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9300000007

第7章 闪烁者(6)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实验。萨提维克确认着探测器的数据,仔细记下电子通过的狭缝是哪一条。有时是左边那条,有时是右边那条。开启探测器的情况下,通过两条狭缝的电子大约各占一半,也不会构成干涉条纹。我们再次关闭探测器——眨眼的工夫,干涉条纹便重新出现在屏幕上。

“这套系统是怎么知道的?”萨提维克问。

“知道什么?”

“知道探测器开着。它怎么知道电子的位置都记录下来了?”

“噢,问得好。”

“会不会是探测器造成了某种电磁干扰?”

我摇摇头。“你还没看到真正诡异的部分呢。”

“这话什么意思?”

“电子起反应的对象并不是探测器。它们是对你看到探测器数据的事实起了反应。”

萨提维克看着我,一脸茫然。

“重新打开探测器吧。”我说。

萨提维克按下按钮。探测器发出轻柔的嗡鸣。我们让设备继续运转。

“就像以前那样,”我告诉他,“探测器是开着的,所以现在那些电子是粒子,不是波。没有波的时候,就不会有干涉条纹,对吧?”

萨提维克点点头。

“好了,关掉探测器吧。”

探测器慢慢安静下来。

“神奇的测试就要开始了,”我说,“我想看的就是这个。”

我按下探测器的“清除”按钮,将数据消去。

“这次实验跟上次一样,”我说,“探测器同样开着。唯一的区别就是,我没有查看探测数据就把它消除了。现在再看看屏幕吧。”

萨提维克打开凹槽的盖子,拿出里面的屏幕。

然后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那种难以置信,又不得不去相信的痛苦表情。

“干涉条纹。”他说,“这怎么可能?”

“这叫做逆因果。通过在实验结束后消除结果数据,我让这些电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呈现出粒子的特性。”

萨提维克沉默了整整五秒钟。“这种事真的有可能办到吗?”

“看起来当然不可能,但事实就是如此。除非有意识的观测者去确认探测结果,否则探测器本身只是更加庞大的不确定系统中的一部分。”

“我不明白。”

“导致波函数坍缩的并不是探测器,而是有意识的观测者。意识就像聚光灯的光,它照到哪里,现实就会坍缩——而尚未观测到的地方,可能性依旧存在。而且不仅仅是光子和电子。而是万物。所有事物。它是现实中的一处谬误,可以测试和重复的谬误。”

萨提维克说:“这就是你想看的东西?”

“对。”

“现在你亲眼见过了,感觉和想象中有什么不同吗?”

我思索片刻,拓展着思绪。“是啊,和想象中不同。”我说,“现实可怕多了。”

我们一次又一次重复双缝实验。结果从未改变,完全符合数十年前的文献和论文中的结果。随后的两天里,萨提维克把探测器接上了打印机。我们重复了那种测试,而我按下打印键。我们听着打印机发出“嗡嗡”和“叽叽”的响声,打印出结果数据——将探测器的观测转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现实。

萨提维克盯着数据表,仿佛想只靠意志力去理解内容。我在他身后看着数据,在他耳边开口。“这就像某种尚未探讨过的自然法则。”我说,“我们可以把量子力学看做统计近似值,用它来解决‘现实’本身的存储问题。因为全宇宙的数据之海浩瀚无边,而物质的表现就像频域。至于没有观测到的那些物质,就只是不重要的频率而已。既然没人会去体验,又何必将它转换成实物呢?”

萨提维克放下打印纸,揉了揉眼睛。

“某些数学思想的学派断言说,在现实生活的下方深处,折叠隐藏着某种和谐的秩序。博姆[10]称之为‘隐缠序’。”

“我们印度人对它也有个称呼,”萨提维克笑着说,“那就是婆罗门。我们五千年前就知道它的存在了。”

“我还有件事想试试看。”我说。

我们再次运行了测试。我打印出结果,刻意不去看内容。一张是探测器的数据,一张是屏幕上的图案。我们关闭了实验设备。

我将两页纸对折起来,装进马尼拉文件夹里。我把印有屏幕图案的文件夹递给萨提维克。我自己拿着印有探测数据的那份。“我还没看探测结果,”我告诉他,“所以现在波函数仍旧是叠加态。虽然结果已经打印出来,但还无人观测,所以仍旧是不确定系统的一部分。这些你明白吗?”

