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400000006

第6章 宋元时期道德生活概况(5)

杨家将主帅杨业,原名刘继业,雁门关北汉勇将,号称“无敌”。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宋太宗兵临太原,刘继业拒绝降宋,守城苦战。宋太宗爱其忠勇双全,很想收伏他,于是命刘继元招抚刘继业。后来,刘继业为保全城中百姓,开城受降,迎接宋军入城。宋太宗授他右领军卫大将军,改姓杨氏,名业。不久又任命杨业为防御使。辽乾亨元年(979)九月,辽军分路南犯,虽被宋军击退,但边境形势仍很紧张。宋太宗认为:“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遂任命杨业为代州(今代县)知州兼三交(今太原北)驻泊兵马部署。时大将潘美任三交都部署,屯兵防辽。次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巡抚至代州,适遇辽军南犯雁门,杨业率骑兵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向南,与潘美所部合击,大败辽军,杀辽将萧咄李,俘辽将李重海。杨业以功升“领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知代州事,自雁门之捷,契丹畏之,每望见业旗即引去”。这对于契丹形成了极为有力的震慑。后来,皇帝下诏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的民众迁回内地,命令潘美等率兵护卫。当时契丹萧太后与大臣耶律汉宁等人率众十余万又攻陷了寰州。杨业认为辽兵兵力强盛,不能与之战,而是应先护卫三州之民安全撤退。然王侁、文裕坚持与辽决一死战,并讥讽杨业为贪生怕死之辈。杨业见无法说服他们,遂决定亲自带兵攻敌。临行之前对潘美说:“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并且交代王侁、潘美布阵于陈家谷口,如果自己兵败至此,望能救之。然而当杨业不敌辽军,兵败至陈家谷口时,却发现谷口根本没有援军。他只得奋力再战,身上数十处负伤,士兵也伤亡殆尽,杨业遂为契丹擒获。他叹息道:“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拒绝降辽,绝食三日而死。杨业与辽朝“角胜三十余年”,“人号杨无敌”,深为辽朝人民敬畏。辽朝人民在杨业死地建庙祭祀。杨业之死,“天下闻其死,皆为之愤叹”,宋太宗深为痛惜,不仅对杨业进行褒赠,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还录用杨业六子,杨延昭自供奉官升崇仪副使,杨延浦、杨延训由殿直升供奉官,杨延瓌、杨延贵、杨延彬录用为殿直。杨业之子杨延昭在抗辽斗争中屡立战功。真宗咸平二年(999)冬,契丹侵扰宋边界,杨延昭当时在遂城,被围困数日。于是命令将水引至城上,让水冻成冰,城墙十分坚滑,契丹溃败,缴获其铠甲、兵器甚多。之后,契丹南侵,杨延昭又率兵大败契丹,俘获其将领。[48]杨延昭及子杨文广后来都成为抗辽名将。后世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宋真宗时的宰相寇准也力主抗辽。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前锋已经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寇准劝真宗带兵亲征;副宰相王钦若和另一个大臣陈尧叟却暗地里劝真宗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不决,最后召见新任宰相寇准,寇准坚持认为只要真宗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一定能打退辽兵;并且说,如果放弃东京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宋真宗听了寇准一番话,也壮了胆,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当澶州将士在城楼上看到皇帝的车辇,群情振奋,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49]

北宋时期,正是由于有着这样一批忠勇爱国的将士,才一次次抵御住了辽的侵袭,保住了北部边界的大好河山,也使得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较少受到辽兵的侵扰。但是,由于北宋王朝的妥协以及许多将领的无能,最终宋辽双方在澶州签订合约,史称“澶渊之盟”,宋辽为兄弟国,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宋每年向辽输纳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边境设置榷场,开展边境贸易。这实际上是以宋的妥协达成了宋辽战争的终止。

3.宗泽、韩世忠及梁红玉等的抗金

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由于朝政腐败和金兵入侵,形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同时也是民族矛盾空前上升的时期。面对金兵的不断南侵,宋朝统治阶级内部涌现出了一批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主张领导人民起来坚决抗金的杰出人物。宗泽、韩世忠、岳飞等人即是代表。

