,麦克风、摄像机贴上了车窗,记者和新闻主播们推推攘攘,手肘并用,高声提着问,几名警察想要拦住他们,但根本拦不住。

斯特西从后排车座上坐起来,盯着外面,这样的骚动场面是她始料未及的。这下可麻烦了。

她又扭转身,从侧面和后面的车窗往外看,而坐在她旁边的麦克莱恩夫人则探身向前,指挥司机尽量把车停在靠近院子前门的位置。同时,紧随其后的汽车上,下来麦克莱恩夫人的秘书佩妮·里克曼,她挤进人群,对着混乱的人群挥舞着手指,大声命令警卫把媒体往后赶,为斯特西和麦克莱恩夫人的车腾出一圈空地,好让他们下车。

斯特西三年前被判刑的时候,情况和这时截然不同。那天当她走出法院时,大门前的台阶上只有寥寥几个支持者站成一排在那儿示威,一边高喊口号,一边挥舞着标语牌,牌子上写着“想和孩子在一起的妈妈不应该进监狱”,或者是“这个国家还有正义吗?”等等。

人们的示威没有丝毫作用,因为法院已经审理宣判了。斯特西那时十七岁,正要被押往凯瑞威女子监狱服刑,她被判了五年监禁,原因是袭击了一位女社工,不让她带走儿子。那是她最后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要不是参加了州长新实施的早释计划,她还要在监狱再待两年。

现在,她自由了,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些围在四周的记者碍事的话,就真的自由了。

车门打开了,警卫们围成了一个半圆以保证他们顺利通行。斯特西迅速看了一眼麦克莱恩夫人,得到允许后,斯特西低着头下了车,一边用手遮挡着脸,躲开相机的闪光。警卫们围拢过来,一队人和他们一起走进院子前门,上了台阶,来到门廊。

麦克莱恩夫人转过身去回答提问并对着镜头摆拍,斯特西舒了口气,放松肩膀,仔细打量着这个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又回到了这里,这个她最初避所不及的地方,真是讽刺。葛伊琳·查姆斯从来都不是一位模范母亲。儿童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比邮递员都还熟悉去她家的路。对于斯特西,十五岁就未婚生子恐怕是她有生以来最大的幸事,但是对于曾经梦想当一名舞蹈家,生活在花花绿绿的大城市的葛伊琳来说,十几岁就当妈妈却并非首选。

斯特西知道,生了她是葛伊琳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她一出世,就把母亲的生活给毁了。十四年来,她感觉自己在母亲眼里就是垃圾,相比之下,她更向往街头混混的生活。这就是斯特西后来离家出走的原因。

现在站在这里看去,一切都没变——房子依旧破烂,白色油漆外墙脏兮兮的,门廊里依旧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围栏依旧残断,这么久了她母亲也没修理。而斯特西必须在这里生活至少半年的时间。这是她获释的条件之一。

简直是地狱。

斯特西一分钟也不想待在这里,只要有机会,她一定要离开这儿去寻找她的儿子:泰勒。

在她后面,记者和电视台工作人员像沙丁鱼一样挤在大门外,人潮一直漫过马路,沿路涌到两栋房子门前。从前门离开是绝不可能的。斯特西必须想个其他的办法,还得赶紧。泰勒2点30就放学,斯特西不知道领养他的人家住在哪里,所以一旦到校晚了没接到泰勒,她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一名警卫靠过来,敲了敲门。无人回应,他看看麦克莱恩夫人,夫人点点头,他于是用手指按了下门铃,然后贴近房门。听得到屋子里传来的门铃声。斯特西紧紧抱着双臂,低头等着。

还是没人回应,麦克莱恩夫人探过身,敲打着门上的玻璃板。依旧没人开门,记者们还在举着手机拍照,高声发问。麦克莱恩夫人瞪了一眼佩妮·里克曼,好像在说:“你不是说她在家吗?”佩妮耸了耸肩,一脸无奈地说:“葛伊琳是这样说的,她电话里说,她会在家的。”

大门外,几个警察挤过人群,命令媒体记者们后退,不要靠近大门。斯特西转过身,正好瞧了一眼佩妮的手表,她的心咯噔一下——比她想的还要晚。

斯特西原打算开母亲的车去接泰勒,然后直接带他去韦恩家。这个计划她在狱中给韦恩写信说过,那些信件都是偷偷送出去的。如果交通顺畅,去泰勒学校完全来得及。但是葛伊琳没有按时接电话,斯特西动身的时间,比原来约定的晚了二十分钟。到现在,他们已经晚了将近半个小时了。

