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5200000010

第10章 佛陀的故事(9)

佛陀告诉阿难,久远劫以前,有三十二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共同偷了一头牛,并牵着牛来到一个贫穷老妇人的住所,要求在她家杀牛并烹煮。老妇人不但没有加以劝阻,而且高兴地为他们准备杀牛及烹煮的器具。此时,牛突然跪下求饶,但众人已被贪欲蒙蔽了良知,根本无丝毫怜悯之心。牛在将死之前发下毒愿:“你们今日杀了我,未来我生生世世都要报这个仇!”众人杀了牛,烹煮后与老妇人一起恣意享用,老妇人并高兴地称赞道:“比起过去曾来过我这里的人,你们可算是对我最好的!”当时的牛,就是今日的波斯匿王;那时偷牛的人,就是今日毗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老妇人就是现在的毗舍离。因为这个因缘,在五百世中,三十二人常为今日的波斯匿王所杀;而毗舍离由于当时欢喜帮助杀牛的缘故,在五百世中,常为三十二人的母亲,饱尝儿子被杀的甚深痛苦。但毗舍离今生值遇佛陀住世,因其常行供养、听经闻法的功德,而证得道果,所以现在不再受此苦恼。

阿难合掌再问佛陀:“这三十二人又因何因缘而能得大富贵,豪健勇壮?”佛告诉阿难: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有一老妇人,家中非常富有又敬信三宝,时常广修种种供养。一日,她带着上好的香油,准备涂饰佛塔,途中遇到三十二个人,于是请他们帮忙共同前去涂佛塔,修无上福报,三十二人闻言即欢喜同去。涂塔供养完毕,三十二个人为感恩老妇人让他们修此大福德,便与老妇人齐心发愿生生世世,生在富贵尊荣之家,常为母子,而且同值佛世,闻法证道果。所以在五百世中,皆一直生在尊贵之家为母子。当时的老妇人,即今的毗舍离;三十二人,就是今日的三十二个儿子。

在场的人聆听完世尊开示,皆更加肯定因果的道理,也对世尊所说的法,欢喜奉行无有违背。

【最佳良药】

有一天,佛陀在路上不小心被一种叫迦陀罗的植物刺伤了脚底,血流不止。涂了各种的药物,也无法止血,甚至各大阿罗汉以神通力飞到香山去取药,来为佛陀疗伤,情况仍然不见好转。

这时,十力迦叶来到佛陀面前,长跪合掌,说道:“尊敬的世尊啊,您如果真的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即便是对您的爱子,和屡次毁佛的堂弟提婆达多两者,也是没有分别心,那么您的脚应该立刻就能够止血啊!”话一说完,奇迹出现了。佛陀的伤口竟不再流血,并开始慢慢的痊愈了。

诸大阿罗汉看了,都赞叹说:“我们用上好的药为世尊涂抹,血仍不止,如今,十力迦叶的一句话,竟让世尊的伤不再流血了,真是奇特啊!”

这时,佛陀为大众开示,不只今生如此,十力迦叶在过去生中也有同样的因缘:

过去久远以前,印度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儿子生性仁慈,名叫无害。有一天,父亲准备外出耕作,无害细心地叮咛说道:“父亲,您在翻掘泥土时,要小心田地里的虫子,千万不要伤害到他们啊!”

婆罗门心中不以为然,便笑着说:“除非我是成道证果的圣人,不然,行住坐卧间怎么能避免这些事情呢?”

无害回答道:“我希望您能得到生生世世的安乐,如果您不听信我的话,执意这样杀生害命,又怎么能够长寿呢?”无害想到这里,伤心欲绝,便走到湖边欲求了断。

在这深不见底的湖里,住着一条的毒龙,已有亿万条的人命断送在他口中,毒龙见无害自动送上门来,便毫不犹豫,张开那血盆大口……

无害的父亲耕作回来,竟发现自己的儿子中了毒,倒在湖边,命在旦夕,一时心中惶恐、忧伤交集,忍不住掩面哭泣:“我的儿子这么善良、慈悲,从来不伤生害命,这个毒应迅速消散才是啊!”岂料,话才说完,无害已完好如初了!

佛陀为大众开示道:“当时的这位婆罗门就是十力迦叶,而无害就是我。由于十力迦叶在过去世中都能如实语,犹若良药能消除病痛;所以,现在世中亦能以诚实语的功德治愈我的伤口。”

【神奇的马麦】

在毗兰若村中,有位婆罗门,于夏安居时迎请佛陀带领五百比丘入村居住,答应三个月中提供四事供养。然而,在佛陀一行人到达之后,婆罗门却又后悔了,不仅拒绝供养大众师,还以种种借口不见面。佛陀等人只好露宿野外,仅以专门喂马的马麦度日。

这天中午,佛陀与比丘们正用钵装着马麦进食,和平时一样,佛陀泰然自若地吃着马麦。只见阿难神色凝重,不发一语,静静地注视着佛陀。佛陀也停下来,注视着阿难。

阿难终于开口:“世尊!您贵为王族,又是众人敬仰的佛陀,现在却必须以马麦为食,这……”

佛陀明白阿难此刻的心情,于是从自己的钵中拾起一颗麦子,放到阿难的手上:“来,尝尝看!”

