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600000004

第4章 江山有诗,花柳多情

我认识镇江是从辛弃疾的词里,这位将军词人的感怀曾经给我年轻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颤。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恋镇江,在这里倾洒诗情,这里山山水水哪里没留下诗人的断章残韵?李白有李白的镇江,杜牧有杜牧的镇江,王安石有王安石的镇江,苏东坡、陆放翁又有自己的镇江山水。我的乡贤、大名鼎鼎的辛弃疾留给镇江有三首词,词惊天下,为这里江山增添多少景观?“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归后,虽有栏杆拍遍、吴钩看了的豪情壮志,但得不到朝廷重用,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沉忧患和强烈的责任感,使他焦虑、焦急,甚至焦躁,恨不得纵马沙场,即使马革裹尸,也无悔无怨。那是秋风萧瑟的午后,辛弃疾和随从登上岸边北固山,风撩动着战袍,腰上的长剑在秋阳里闪烁着寒光。他放眼望去,脚下的长江滔滔,江面雄阔,激浪澎湃。望北国故园,仍在敌人的铁蹄下呻吟,苍茫大地,烟村雾树,还在敌手,千古兴亡,触物感怀,能不心潮起伏,写下辉映千古的华章?

辛弃疾一生迍邅曲折,起而复落,半生赋闲,直到晚年,方得遇北伐之机,并委以边防重镇,本想有一番恢复功业,谁料又遭到降职处分,最后郁郁终老于江西的带湖之畔。

辛弃疾面对南宋朝廷,奸佞当道,昏君庸碌,满朝朱紫,皆尸位素餐,躲在西子湖畔杨柳丛里,歌儿、舞儿,风流慷慨过残年,词人一腔忠愤,壮怀激烈,满目忧愁。写完以上三首,余情难却又写了另一首:“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每到一处,总要登临抒怀,满是兴亡之感,深沉而凝重。他登北固山余情未了,再制新词:“今古恨,沉荒垒,悲欢事,随流水”,即使巡行,路经非名胜之地——双溪楼——可能是北固山的谯楼,也大发感慨:“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最后竟然“山川满目泪沾衣”,谁读了这发烫的词章不动心魄?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看到故国山河的沦陷而泪水满颊,那沸腾的情感,炽烈的脉跳,字里行间能清晰地闻到。

镇江确实是江南风景壮美的小城,如果苏州、扬州、常州,你用“秀美”形容最恰切不过,但用在镇江身上,必须是壮美。这里扼南北肆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古战场。我不仅喜欢辛弃疾壮怀激烈的爱国词章,也喜欢李白、杜牧、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的诗文。

我第一次来镇江是四月烟雨天,下了车,雨脚便跟了上来,春雨霏霏,淅淅沥沥,满城罩在烟雨里。

我第一次登北固山。北固山实际上是一座小山,高不过百米,山崮也不大,方圆数十平方米,严格地说,算不上什么山,但它却具有山的风骨,山的风度,岩石垒垒,蹲踞长江岸边。而郊外的焦山也是个丘陵式小山包,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走进北固山公园,只见门楼上书写着“天下第一江山”,真可笑,这么个小山包,怎能是“第一江山”呢?这次再游北固山,方知此处,指的不仅是山,还有江。称它为“第一江山”,是战略地位的重要。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都为争夺江山而干戈不止、烽火不熄?

