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2700000009

第9章 人生是一场用心等待

看了一个电视访谈,关于美国纪录片导演Jessica Yu的成功人生。这是一个用心做自己事业的女人,而一度,她的人生状态,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等待。

1966年,Jessica Yu生于美国,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广东人,作为一名华人后代,父母给她取了好听的中文名字——虞琳敏。大学学的是英国文学,初入社会,虞琳敏却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电影。昔日同窗、现在的丈夫马克·塞尔斯曼非常支持她,陪她来到了旧金山,这里有各具特色的艺术电影,还有颇具影响的“旧金山电影节”。虞琳敏在一家制作公司打零工,给人打打下手,甚至帮人停车。只是这些活跟电影搭上了边,她就觉得很快乐,很幸福。只要自己要等一等,再等一等,她深信总有一天,会真正干上电影的。

在旧金山学来技艺之后,虞琳敏又拉着丈夫来到了世界梦工场——好莱坞,进入一家制作纪录片的公司,由此定下人生的基调——作纪录片。学习的过程,也是在等待,就像一只小鸟静静地等待自己的羽翼丰满。

真正摄制纪录片的时候,她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难,最难莫过于筹钱了。有时钱,明明投资商答应给钱,却偏偏不能按自己的时间表到账,只有等了。有时候,终于等来了,却被设定了各种条件,只好放弃,再等下一家了。实在等不及,她也有办法,看菜下饭,量力而行,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制作好。答案就藏在片尾名单里,一长串,全是家人,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她拍电影,家人买单。

在拍《重现昔日的人》的时候,虞琳敏再次遭遇资金链断裂,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在等待的那些日子里,她也不闲着,试着拍了一个短片。她找来一种非常酸的糖果,让男女老少来吃,拍下他们吃糖时的表情。有一个小女孩,满怀好奇,吃了虞琳敏递过来的糖果,一含进嘴里,居然被酸得哇哇大哭,有意思的是,哭过之后,她竟然伸手再要一粒糖。等待的间隙摄制完这个的短片,虞琳敏感到很充实。后来,这个名为《酸死人的糖果》的短片获得了圣芭芭拉电影节最佳记录片短片奖等多项荣誉。

有一天,美国太平洋通讯社的Sandy Close找虞琳敏,建议她拍摄马克·布莱恩。马克是一名作家,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生命离不开呼吸机,整天生活在“铁肺”里。奇特的生存境遇,让他有与众不同的视角,作品里满是生命赞歌。虞琳敏深知自己拍的片子滑稽娱乐成分居多,对于这种严肃题材,心有所虑,不敢接下来。

后来,虞琳敏读了马克·布莱恩的诗文,深受感动,于是,欣然开工,拍摄纪录片《呼吸的代价。限于马克生活的特殊状态,纪录片的拍摄期前后长达一年多,有些场景,无法布置,只有等待。摄制《呼吸的代价》,虞琳敏不仅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和马克交上了朋友,片子完成后,仍保持亲密的友谊,直到他的生命终止。

静静地等待,时光中,静静地流淌着生命的美丽。

后来,虞琳敏凭借短片《呼吸的代价》(Breathing Lessons:The Life and Work of Mark O'Brien)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她是世界上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裔女导演。因为没钱买华丽的晚礼服,向别人借一直也没有结果,只好烦躁不安地等待。后来,一家珠宝商借给她一套衣服,价格居然比她的电影成本还高。所以,她的获奖感言里,有这么一句:“当你的行头比你的电影预算还要贵的时候,你会意识到,你离成功不远了。”此语荣登当年奥斯卡十大妙人妙语。当然,一语道出了一个纪录片导演在等待时的那份艰辛与无奈。

后来,虞琳敏陆续拍摄了《活着的博物馆》、《白宫风云》、《美国梦》、《实习医生格蕾》和《乒乓世家》等影响巨大的纪录片。

看完这个访谈,我想说的是,人生是一场用心的等待。有一则小故事,读来让人备感温馨,触及内心最软最明处。有一次,铁凝冒雨去看望冰心老人。冰心先生问:“你有男朋友了吗?”铁凝说:“还没找呢。”九旬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要找,你要等。”等待看似无奈,其实是在草尖迎候露珠,黎明期待太阳,是生命中一团即将燃烧的火焰,是灵魂深处濒临爆发的激情。

等待一场花开,等待一个人到来,等待一个地方次第敞开,等待一种风景如仪般迎候,在时光中等待,用日月之笔,为人生描摹最绚丽的色彩。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事情一些人,值得我们等待;总有一些山水一些物,值得我们等待;总有一些感情一些歌,值得我们等待。因为,人生是一场用心的等待。

烦闷无聊的时候,生活失意的时候,痛苦无助的时候,悲观绝望的时候,我便会想起3床,想到世间静美的奇异之花——泪花

万花最美数泪花

平静已久的生活,因母亲检查出脑瘤,顿时紧张起来。母亲知道儿女的难处,一推再推,坚拒做任何治疗。明明有重病,作为晚辈哪能放任不管呢?姐姐们来了,舅舅们也来,连哄带拉,把母亲送进了省医院脑外科。那一刻,我心里竟莫名地有些轻松,甚至还有一丝喜乐,尽管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

