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0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经典著作,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学习、研究《道德经》的学者。其中很多有心得的学者都有专著诠释《道德经》,致使现在《道德经》的版本达到近千个。由于《道德经》本身的一些问题,加上很多编者又掺杂进了自己的主观认识,致使对《道德经》注译、理解产生很大差异。如《参同契》中明显把“道”和“气”的概念给搞混了,虽然两者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本质差异太大。还有人把《道德经》解释为一部养生书籍,《道德经》中虽然有关于修心的章节,但是养生不是《道德经》的全部,只是《道德经》中的部分思想。所以要想弄清楚《道德经》的真意,还必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来研究。

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记述最为详尽的应该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中原文记载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从这段记述可以确认:

(1)老子是周代守藏室之史,也就是现在说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位。

(2)老子年长于孔子,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并对老子十分推崇。

(3)看见周朝衰落,避世而去。给关令尹喜留下了上下篇书,说道德的意思。最后没有人知道其所终。

这里记述的前两点我没有异议,但是第三点存疑。这里写老子关于离周避世,并写道德五千言的记述很不严谨,估计是根据当时流传的传说记述的。在《庄子》中有段记载老子过世的文字,应该更加翔实。其原文如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从这段记述可以确认:

(1)老子应该是死于家中,死的时候亲属、朋友、弟子很多。

(2)“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从这句可以看出老子应该很受人爱戴。

我认为《庄子》这里的记述应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所以《道德经》应该不是如《史记》记载的那样是仓促而作的,而且老子是有很多弟子的。但非常奇怪的却是,老子的弟子基本上没有成大器的,而且对“道”的理解也不透彻。

再来看一下《道德经》相近时期道家的一些著作。我认为其中《黄帝书》、《金人铭》成书早于《道德经》,对老子著作《道德经》影响很大。而《黄帝四经》、《列子》、《文子》、《庄子》晚于《道德经》,有一些受《道德经》影响很大。

《金人铭》亦称《黄帝铭》,出自《孔子家语·观周》。说的是孔子很崇尚周礼,于是去周的祖庙参观。看见在庙堂台阶上有一个金人,口上封着三个封条。背后刻着铭文: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

其中“执雌持下”正是《道德经》中为柔、为下、为雌的思想。其中“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中好像是刻意解释了这句话。其中“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与《道德经》中“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的思想相同。可见《金人铭》对老子著作《道德经》影响很大。

《黄帝书》应该是对《道德经》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了,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了。在《列子》中记载了两句话出自《黄帝书》,“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前一句跟《道德经》第六章中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几乎一样。后一句和《道德经》中“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很相近。老子以前是周守藏室之吏,也就是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可能有机会接触整部《黄帝书》。但是列子能接触到的部分十分有限,而且可能是口传的。最后从文体上说,《道德经》和《黄帝书》几乎是一样的。

后来在马王堆出土过一本叫《黄帝四经》的书,有人认为这本书就是《黄帝书》。《黄帝四经》虽然也是道家著作,但是文体有别于《黄帝书》。《黄帝四经》里边虽然亮点不少,但是不像《道德经》是老子一生为道的总结。《黄帝四经》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化的治世方针,而且里边很多地方是在强解《道德经》。《黄帝四经》受《道德经》影响很大,可能是老子的弟子所著,但是其中很多认识远高明于《文子》。在《黄帝四经》中的“道原”开篇“恒无之初,迵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悔。神微周盈,精靜不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故无有形,大迵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这里的“迵”应该写的是“道”,可能古先作“迵”后改用“道”。而且这个开篇明显比后边写得高明。这个好像就是《道德经》中缺少的写“一”和“道”之间关系的部分。

《黄帝四经》应该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前边的(经法)部分明显比后边写得认识深刻,也是《黄帝四经》比较有亮点的部分。《黄帝四经》虽然很像《道德经》的文体,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错误,也是最不得道家真谛的地方。那就是《道德经》所有的思想来自于自然,也就是“道法自然”,而《黄帝四经》却是创造真理。