这山有诗缘,很多诗人为它写了诗,它浑身斑驳着诗词的残章断简。走在山径上,你一不小心,会踏在文化的碎片上,那些碎片会发出磁性的呻吟声,这时你仿佛身边会出现衣袂飘逸的诗人在吟哦,苍老的,雄健的,哀婉的,伤感的。诗就住在山水间。诗人们到这里采撷诗的意象是很自然的事。北固山、焦山、金山,镇江的山算不上名岳大山,不磅礴,不巍峨,更无气吞云天之势,但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一席之地。

当年的王安石就是从镇江(京口)乘船回金陵途经“瓜州”而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作于熙宁八年(1075),当时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奉诏进京,舟经瓜州,便写了这首诗。现瓜州早已被长江淹没,只留下一个历史符号。若没有王安石的诗和杜十娘的故事,瓜州便永远走失在人们的视野,遗弃在岁月的浪涛中。

这里不仅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这里也曾有倾城倾国貌,也曾有缠绵悱恻情。

当年的瓜州是个码头,属于小镇型,受镇江管辖。每读到王安石的诗,我总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爱情悲剧就发生在这里。镇江不但出诗人、将军,更盛产爱情悲剧,《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都发生在镇江,还有《甘露寺刘备招亲》,也是在镇江名刹甘露寺演绎出惊心动魄的爱情剧目。西津渡就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处,这是三国时期的古渡。

《白蛇传》读者也许不陌生,千年修行的蛇精,变成美女——化名白素贞,爱上人间世人许仙,愿结缡成婚。但以拿妖捉怪为职业的法海和尚,千方百计干涉这人妖婚恋。法海和尚教唆许仙让白娘子饮雄黄酒,白娘子误饮现出原形,一条白蛇,吓得许仙半死,青蛇小青告诉白娘子有一种仙药,能救许仙,白娘子不离不弃,历经九死一生,从西天盗来仙草,许仙终被救。但最后法海还是施用魔法,将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下,将这对恋人分离。许仙则落发为僧,就住在雷峰塔附近的寺庙里,终生与白娘子相伴。

这一曲爱的悲歌,是人与妖的魔幻戏剧,虽写妖,实写人,在封建法统的社会,青年男女是没有恋爱自由的。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能年轻的读者就陌生了。

这个城市爱得很苦,爱情的悲剧连绵不断地在这里上演。京城名妓杜十娘,蕙心兰质,天姿聪慧,能歌善舞,博得很多文人墨客的喜欢。

布政司的儿子李公子爱上多才多艺的杜十娘,杜十娘也爱上了这位道貌岸然、文质彬彬的李公子,但鸨母提出条件,必须拿出三百两银子赎身。李公子身在旅肆,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纹银,杜十娘自献一百五十两,李公子又找到京城亲戚借得一百五十两纹银,凑够了三百两,但鸨母变了卦,自食其言,要加码,杜十娘严辞痛斥鸨母,鸨母无言以对,有情人终归如愿。

杜十娘改装从良,当即和李公子举办婚礼。杜十娘的小姐妹们送来金银财宝,钻石猫眼,满箱满匣,谁知在洞房花烛,欢乐至极时,李公子收到身为布政司的父亲的来函,不许儿子在外面拈花惹草,更不许儿子纳妓为妻,有辱门风。悲剧在这里埋下伏笔。李公子心里忐忑不安,父亲是一方布政司,诗书簪缨之家,怎能容得一妓女做儿媳?李公子转念一想,先斩后奏,回家后将杜十娘安排另处,待做通父亲的工作,再领回家,拜天地拜父母,他相信老人家会接纳这个儿媳的。于是在春光明媚时节,夫妻双双乘车又乘船回故乡苏州去。

因杜十娘貌美,又精通书画,喜歌舞,早在京城烟花之地被富商孙富盯上了,在迎春院纠缠鸨母,却被杜十娘严辞拒绝,孙富的欲望破灭,金钱是买不来爱情的。杜十娘爱上了李公子,和李公子同席共枕,感到了人生的幸福,夜里醒来望着身边酣睡的李公子,连连自问:“这是我的丈夫,这是我的丈夫吗?”惊喜般的自言自语,使一个受侮辱受损害的灵魂得到抚慰。一只风吹雨打、独自飘零的爱的小船,终于有了港湾,能没有幸福感吗?