阿难依言将马麦放人口中咀嚼,顿时之间,阿难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太不可思议了!世尊,我身为王子,生于王家,却从来没尝过如此美味的食物,实在是稀有难得!”自从吃了这颗神奇的马麦,在七天七夜中,阿难神清气爽,一点也不想吃世间种种美味饮食,也不觉得饥饿或口渴。

于是佛陀向众比丘讲了这段马麦因缘:“三个月来,大众以马麦为食,并不是业障使然,而是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事实上,如来三十二相中有‘上味相’,不论是什么食物,进到口中皆为上妙美味。而且,我也早知婆罗门会反悔,但是为什么依然应邀前来,实在是为了善巧示现业报因缘!”

“我们所吃的马麦,原是马场中五百匹马的食粮。这五百匹马,在过去生中,原已发心行菩萨道,并且经常供养三宝;后来因为受恶知识的影响,造作种种恶业,而堕为马身。马群中为首的大马,名叫日藏,是菩萨的示现,他过去生曾劝这五百匹小马发菩提心,现在又为了度五百小马而受生马形,由于菩萨的威德力,五百小马忆知自己的宿世因缘。今日,为悯念这五百小马,令他们早日脱离马形,故明知婆罗门会退悔,仍旧依约前来,使日藏菩萨带领的这五百小马有机会忏悔前想,将他们一半的粮食供养大众比丘。”

听闻佛陀的开示,这五百位食用粗马麦的比丘,当下离欲寂静,证得四果罗汉之果位。三个月后,五百小马命终生天,成为天子,带着天上的上妙美食前来供养佛陀。佛陀为其开示法要,使其发菩提心,来世将证得辟支佛果。而日藏菩萨来世作佛,号为善调如来。

【顶生王的故事】

有一次在舍卫国的衹树给孤独园中,当时阿难闲居深思,认为众生自始至终都很少有满足于五欲的。于是,日中过后,阿难来到佛的住地,稽首作礼完后,退到一旁,对佛说道:“世尊啊,我闲坐时深思,深觉众生知足者很少,不满足于五欲的人很多。”

世尊感叹道:“是啊,是啊!你说得很对。之所以这样,你听我说。”于是佛陀娓娓道来。

古时有个国王,名叫顶生。东西南北都是他的臣属。顶生王拥有七宝:飞转金轮、白象、绀色马、明月珠、玉女妻、圣辅臣、典兵臣。顶生王的这七样宝贝世上少有。顶生王还有一千名王子,个个生得端正美雅,聪明博智;又个个勇猛有力,能使众人降伏犹如狮子降伏百兽一样,如此千子,受到天下一致称赞。顶生王既贤圣又仁慧,普天下的人都乐意归顺,国王长寿亿岁。

有一次,顶生王心中想到:我现有拘耶尼这个地方,土地纵横有三十二万里之广,人丁兴旺,五谷丰收,家家都是大富翁,世上少有。此地现归属我国。虽然是这样,要是那里的皇天能七天七夜洒落金钱银钱,如此加惠于我的话,那该多好啊!上天满足了他的愿望,下金钱银钱,其国境内遍地都是。金银财宝之光,照亮全国。顶生王欢心无比,天下人都来朝拜庆贺。顶生王天天都与群臣一起欢喜相庆,人民都称赞歌颂,从而从中获得了无穷的快乐。

过了几千万年后,顶生王又念道:我有西方三十二万里的土地,又拥有七种宝贝,又有千位王子光耀国家,上天又洒落金银宝钱,这些均为世上所从未有。虽然如此,我听说南方有个叫阎浮提的地方,土地纵横有二十八万里,百姓众多,要什么就有什么。我要是能得到那块土地,那该多快活啊!顶生王刚有此念头,金轮转向南方,七宝四兵,轻快地起飞,全部到达阎浮提。那里的国王、臣民无不欢喜服从,终日欢欣,顶生王以正法教化。”又过了几千万年,顶生王又念道:我有西方,现在又得到了南方,天人与所有珍宝有什么我得不到的?我听说东方弗子逮洲有土地三十六万里。那里的君臣百姓,无论是财宝,还是良谷,所有珍贵之物,没有什么得不到的。我要是能得到那地,又该多开心啊!口中刚刚这么提起,金轮朝东,七宝四兵一齐飞行,很快就到。那里的君臣无不乐意归属。顶生王又以正法仁德教化君民。每家每户都满怀仁义道德。”

又过了几千万年,顶生王又念道:我已拥有西土、南土、东土,天人及各种珍宝应有尽有。现在听说北方有郁单越洲,我要是能到这块地方并来治理它,那又该多好啊!刚张口提起此愿,金轮向北,七宝四兵一齐像先前那样朝北飞去。刚开始进入其领地,远远地能见地面呈现出像翠鸟羽毛那样的翠绿色。

顶生王问:“你们见到了那翠绿色的地面了吗?”

