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6800000007

第7章 三言两语,言逢知己千句少(4)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不管他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最后变得一贫如洗,无处栖身。

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那些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

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修道院里有几头牲口已经不中用了,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这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

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这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

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这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其实,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替你们带来什么礼物了”凯蒂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凯地回答:“我才不稀罕糖果。”老师勃然大怒,处罚凯蒂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毕竟工作很辛苦,虽然能力有大有小,但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

一个善于说话的人,做事时一定会避其锋芒,即使觉得某人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他们太过鲁莽,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要想理解真话不被肯定的现象,换一个角度就会看到,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趋利而避害。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的人对人总是以诚相待,直言不讳,人们一定会认定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所以乐于与他深交,并在人前人后夸赞他,这样他自己也会感自豪。也就是说,用真诚赢得了报偿,带来了利处,何乐而不为啊!

如果情况与此大相径庭,比如,某人认为同事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同事脸一沉,然后扭头便走。实话固然是实话,但时间长了别人就会对他产生质疑,认为他惯于在人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样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并不是所有的话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适合拿来公开谈论,直言不讳。要塑造成功的人生,就须懂得掌握说话做事的分寸。说话时的动作,表情,举手投足都要有分寸,过于直言会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会对日后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阻碍。

一语道破: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注意分寸。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是谈话应注意的。

8.罗嗦是谈话的大忌

在出次交往中,如果你一味地罗嗦,就会使人反感,这样就削弱了你在他人心中的地位。英国人波普说:“话犹如树叶,在树叶太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讲话简练有力,能使人兴味不减。冗词赘语,唠叨罗嗦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

林肯的父母都不是什么有才识的文人,他们没有特异的才学。那么,林肯怎么会有运用语言的特殊天分呢?我们知道,林肯所受的教育是“不完全的”,一生也不过进了不满一年的学校,在他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自己也曾对群众承认过。那么林肯接受过怎样的教育呢?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肯塔基州森林地带有位巡游的村儒学究,曾无意地帮助林肯取得了很大的长进。

在林肯当总统前,有人问他有多少财产。当时在场的人期待的答案多数是多少万美元、多少亩田地。然而林肯却扳着手指这样回答:“我有一位妻子、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又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惟一可靠的财产就是——你们!”

林肯当律师的时候,一次他作为被告的辩护律师出庭。原告的律师把—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讲了两个多小时,好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作辩护。林肯走上讲台,却一言不发。他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水杯喝了口水,接着又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喝水。如此动作一连重复了五六次,法庭上的人当时会心地笑开了,笑得前仰后合。

南北战争爆发时,各报向林肯提出了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建议。林肯耐着性子听完了一位纽约记者提出的冗长作战方案之后,说:“听了你的建议,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有人在堪萨斯骑马旅行,因为人烟稀少,无路可行,他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随着夜幕降临,下起了可怕的雷暴雨。隆隆雷声,震撼大地;道道闪电,瞬息之间照亮地面。这个失魂落魄的人,最后下了马,借着时有时无的闪电亮光,开始步履艰难地牵马行走。突然,一声惊人的霹雳骇得他双膝跪地,他呼喊道:‘上帝,既然你什么都能做到,就多赐给我们一点亮光,少来点刺耳的声音吧!’”

清代画家郑板桥有诗云:“削繁去冗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当今语言大师们认为: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可见,用最少的字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是讲话水平的最基本要求。

马克·吐温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礼拜天,他到礼拜堂去,适逢一位传教士在那里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传教士苦难的生活。当他说了5分钟后,马克·吐温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50元;当他接着讲了10分钟后,马克·吐温就决定把捐助的数目减至25元;当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小时后,马克·吐温又决定减到5元;最后,当他讲了一个小时,拿起钵子向听众哀求捐助并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马克·吐温却反而从钵子里偷走了2元钱。

通过幽默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讲话还是短一点、实在一点好,长篇大论、泛泛而谈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效果反而不好。

有句俗语说得好,“蛤蟆从晚叫到天亮,不会引人注意;公鸡只啼一声,人们就起身干活”。的确,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人,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而现实中,说话罗嗦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所说的涵义丰富,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弱点。有两个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相聚,他们彼此都对此盼望了很久。结果其中一个带了他热情开朗的新婚妻子一起来。那位妻子从一开始就独占了整个谈话,滔滔不绝,一个接一个地说着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笑、很有趣味的事情。出于礼貌,两个男人沉默地听着,偶尔尴尬地彼此对看一眼:当他们分手的时候,那位妻子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挥舞着手套,“兴高采烈地说:“再见!”她觉得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夜晚,认识了丈夫的朋友,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谈话。而两个男人却对老朋友分别多年后的情况仍旧一无所知,心里诅咒着这个开朗得过分的女人,即使她的丈夫也是如此。

对于说话罗嗦的人,心理学专家们为他们罗列出七个典型的特征:

①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希望整个谈话以“我”为重点;

②由于自己注意力分散,一再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题。或自己不记得已经说过的,一再重复;

③像倾泻炮弹一样连续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人觉得过分热心,以致难以应付;

④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然后滔滔不绝;

⑤说话不合逻辑,令人难以领会意图,并轻易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有时自己也莫名其妙;