按照逻辑,爱情的小舟,会顺风顺水驶向幸福的港湾,但命运之神的手指轻轻捻动,便发生天崩地裂的巨变。当他们行船来到瓜州,此时正近黄昏,瓜州是当时有名的码头,舟楫云集,人声熙攘,灯火灼灼。杜十娘和李公子心情也斟满幸福,故乡啊,家啊!终于隐隐在现了。这时故事又出了枝节,布政司令家仆来码头迎接儿子,并携带父亲一封信,信的内容不言而喻,无非是反对儿子的这场婚姻。李公子心情烦恼,让家仆先回去,什么都不要说——这一切,杜十娘都蒙在鼓中。为了排遣忧郁和苦恼,李公子让杜十娘唱支歌儿。杜十娘优美的歌声飘出小船,婉啭、优雅、清丽,音质那么动人,自然招来客商走出船舱听歌。这其中便有富商孙富,他如痴如醉地沉迷在歌声中。歌毕,孙富恰恰看到对面船上的李公子走出船舱,便搭讪起来,言辞一番方知是迎春院妓女杜十娘所唱,并和李公子结为秦晋之好。孙富邀请李公子来他船上饮酒聊天。这位书生李公子,并不知孙富的贼子心肠,但孙富却探到了李公子的心灵软肋,便巧舌如簧,诈、骗、哄、劝,十八般武艺全派上了用场。公子是书香世家,一门清风,怎容得纳妓为妻,不怕世人嘲讽?老爷是一方父母官,饱读诗书的名儒,能不大发雷霆?一番言辞竟然说动了李公子,将杜十娘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孙富,戏剧到此出现高潮。

杜十娘怒斥孙富,痛斥李公子,打开百宝箱,满箱珠宝价值连城,杜十娘穿着打扮一新,最后将满箱珠宝抛进水中,自己也投身江中……故事就发生在瓜州渡口码头。

这是人间的爱情经典悲剧。

悲剧常常比喜剧更有惊心动魄的力量,更感人。

张祜曾写诗道:“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雨停了,斜阳一抹,金山寺的翘檐飞瓴在残阳里像涂上一抹胭脂,而北固山的树木却热血沸腾,展示出生命的伟岸和勃勃生机,街道的古樟新桐,流水人家,雨后复斜阳,更给人如沐如浴的清新。镇江,江水相连,金山、焦山、北固山,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组成一幅山水长卷,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站在北固山上,望楼房林立的烟城,夕阳、晚风、翻浪、白鸥、荆花、远烟、平原,远处的飞鸥在夕阳的映照下,充满了愁绪,而被舟船犁起的浪花,有如巨手般将鸥鸟高高扬起。

镇江,这方山水圣境曾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目光,他们漫步江岸,面对浩浩大江,抒发一腔郁垒,千古英雄人物在这里角逐江山,三国时代,周瑜迎娶小乔于镇江,魏晋时期一代书圣王羲之迎娶郗鉴的女儿也在镇江,而刘备“甘露寺招亲”的故事又是发生在镇江。镇江不仅是矢镞如雨、甲戈森森的古战场,更充满浪漫诗情、爱情,震撼人心的千古经典戏剧《梁山伯祝英台》也上演在这青山绿水间。“一水横陈,连冈三面,争雄之势”,更凸显出满眼风光。

李白有诗《永王东巡歌(其六)》: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永王是唐玄宗十六子,名李璘,安禄山叛乱,李璘率兵平叛,但李璘也有野心,想当皇上,他广揽人物,招募壮士。假名平叛,实际上是扩展自己的地盘,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曾三请李白,诗人应诏,参加了李璘幕府。李白为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奋勇智能,愿为辅弼”,希望能成为像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永王野心暴露,被皇太子一举歼灭。李白也被俘,成了流犯,被贬到夜郎荒蛮之地,途中被特赦,算保下一条性命。《永王东巡歌》共十一首,这其中一首便写于镇江。