答曰:“见到了。”

“这就是郁单越的土地。”又见有白色的地面,顶生王问众人,大家回答说见到了。

顶生王道:“这都是捣的稻米,你们吃吧。”又见有许多宝树,许多柔软美丽的衣服、手镯、戒指、耳环、璎珞等珠光宝器,都挂在树上。

顶生王问:“你们都看见了吗?”

众人答:“全都看见了。”

顶生王道:“你们可以穿,可以用。”

顶生王用仁义治理国家,以宽恕教化人民。又过了几千万年,顶生王又心生念头道:我本拥有三方天下,现在又得到了北方四十万里土地,现在我想往上到忉利天到帝释那里去。

顶生王刚有此念头,金轮就向上,七宝四兵一齐朝上飞到天上,进了帝释的宫殿。

帝释见顶生王来到,欣然相迎道:“久仰大名,早就盼能相见,您能来这里,我真是很高兴啊。”说着,拉着顶生王的手与其一起坐下,并将自己的宝座让出一半给他。

顶生王环顾左右,见帝释宫殿均用黄金、白银、水精、琉璃、珊琐、虎珀、车渠、珍珠制成,顶生王见后很高兴,又萌生了这样的念头:我已拥有四国,又有无数财宝。但帝释宫内的荣华实在难以描绘,要是让天帝丧命,我坐上帝释的宝座,不就能达到我更高一层的愿望了吗?如此恶念刚兴起神足即刻全灭。

帝释将他送回故宫,很快就重病不起。

大臣们问道:“大王病得很厉害,万一有不测,有什么遗命吗?”

顶生王道:“如果有人问:顶生王怎么死的?

就将你们所见的告诉他们,是因为贪楚而得病,以致丧命。所以,贪婪是残杀生命的刀剑,是亡国的根本。众生之所以远离三尊,身处三涂,没有不是因为贪婪的缘故。告诫后代子子孙孙,因为贪痴是毁灭身命的最根本之火,所以千万要谨慎不要生贪婪之心啊!越是荣华尊贵的人他的灾祸可能也就越大;越是拥有财宝多的人,他的冤家对头也就越多。”

顶生王命终后,他的后代诵念、牢记他留下的贪戒,并把它作为传世之宝。四天下的人民遵照他的仁义教化,尊奉三容,奉行十善,以正法为治,于是得到了永远的幸福。

世尊道:“我看世上能远离荣华富贵、抛弃五欲的人很少,只有获得声闻四果、缘觉、无上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者,终能断绝这一切。那顶生王,之所以能心想事成,是因为过去世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结果,并非无缘无故而空获这一切。顶生王就是我。”佛陀说完了此经,阿难欢欢喜喜地对佛行礼。

【百头鱼】

清早,佛陀与弟子们经过犁越河畔,要前往毗舍离城时,见河边有五百牧牛人,五百捕鱼人。佛一行人坐在离河不远的草地上休息。

此时,捕鱼人网得一鱼,五百人拉网,一起用力都不能将此鱼拉出水面。五百捕鱼人又吆唤牧牛人众,千人共同用力才得拉出一条巨大的怪鱼。

只见此鱼身上长有百头,且种类不一,有驴、马、骆驼、虎、狼、猪、狗、猿猴、狐狸等等。众人甚觉奇怪,都竞相观看这只怪物。

世尊释迦牟尼佛寻声也来到河边,看见这条怪鱼,便问鱼道:“你是迦毗黎吗?”如是问了三次,那怪鱼都回答道:“我是呀!”

世尊又问道:“当初那样教化,你均不知悔悟,现在你在何处?”

怪鱼回答道:“我堕在阿鼻地狱中。”

阿难在一旁不解地问世尊:“伟大的佛陀,你为何把这条百头怪鱼叫迦毗黎呢?”

佛祖就把来龙去脉告诉大家:

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婆罗门之子,名叫迦毗黎。迦毗黎非常聪明好学,从小到大,无论在任何团体中,他的表现都非常杰出,从不曾让老来得子的父母失望。他的父亲很了解他,临终时再三嘱咐他:“切莫与迦叶沙门讲论道理。因为沙门智慧深广,你必不如。”

他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问他道:“你天生聪明,今日难道还有胜你一筹的人吗?”

