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4700000003

第3章 蒙古汉子(3)

巴特只得圆场:“这耳环真漂亮,谢谢二伯伯,谢谢二婶。”

锡兰再往下介绍:“这是三伯伯、三婶。”

“三伯伯、三婶。”桐花僵硬地笑了一下。

三伯伯、三婶不自然地笑了笑:“啊,啊,侄媳妇……这,这点东西,实在拿不出手,你,你就收下吧。”

桐花把三婶的红布包也打开了,里面是一只玉镯。

“哟!我好像有两只手,一只玉镯我是戴左手,还是戴右手呢?”桐花冷嘲热讽。

三伯伯、三婶张着嘴,十分尴尬。

锡兰知道四伯伯、四婶的贺礼也不会很贵重,如果再往下介绍,不知桐花还要说出什么刻薄的话。锡兰迟疑一下,她用询问的目光看太夫人。

太夫人使劲儿地抽了两口烟:“孙媳妇啊,蒙古人以放牧为生,朝廷对蒙古人实行‘官无俸,兵无饷’制度,除了你大哥巴拉是世袭章盖有俸银外,其他人没有一文钱俸禄,朝廷只给一些蒙丁地养家糊口。蒙古人不习耕种,加之这几年大旱,牛羊大量死亡,各门的日子都挺紧。不管东西多少,都是亲人的心意。”

桐花挤出一丝微笑:“奶奶,我不是嫌少,我是觉得有点多了。”

人们不知桐花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

锡兰只得接着介绍:“老三媳妇,这是四伯伯,这是四婶。”

四伯伯、四婶犹犹豫豫地把贺礼递过去,巴特怕桐花再次当众打开,他先接了过来:“谢谢四伯伯,谢谢四婶。”

拜过长辈,巴特和桐花回到西厢房,巴特责怪道:“你也太过分了,当着奶奶和长辈的面,你居然嫌人家送的东西少?”

桐花嘴一撇:“怎么,我说错了?他们送的本来就不多嘛!我是正黄旗满洲,官宦家的小姐,你们家也是蒙古贵族,你又是副都统,就那么点东西,打发要饭的还差不多。”

巴特耐着性子解释:“奶奶不是说了吗?这几年家境艰难,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别人的难处吗?”

桐花嗤笑:“堂堂的土默特蒙古贵族,元朝皇室的后裔,阿拉坦汗的子孙,拔根汗毛都比别人腰粗,糊弄谁呀?”

巴特有点不耐烦:“大旱,大旱!家境艰难,家境艰难!你听明白没?”

桐花白了巴特一眼:“家境艰难还要娶官宦人家的小姐?干脆找个牧羊女得了。”

巴特急了,他手指桐花的鼻子:“你给我听清楚,不是我要娶你,是你阿玛非要把你嫁给我!你要是嫌我们家穷,我现在就成全你!”

桐花张口结舌。

Chapter 3

全家人都看着巴特和桐花,桐花洋洋自得,巴特却觉得每个人的目光都像锥子一样扎在自己脸上。

天蒙蒙亮,“当当当”,上房传来太夫人敲击铜盂的声音。

敲铜盂是巴氏家族的家规,除了病人和学龄前的孩子,所有人听到铜盂声都得马上穿衣下地。服侍太夫人的使女要给老人打水、梳头、装烟,太夫人坐在炕上,等待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前来请安。然后念书的念书,练武的练武,做饭的做饭,扫院子的扫院子,收拾屋子的收拾屋子……

服侍太夫人的使女是个中年人,因为女儿生孩子刚刚离开巴家,这几天都是由锡兰伺候太夫人。

西厢房。巴特一边穿衣服,一边对桐花说:“哎,快起来。”

桐花睡眼惺忪:“这么早起来干什么?”

巴特道:“你是新媳妇,得给奶奶打洗脸水、梳头。”

桐花愠道:“你烦不烦,那么多下人,为什么让我去?”

巴特解释:“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刚过门的媳妇必须尽一个月孝心。一个月之后,才由下人做。”

桐花口气生硬:“你们家哪来这么多规矩?我不去!”

昨天巴特就不痛快,今天桐花又这么蛮横,巴特真想把她揪起来。可奶奶就在上房,一旦被老人听到,肯定生气。

巴特只得把火往下压了压,他穿好衣服洗完脸,在地上等着桐花。

天越来越亮,巴特推桐花:“家里人都起来了,就等你了,你总得给我点面子吧?”