在李白之前,王羲之的后裔王昌龄也来过镇江,据史料记载,那是开元二十九年。他留给镇江的诗《芙蓉楼送辛渐》,震撼千古: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是镇江名胜,第二天我登上芙蓉楼,观览大江风光。长江滔滔,涛飞浪卷,气势雄伟,又一夜豪雨,江水更显宏阔。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那是秋天,寒意潇潇,又一夜秋雨,寒意更浓了,江面上弥漫着雨雾。朋友远别,更是愁如烟雨,王昌龄能不抑郁?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以这种浩大的气魄”烘托出开阔的意境。“冰心玉壶”是古代文人雅士推崇的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送辛渐,不仅仅借友人远别,烘托自己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站在北固山上,眼下的孤山,眼前的滔滔长江,孤山与冰心,诗中描绘了一个洒脱豪放、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唐朝诗人除少数人,如贺知章位极人臣,绝大多数社会地位不高。有的一生无官无位,无职无权,却是震撼文学史的大诗人,且不说李白、孟浩然、孟郊、贾岛、李贺等等,都是布衣百姓、自由撰稿人,晚年穷困潦倒,贫病交加,了却残生。王昌龄就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杰出诗人,被世人称为“诗家天子”,正如人们评价李煜“词国帝王”,李清照“词国天后”,可见人们对王昌龄的尊崇。

王昌龄进士及第后,便做了校书郎,可这是一种执掌书写校勘的闲职,无职无权的小吏,他不满现状,于是投笔从戎。天宝时期,朝廷连年用兵,王昌龄年轻气盛,功名心切,“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盛唐时期的诗人雄风浩荡,豪情满怀,愿洒一腔热血于沙场。王昌龄也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投身西北边塞,亲历过战场,最远到过碎叶城,就是李白出生的地方。战争的残酷,边民的苦难,血染战袍的壮烈,他都有深刻的生命体验。他边塞诗的名句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但是流传最广的是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据《集异记》记载的“旗亭画壁”的故事,王昌龄、高适、王之焕三人在某旗亭饮酒,王昌龄提议,咱们三人名分不分上下,请歌女演唱诗作,传唱最多的为优,于是请来歌女唱歌,第一个唱的就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第二个歌女唱的仍是王昌龄的诗,即是“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可见王昌龄的知名度,也足见写在镇江的这首“芙蓉楼”流传之广。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丞。

王昌龄陶醉江南秀丽的风光,写了大量诗文,描绘江南风光和反映南国民间生活的诗章,构思精巧,意境幽美,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镇江是王昌龄的镇江,镇江成就了王昌龄,犹如边塞成就了他的边塞诗。王昌龄在镇江七八年,对仕途已经淡漠了,他对生活依然充满爱,对艺术依然不断地追求。

王昌龄存诗一百八十余首,除了边塞诗,就是反映江南题材的诗作,他的七言绝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龙标绝句,无一篇不佳”,被誉为“诗家天子”。

王昌龄仕途坎坷,一生舛运连连,但并未隐退,或放浪山水,纵情泉林清高风度。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草花,院子莳药,虽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

当初李白送孟浩然,伫立江岸,看一江滔滔,一页风帆渐行渐远,心情愀然,只望到天尽头,方怅然而归。好友远别,天各一方,能不将爱的至苦之情倾泻而出?今王昌龄送辛渐,其情其景,其心之伤感,何不如此?一问一答,连用两个比喻,玉壶本是纯洁之品,更有一片冰心,真是一尘不染,寓深意于委婉之中,简直是借友直抒胸臆了!