筹划了几个月,最后竟然会是这样。斯特西心急如焚,一滴汗珠沿着脊背滚下来。

佩妮看看麦克莱恩夫人,挑了下眉,麦克莱恩夫人点头回应。正当佩妮把手伸向把手时,玻璃板后的蕾丝帘子一掀,门开了,葛伊琳·查姆斯堵在门口。

她和斯特西记忆里的样子没什么差别,微胖的腰身,染成金色的披肩长发,褪色的牛仔裤,低胸上衣,深而干瘪的乳沟,光着脚。

“你回来晚了。”葛伊琳说,算是打招呼。她没说“不好意思,我没听到门铃”,也没说“你好,斯特西,很高兴见到你”。

一点也不意外。葛伊琳同意斯特西和她一起住,只是因为她以为有利可图。到后来得知并不是这么回事后,她就一直不怎么配合。

她铁着脸,向后退了一步,把门开得更大些,一言不发地把他们让进屋。伊丽莎白·麦克莱恩跨过门槛,走进去,然后是斯特西,最后进去的是佩妮。

屋子里也没什么变化——一样破烂的旧沙发,一样破旧的地毯,一样是满屋的家具的霉臭味,混杂着刺鼻的香烟味和厨房的油污味。

麦克莱恩夫人去关门,葛伊琳则走向一把旧天鹅绒扶手椅,显然她刚才一直坐在那里。她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从满是烟头的烟灰缸里拿起一根点着的烟。弹了弹烟灰,葛伊琳吐了一口烟雾,终于抬起头来——蓝色的眼睛冷冰冰的,常年吸烟导致嘴唇周围布满深深的皱纹。没有一丝笑容。那神情,就好像面对的是一帮破门而入的劫匪似的。

“你们比我预想的晚到了半小时。”葛伊琳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说。

麦克莱恩夫人点点头表示认同,说:“很抱歉,路上塞车了。但是很高兴终于见到您了,查姆斯夫人。我是伊丽莎白·麦克莱恩,查尔斯·麦克莱恩基金会监管人。这位是佩妮·里克曼,我的秘书。”她说着,向站在她旁边的女人示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佩妮身上,而佩妮正在东张西望,好像她置身于一个到处是有毒物品的废墟中。当意识到麦克莱恩夫人正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时,她才一下子回过神来,把公文包换到另一只手上,和伊丽莎白以及葛伊琳郑重其事地交谈起来。

看到佩妮直接切换到了一板一眼的机械模式,斯特西紧紧咬住上唇才没笑出来。

“恐怕今天施特劳斯曼州长来不了了。他在市中心有个紧急会议。他为此深表歉意。儿童服务中心的凯·希瑟正在路上。”佩妮说,一边抬起右腕看了一眼时间,“确切地说,她随时可能赶到。”

葛伊琳丝毫未掩饰对佩妮的轻蔑,她用讥讽的眼神看着佩妮,打量着她的妆容,整洁的灰色套装,擦得油亮的黑色高跟鞋,然后又从脚看到头。

“你们最好坐下来,接着聊。”葛伊琳冲着他们身后的沙发点点头说,“我恨不得把所有这些记者赶出我的院子,越快越好。”

佩妮·里克曼回头看了看破旧的沙发,又看了看她的上司。麦克莱恩夫人低下身来,坐在沙发的边缘位置,而佩妮绕来绕去,像一条狗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躺下一样,最后小心翼翼地坐在了麦克莱恩夫人旁边,说了声“谢谢”,同时把公文包贴身放着,生怕有人偷了去似的。

斯特西在屋子里慢慢地转悠,拿起五斗柜上的各种摆设,看一看,又放回去。都是外祖父的东西。外祖父过世后,葛伊琳肯定什么都没动过,依旧是老样子,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在斯特西身后,葛伊琳已经在抱怨外面的人群了,喋喋不休地说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了,有人踩踏了自家的草坪……斯特西不再听她啰嗦,走开去,来到屋子当街的窗前,侧着头看外面的马路,发现记者来得更多了。

见鬼!

斯特西装出一副沉浸在往日回忆中的样子,“漫不经心”地走向厨房,从水槽上方的窗户凝视着后院。

除了草,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后院围栏。和过去她住在这里时一模一样。情况不是很好,但还是有机可乘。

外面的客厅里,麦克莱恩夫人正在逐条交代斯特西的释放条件,夜间禁止外出的要求,以及斯特西的脚环如何通过卫星和通信网络监控她的行动。这样那样如此这般,都是斯特西从那个为她佩戴脚环的人那儿听到过的老生常谈,但是自始至终她一次都听进去过,因为她并不打算戴很久。此时若再不离开,那就永远没机会了。

“我想上厕所!”斯特西喊道。

麦克莱恩夫人大声回应说:“好的,也许你需要休息一下,如果有需要,我们会叫你的。”然后她接着罗列那些条款。从葛伊琳的反应来看,麦克莱恩夫人一定感觉自己像极了电视里的外交官,在耐着性子和那些蓄意挑事的人谈话,尽可能表现得和颜悦色。

不过他们聊的越久,对斯特西越有利。

她很快走到房子最里面,站在厕所外往回张望。她听到佩妮从客厅来到厨房,还在打电话。

快步走过厕所,斯特西闪进了母亲的房间,悄悄关上门。

现在怎么办呢?