桐花极不耐烦:“别碰我!”她使劲儿地翻了个身。

巴特来到房门前,他推开一条缝往上房看,见几个伯伯婶子及大哥巴拉陆陆续续地向奶奶的屋走去。

巴特又叫桐花:“桐花,家里人都去了,你再不起来就来不及了。”

桐花“扑棱”坐了起来:“谁愿意去谁去,我不去,我就不去!”

巴特的火“腾”就上来了,他刚扬起巴掌,桐花来劲儿了:“你要打我?给你打,给你打!你打死我吧,你打死我吧!”

说着,桐花就往巴特身上撞。

桐花的使女桐雪是她从锦州带过来的,桐雪忙过来劝:“小姐,是该起来了,别吵了,别吵了,来,我给你穿衣服。”桐雪又对巴特说,“姑老爷别生气了,小姐这就起来,这就起来。”

巴特把手放下了,不再正眼看桐花。

桐花手指巴特,大叫:“我告诉你,我是正黄旗满洲,我只伺候皇上、皇后,让我给别人洗脸梳头,没门儿!”

站在上房门口张望的锡兰听得清清楚楚,她的心“咯噔”一下。锡兰怏怏然,转身进屋,她笑着对太夫人道:“奶奶,巴特媳妇身子不舒服,还是我服侍您吧。”

太夫人没有说话。

桐雪好不容易劝桐花穿上衣服,帮桐花梳洗打扮一番。当桐花和巴特来到饭桌前时,一家人早就按辈分坐好了。全家人都看着巴特和桐花,桐花洋洋自得,巴特却觉得每个人的目光都像锥子一样扎在自己脸上。

饭后,回到西厢房,巴特尽可能地把话说得柔和一些:“按照我们巴家的家规,新媳妇只有祭过祖先,才算是巴家人。一会儿,你跟我去家庙,行吧?”

桐花看了看巴特,得意地说:“这话听着还算顺耳,那我就陪你去一趟。”桐花又问了一句:“家庙在哪儿?”

巴特道:“在博托河西岸。”

桐花白了巴特一眼:“我哪知道什么博托河?你就说离这儿多远吧。”

巴特道:“差不多三十里。”

桐花声音很高:“这么远!我可不坐车,车太颠,我得坐轿。”

巴特道:“坐轿太慢,中午也到不了。”

桐花往椅子上一坐:“中午到不了怕什么,天黑之前到就行呗。”

巴特的火又撞了上来:“祭祖都是在上午,哪有下午的?”

桐花不以为然:“那我就不管了,反正我既不骑马,也不坐车,要不你就一个人去。”

祭祖不能不去,去晚了奶奶那里又交代不了。巴特实在没办法,只得找了四个脚力好的轿夫。巴特骑着马,桐花坐着轿,两个人来到包头召。

道尔吉喇嘛带巴特和桐花首先来到前殿,巴特正要给佛像敬香,可抬头一看,供桌上三个供盘空了两个。

巴特问道尔吉喇嘛:“二哥,这供盘怎么空着?”

道尔吉喇嘛也很纳闷,他知道巴特要来,大清早放的供品,怎么少了两盘呢?

桐花接过话茬:“怎么这么笨?肯定是耗子吃了呗!”

道尔吉喇嘛双手合十:“善哉!善哉!”

正说着,佛像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桐花自以为是:“怎么样,我说有耗子吧?”

巴特几步转到佛像后,见一个女子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供品。一见巴特,女子惊慌失措。

女子二十一二岁,身着蒙古袍,衣服又脏又破。女子柳眉细目,颧骨稍高,脸型椭圆,脑后梳着两条辫子,虽然脸上满是尘垢,可仍掩不住白皙的皮肤。

辫子是蒙古女子成婚与否的标志。未婚蒙古女子通常梳十几条又细又长的辫子,结了婚只能梳两条。显然,这是已婚女子。

巴特问:“你是谁,怎么在这儿?”

一听这话,已婚女子眼里放出两道利剑一样的光芒:“我丈夫被人杀害,婆家没人,无家可归。”

巴特问:“你丈夫被谁杀害?”

已婚女子犹豫一下:“被他一个薄情寡义的安答。”

巴特一皱眉:“杀人偿命。你丈夫的安答没被绳之以法吗?”

已婚女子迟疑一下:“没有……”

桐花和道尔吉喇嘛两个人也走了过来。

桐花嘴一撇:“哟,这是什么家庙啊,里面还藏女人!”

道尔吉喇嘛脸色难看:“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他对已婚女子说,“女施主,你走吧。”

已婚女子走到殿外,她回过头来看巴特:“你是谁?”