此外,王昌龄还写了许多宫怨诗。

走进镇江,看山看水,看烟雨人家,看古寺名刹,处处是一幅水墨蓊然的山水画,但在历史的角落里,在浩瀚的唐诗里,在时光的幽暗处,只要你用心观察、寻觅,无意中会发现一朵金色的小花,并不耀眼,但很鲜艳,淡淡的馨香,挺撩人情怀,那就是《金缕衣》。作者不可考,是流行在中唐时期的名歌。时任镇江刺史的李琦特别喜欢此歌,每逢宴会上就让他的美妾杜秋娘唱此曲。后来,李璘起兵谋反,被镇压,杜秋娘也被带到皇宫,当了皇子的保姆,后被赐归故乡。杜牧在镇江见到杜秋娘,倾听杜秋娘诉说身世遭遇,诗人同情杜秋娘坎坷不幸,写了著名的长诗《杜秋娘诗》。

这朵夹在唐诗狭隙皱褶里干枯的小花,像“死不了”,用水一浸,便现出清新鲜活的姿影来。《金缕衣》是唐代的流行歌曲,犹如邓丽君的名曲《何日君再来》。当时此曲流行大江南北,一曲《金缕衣》唱得人心恍惚,如梦如幻。特别在官场的酒宴上,此曲更添一抹春色。歌唱家杜秋娘,她音质细腻,音调婉转,深情邈远,旋律优美。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就是镇江人,一曲《金缕衣》使她名扬天下。歌词是谁写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流行歌曲单纯质朴,劝君“莫负好时光”,“行乐须及春”。我没有听过此曲,但我想象得到,曲调应该带有淡淡的伤感,浅浅的忧郁,轻盈的旋律里夹杂着蒙蒙的凄迷,这是少女对爱的呼唤!没有轻佻,没有造作。文学艺术就是表现人的性与情,所谓文学即人学,就是人性,人性是文学永恒之魂。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短短四句歌词,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可谓风韵动人。这首歌词诗意单纯,但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见多,多中见一,摇曳唐诗的丛林花海中,其姿影也楚楚动人,比起那诗仙、诗圣、诗豪、诗天子的皇皇大作,并不逊色!何也?诗言志,歌抒怀,只要有真实的情感,能打动人的心灵,就是好诗。这首由镇江的杜秋娘演唱的名曲能流传下来,足见它的艺术魅力。

用花比喻青春美好的女子,既形象又贴切,青春和爱情本身是美的象征,“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及时行乐,本是一个庸俗的境界,这首诗是以年轻女子的口吻唱出,说明大唐帝国思想解放,性开放,已形成时代氛围,女子的大胆、直率、真情,淋漓尽致。

一座城市有无名气,是否文化名城,取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的丰厚或浅薄,说白了,这座城市出现多少文化名人、诗人、画家、艺术家,或者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居留,居留期间又写下多少绝唱华章,这是城市胸前的勋章,这是城市的名片。镇江,除诗情弥漫,这里还演绎出一幕幕爱情经典悲剧,给这个江南小城增添动人的艺术魅力。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是洛阳人,官职不详,生卒年月不详,按照惯例他的诗在《唐诗鉴赏辞典》上排在李白之后,显然他是李白同时代的人。他存诗不多,《唐诗鉴赏辞典》只选一首,而今读者对他的名字是陌生的,但选家没有忘记他,完全出于公平的心。实际上这首写镇江的诗在盛唐时期流传很广,受到许多名流大家的赞赏。王湾当时诗名很大,但是流传下来的诗不多。这首是他的代表作。王湾来往洛阳、镇江,常停留多日,登北固山,临江抒怀,拜金山寺,发幽古之思情。有一次从洛阳到江南去,乘船来到北固山下,正是残夜时分,也就是黎明前最幽暗之时。夜色中只见江平岸阔,秋雁南归,雁唳霜天,更添一抹诗意,触发了心中的诗情,吟成这一千古诗篇。

