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8900000002

第2章 一碗红烧肉

落叶从樟树上飘下来,躺在水面上,一片,又一片,顺水漂走。

周桂欣坐在大青石上,望着溪水下面一颗颗光溜溜的鹅卵石发呆,直到看不清水下面任何东西了,才知道天已经黑了。

一阵山风袭来,他打了一个寒噤,赶紧收好信,装进书包,飞也似地往学校方向跑去。

“桂欣呀,下了课就不见你的影子,上哪去了?让我好找!”建筑系的教研室主任孙振德教授高瘦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口,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留着络腮胡须,胳膊下面夹着云尺、三角板和厚厚的讲义。

孙教授是周桂欣最敬重、最亲近的人。周桂欣聪明好学,成绩拔尖,也深得教授的赏识。教授经常辅导桂欣做功课,相处的时间一长,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教授有自己做人、做学问的原则,他并不忌讳周桂欣的家庭背景,在生活上还倍加关照,视同己出。

去年冬天,教授发现周桂欣不知怎么了,坐立不安,抓耳挠腮,时不时地抱着臂膀发抖。

教授走近一看,这孩子身上穿得太单薄了,嘴唇冻得发青,双手长满了冻疮,又红又肿,有的地方还抓破了皮,流着脓血。他想:这样下去,这孩子还不冻坏身子骨?

回到家里,他把情况告诉了妻子许静茹,说:“你想想办法,给这孩子做条棉裤吧。”

许老师是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很大,可同时容纳上千人看书,但里面位子不多,来晚了就只能站着看书。周桂欣经常是最早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边看书边埋头做笔记,很少说话,两耳不闻窗外事。每次临走的时候,都对许老师说:“老师,我走了,谢谢您。”许老师一开始对周桂欣并没有在意,后来孙教授把周桂欣带到家里吃饭,谈心,才知道周桂欣原来是自己丈夫的爱徒。许老师爱屋及乌,对桂欣也疼爱有加。

望着教授恳切的目光,许老师叹了口气,走进卧室,从箱底翻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钞票和布票,唠叨了一句:“唉,这是留着给咱俊俊过生日做新衣的……”

教授说:“先给桂欣做吧,儿子有穿就不错了。”

第二天,许老师量了桂欣身子,按他的尺寸做了一条棉裤。

周桂欣穿着那条新棉裤,在大学里度过了第一个寒冬。

打那以后,他在校园里只要一看见教授和许老师,就像看见了亲人一样,心里就暖乎乎的,远远地喊“老师好!”“师娘好!”

教书先生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每逢家里改善伙食的时候,教授总记得叫上周桂欣。看见周桂欣走过来,教授推了推眼镜架,说:“走,跟我上家里吃饭,今天家里做红烧肉了。”

“老师,我,我……”桂欣在校门口停下来,捂着书包,呐呐地面对教授,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磨磨叽叽干啥?天都黑了,赶紧走吧。”

桂欣跟在教授身后,心事重重地往教师宿舍走。

学生三三两两从他们身边走过,“老师好!”“你好!”教授不停地朝学生点头招呼,应答。

“桂欣,你写的那篇《关于黄土民居建筑的结构特点初探》的论文,我看了。你到过黄土高原吗?了解那里的情况吗?考察过那里的民居吗?”

教授一连串的问题把桂欣的注意力拉回来,他边走边回答:“……没,没有。我只在图书馆查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既然没有见过,没有考察过,什么都不了解,仅仅从理论上就事论事,空泛无物,怎么行呢?”

“您的意思是……”

“我们研究建筑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建筑物表面上的赞扬和发思古之幽情上,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剖析这份遗产,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拿黄土民居来说吧,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和窑洞艺术,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过去,那里的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洞,才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现在不同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黄土民居不管是布局,还是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的人们从洞穴生活已经转向地面高层住宅生活。在修建民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结构、气候特点、风俗民情和文化内涵,创新设计理念,借鉴窑洞艺术,精心选材用料,造出既实用又精美的民居建筑。论文有现实指导意义,才是一篇好论文。”

“您说得对。我没想那么远,目光短浅。”教授的一席话,让桂欣茅塞顿开。

“唔,做学问,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务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切忌纸上谈兵。如果没有经过认真考察,反复分析论证,那么宁可放弃,也不能敷衍了事。否则,百年建筑就会毁在你手上,成百上千的人就会因你而断送性命!”教授一脸严肃,语重心长,接着说:“在中外建筑史上,这是有过沉重教训的……”

师徒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到家了。

教授的家在校园东北角的教师家属区一栋二楼,红砖尖顶青瓦,每天都有学生轮流打扫卫生,院落干净整洁。

教授刚推开家门,十岁的儿子孙俊就跑过来,接过爸爸手里的教具,朝里屋喊:“妈,我爸回来了,还有桂欣哥!”