葛伊琳的手提包就放在床头柜上,一如往常。斯特西拉开手提包,把里面的东西统统倒在床单上。一大堆的购物小票掉了出来,还有一包烟,一个比克打火机,一副太阳镜和一包口香糖,当然还有钱包,但没有钥匙。斯特西把手伸进钱包摸来摸去,从钱包底部内里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照片,那是葛伊琳年轻时的照片:淡金色的染发,低胸衬衫,手里拿着烟——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子。

是啊,我们都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斯特西痛苦地想,赶忙把照片塞了回去。

斯特西接着朝梳妆台走去,挨个拉开抽屉。在第三个抽屉里她发现了一摞叠好的围巾。拿起最上面的围巾,斯特西发现了一缕头发,她再往外拉一下抽屉,看到了葛伊琳的旧假发。一看就是80年代的。她戴上假发,摆弄好了,又围上一条围巾让假发更牢靠。然后对着镜子审视了一遍,虽不完美,但效果还行。

有了假发和围巾,斯特西又走到衣柜旁,从里面的外套口袋里翻寻钥匙,终于在翻检了两件外套后,找到了钥匙。

听得见外面的客厅里,母亲仍在喋喋不休地向麦克莱恩夫人和佩妮·里克曼抱怨——听起来还是那样,和她唯一的女儿住一起比她眼中钉了钉子还难受。

斯特西不禁有些伤感地扫了一眼天花板。从有人向葛伊琳建议让斯特西住这里开始,葛伊琳就开始万分恐慌,好像斯特西和她的弱智儿子会再一次彻底毁掉自己的生活。提到泰勒,葛伊琳总是用弱智儿子称呼他。

其实葛伊琳的担忧是多余的。今天天黑前,斯特西和泰勒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同类推荐
  • 澳门惊梦

    澳门惊梦

    伫立在重庆市万州区李家河强制戒毒所的铁窗前,静静地眺望位于东北方向的家,张燕妮不觉淌下了悔恨的泪水。在此一周前,张燕妮被父母送进了强制戒毒所。张燕妮无疑将在这里度过漫长而又痛苦的半年。然而,戒毒所所有的工作人员的客气,又常常令张燕妮感动得泪如雨下。往事已成过去,但烙印在少女张燕妮心中的,却是一生也抚不平的沉痛伤痕。校园一见钟情 张燕妮出生在重庆市梁平县城,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在某机关工作。由于是独生女,张燕妮从小备受父母宠爱。
  • 落伍者的最后结局

    落伍者的最后结局

    老人一声叹息,很疲惫地说,这世道把江湖搞坏了,玩个玩意也要打点。唉!他说的话我有点听不懂。老人摆摆手,让我拿出十元钱塞进盆底。接着,再次发功,只见他双掌上下翻飞,浑身关节叭叭作响,衣袂也跟着飘动起来。随后,大喝一声,停住。我翻开盆子,这次,真的奇了。那白纸变成了黑的,而且,钱也不见了。这晴天大日头的,老人家凭一双手竟然能黑白颠倒?我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

    阿瑟·柯南道尔作品经典的探案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其中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 北京上午九点钟

    北京上午九点钟

    这是一栋混居着官员与回迁户的高档社区,上午九点是垃圾工的到岗时间。刚刚进京务工的二泉在这儿的垃圾堆里见识着贫与富之差也“学习”着破烂里的门道。终于,他明白了当处长的哥哥为何要费尽心思给自己谋到这样一份“美差”……唏,亏你想得出来,让我收垃圾!二泉不满地对大泉吼起来,我抛家别子来北京是挣钱的。你当着处长,住着宽敞的三房一厅,开着几十万的小轿车……大泉手指着二泉的额头,你挣钱还挑三拣四?二泉说,你在楼上吃喝拉撒睡扔了的垃圾,包括擦屁股的卫生纸都让我去给你捡。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二泉你喊什么喊?
  • 栗子树下

    栗子树下

    公元1994年春天,我由省委组织部调到长杉市任市委副书记。到任后第二天,就到下面去熟悉情况。在市管的六个县中,我第一个选择了骊城,因为三十年前我曾经在那里参加过“四清”运动,对那段岁月有着难以泯灭的记忆和思念,渴望故地重游的心情自然也就十分强烈和突出。县城的街道早已不是往日的十字形,也不是又窄又短又低洼不平的小街;五纵五横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式样别致的楼房,花木扶疏四季可人的公园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场景,都使我难以找到当年小城的影子。
热门推荐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画情为牢,溺爱天价前妻