迦毗梨回答道:“沙门远远超过我的智慧。”

母亲又问道:“沙门为什么胜过你呢?”

他回答道:“沙门有疑问可去问佛,佛能为他们开解,启发他们的智慧。他们如果问我,我却不能回答。”

其母又问他道:“那你为什么不学他们的样子,去请佛陀开解呢?”

他回答:“恭敬学习沙门之法,就应当去做沙门。而我是白衣,没有出家,有何缘学其法呢?”

其母又说道:“你可先做沙门学习其法,待通达后,你再回来就是了。”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崩天战记

    崩天战记

    天地囚道,日月沉沦,众生何去何从?有人撕开层层枷锁,冲破重重束缚,开天辟地!道顺天,魔逆天,鬼补天,我欲崩天!
  • 乱世血玉

    乱世血玉

    (原《邪王盛宠:谋妃太难追》)“只要我想,天下都是我的,何况区区小女子。”某女勾唇,直接调戏嗜血阎王,“想打我的主意,那就拿天下来聘。”她是军情处最高参谋,执笔点天下,运筹帷幄间,却因一场蓄意谋杀,卷入波云诡谲的事件中。浩瀚黑海,她九死一生,成为梦境之中的另一个自己,化身厉鬼回来复仇。他是落云王朝将门之后,本该前程似锦,却把酒言欢游戏人间。然而不为人知的背后,诡异的身份,隐藏的秘密,封存于黑暗之中。当现代谋心女遇上古代腹黑男,谁能降服谁?
  • 最强大脑训练课:越玩越好玩的365个猜谜游戏

    最强大脑训练课:越玩越好玩的365个猜谜游戏

    谜语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形式。本书共包含十个章节,让每天处于忙碌生活的人们能够在猜谜的游戏中获得快乐,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学到知识,促进智力的增长。
  • 明伦汇编交谊典朋友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朋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七:蓑蛾的保护层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石蛾和蓑蛾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不安的心态,成了我们的最大痛苦,同时也显示了我们的崇高伟大。——法布尔《昆虫记第七卷:蓑蛾的保护层》
  • 巨龙追猎者

    巨龙追猎者

    白天,他是善良幽默的阳光少年,晚上,他是疯狂变态的凶残野兽。间接害死自己至亲的影,亲眼目睹的一切让其人格分裂,跟随无名老人学会绝世武学之后,影开始了网游之旅。在无数玩家纷纷抱怨魔兽太强太聪明时,在巨龙肆意屠杀弱小玩家时,影挥起了恶魔之牙,带着残忍疯狂的意志开始了追猎7只远古巨龙的征程……怪物猎人式的武士战斗!DND式的法术系统!魔兽世界式的......本书BOSS,非常BT和强大,喜欢看虐BOSS的人,可以略过本书。当巨龙怒吼时,当所有人恐惧的跪地时,只有一个人,挥舞着大剑,迎着巨龙之炎而浴血奋战!
  • 妻主别狂,美男来挡道

    妻主别狂,美男来挡道

    传闻,三皇女好色成性,实乃废物草包一个。传闻,三皇女强抢过民男,殴打过男妃,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然而,这只是传闻,她是23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黑夜的主宰,医毒双绝。一念之差赶上穿越,成为臭名远扬的三皇女,府内美男个个绝色,个个身份不一般。切,光看不能吃有什么用?喂喂,不要用那种杀人的眼光看我,OK?府内美男太多怎么办?而且还是休不掉的那种?在线等,急!
  • 七情记

    七情记

    平凡的女高中生陆佳宜,因为不小心打破祖传的天青茶碗,引出了陆家祖灵——茶圣陆羽。风度翩然的茶仙竟然就此缠上她,使得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一杯七情古茶,饮尽人间的悲欢和爱恨;七段时空异旅,看遍盛世的繁华与衰灭。到最后,是谁成为了谁的过客,是谁颠覆了谁的人生?
  • 至尊狂宠:妖孽逆天大小姐

    至尊狂宠:妖孽逆天大小姐

    她,21世纪S级异能杀手,穿越成慕家废柴弃女丑八怪。父母被杀,她和弟弟被家族抛弃,堂妹为夺她婚约逼她决斗,在决斗场上任她苦苦哀求,却依然要置她于死地,未婚夫却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他,邪肆霸道的冰山宸王,帝国第一天才。不近女色,惟独对她霸缠溺宠绝不放手。不料废柴竟是天才,欺她辱她者必百倍奉还。别人对她敬而远之,他却为她倾尽一切绝不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