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100000006

第6章 鱼类故事(6)

6

周宏情绪不错,见面时还开开玩笑,问迟可东钢是不是比铁要重一些?迟可东也回以玩笑,称自己得去百度一下。也就当这么几年县委书记,工作没干好,本行倒丢光了,现在只剩下铁的元素符号还依稀记得起来,其他的都还给老师了。

“谁说你工作没干好?我看也还行嘛。”周宏说。

自前些时记者采访之后,周宏对迟可东的态度明显改变。那一次周宏特意安排时间,跟记者们聊了一个晚上,效果很好,两天后他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深刻见解就出现在各重要媒体,网络上也随处可见。迟可东功不可没,周宏对他却一句也不提起,只作心知肚明状。这时候也无须周宏太多亲切肯定,几大重要媒体的正面报道已经有效解除了迟可东身上的重压,曾经面临的巨大风险终于成为过去。

这天晚间周宏把迟可东找来,先谈一个具体事情,事关干部问题。

“一些必要调整,不动一动也不行啊。”他说。

自上级考核周宏,外界纷传其指日高升之后,周宏处理干部问题特别谨慎,市管干部基本不动,因为干部提拔调动一向最受关注,关系切身利益,容易引起攀比,造成各种影响甚至波动。周宏处于特殊时刻,必须防止被人议论“突击提拔干部”,因此按兵不动。现在情况忽有变化,他认为若干急迫干部问题该办要办,表明胸有成竹,知道这些调整已经不可能带来什么问题了。

他考虑中的一项调整涉及秦健。以秦健的个人特点,在县里当纪委书记未必合适,而市直部门也有需要。周宏考虑把他调到市委办,先平调当副主任。

“你觉得怎么样?”周宏询问。

迟可东说:“很好。”

秦健离开后,谁去接县纪委书记?周宏会征求市纪委和组织部意见,迟可东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提。

“明白。”迟可东表态,“听周书记安排。”

周宏说相关干部问题酝酿还需要点时间,没动之前,秦健该干什么还让他去干。

“落水河这件事让他继续做完吧。”周宏说。

周宏指的是与石清标的谈判,这件事原本就是秦健负责。落水河电站大坝被炸毁之初,石清标反应强烈,四处运作,搅起对迟可东的一片骂声。随着风向转变,石清标渐失底气,不再显得那般强悍,他已经释放信息,提出愿意与县里就善后事宜再谈。迟可东却不急着跟他接触,视情况发展再说。

显然石清标又找到周宏这里。周宏对迟可东说,落水河电站这件事并没有了结,还需要有个最终处置。眼下石清标不得不接受大坝被炸毁的现实,无法再开大口,因此有可能在县里原有条件基础上谈出一个结果,稳妥处理掉。

“他手里不是还有一条坝吗?”周宏说,“如果不谈妥,你没有理由再去炸那条坝,你那条河里的鱼还是游不上去。”

迟可东说:“周书记说得对。我们马上处理,按书记意见办。”

周宏点点头。

“你弄得我们非常被动。”他忽然翻老账,“一个大项目险些被你搞掉,知道吗?”

迟可东无言以对。

迟可东检讨:“给领导添麻烦了。”

“抓住机会赶紧处理好。”周宏说,“甭管是为了项目,还是为你那些鱼。”

“好的。”

落水河上的爆破声给周宏造成的巨大不快并未消除。这件事除了对他说的某个项目造成不利,应当还对他本人的重大事情有所影响,否则不至于让他那般生气。现在他愿意提起并表示责怪,表明情况已经有所缓和。迟可东通过秦健强加给他的鱼的故事和“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让他意外,感觉尚好,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石清标这件事确实还需要一个了结。

迟可东表示:“回去我们马上研究,落实周书记意见。”

周宏谈起了另一项工作:省委苏副书记下周一到本市调研,准备到迟可东那里看看,需要县里安排好。

迟可东感觉很突然。苏副书记是目前省委唯一专职副书记,主管党务,包括干部工作。他是从中央部门下来的,在本省两年多时间,还没有到过本县。他这一层次的领导下来调研通常有特定内容,不会随意看看。

迟可东问:“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吗?”

“准备一些基本县情,加上简要工作汇报就可以了。”周宏说。

“我知道了。”

“把你的个人情况也准备一份,到时候交给他。”

迟可东吃惊:“要这个?”