宗泽(1060~1128),宋代抗金大臣,字汝霖,浙江义乌人,民族英雄。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北宋元祐六年(1091)应进士试,初任职开封府,后升开封尹,东京留守。在李纲罢相后,成为主持抗金的中心人物。他整顿城防,收编大河南北各种民间武装和散兵游勇,积储粮草,广泛联络河北与河东抗金义军。宋建炎元年(1127)冬至二年春,金军兵分三路进攻宋朝,企图夺取开封。宗泽坐镇开封,指挥东京留守司军与各地武装,与金军进行艰难搏战。宋金两军在郑州、滑州等地进行争夺战。滑州作为开封北方的门户,战斗尤其激烈。宗泽前后派遣刘衍、张撝、王宣和赵世兴率部迎战,张(左扌右为)战死,但东京留守司军终于取得胜利。金军攻势受到顿挫,只能在四月退兵。宗泽领导的各路义军乘胜收复失地,接连战败金军,并收复西京河南府。宗泽本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他以古稀之年,迅速钻研军事,成为宋代最优秀的统兵文臣。他注重进行伏击战。并以车战抑制金军骑兵的奔冲。宗泽筹划乘胜北伐,但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却不予理睬。“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50]他去世当天,东京人士无不痛哭流涕,千余名太学生慰问哭奠。朱熹叙述当时的情景,宗泽去世,刚入棺,士兵便蜂拥而入,吊祭三日不绝,大厅也摆满了无数祭品,如此深得军心民心!李纲在挽诗中也发出了“梁摧大厦倾,谁与扶穹窿”的哀号。在国难深重的时候,宗泽的死无疑是南宋巨大的损失。

抗金的著名爱国将领还有韩世忠及其夫人梁红玉。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南宋朝名将,陕西绥德县砭上村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战功。建炎二年(1128)升为定国军承宣使。1130年,金兀术率领金兵南下掳掠之后,北撤来到镇江附近。韩世忠早已封锁了长江渡口,率领军队严阵以待,在江边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梁红玉击鼓指挥阻击金兵,使兀术军无法夺路北归。兀术向世忠求请,世忠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士,则以相全。”兀术无语。后兀术凿渠30里出江口,以小舟纵火而遁,宋军因无风,帆弱而船舰不能行,使金兵北逃过江。韩世忠夫妇以8000士兵把金兀术的10万大军堵截在黄天荡48天之久,使金军折兵数万,活捉了兀术的女婿。黄天荡一役大振军心、民心,是南宋抗金斗争中的壮举。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夫妇双双为国并肩战斗,坚持抗金20年之久,其精神和事迹受到广为传颂。

在国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时,各路民众也积极投身到了抗金斗争之中。在岳家军攻打到河北时,河北的豪杰及百姓纷纷支援岳家军。在河东、河北还有耿京领导的忠义民兵从事抗金活动。与贪生怕死、苟和求安的朝廷相对比,南宋军民英勇抗敌、捍卫主权的爱国情操成为南宋时期道德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然而,无论南宋军民如何英勇抗金,因为有了卖国求荣、苟且偷安的朝廷,山河破碎、国民遭受蹂躏的屈辱状况就难以改变。南宋民众深感悲愤,他们渴望早日收复失地,实现国土统一。陆游作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的就是人们心中的深切悲痛和无尽遗憾。

宋代的爱国主义将士带有一种悲壮或悲剧的气息。他们奋勇抗敌的英勇行为最终总是无法收到良好的结果。虽然边关太平了,但是国家利益却被软弱的朝廷出卖了,每每当宋军在军事上占有优势的时候,朝廷总是采取妥协投降的立场。虽然英勇抗击外敌入侵屡屡取得胜利,但是最终还是难逃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逆臣贼子的算计,不仅胜利成果尽失,而且惨遭屠戮。宋朝的爱国志士在战场上演绎出的是威武雄壮的豪情剧,可是回到朝廷却每每被逆臣贼子陷害,演绎出一曲曲欲哭无泪的悲剧,其中以岳飞抗金最为典型。