“来了,来了!”许老师腰上系着碎花围裙,一脸温和,捧着一个大瓷碗出来,碗里盛着黄澄澄的红烧肉,油光闪亮,冒着热气。

桂欣好久没有闻到肉香味了,忍不住往肚里吞口水。

桌上的碗筷已经摆好,除了那碗红烧肉,还有一碟小菜,一大忠汤。

周桂欣紧挨着俊俊坐下,见教授还没上桌,有意将目光从那碗红烧肉移开,对许老师说:“师娘,又给您添麻烦了。”

“哪里的话?你和俊俊都在长身体,需要营养。这肉很新鲜,是俊俊外公托人从镇上捎来的。多吃点。”许老师把那碗肉朝俩孩子面前挪了挪:

教授一上桌,看见大家都没动筷子,就给桂欣和俊俊一人夹一大块红烧肉,连声说:“吃吧,吃吧。”自己不急不慢地倒了一杯白酒,抿了一口,开始吃菜。

许老师没动筷子,微笑着,歪着头,看两个孩子吃得津津有味,问:“好吃吗?”

“好吃。”“好吃极了。”两个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满嘴油香,异口同声。

许老师给大伙盛脱跟着一起吃紘“桂欣,快放寒假了,”教授推了一下眼镜,看着桂欣说,“这次回家,记得代我向你爹娘问好。”

桂欣迟疑了一下,把筷子搁在碗边,从书包里掏出信,递给教授,说:“我爹不让我回家。”

“哦?

”教授接过信,仔细看了看,又递给了许老师,沉思了片刻,说:“唉,看来,你爹现在过得很难。土改政策惠及穷苦百姓,但对他,对你们家,却是致命的一击!”教授放下酒杯,桂欣说:“这样吧,给你爹回封信,报个平安。我去跟校领导说说,让你留校参加勤工俭学。学校刚建不久,有不少杂活要人干,你边干活边温习功课。下个学期我要讲建筑力学,你先预习预习。对了,我这里有一本梁思成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和艺术》,你拿去看看。”俊俊一听,碗筷一放,跑进书房,帮忙拿书去了。

许老师也说:“是啊,勤工俭学好,管吃管住,还给补贴的。”

“我说你呀,真是妇人之见。”教授抢白了一句。

“啥?妇人?君子就不食人间烟火啦?”许老师不服气,跟教授斗起嘴来。

教授捻了捻下巴的胡须,说:“君子坦荡荡,不会鼠目寸光。”

“哈哈,君子好逑,不好钱财,不食酒肉!俊俊,你说,爸爸今天是不是犯戒了,非真君子也!”许老师不依不饶,要儿子出来帮腔。

“桂欣哥,给,”俊俊把书拿来了。

“哎,”桂欣接过书,说:“饭凉了,你快吃。”

俊俊指着教授酒杯,说:“爸爸,你放下酒肉,立地成佛吧。”

“啊?!

”教授语塞,望望许老师,又望望俊俊和桂欣,赶紧,“不说,不说了,在孩子面前失礼了。”然后,把酒杯举起来,一口干了。许老师抿着麟,盛了一碗土豆汤,递给教授:“来,喝点汤,养养胃。”一桌家常饭,说说笑笑,周桂欣看得出神,他不仅佩服教授有渊博的学识,更羡慕教授的生活,教书人红袖添香,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生活虽然清贫,却自在融融。不像在自己家里,愁云笼罩,每个人都心事重重,诚惶诚恐,活得很累。

“桂欣啊,寒假留校,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你就说。”许老师的话打断了周桂欣的心思。

“哎,”桂欣点头,忧心忡忡。

“要说困难嘛,肯定是有的。当年梁先生赴国外求学,困难何其多?男人要有所作为,何惧眼前的悲苦得失!”

听教授这一说,桂欣激动了,“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您放心,困难再大,我也能克服!”