周宏告诉他,苏这一次调研的一个内容是了解干部情况,为下一段市级班子调整做准备。苏不认识迟可东,点名要看一看,谈一谈。苏这一次前来对迟可东非常重要,务必高度重视。

“我介绍了你的情况。”周宏说,“特别说了政治上成熟这一点。他比较认可。”

迟可东说:“感谢周书记。”

“我也谈到许琪。他是他,你是你,因为他影响你是不公平的。”

“感谢!”

迟可东明白了,这才是今晚周宏找他的主要事项。苏副书记忽然前来必有内情,周宏点到为止,没有多说,供迟可东自行猜想。这事情是如何提起的呢?是苏注意到在下边任职多年忽然弄出一点声响的某一位迟可东,然后向周宏了解,或者是周主动向苏推荐?迟可东估计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周宏能够在上级领导面前为迟可东说几句肯定的话,这已经非常难得,气量不凡。他向领导表扬迟可东“政治上成熟”,可能有感于迟可东不计较所受训斥与冷淡,还要把“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送给他。以此而言他本人对迟可东的表扬更是“政治上非常成熟”。

苏副书记的到来对迟可东是何意味?迟可东曾经自我调侃,自称已被捕收剂抓住浮起,即将让选矿机刮除淘汰。现在看来没有那么悲催,有希望了,或许因为遇上了另一种浮选工艺和捕收剂。迟可东感觉到一个重要机会突然降临,他曾经想念过这一机会,而后痛感失之交臂,现在它又来到,来得有些意外。

迟可东告辞,离开周办之时与周宏握手,周忽然问了一句:“那个李金明的事情怎么样了?”

迟可东一愣,回答道:“已经在着手处理。”

“抓紧。不要让他影响你。”周宏说。

“好的。我知道了。”

周宏只提到“李金明的事情”,并没点明什么事,但是显然指的是李金明被举报事项,可见周宏对这件事的注意不仅仅是“迟可东同志阅处”而已。周宏是不是已经得知郑鑫国的交代,也知道迟可东迟迟不动,至今还在“考虑”之中?他没有明确表露,但是可能性很大。秦健有可能主动向周宏报告过情况,或者周宏直接向秦健了解过,作为本市市委书记,他可以这么做。因此周宏提醒迟可东抓紧处置,有很强针对性。应该说周宏提醒出于好意,这件事的处理对迟可东本人具有直接影响,拖延不办或者处置不当都会伤及迟可东自己,特别在此刻,迟可东意外重获机会之际,确实如周宏警告:“不要让他影响你。”不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好这件事,对迟可东非常危险,对他抓住眼前机会可能会是致命的。

此刻扳机必须扣动,他的指头不能再不弯曲。

迟可东在返回县城的路上给秦健打了个电话。

“你在县城吗?”迟可东问。

秦健说他今天去河源乡检查工作,原定当晚在乡政府开个座谈会,住一夜,明晨动身回县城。

“书记找我有事吗?”他问,“要不要我连夜赶回去?”

迟可东说:“明天就明天吧。回来后到我办公室来,咱们研究几个事。”

“要不要准备一些情况?”

秦健是用这种方式委婉打听迟可东想要研究什么。

迟可东明确点题:“要那个案子的材料。上次你说过的那个。”

“明白。”

迟可东本打算当晚就把秦健叫来商量,马上落实周宏谈话的内容。秦健即将得到的重用不需要迟可东去说,那是周宏的事。迟可东找秦健研究的主要是两件,一是与石清标的谈判,二是林勇案中案的办理。两件事中后一件比较棘手,因为李金明是涉案人员之一。这件事拖到现在已经没有余地了,必须迅速提交常委会,迅速立案办理。秦健当晚不在县城,只能改在隔日商量。

当晚,李金明来到迟可东的办公室。

迟可东没有通知李金明来,他准备在与秦健商量好,办理程序开始启动之后再与李金明谈,让李金明正视现实,主动坦白,争取从宽。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争辩已经没有意义,李金明保不住了,剩下的只是如何减轻后果。谈这个对李金明不轻松,对迟可东同样不轻松,但是无可回避。