二、岳飞抗金与精忠报国之精神

在南宋的抗金战事中,岳飞及其领导的岳家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岳飞在抗金事业中形成的岳飞精神汇入民族精神的洪流,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岳飞其人与抗金事业

岳飞是宋代杰出的爱国名将和民族英雄,其抗金事迹及其精神对宋元时期道德生活影响至深且远。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身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一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尤好兵法、弓弩。北宋末年从军参加征辽战争。南宋初他曾作为河北招抚司的下级将校,随王彦渡过黄河在河北一带抗金。离开王彦后,又投到东京留守宗泽的麾下参加开封保卫战,为宗泽所赏识。宗泽死后,岳飞随军南下,转战于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地,在抗金战争中迭次立功。建炎四年,金兀术率军自临安府沿运河北撤,岳飞率军伏击北撤之金兵,收复建康府(今江苏南京)。这时的岳飞,已经经历了大小200余战,因英勇善战,声誉日高,很快就升任独当一面的将领。当绍兴二年(1132)他刚30岁的时候,已经成了守卫长江中游的主帅。

岳飞一生念念不忘的是北伐中原、“还我河山”。他曾书写下流传千古的豪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中表达了岳飞浓厚的爱国情怀,以及“精忠报国”的责任意识。当赵构、秦桧卖国投降、宣告“和议”后,岳飞慷慨陈词:“身居将阃,功无补于涓埃;口诵诏书,面有惭于军旅!……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今稽首以称藩!”岳飞抗金以欲收复失地、报国仇、雪国耻的决心可见一斑。由于他率领的军队治军严明、勇敢善战,因此被人们称为“岳家军”。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取得了卓著战绩。例如,在对金的颍昌战役、郾城战役和临颍县小商桥的战役中,岳家军不仅多次取得了胜利,而且消灭了金军的有生力量。尔后,岳家军乘胜北进,一举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地,使金军在河东、河北地区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因此面对岳家军,金军总是闻风丧胆,他们深深地感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然而,岳家军取得的胜利成果却未能改变民族遭受蹂躏的命运。在国土就要被收复的时候,担心钦宗回来后自身皇位不保的高宗在担心卖国求荣的恶行暴露的秦桧的怂恿下,一日之内给岳飞接连发出12道金牌,敦促其撤兵回师。就这样,“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讲和盟约,从此南宋取消独立,称臣于金,把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割让给金,每年向金缴纳白银15万两,绢25万匹。而岳飞也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2.岳飞精神及其深远影响

岳飞精神是岳飞在国家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以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为重而不惜献出一切的“精忠报国”精神,它成为宋元时期道德生活的一面旗帜,激励着人们舍小家为大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道德生活实践的高度彰显着国家民族大义的深刻内涵。

同类推荐
  •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含两部土家族民间叙事诗。前者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阿娌葩是一位寨主的女儿,她诚实、聪明,向往真挚的爱情,爱上了撑船的阿贝,却遭到父亲的阻拦。姑娘在歌会上被王子选为妃,被迫出逃,被土司的卫队虏入宫中,阿贝殉情,变成圣洁的水花树,阿娌葩变成鸳鸯花。后者的内容是书生依麟追求尼香的故事。依麟为能见到意中人,不惜到宫里当佣人。寨王发现了依麟的才华,聘请他为家庭教师,他才得到与尼香接近的机会;尼香被逼婚而私奔,寨王采纳了依麟“找替身”的巧计,把丫鬟冒充尼香嫁给了花花公子,依麟和尼香也巧结良缘。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墨子:庶民社会的主张

    墨子:庶民社会的主张

    礼教本身就是祸乱之源!墨子雄辩滔滔地向儒家阵营发起攻击。他是思想家,更是行动派。本书以墨子及墨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为线索,勾勒出了墨子及其学派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的轮廓:墨子出身于庶民阶级,却主张封建礼教本身就是动乱的根源;墨子雄辩滔滔,以“兼爱”为武器向儒家阵营发动猛烈攻击,反覆冲撞层层壁垒,批判封建礼教支持者言行不一、矛盾可笑;墨家不是只会辩论,他们同样重视身体力行,墨子提出“非攻”主张,也亲自带领门徒为实践信念而奔走于各国,用行动证明,在那样的乱世中,墨家的主张确实有其合理性,也深具价值。
  •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师讲学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强调,《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术的书,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之精深。研究《老子》必知“以静制动、以弱胜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几个原则;“无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到“无为”的境界,则没有不能做的事。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6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北秋狐族