我初读此诗,并未有诗人的生命体验,很难有诗人的感悟。他同时代的人张说却高度赞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张说身为名相,一句顶一千句,得到他的赞许是不容易的。张说将这两句诗,作为楹联,挂在自己的书房,提醒自己作诗以此为典范。这一下子提升了王湾的知名度。唐朝诗人郑谷曾在自己诗集后记上,也记道:“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也称道:“‘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唐朝是诗化大国,一句好诗能震撼朝野,惊得万里江山颤动不已,不仅在诗界引起喧哗,在政界也会引起骚动。

这两句诗的确卓尔不群,练字练句极见功夫,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气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黑暗驱逐,那边的春意已入旧年。从普通事物,作者发现人生哲理,多么贴切、深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一首提高“正能量”的诗!意象壮观绚丽,境界阔大高远,在自然景物中蕴含哲理,这是唐人审美意蕴的普遍存在,也折射出盛唐气象!

镇江翻遍每一页焦黄的历史,都盛满爱和诗,是诗城、情国,也是画乡。宋代大画家米氏父子,就长期居住在镇江,米家山水渲染了镇江,点画了镇江,使镇江的山水有了诗魂画魄,有诗的情愫,画的意境。

宋徽宗喜欢书画,米芾的作品深得宋徽宗喜爱。但米芾恃才傲物,放荡不羁,不谙官场之道,为同行不容,一气之下,弃官归隐。按理说,他应回老家湖北襄阳,可他偏偏选中了“三江口”镇江,一住四十年,直到终老。米芾不喜欢危峰高耸、层峦叠峰的北方山水,倒喜欢江南山水的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意趣高古,追求自然,率多真意。米芾创造了全新的水墨技法,水墨相容,几乎不用线条,峰峦起伏,云雾缭绕,如朦胧桂林山水,时隐时现的黄山烟云。画史称“米氏云山”,都是信笔作来的烟云掩映,是大自然的造化。

米芾也是书法大家,他和苏轼、黄庭坚、蔡襄誉为“宋四书家”。米芾对自己的书法艺术有独特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重整体气韵,兼顾细节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我在镇江住了三天,几乎天天是烟雨霏雨,江南的雨真撩人,沙沙沙,打在芭蕉叶上,打在灰褐色古色古香的瓦片上。树林里、江面上蒸腾着雨霭烟云,灰蒙蒙的,像一幅水墨淋漓的山水画,怪不得米芾居此长达四十年,四十年来笔墨都倾泻在这片山水间,怎能不创作出千古的名作?

那天因雨,我无法去游览江城,便坐在宾馆里,一边翻阅小城的文史资料和图片,一边思考:城市是什么?是政治学、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的综合体。人类集合在一起,看来很热闹,其实很孤独;看来富足而有秩序,其实很空虚。人,只不过是这个城市一个小零件,人们劳作一天,醒来并未变成卡夫卡的甲壳虫,人还在饮食、男女、劳禄,为什么?因为人类还有诗,有艺术。有了诗和艺术,人的灵魂就不枯萎,情感就不干涩,即使今天,诗和艺术仍在帮助我们摆脱后工业时代日复一日的枯燥和隔膜,从而对生活充满热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心灵也充满芬芳和温馨。

雨还在下,远处的金山寺,隐在白蒙蒙的雨色中,那焦山、北固山都披上银灰色的雨纱,朦胧在长江岸边,长江涛声隐隐传来,像大地雄健的脉动。江城仿佛进入一种化境,化境的前提是静。雨天,街上行人少了,车辆稀了。沉浸在烟雨的江城,静了下来,像一幅水墨画,一幅湿淋淋的米氏山水画。

2014年11月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热门推荐
  • 一遇顾少误终身

    一遇顾少误终身

    原本规划好的完美人生,被一场背叛彻底摧毁。设计好好的“殉情”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顾绍白,莫名其妙求来的婚姻,让这个男人成了她的“债主”。更崩溃的是,她竟然感觉还不错。从此以后,她许安歌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彻底瓦解顾绍白的一本正经,把他从大家眼中的正人君子,调教成她一个人的“衣冠禽兽”。某天清晨,男人捏起怀里狐狸一样笑的灿烂的女人下巴,咬牙切齿,“许安歌,你现在心满意足了?”许安歌转了转水眸,“如果有生之年听到一声姑姑,那就人生圆满,那才叫心满意足!”“……”“来,大侄子!叫声姑姑来听听,乖。”男人脸色迅疾骤沉,“许、安、歌……”
  • 男神大人碗里来