结果李金明不请自来,当晚找到迟可东的办公室。

“书记,我知道情况了。”他对迟可东说,“郑鑫国真该死。”

迟可东不吭声,听李金明说。

李金明挨了迟可东一顿骂后,心知情况严重。迟可东说“已经迟了”,李金明觉得其中必有原因,肯定不只是举报信所写“收受巨额贿赂”那般含糊空泛。他需要赶紧搞清楚其中缘故,这不是太难。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了解这件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到另一个当事人。李金明于第二天一早就赶到省城,打到郑鑫国的公司去。见面时李金明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个纸袋扔在桌上,说自己专程上门还钱来了。郑鑫国一张脸顿时发白,嘴上结巴,连声请李金明包涵,称这钱他不敢拿。李金明追问怎么回事,他才吞吞吐吐,把被县纪委叫去查问的事情告诉了李金明。李金明大骂郑鑫国,说郑不是人,钱是郑自己跑去交给医院的,他李金明根本没想要,只是一时顾不上还,郑鑫国居然就把它报告给纪委了。郑鑫国再三道歉,说自己也是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李金明拂袖而去,郑鑫国抓着那个纸袋追上来,说事到如今实在不敢收回这个钱,李金明要是非丢下不可,他只能拿到纪委去交。李金明说:“随你怎么办。”——那纸袋里其实没有钱,只有一本《食用菌实用手册》。当天李金明并没打算真还钱,他匆匆前来,一时半会弄不到那些现金,也因为怀疑问题出在郑鑫国这里,还钱没有意义。李金明随手抓了书柜里的一本书塞进纸袋,权当道具使用,借以探出了事情的由来。

迟可东问:“这有意义吗?”

李金明问:“书记我该怎么办?”

迟可东说:“你自己说。”

“我确实没想拿他这个钱。”

“可是事实上你拿了。你也没法证明你准备退还。”

“我已经退过一次了。”

“那能证明第二次你还会再退吗?”

“我确实准备退的。”

“我可以相信,但是别人会相信吗?”

李金明无语。过了好一会儿,他问:“书记,我是不是没有办法,只能认了?”

迟可东没有吭声。

“太不公平了!”

“你给我一个办法。一个让你觉得公平的办法。”

李金明被问住了。

“有吗?你告诉我。”

李金明长叹一口气。

“我知道迟书记最了解我,也最相信我。”他说,“是我辜负迟书记了。”

他从自己带来的一个包里取出一个纸袋,放到迟可东面前。

“不是《食用菌实用手册》,是真的。”他说明,“六万。”

“做什么呢?”

李金明说,知道这笔钱已经被郑鑫国作为赃款交代给纪委后,虽然很不服气,他还是反复考虑,觉得自己得做最坏的准备。如果真的有办法,迟可东肯定会帮助他。如果迟可东也做不到,那么他也不能给迟可东造成麻烦。他自知自己出事,伤害最大的是自己,还有迟可东,一人做事一人担,他得尽量减少对迟可东的影响。因此他以老婆病况急用为由,千方百计找人借了这六万元以应急。他把钱带过来给迟可东看,想表明自己没说假话。他原本考虑,如果确实没有其他补救办法,他可能得去纪委自首,上交这笔钱。他觉得迟可东出于对他的关心,也会要求他这么做。如果那样,他会在自首时如实说明情况,声明自己可能有所错失,却绝无贪念。但是考虑再三,他感觉不妥,怕反被人说是做贼心虚。另外他还担心,一旦问及他怎么得知被举报,可能对迟可东不利。他是迟可东最信任的干部,如果抢先去自首,人们肯定会认为是迟可东把内情告诉他并授意他自首以减轻处罚,会被说成迟可东徇私通风报信,那对迟可东很不好。出于这些担心,他觉得应当先把自己的想法汇报一下。

迟可东默不作声,听李金明说。

此刻李金明倾向于拒绝自首。他不愿自认有罪,也不愿给迟可东造成麻烦。因此他宁愿迟可东按程序处理,该上会研究就上会研究,该立案双规就立案双规。那样的话谁敢指责迟可东徇私?谁能说三道四?他本人如何无所谓,大不了回去种蘑菇,他本来就是吃那碗饭的。没有迟可东看重,哪里会有什么李镇长?这六万元是他自己的失误,他自应承担责任,不能让迟可东为他惹麻烦。

“我觉得这样好。”他说,“如果没有太多不妥,迟书记就容我自己决定吧。”

迟可东还是没吭声。

李金明站起身,拿起纸包准备走。迟可东抬手摆一摆,示意他站住。

“书记?”