    北秋狐族

    天生异光,生来天才!兄妹二人,一个天赋异禀,一个无用废柴!妹妹的保护,并非让哥哥离开的原因!人间,会给他带来新的变化吗?兄弟姐妹,包括他以为的真爱,他收获了许多,而且正一步步走向强大,但故事的结局,却是……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野蛮Angel追恶魔

    野蛮Angel追恶魔

    我,韩妍菲。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生,是尚高中学顶尖风云人物。从小我就在武当山学功夫,一开始爸爸是为了让我防身,再者呢是为了避免有天因家财万贯而招人绑架。我们家的韩氏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财贸集团,旗下子公司已达四位数。而我却成绩烂到掉渣,打架排行老大。不过我跟哥哥一样,打架都有原则,绝不欺善骗幼。即使再强势的我,也会败在爱情面前,因为他不是别人,是一个会为我而牺牲自己的男孩。若有来世,我一定会用我的命去守护他……谁知天意要我今生去完成我的诺言,他竟然还活着……
  • 青春有你刚刚好0a

    青春有你刚刚好0a

    青春开始时,有他,结束时,依然是他,他充满了她的整个青春,无论在哪里,总会有他的身影在周围,每次见到他时,一颗青春的心,总会荡起青春的涟漪。初中时,程郁馨和张文斌相遇,为了挡彼此的桃花,达成共识,成为假情侣,从此情根深种。不久后彼此分级,两年后,程郁馨升入高中,张文斌从昔日的同桌变成光芒学长,续写彼此的美好青春爱情。青春有你,刚刚好。
  • 周氏医女

    周氏医女

    新书“世玺”“九零学霸俏神医”已开,欢迎入坑!…………………………………………………………有着穿越女和古代老实男“混血”基因的林孝珏重生了。可是她不记得自己是谁,只记得自己是姓周的。巧遇上辈子外公的医案,倏然想起和自己同龄的母亲就在附近。于是林孝珏找啊找啊,找啊找啊……路上总于各路奇葩,不怕!周氏医女,通内经,晓仲景,谁不安分,就给他治病喝药。………ps: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白落青山

    白落青山

    她遇到了一个人,从见他的第一眼起,她就永远的爱上了他。他,是她心目中的光辉辰星,她,注定卑微。她是黑暗里的怪物,没有见过阳光,更不知道希望,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为了一个人而疯狂到甘之如饴。当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就注定这是一个纠缠到死都解不开的劫……
  •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本书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大众的实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松针以及松树提取物的作用和简单的使用方法《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倡导了21世纪抗氧化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其次是实用,书中重点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不花钱的自助健康方法:煮松针茶,喝松针茶,只要照着书中的指导去做,许多亚建康病症都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省钱、省力、又省心。书中介绍了46种常见病、慢性病的松针疗法,22种松针的使用方法,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病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是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 胜利荣光:芷江受降

    胜利荣光:芷江受降

    本书以二百多幅照片为经,以美国军官约瑟夫·德和中国军民的口述为纬,全景观、多视角、细致化地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盟军在湖南芷江的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包括日军在芷江投降的历史场景、美军在芷江的通讯工作、芷江的风土人情等等。既有重大历史事件的严肃性与庄重性,也有个人视角的趣味性和生活化,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展现了芷江抗战文化的各个层面。
  • 祁连悲歌

    祁连悲歌

    马二忘记了竹妹身上还有枪,他也没想到他身后会响起枪声,他一点准备也没有,子弹在离他很远的地方飞过,响声在半天空炸开。训练有素的马二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回身扬了一下手,他的手没抖,居然一点也没抖。他没想到团长的枪会这么快,这么灵。他手中的枪也在顷刻间就响了。然后他就听见身后那个女人好像是轻叹了一声似的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