同类推荐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精选出我国古代十大悲剧,直接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每篇后面还附有赏析,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除此之外在每篇故事中,还配有相应的图画,图文并茂,相信读者一定会爱不释手。中国古代戏剧,不但以深邃的思想、博洽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结构为古今观众及读者所倾倒,而且还以优美的文辞、练达的韵律和精湛的音乐曲调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瑰宝。自从元代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以其独具的形式和璀璨的异彩,彪炳百代。为了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对剧本故事及人物的总体把握,让中国文学艺术的这一部分瑰宝得以向广大民众普及并发扬光大,我们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编成故事,以飨读者。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

    17个关于爱与失去的故事,7篇关于分开后的所思,记录早已错过和失去的感情,纪念那些已经离开的人,送给在感情中迷茫和深陷的人。在深夜,在旅途,在午后,在每一个你需要的时候,陪伴着你。它们并不跌宕起伏,却希望你在读后有收获,有成长。曾经最深爱的,如今已成为路人,未来那么长,还请牵好身边人的手。然而,此刻,未来,请记得永远深爱自己。
热门推荐
  • 冥叶城

    冥叶城

    冥叶有五城,天地玄黄四副城,四城之上一主城。作为云灵大陆五大顶尖势力之一,冥叶城占地辽阔,势力庞大。四座副城气势恢宏,巍峨壮阔,牢牢地矗立于云灵大陆正北方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势力,却很少有人知道主城在什么地方。
  • 大般涅槃经疏

    大般涅槃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灾劫世界

    灾劫世界

    地球末世,人类遭遇异族灭顶之灾。申城人类在困境中建立最后的防卫区,凭借能力者和军方与异族一决死战保卫人类火种。
  •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泰尔宣称:幽默只是外表,里面藏着温情,这是因为幽默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标志,是人性、人情的表现,是高尚品德的外化,其深层形态是崇高的和滑稽的奇异结合。语言是“伴随着温度”的东西,而幽默沟通术则是使语言“升温”,赢得人心的绝佳方式。
  • 巫界术士

    巫界术士

    雷林带着智脑穿越,成为一名贵族身份的巫师学徒,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学习成为巫师,获得术士的传承,走上血脉的道路,在神秘诡异的巫师世界进行一系列探险,最后获得永恒的故事。有关更新:每天保底两更,时间为6点和15点,加更一般放在晚上21点。细则:1、月票每满一百票,或者订阅上涨,加一更。2、收藏每上涨2000,加一更。3、打赏出现一名长老级,加一更,盟主三更。4、总推荐每增加2万,或者总点击增加20万,各加一更。备注:由于作者码字速度等原因,有些加更可能会比较延迟,但最晚应该也不会超过一周的时间,还请书友们谅解!
  •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谨以此作,怀念周星驰电影!力求星爷风格,机智、诙谐、调皮,带点无厘头。*小健哥出世啦,这个世界从此不再安宁。看我顽皮小少爷七十二变,极尽搞怪之能事。且看极品小少爷如何一步步成长,走向辉煌,创造历史,书写传奇~
  • 编辑部的事故

    编辑部的事故

    村委会选举出现了贿选事件,作为市委机关报,是报道还是不报道呢?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坚持要刊登这则消息的人不是为了法理,准备刊登消息的报社不是为了正义,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郭雪江到报社上任那天,雪花纷飞,路上泥泞不堪。他在进楼前有意在台阶上磕了磕鞋子,可还是在一楼大厅跌了一跤。郭雪江心里很窝囊,脸上颇尴尬,嘴上骂了句娘,在保安和服务大厅职员的众目睽睽下爬起来,拍了拍沾上污渍的西服,向电梯口走去。
  • 退去的时光

    退去的时光

    从20世纪的七十年代未开始,在中国的乡,镇,市有这么一群人,在老百姓眼里,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有的欺行霸市,有的坑蒙拐骗……这些人俗称“混混”,在南方某些省市称之为“流子”。本文讲述的是和我村里的一个青年从“小混混”,渐渐地成为名震一方的“大混混”的一系列故事。
  • 假面骑士不可能是高中生

    假面骑士不可能是高中生

    在没有假面骑士的世界,一个个怪人势力悄然出现,而他的任务是,培养出一个个相对应的假面骑士,顺便发育一下自己。当你以为自己成了主角时,对不起,你已经变成了我的卡。
  • 邪皇诱宠之毒医世子妃

    邪皇诱宠之毒医世子妃

    她,前世是一枚毒医,却被前夫和妾侍算计虐死,这一世还不掀翻了他的王府。“你是让我杀了你还是让我休了你”某王妃一脸得瑟,抖着腿儿看着破门而入的暴戾世子!该死的女人,堂堂的世子妃,劫天牢,还满世界说要休夫,这女人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