⑥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东拉西扯;

⑦觉得自己说的比别人说的要来得更有趣。

“是非只为多开口”,话说得多,出毛病的机会也就多。大智若愚,聪明的人大都不随便说话,唯有胸无半点墨的人喜欢大吹大擂。宁可把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浅薄,也胜于一开口就使人证实你的浅薄。这是一句值得每个人牢记的名言。

滔滔不绝,出口成章,是一种“水平”,而善于概括,词约旨丰,一语中的,同样是一种“水平”,而且更为难得。

一语道破:

谈话是否受人欢迎,在于是否抓住关键,是否说到点子上,是否能打动听众。群众最喜欢的是有啥说啥,直来直去,简单明了。对于那些空话套话,人们很反感,甚至觉得听这种谈话是在浪费生命。

同类推荐
  •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本书告诉我们广大女性读者,虽时光荏苒,载走了那个时代曾经灿烂的芳华。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争取这些基本的女权而砥砺争斗的民国才女们。正是她们,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女性,顶起了半边天,被家庭和社会所认可。她们身上对爱情勇敢的追求,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和对幸福的渴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女性学习的宝贵财富。
  • 人生炼金术

    人生炼金术

    本书是一部面向当代在校大学生和职场青年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清华大学FMBA教授。本书稿围绕年轻人关心的选专业、求学、婚恋、买房、投资、职业规划等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知识,以作者多年深耕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以及自身的投资经历,进行了深入浅出、活泼生动的讲述,将经济学智慧融于生活,是一部有出版价值的通俗读物。本书不存在政治敏感问题和格调质量问题。
  •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如果说20几岁的男人还对人生充满激情与幻想,并以此激励自己成长的话;那么30几岁的男人就应该成熟而理智,并能在现实的压力中去奋斗并成功。男人30而立,30几岁的男人不再是男孩,他开始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他身上寄托了妻子儿女的未来与梦想,使命感、责任感以及自己的理想,让他可以超越以往地去追求成功。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你是否有过一通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的侃侃而谈之后,听众反而更加莫名其妙,如坠云里雾里的窘境;你是否有过一片真心实意、任劳任怨的工作之后,别人反倒不领情的尴尬。这是由于你没有把话说到心坎里,没有把事做到点子上。本书可以让你在复杂的职场与社会中,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入心扉

    爱入心扉

    她是一个农村女孩子,努力考上了大城市的大学,走出村子,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属于这个城市,他的出现彻底的让她改变了自己,他是一个霸气的总裁,却有着独宠于她的情爱,她会接受吗?
  •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中所选的故事,都深得希区柯克的精髓。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其实都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别样演绎,它们又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正是这些东西,让你一口气读到最后,也让你体验到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仿佛一下从黑暗中跃入到碧海蓝天之中,让你想放声尖叫。
  •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作者从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 都市之兵神帝天

    都市之兵神帝天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他,帝天,佣兵界的“阎罗王”,逆天重生,再生为人。此一生,他不想看破红尘,更不想原谅任何人,他不是圣贤,更不是活佛,他有恨,他有怨。帝天之宗旨:“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自小我就爱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与张无忌的爱情,那时只觉女子当做赵敏,而一生良人应寻无忌。长大后看了原著,陆陆续续看了九版倚天,终是只爱这一版。夜深人静,感念无忌敏敏的爱情,亦为儿时懵懂不知愁的痴意作个纪念,写下这个同人后续,愿与一起喜欢的吴迷一起分享。那时的无忌,给了我对于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今亦是。
  • 重生之关门放总裁

    重生之关门放总裁

    重生来的落雪依决定不走上辈子什么都听别人安排好的路,最后被渣男贱女污蔑出轨的视频漫天飞,这一世重新来到转折命运的时候,在重生回来的第一天却无意间救了他,从此身边多了一只忠犬总裁,人生便开了挂!有幸得到神奇的空间,习得一手逆天的医术,以救治天下所有病人为已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怎么回头再爱你

    怎么回头再爱你

    我叫路柏然这些年我一个人带着我们得回忆走小心看管不敢弄丢顾可欣又下雪了回家吗你已经离开一年多了我开始学着做一些琐碎的家务被人爱过也跟人在一起过个中滋味大概只有自己清楚没有给别人提起过你不知道开口要用什么情绪我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然后路柏然要开始他新的人生了
  • 三少,复婚请排队

    三少,复婚请排队

    在筹备已久的婚礼上,路与浓那个“死”了两年的丈夫——回来了。还摇身一变,成了名震里城的齐三少。婚礼被毁,被迫嫁入齐家,以为是深情作祟,路与浓犯了一回蠢,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直到他带着一个陌生女人出现在她面前,冷漠地递给她一纸协议:“我们该离婚了。”彼时她才知道,她不过是他“心上人”的挡箭牌。丢尽颜面,挽回不能,她笑着接了巨额“补偿”,签下名字,而后带着还没来得及认祖归宗的儿子决然离去。他苦寻三年,终于再见,她挽着其他男人的手,对他说:“齐先生,你很好,但是我太美了,你配不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尘录

    风尘录

    看人间冷暖,识世态炎凉,将自己的感悟一点一滴的通过文字去抒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