    男神大人碗里来

    苏苏是个严重的“声控”,男友第一点就是必须声音好听,其次才是才华,相貌,可集三点于一身的顾城,出现的有点晚.新书《绝色神女:最强女帝》已养肥,待宰....
  • 风倒梧桐记

    风倒梧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一次当然要活下去

    重生一次当然要活下去

    黑色太阳红色血雾那一刻人们沐浴在血雾中欢呼下一瞬便是阿修罗地狱
  •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

    从古至今,人世间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悲壮激烈的战争。运筹帷幄,攻城略地,长途奔袭,短兵相接。种种战例,或记之于史册,或见之于名著,或流传于口头。本书讲述了公元前27世纪的涿鹿之战、前8世纪—7世纪的亚述战争等内容。
  • 不二顽妃

    不二顽妃

    五年前的一场夺嫡之争,却导致了朝廷第一谋臣淳于世家的狱案,妹妹少施所患的绝症跟这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在女主曲折调查中却渐渐疑心自己的亲娘是幕后帮凶,多次救她于水深火热中的神秘组织又是什么?这又与她家的案情有何关联?而她一直倾心的轩辕君北又隐藏着怎样的武林秘辛和野心?是什么令一度相爱的恋人青锋所向,曾经的海枯石烂,真的抵不过好聚好散吗?又是什么挑起了轩辕家族的谋逆之心,随着案情的深入拨开层层迷雾,淳于香手中能令皇权易主,江山失容的东西又是什么?女主淳于香能否令真想大白?一个是对她情根深种却有愧于她的皇帝,一个是负她真心却能治理天下的野心家,她那决定雌雄的一票会如何取舍?试看,一个女人面对众多波折时乐观渡劫的坎坷历程……简洁言情版:本文描述的就是某位偶尔犯二却很能干的姑娘一直坚定不拔至死不渝的计划着怎样才能一步步吃干抹净男主的悲惨血泪史故事,女主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对男主使用各种酷刑,如推到……
  • 鹰王(上)

    鹰王(上)

    作为一个乡村医生,余顺来医治好了不知多少人的病,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先后离他而去:父亲、母亲、老婆、儿子……直到他“成了半村唯一的孤家寡人”。“生”的意愿、“生”的目标、“生”的尊严因此也离他而去。“像是被一束光忽然照亮了”他的,惟剩下死的迫切。就在他上山寻找致命毒草的时候,一只受伤落入树丛中、此时此地只有他能够救助的老鹰改变了他的命运,自此,余顺来的心灵和肉体都发生了变化……
  • 左边的幸福

    左边的幸福

    一个是冷漠的美丽少女,为了忘掉她心目中的完美男子而离开家到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一个是众多MM心目的白马王子,他一直封闭自己的感情,从来没有为别人打开心扉过,当她遇到他,她的心会被他所融化吗?他会为她打开自己一直封闭的情感大门吗?
  • 这个易少太高冷

    这个易少太高冷

    午夜时分,顾惜筠还抱着薯片一边默默地吃着一边看着电视上的韩剧。被冷落的某人不满地说道:“男主角有我帅吗?”顾惜筠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当然有了。”看到电视剧里面开始演起吻戏,某人更生气了,“难道男主角的吻技有我好吗?”“当然……唔……”顾惜筠还没说完嘴唇就被某人封住了。某人:“看来真的有必要让你知道我有多厉害。”
  • 混俗颐生录

    混俗颐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