母亲住5床。斜对面的3床,也是脑瘤病人,早做完了手术,主刀医生是北京请来的专家,可是,人没下来,一直在ICU抢救。我们从来没见过他,从家属口中得知,他不到60岁,在一家工厂上班。没过几天,医生给3床病人下了脑死亡通知单。小儿子收拾东西,泪滴如断线的珠子,拂去复还来。大儿子红肿着眼,双眼潮红,应该是流尽了泪吧。他一边劝慰她的母亲,一边打电话叫车,通知亲友,联系父亲单位商量追悼会事宜。而他的母亲,3床病人的妻子暗自啜泣,任泪水在皱纹遍布的脸上纵横。

泪水宣泄亲人逝去时的悲伤,悲痛让活着的亲人神色沉郁,哀恸难抑。

痛失亲人的家属们办好所有手续,含泪走了。3床空了。整个病房笼罩在似乎触手可及的悲凄当中。不到十分钟,空床马上入住了新的病人。新病人不是脑肿瘤患者,只是跌了一跤,伤及大脑。他弟弟家盖新房,喝上梁酒,大家开心。谁知喜极而悲,他喝醉了,在回家的路上,摔倒了,颅内积血积水,在当地医院抢救了好几天,仍然昏迷,才送来省医院。

新3床急需动手术,特事物办,半天做完检查,和母亲的手术在同一天。

当晚,3床的女儿来了,她在河北上大学,听说父亲转到省医院来,请了假急匆匆往这里赶。术前,医生要求家属在手术单上签字。我听完主治医生的话,明白了所有意外,腿都吓得发抖了,头沉得厉害,眼里噙着泪,看什么都十分模糊。我的妹妹当场就吓得哭出了声。

夜晚,护士开始给母亲挂瓶打点滴。她父亲床头也摆了各式各样的消炎药水,还有黄色的营养液——他受伤后一直昏迷,不能进食了。下半夜,姐姐在租来的小床上休息,我守着母亲打点滴。她让她母亲休息,换班守候。我们各自坐在一张小凳子上,中间隔着来苏水的味道,在这沉寂的深夜,为自己的亲人守护。

不久,就听见她轻轻啜泣的声音。我把凳子搬过去,劝慰她:“不要伤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见我坐过来,她才拭干泪水,勉强给挤出一丝苦涩的微笑来,说:“谢谢你!”泪水在她手背晶莹如碎玉。

偌大的病房,只有我们两人个醒着,聊着。看到她手里的《市场营销学》,我就问她:“你还在上学吧?”她说:“是,在石家庄读大学呢。”她一个90后的姑娘,面对父亲突如其来的灾厄,还能如此热爱学习,让我不由得为之震惊与钦佩。从营销聊起,我们聊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聊她的大学生活,聊我的教书趣闻……她很谦虚地说:“没想到这个深夜,能从你这个老师这里学到这么多东西。”其实,内心的慌恐,伤悲,早已让我不能自已,聊天只是排遣忧郁的方式罢了。

术后,她父亲清醒了一些。我的母亲也成功度过术后6小时危险期。我看见她脸上灿烂如霞的笑,那么清甜,那么爽心。再聊天时,我们的话语里都蕴含爽朗与明媚。

当医生拿着她父亲术后的CT片进病房时,情势急转之下。医生对她和她的家人说:“手术不成功,积水没有成功地清除。”她没有在人前流泪,只是因恐惧,脸色苍白得吓人。

傍晚,我去公共水房洗碗,见她面朝窗台,耸着肩,痛哭着。秋风吹来,窗外片片枯叶飘落,而窗内一个无助女孩的哭声在风中飘荡。洗好碗,我站在她背后,默默地站了很久,直到她停止了哭泣,才对她说:“你在这里呀?”她回转过来,默默地对我点着头,泪珠重重地掉在地上,碎成一朵清丽的无名小花。

我说:“你爸爸明天还要再次做手术,是吧?”

她说:“是的。我爸已经很虚弱了,怎么吃得消啊!”

她再也抑制不住,又哭出来了,泪水冲出眼睑,奔涌而出。我劝慰道:“不用怕,一切都会好的,这里医生水平很高,要相信他们。”她的泪让我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恐惧、担忧、哀伤、难舍,以及无法言说的苦痛。泪水是她心间开出来的一朵小花,清亮的一朵,在人生最无助的时候,明艳地存在着。花儿昭示着女孩的无助、无奈,以及她的希望与担当。她知道要在母亲看不到的地方哭泣,知道在父亲母亲面前,保持乐观,冰雪玲珑女儿心啊。

她父亲再次手术很成功。见到父亲如此神清气爽,甚至能吃不少饭,她脸上的笑明显多了起来。帮父亲打饭,倒水,削水果,倒便盆,关心备至。我们之间的聊天,越来越明快,甚至还会开玩笑。她说了她在大学里的目标,努力方向,以及毕业后就业的担心。看得出她是一个很有主见,专心用功的大学生。