“把那个放下。”迟可东说。

“什么?”

迟可东再次重复了一遍。

李金明把纸包放在办公桌上。

“你走吧。”

“走?”

“没有我的指令,你什么都不要做。绝对不许自作主张。”

“迟书记这是?”

迟可东再次强调,要李金明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家的病人,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做,听从安排,一切如常。不许擅自行动、不许自作主张。这是一条禁令,李金明务必谨记,丝毫不得错失。

“听明白没有?”迟可东问。

“我说……”

“现在不要你说,记住就好。走吧。”

“书记!”

“没听到吗?快走。”

李金明看着迟可东,还想说些什么。迟可东用力摆手不让他说,他闭起嘴巴。

迟可东看着他转身离去。

六万元留在迟可东的办公桌上。

这笔钱眼下是赃款,一个烫手的山芋。它的非法拥有者李金明需要赶紧把它交出去,其合法主人郑鑫国推之唯恐不及,迟可东绝对不应当把它留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事实上迟可东刚才应当说的是:“带上那东西,你走吧。”他知道只能这样,却喉头发紧,心有刺痛,无论如何说不出口。李金明无助地坐在他面前,却还竭力为他着想,不愿成为他的麻烦和包袱。事实上李金明确实已经是迟可东必须舍弃的一个包袱,如果不舍弃,迟可东很可能失去得更多,一个满心期待的机会一旦错失就难以再来。但是世界上确实有些东西又是难以舍弃的。如果一朝舍弃,他还是那个迟可东吗?

他决意再做考虑。

李金明刚离开,秦健的电话到了。

“迟书记,我已经回来了。”秦健报告。

虽然迟可东已经把与秦健研究工作的安排从今晚推到明天上午,秦健还是改变原先计划,连夜返回。回到县城后他即给迟可东打来电话,如果迟可东没有其他安排,他可以立刻过来见迟可东。

迟可东没有马上回答,停了好一会儿才说:“这件事再推几天吧。”

他告诉秦健,省委苏副书记将于下周一到本县视察,需要为此做点准备。等领导视察过后再研究吧。

“啊,我知道了。”秦健说。

与秦健通完电话,迟可东即把小王叫了过来。小王是县委办综合科副科长,平时跟随迟可东下乡,相当于周秘小张那个角色。

迟可东把李金明留下的那包钱交给小王,吩咐他清点记录,暂存。

“明白。”小王说。

同类推荐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4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4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故事会(2015年2月下)

    故事会(2015年2月下)

    事情发生在好几年前。那年春运期间,半个中国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回家的人们在路上遭遇了一幕幕“人在途”,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正要赶往火车站,出租车十分抢手,好不容易才拦到一辆。这时,一个老人带着约十岁的孙子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小伙子,带上我们吧,这冰天雪地的,出租车根本叫不到。”我爽快地答应了。
  •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NO.05漫客·悬疑世界·诡变

    NO.05漫客·悬疑世界·诡变

    《漫客·悬疑世界》由蔡骏主编,知音动漫强势发行,网罗一线悬疑作家,打造最好看最惊悚最具悬念的悬疑杂志书。悬念阅读、惊悚体验——本刊贯穿始终的编辑方针。篇篇精彩,期期可读,带给读者绵绵不断的刺激感。蔡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悬疑作家领军人物。自2001年《病毒》横空出世,至今已出版《地狱的第19层》《荒村公寓》《天机》等小说十余部。“蔡骏心理悬疑小说”已申请商标保护。截至2008年,其作品在中国大陆累计发行近300万册,多年保持中国原创悬疑类小说畅销纪录。
热门推荐
  • 阎王独宠嫡小姐

    阎王独宠嫡小姐

    她本是21世纪隐世第一医学世家的天才小姐,飞机失事,穿越到异世大陆,传言她绝世无双,传言她敢跟阎王抢命......阎王?阎王?“好吧,北冥殇,打不过你,我还不能跑吗,不过...你为什么叫阎王?”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荒原