    画情为牢,溺爱天价前妻

    三年前的新婚之夜她错手伤了他心尖上的人本该进监狱的她被丈夫送进精神病院三年间她亲眼见证了他如何让她家破人亡整整三年她失去自由,生不如死*三年后重获自由时,他紧紧的抱着她“我们回家。”她在他怀中淡笑无意识的问:“我已家破人亡,请问江先生,我的家在哪里?”他沉默带着倾世温柔的笑从此以后她见到光明但依然没有自由他扣留了她所有的证件,将她囚在身边*不复当年的绝情,他宠她如骨三年的狼狈换来了三年后风光无限的总裁夫人的位置她不知教训的沉沦在他的温柔里无法自拔直到自己亲眼看着他送她上手术台时,方才醒悟原来一切宠爱都是为了他的心上人*“都是为了她吗?”被打了麻醉的她意识恍惚拉住他的衣服“嗯,如果有下辈子,我拿命换你。”他不复温柔,一双眼睛清冷她的手缓缓的松开,张了张嘴再也说出话来她为他的心上人搭上了命却被人散布成想与奸夫私奔,途中车祸身亡*又过几年,她出现在他的世界,很巧合,也很蓄意挽着儒雅清贵的男人向他介绍那是她丈夫她笑靥如花时刺伤了他的眼无人夜色将她抵在墙上疯狂的吻她“江总,我可是结了婚的女人,自重。”她的声音婉转娇媚“跟他离婚。”“凭什么?”“我爱你。”“但我爱他。”*她为当年的生不如死,家破人亡步步为营的算计,折磨直到她癫狂的将他刺伤真相才破壳而出,而那人在怀中气息减弱……
  • 扑火

    扑火

    她躺在那里,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然而还是把手伸向了毁灭。轻柔的音乐响起,黑暗中亮起光晕,她闭上眼,在无数美丽脸庞的海洋中,抓住那张唯一的、挚爱的脸。“梭罗——这个名字对在座的各位毫无意义,然而就是这个人,奠定了我们当今经济的基础。想象一下两百年前。那时候到处是蓝天碧草,人人游手好闲。这个叫梭罗的美国佬在湖边闲了两年,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根本不需要拥有!”她停下笔思索。是的,一支笔,一支货真价实的钢笔,她仍然通过手写来输入文字。这过程缓慢又费力,但她相信一支有形的笔能让她的思路顺畅许多。
  • 渐备一切智德经

    渐备一切智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法王经

    法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吴录

    平吴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良田千顷养包子

    良田千顷养包子

    苏黎再次睁眼,已然异世。娘,彪悍强势,是个势利眼。爹是闷气包,在家没有说话权。哥哥姐姐自私自利,把她当做眼中钉。不受宠的她,要被卖给地主做小妾,给她大哥娶媳妇和给姐姐存嫁妆。幸好她有个竹马哥哥,能够给她依靠!为了生活,她披荆斩棘,勇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小剧场一“阿黎,嫁给我,你可后悔?”某男怜爱地看着一身红衣的女子。苏黎抬头看到站在身前,那身体伟岸的男人,摇摇头道:“不嫁给你,我会后悔!”某男轻楼着此生的宝贝,许下诺言:“今生今世,绝不负卿,生生世世,必将追随!”“相公,洞房花烛夜,你这么啰嗦,是闹哪样?”小剧场二“娘,你来做什么?你说过我可是泼出去的水,以后于苏家无任何关系。不知道你今天来,有何贵干?”苏黎看着三天两头,找到名义上门的亲娘,有些无语。“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呢?我可是你娘!”“哦,这会儿记得你是我娘了?想当初把我卖给狗熊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起,我是你的女儿?”“你,你……”小剧场三“娘,我爹说以后不准我缠着你,否则就要给我颜色看。”某个小包子在被老爹威胁后,第一反应,跑去和娘告状。某女午后悠然地躺在院子里,看看身旁磨蹭自己,那两岁半的小奶包道:“哦,那你以后不要缠着娘好了,娘只给你爹缠。小肉包,你要记住,不是娘不疼你,等你长大点就能明白了。”“那娘你生个弟弟,给我好不好?”小奶包退而其次的要求。“为什么?”她有些疑惑,这小肉包,还懂得讨价还价了,再说他要弟弟做什么。“我也要给些颜色,让他瞧瞧!”小肉包,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声宣布道!Ps:小离简介无能,坑品保证!本文1v1,求点击,求收藏,求评论!
  • 天地之灭天

    天地之灭天

    洪荒过后,天下三分。亿万年后,修道界再起波澜,万族纷纷显现,无数强者应时而生。无数人为了追寻传说中的境界——天帝,纷战不休,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能否有人登上亘古以来最强的宝座?一个在命运中苦苦挣扎,一个天地不容的人,他到底该何去何从?“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冷石仰天咆哮……
  •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