母亲出院前两天,我再也没见到3床病人的女儿了。她去哪了呢?问她母亲,才知回老家办贫困证明去了。是啊,她父亲历经这么一场遭遇,虽说可以在“新农合”报销一笔钱,但整个家庭的贫困,已是不可避免了。

我母亲终于可以要出院了。

来时天很热,现在一阵风吹来,已经能感到阵阵凉意,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叫来的士,回望这家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站在秋风里,顿觉整个人清爽了许多。人这一生,名利如浮云,唯一有健康是这般重要。正这么想着,手机响了,是一条短信:“你母亲今天出院吧?祝愿她老人家健康!我父亲也快出院了,他现在很好。希望你开心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3床。”我知道是她,那个坚强的女大学生,她真有心,居然从她妈妈那里得知我母亲出院的消息,知道我的手机号。我回了一条:“是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父亲康复得很好。这些天怎么没见你?去哪了?”她回道:“马上要考试了。我已回到学校。”

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她眼中晶莹的泪花——那一滴滴泪啊,都是从她心里开出来的小花,沐浴春光,明媚鲜妍。

转眼,快过去一年了。烦闷无聊的时候,生活失意的时候,痛苦无助的时候,悲观绝望的时候,我便会想起3床,想到世间静美的奇异之花——泪花。那生死离别之泪,近乎绝望之时亲人们痛苦无奈的泪水,都是从心间开出来的一朵朵小花,让我明白:生命是如此美好,却又那么脆弱,健康如此重要,可是,又那么容易失去。

泪花,是我在尘世中所看到的最动人最美的花,因为,花里有生命的真谛。

同类推荐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飘飞的思绪

    飘飞的思绪

    本书收录作者多年创作的诗歌、散文、游记等作品140余篇,有记录从下放农村到返城工作的人生追忆,有对现实生活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有缅怀亲人的泣血之作,也有游历国内外山河风景的慷慨壮歌。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 鲁迅的故家

    鲁迅的故家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其兄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有关鲁迅全面、立体的回忆录之一。在《鲁迅的故家》中,周作人以一个摄像机式的“旁观者”角度,再现了鲁迅丰富多彩的童年、庞大的家族、往来的好友、及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其中不乏读者耳熟能详的百草园、三味书屋、《荡寇志》的绣像,同时《鲁迅的故家》也还原了民国时期江浙水乡的民俗图景。
  •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诗歌,生命中意外的美好由北岛、余光中、多多、食指、郑敏、洛夫、王小妮、蓝蓝、杨炼、巫昂、臧棣、沈浩波、雷平阳、洪烛、王家新等两百余位诗人联袂呈现。
热门推荐
  • 行次汉上

    行次汉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丧尸女友

    无限丧尸女友

    问:我能做你女友吗?答:恐怕不行!
  • 长生墓

    长生墓

    我今生唯一的愿望:屹立人世巅峰,看风雪人间,苍穹起落;大道将崩,众生染血,而我,为你画眉。既然长生,何必回首;既然逝去,何必从头。郭嘉屹立在风雨飘摇的江河之上,喃喃着无人问津的长生谣,回看天下,众生皆小。
  • 邪魅殿下的狂宠

    邪魅殿下的狂宠

    她一声不响地离开,他发誓要让她付出代价,可是一场车祸却将他们彻底分开,她也有了安宁的七年,可是,七年之后,他们却阴差阳错的相遇,他有了未婚妻,她有了一个孩子。童年的纠葛,失去的记忆,错误的选择,是虚荣还是因为爱。
  • 最后一个盗墓家族

    最后一个盗墓家族

    赵晓明身为鬼道一门后人,懂得寻龙探穴秘籍,隐藏于都市。清明前的某一天,赵晓明收到一条卖家的短信,让他送洛阳铲等盗墓工具到一个地方,他便按照神秘卖家的要求送去。他在那里见到了同学兼死党肥仔以及肥仔的二叔。他们其实就是盗墓贼。二叔脖子上挂着赵晓明三叔的贴身玉佩,让赵晓明帮忙寻找一个神秘东西,因此,开启了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似乎,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靠近,一切的谜团指向祖师爷,事关祖师爷摸金校尉的生死谜团和历史巨大阴谋……
  • A Gentleman of France

    A Gentleman of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科学教育与学习,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小断地努力探索。在未知的及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从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一绿色之候鸟》是陈映真小说中高度难解的一篇,它在隐晦的寓言形式中包含着政治与思想的批判性。“一绿色之候鸟”不只是泛泛的希望,而有一个更具历史性的所指。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代表了1960年代台湾知识分子的三种可能的主体状态和面对“未来”的方式。关于赵公的勾勒隐藏着对国民党统治的批判以及对知识分子精神与人格状态的悲叹;年轻的陈老师缺少主体性,一心只想生活在远方来日,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低调的季公是小说的核心角色,承载了作者关于出路的探索。
  • 思陵翰墨志

    思陵翰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