    荒原

    本书是一位充满才气的中学生的作品精选集,有玄妙诡异、直指人心的短篇小说,有情感璞真的散文,有守望古风、画面唯美的古典诗词。各篇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题材:音乐奇才卡洛与杀手伊泽尔的爱情;庞涓与孙膑的情谊和仇怨;变身哑女的蝉;对来世的感想;等等。但相同的是华美文字间奇异诡谲的气氛,以及每一个深刻贴切的细枝末节——这正是这个九九年女孩所擅长的。
  • 迷途小说

    迷途小说

    一早醒来,刘东就觉得有点疲惫。昨天晚上几个同事吃过饭,王其对刘东说玩几圈。刘东喝了几杯酒,兴致也上来了。王其没看出来刘东的内心活动,见刘东没吱声,以为刘东不想玩,说,刘局长,与民同乐是为官己任哦。刘东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说玩几圈就玩几圈,不过说好了我这只有一千块钱,如果输完了就散伙。王其听刘东这样说,内心里忽然高兴起来。喜欢打麻将的人都是这样,三缺一的时候急死人,谁要是及时雨宋江,或者是说曹操曹操到的话,期待的人是绝对满心欢喜的。王其满怀喜悦的心情说,刘局长这样的体恤民情,我等当俯首追随。刘东笑着说,王其,别贫嘴了,要战趁早开始,说不定谁体恤谁呢。
  • 时空随笔

    时空随笔

    当一切只是一个梦境,或者只是一个故事,从中逃出来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 龙傲九天

    龙傲九天

    你说是佛便是佛,你说是魔便是魔,怎奈佛魔干我何,如若欺我卑微小,灭你佛魔又如何。一个先天泥丸宫被封的少年,在惨遭灭门之后,辗转修真界几大门派,受尽世间冷暖,多次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挣扎。机缘巧合下得到了,天下至邪之物—怨灵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不惜以一人之力,抗争于整个佛魔仙道。任你世人多么任性,我此生却绝不认命
  • 异灵实录(一千灵异夜)

    异灵实录(一千灵异夜)

    三更看凶榜,灵魂等摆渡。中国恐怖故事,招魂死亡笔记。有一种事情讲得清楚,有一种感觉说不明白。细思恐极的恐惧从心底升起,看完这99个故事,你会怀疑你的人生。作者独自到外地出差,深夜住进了当地的酒店,由于没有空房,只能住进底楼的最后一间。就在这一晚,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进入房间后,手机信号完全消失;原本调在低温的空调莫名升到了30度;被关紧的淋浴器水龙头一次又一次自己打开;拨打服务台电话报修,却迟迟没有人来;打扫的阿姨敲门后却死也不肯进屋……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的含义。人生在世,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舍得”这两个字了。人生有舍才有得,当你懂得了“舍”时,你就会“得”到更多。在人生漫漫长路上,会面临着很多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这是一门学问。人生最重要的是机遇,而正确的放弃,则是真正把握住了机遇。因为很多时候,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将“舍”与“得”合说成“舍得”,就是因为有“舍”才有“得”嘛!一个人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酷暑难熬,饥渴难忍。正当快撑不住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屋子里居然还有一台抽水机。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怎么也抽不出半滴水来。这时,他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装满了水的瓶子,瓶子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饮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怎么办?能抽出水来当然好,要是水浪费掉了而抽不出水呢?自己不是有可能死在这里吗?如果将瓶中的水喝了,还能暂时远离饥渴。这个人犹豫不决。想来想去,他还是将水倒进抽水机。不一会儿,就抽出了清冽的泉水,他不仅喝了个够,还带足了水,最终走出了沙漠。临走前,他把瓶子装满水,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弃瓶中的水,才能得到更多的水!有一得必有一失,只有放弃一些东西,才有更多的收获。人生好比一个房间,想要搬进新的家具、电器,就得先扔掉一些东西。放弃不是失去,正确的放弃往往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再生过程。
  • 心安是归处

    心安是归处

    她说,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伸出手,就能握住我,她说,不要怕,我会带你冲出所有的黑暗,她说,就算上帝也不能拆散我们……然而最后,她说,我从未爱过你。她叫安心,一生只求心安,可颠沛流离多年,才发现她的心安处,原来一直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