桐花接过话:“谁?说出来吓死你,这是我的夫君,土默特右旗都统巴特将军。”桐花把副都统的“副”字省略了。

已婚女子面露异样:“你就是刚从科布多战场上回来的那个巴特?”

桐花眼睛一瞪:“大胆!臭要饭的,我夫君的名讳也是你叫的?”

巴特朝桐花一摆手,对已婚女子道:“嗯,就是我。”

已婚女子细眉往上挑了挑,眼睛转了转,她向巴特走了半步,却又后退,一直退出庙门。巴特莫名其妙,他想多问几句,但又怕桐花出口伤人。

道尔吉喇嘛重新摆上供品,巴特和桐花拜了佛,又到后面祠堂祭了祖。

道尔吉喇嘛把巴特和桐花送出包头召,巴特刚要上马,已婚女子跑了过来。

桐花怒斥:“要饭的,你跟着我们干什么?”

大清律规定,各旗之间不能越旗游牧、耕种、往来、婚嫁。因此,巴特认为,这个已婚女子一定是本旗人。巴特从怀里拿出几块碎银子:“不要跟我们了,这个你拿着,回家告状,为你丈夫申冤吧。”

桐花一把夺过银子:“你们家对我那么小气,你对一个臭要饭的这么大方。哼,我还没钱花呢!”

巴特食指在鼻尖上挠了挠,没说出话来。

已婚女子对巴特说:“我不想告了,只想给都统夫人当个下人,有口饭吃就行。”

桐花妖里妖气:“我可不缺下人,我有使唤的丫头。”

已婚女子跪在巴特面前:“都统大人,行行好,收下我吧,让我干什么都行。”

巴特道:“你还是给你丈夫申冤吧,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

已婚女子苦苦相求:“都统大人,我真的不告了,就算官司打赢了,我丈夫也活不过来,你就收下我吧。”

既然已婚女子不告了,也不能勉强人家。巴特一想,奶奶倒是缺一个使女,要不让她给奶奶当丫头。已婚女子当即答应。

回到沙尔沁章盖衙门,巴特把已婚女子领到太夫人面前。太夫人一边捻着佛珠,一边问已婚女子:“你叫什么名字?”

“回太夫人,我叫哈珠。”

“多大了?”

“今年二十一岁。”

“是土默特右旗的吗?”

“是。”

“哪个甲的?”

“……二甲的。”

“家里还有什么人?”

“家里人都死了。”

“哟,真是可怜……”

太夫人让锡兰找来干净衣服,哈珠洗过澡,换上衣服,再一看,哈珠两眼有神,端庄秀丽,很是俊俏,太夫人心中欢喜。哈珠给太夫人装了一袋烟,点着火。太夫人品着烟,看着哈珠,连日来心中的不快仿佛减了几分。

桐花住了几天,就嚷着要回归化城。巴特本想多住几天,可是,每天和桐花磕磕碰碰,因为怕奶奶听见,吵不能吵,骂不能骂,与其这样忍气吞声,还不如回归化城。到了归化城,无论她怎么吵,怎么闹,奶奶听不着,家里人看不到。

巴特辞别家人,和桐花出了章盖衙门。走了没有二里地,迎面围上二十多人。巴特一看,都是随自己一起征战科布多的老兵。现在不打仗了,他们都成了普通百姓。

老兵们跪倒:“都统老爷,求您把我们收下吧。”

巴特把众人一一扶起:“都起来,都起来,这是怎么了?”

有个瘦高个儿道:“都统老爷,我们打了两三年仗,家里旱了两三年。朝廷给我们的蒙丁地虽然不少,可我们不会种地,就靠放牧。如今草原上的草都被牲畜啃光了,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求都统老爷赏口饭吃。”

巴特眉头一皱:“你们这么多人,我的副都统衙门安排不了啊!”

老兵们又跪下了:“都统老爷,我们都是你的部下,看在我们一起出生入死的情分上,救救我们,救救我们的家人吧。”

桐花不高兴了:“行了行了,我们自己还管不了自己呢,哪管得了别人。”

巴特瞪了桐花一眼,他再次把众人搀起:“各位兄弟,巴特不是不想帮你们,这么多人,巴特确实安排不了。要不这样吧,我回去马上给朝廷上道折子,请朝廷拨银两赈灾,让各位兄弟先渡过难关。”

桐花像轰小鸡一样:“让开!让开!别耽误我们回家。”