所以说老子并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的思想远在《道德经》成书之前就有了。在《道德经》中也写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可见早在老子之前就已经有为道者了。而且在《庄子》、《列子》中也记载了很多古之为道者。虽然“道”不是老子提出来的,但是老子是一位悟道有大成就者。而且老子是一个对文字理解非常透彻、驾驭文字能力非常强的人。短短五千文,留下了很多精妙之笔。“多闻数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数不胜数呀!可以说《道德经》句句精妙,老子算是几千年来第一文人了。

同类推荐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对于尼采,人们长期以来总是停留在“形而上学家”的认识上。当然,这个“形而上学家”是一个与“传统形而上学”有别的“新形而上学家”,或者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就尼采早期提出“审美形而上学”命题以及中晚期提出的“权力意志”等学说而言,这种认识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仅止于此,我们就会忽略尼采思想、特别是其晚期思想的高度复杂性,忽视尼采在其写作生涯最后两年中彻底反形而上学的异质性。谱系学,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异质性的体现。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为范立本。《明心宝鉴》是一部汇集了儒释道思想精华,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圣贤有关修身养性、安身立命、言行交友等方方面面处世哲学的人生教科书。全书分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共二十篇,六百余段短小精悍的名言警句。在明代,本书是比《菜根谭》更流行的劝善书、启蒙书,曾多次重刊、重印,万历皇帝还命人重辑修订一遍,是当时最流行的通俗读物之一。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穿越原始成为巫

    穿越原始成为巫

    巫宇穿越到了原始时代,成了部落的巫。没错,这里的女人,都还没有……好吧,就让文明从遮羞开始吧。“我的部落我做主。”巫宇就此踏上了征服原始世界的荣耀之路。与天斗、与地斗、与兽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播文明、攀科技、建城池、战四方,舍我其谁。
  • 去异界做女王

    去异界做女王

    魔法世界彪悍女主文。升级流,讲诉的是一个拥有强大金手指的女主站在魔法世界顶端的故事。另外,这也是一个万年冰山男主与生理性面瘫女主的故事。
  •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本书共120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年来阅读体验的分享,由两卷组成:“上卷:彼岸”,所涉读物,多为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下卷:此地”,所涉读物,均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中所涉读物的梗概、背景资料,也层层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书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
  • 众生救赎

    众生救赎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女生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轨迹
  • 坑尾碎笔

    坑尾碎笔

    本书为作者在深圳石岩一个叫“坑尾”的地方写的一组散文。这里有将失业作为一种休克疗法的感悟“生活的陀螺”,有把回家看在生命基因里封存恒定的信息,它总在某个时刻将我们唤醒的“逆光”,每一篇散文都在不经意间述说着,将人、物、大自然的感知,氤氲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痴心王爷冷情妃

    痴心王爷冷情妃

    酒壮怂人胆,职场失意后醉酒想来个美女救美女,却意外穿越,还是个王妃身上,但是这个王妃似乎也太弱了些吧,难怪不得宠。不过,好像哪里不对,为什么这个王爷一直缠着她不放?还有那个杀手,你不是来行刺的吗?美男退散,美男退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情爱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情爱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这本书为我们指出了核心问题之所在。就博恩·崔西所特有的风格而言,这绝对不是一本只会对你说“你也可以做到”这种话的励志类图书;你必须脚踏实地去实践。当你按照这套已经经过验证的体系去做的时候,你肯定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只能引导你实现个人抱负,而不能让你一夜暴富。如果你真正地把这套战略付诸实践,你必然会获得大量的财富。
  • 小窗自纪

    小窗自纪

    《小窗自纪》原书四卷,明朝万历年间有刻本行世,全书数百则,内容以修身养性为主,兼顾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和评说,议论的范围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籍。作者下笔洋洋洒洒,舒展自如,文字清新疏朗,哲思深入浅出。通览一册《小窗自纪》,满怀馨香四溢。
  • Rise and Fall of Cesar Birotteau

    Rise and Fall of Cesar Birottea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