回到归化城,巴特立刻上疏给朝廷,朝廷的赈灾银两很快拨了下来。然而,大旱不仅是草原,山西、陕西都遭了旱灾,无数汉人成群结队地涌向草原。

包头召一带土地肥沃,博托河横贯其中,一些汉人在这里搭起窝棚。一开春,他们就刨地开荒。因为有博托河水浇灌,苗情十分喜人。

世袭章盖巴拉忐忑不安,按大清律,蒙古各旗之间划地而居,不经朝廷许可,任何人不能擅自走出本旗。蒙汉之间的规定也很严,汉民不能到蒙民的草原上来,蒙民也不能到汉民的聚居地去。现在汉民来到博托河沿岸种地,这要是被朝廷知道,自己的世袭章盖可就危险了。

博托河水虽然比三年前小了很多,但依然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飘在土默川平原上。

巴拉骑着马,带着几个衙役来到河边,见四五个窝棚像垂垂老者,佝偻在博托河两岸。巴拉来到一个窝棚前,见地上挖了个灶,灶上的锅盖着一个破盖帘,旁边的碗和盆不是缺边儿,就是少沿儿。窝棚里铺着草,一个周岁大的孩子睡在草上,身上盖着一块破麻袋片。

一男一女跑来,男的上身赤裸,骨瘦如柴,下身穿着一条仅能遮住膝盖,如同大裤衩子一样的裤子,脚下没鞋,五个大脚趾像干树杈子似的分散在地上。女人衣服虽然没有露肉,但补丁摞着补丁,一双大脚板格外显眼。

当时中原女子绝大多数都缠足,不裹脚很难嫁出去。

缠足在中国有悠久历史,男人们把缠过的脚称为“莲”,而且还以脚的大小分为若干等,三寸为金莲,四寸为银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没有缠的脚那便是等外货了。

缠足对于女人来说是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女子一般从五六岁开始缠足,直到成年,脚不长为止。

同类推荐
  • 代理所长

    代理所长

    黄所长出事了。早上一上班,插花派出所霎时炸了营。“昨天还好好的,咋一夜之间就出了事?”内勤葛红泪眼婆娑,忍不住呢喃。坐在她旁边分管办案的副所长朱少兵揉着红桃般的眼睛骂道:“妈的,这活儿没法干啦!”他眼睛红肿,看来又是一夜没睡。大家麻雀一样叽叽喳喳,使本来庄严肃穆的早点名变成了情感宣泄的场所。有的民警哭了,趴在桌上,呜呜的,像抽了疯;有的民警干脆把茶杯摔了,砸在地上倍儿响。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雪中血:南京,1937

    雪中血:南京,1937

    1937年美国海军上尉哈里·瓦格纳因为遭受敌人的追捕,他与成千上万的平民和一群无私的外国传教士躲避在即将成为杀戮场的南京城中。他虽然得到了警告,但是必须留下来保护他深爱着的一名中国年轻舞者飞妃。他们能够逃离即将到来的大屠杀吗?即使逃离,他能够拯救飞妃免受成为慰安妇之苦吗?
  • 好日子

    好日子

    一个乡下人想要有出息,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当兵,二是读书,第三是做生意。李明亮最初选择读书,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哥哥都不肯费脑筋去读书,宁愿扑在田里下死力气。所以当李明亮说他想读书考大学时,他父母亲高兴得差点流泪,勒紧裤带省钱供他上学。他娘在灶台上炒菜倒油时,大拇指按住油壶的口子,让菜油像一条丝线般顺着她的拇指滴出一点点,随后迅速止住。全家人嚼着没油味的霉干菜,一点也不感觉到难过,相反还挺自豪。按照李明亮母亲的话说,我们家明亮读书考大学,将来要做官的,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李明亮第一次参加高考,分数差了五六十分。
  • 废立之谋

    废立之谋

    此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一个帝国崩溃的前夕。那时,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西北军阀董卓乘机带兵入京,废黜并杀害了年仅九岁的皇帝,立八岁的陈留王为帝。董卓一把大火把东汉的都城洛阳烧为平地,迁都长安。汉司徒王允用美人计,使貂蝉离间董卓和其养子吕布,吕布愤而诛杀董卓。董卓部将李、郭汜为董卓报仇,攻破长安,将王允和其全家杀害。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个少年攀越城墙,侥幸脱逃。他们是王允的两个侄子,其中一个名叫王凌。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十年,当年逃命的少年已功成名就,王凌在新的帝国里位高爵显,成为朝廷重臣。
热门推荐
  • 佛说无希望经

    佛说无希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凰公主

    金凰公主

    一个杀手,在结婚前一天被未婚夫杀害。魂穿到一个架空的世代,成为夜璃君的王妃,一个空洞美丽的女子,却和自己的前世长相一直。夜璃君大惊问道:“你是谁?”蓝夏冷冷道:“蓝夏。”夜璃君由好奇的追逐,最后演变成爱恋,最终非她不可。玉琪,一个冷漠高傲的王爷,美得不属于这尘世。她的心,在前世已死,今生她的心为他而活。他对世人冷漠狠心,却得到世人的崇拜和赞美,他对她,唯独对她,心是热的,他对她倾尽一生的呵护和溺爱。玉林,一个美若天使,冷若魔君的男子,苦笑道:“我,玉林,能给你的爱绝对不比他少一分。。。我若比玉琪早一步见到你,只怕如今的伤心人,就不会是我,而是他。不过,若玉琪负了你,我就不会再放弃你,定然至死方休。”玉琪怒问:“难道我就那么不值得你信任吗?”。。。玉林说:“我说过,我不会再放手。”夜璃君,一个和玉琪简然不同的美男,温文尔雅,可谓是一个好丈夫,只可惜,他懂得自己的心,太晚太晚。到最后才发觉自己根本非她不可,却几次都落空了机会。玉林,一个美若天使,冷若魔君的男子。“只愿今生,没见多这样的女子。”见到她,他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孤独。最后他为她痴狂,一心只想将她变成自己的王妃。轩衡,一个上穷碧落下黄泉,誓死追随的十五王爷,他明白自己得不到他的爱,最后选择了亲情,保护她左右。林枫,那个前世杀了她的未婚夫。前世为了国家,为了荣耀,将她抛弃。今生,他什么都不要,所有的荣耀,皇权,他统统不要。他明白她才是他最想得到的。皇浦雪,一个古代女子却拥有现代人的前卫,为了玉琪的一句话,刻意爱上林枫,可是却一直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爱上林枫。她说:“可是玉琪哥哥,你却不知道,我心里的这道面具,戴的太久了,我分不清,哪个是我,哪个是伪装的我?林枫说得很对,我迷失了自己。”
  • 傲慢与傻瓜

    傲慢与傻瓜

    “你最喜欢的人是谁?”“我最喜欢乔衍了。”他的傻子护工喊得面红脖子粗,果然如愿换回了美味棒棒糖一根。于是心机boy乔衍满意地笑了,就这个小傻子,分分钟都能让他生吞活剥了。可最后,他却被这个小傻子坑惨了……乔衍今天又感冒了。这座位于郊外的私立医院十分气派,风景宜人,但乔衍可没这个好心情去欣赏,他的主治大夫正喋喋不休地告诫他,他现在的身体不可以随便生病,要注意保暖,药要准时准点地吃。乔衍把手里的水杯往柜子上重重一搁,神色不耐烦:“把这个啰唆的大叔给我赶出去。”
  • 网游之无敌箭神

    网游之无敌箭神

    一位姿势不规范的射手被市队拒之门外,但精通猎手实战技术的他,在游戏中却能让对手闻风丧胆。而当他以高调的姿态回到曾经那些拒绝过他的人面前,对方又该作何感想?手握一张弓,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游戏战场,还是在世界级的比赛赛场,他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就是箭神!
  •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主要收录了萧红作品中的一些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和小说。有的作品是对充满叛逆同时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是对成年所经历的饥饿与困顿生活的描写,还有一些是悼念鲁迅先生和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全书情节生动而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语言简劲、犀利而又不失幽默与诙谐。通过阅读你会发现,无论多么痛苦和不幸,萧红的那颗“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心,永远向着“爱”,永远向着“温暖”。
  • For Greater Things

    For Greater Th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系统让我做大侠

    系统让我做大侠

    得系统,战天下,灭诸敌!这是一个万界无敌的故事。
  • 易晋

    易晋

    自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中原倾覆、神州陆沉,山河破碎、战乱不止。如今司马晋庭偏安江左,氐族符秦一统北方,南北大战一触即发,孰胜孰败,只系一人。周复说:什么二赵、三秦、四燕、五凉、成夏、拓跋魏,历史得照我说的来写!
  • 帝归

    帝归

    雪落梨花飘了三十里地,佳人冢前守了多少流年?白马青衣踏四海纵八荒,锋寒一出鞘!便是九洲动荡玄穹惊......曾几何时,有一人平四海开八荒,立九州大地创十三玄穹天。今夕几何,有一人出太荒纵天下,笑傲世间天骄惜王侯鬼雄少。传说归来的时候......这一世,亦要寻那涂山九尾,解三生红线缘。这一生,只求那自在无敌,开帝朝万古间!
  •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