“明白。”

“到隔壁房间去。我会在正好二十秒后打开这份装着探测数据的文件夹。在正好三十秒后,我希望你打开屏幕图案的那份。”

萨提维克走出门去。让逻辑黯然失色的时刻即将到来。我努力压下那股没来由的恐惧。我点燃一旁的本生灯,将文件夹放到没有遮蔽的火焰上方。纸张燃烧的气味传来,耀眼的黄光亮起。黑色的灰烬。很快,一切就结束了。一分钟过后,萨提维克回到房间里,手里的文件夹是打开的。

“你没看里面,”他说着,举起手里那张纸,“我才刚打开文件夹,就知道你没有看。”

“我说了谎,”我说着,从他手里接过那张纸,“而你拆穿了我。我没看探测数据就把它毁掉了。我们制造出了全世界第一台量子测谎仪——用光线打造的占卜工具。”我看着萨提维克给我的那张纸。白色的纸面上是黑线构成的干涉条纹。波函数并未坍缩。我不可能知道粒子通过的是哪一条狭缝,因为数据已然化为灰烬。“打印出结果的时候,我就完全没有察看内容的念头。所以,我真的有选择吗?如果我想看,就真的会去看吗?某些数学家声称所谓的‘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还有些说这个世界只是模拟出来的。你觉得哪种说法才是真相?”

“选项就只有这些吗?”

我把那张纸揉成一团。我的身体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溜走了,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我张口想要说话,但最终吐露的话语却与预想中有所不同。

“我的确精神崩溃过。”

我和萨提维克谈起我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街头蹒跚而行,大喊大叫,并最终被捕的事。我姐姐的邻居们透过百叶窗看到了那一幕。我和他说起了我曾经努力研究的那条公式:能够将量子力学与其余物理学派结合起来,仿佛某种失传理论的公式。我和他说起了我的酒瘾,还有每天早上照着镜子对自己说的话。我和他说起了我十八岁那年,叔叔来看我的时候说过的那句话。“我是他弟弟,”他当时说,“但你是他儿子。”然后他把仍然贴着警用封条的证据盒交给了我。我将那只盒子珍藏多年,作为我最重视的护身符。“如果你想要的话,它就是你的了。”

我和他说起了我用来抵住脑袋、以光滑的钢铁做成的“删除键”——只要食指轻轻一勾,就能结束一切。

萨提维克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脸上不再挂着笑容。我说了很长时间,仿佛作为沉默数周的代价一般,我把所有的事都和盘托出。等我说完以后,萨提维克一手按上我的肩膀。“这么说你还真是个疯子,我的朋友。”

“已经十三天了,”我告诉他,“十三天滴酒不沾。”

“这个成绩好吗?”

“不好,但这是我两年来戒酒最长的一次。”

我们继续实验。我们打印出结果。

如果我们察看探测数据,屏幕就会展现出粒子图案。如果不去看,干涉条纹就会出现。

长谈过后,我们在沉默中工作了一整夜。快到早晨的时候,萨提维克坐在昏暗的实验室里,终于开了口。“曾经有只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他说。

他讲故事的时候,我看着他的脸。

“有一天,有个农夫把桶子放进井里打水,把那只青蛙带到了地上。那只青蛙面对明媚的阳光眨了眨眼,它这辈子第一次看到了太阳。‘你是谁?’青蛙问农夫。”

“农夫吃了一惊。他回答说:‘我是这个农庄的主人。’”

“‘你把你的世界叫做农庄?’青蛙说。”

“‘不,这儿不是另一个世界,’农夫说,‘这儿跟井里是同一个世界。’”

“青蛙闻言大笑起来。它说:‘我游遍了自己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东南西北。我得告诉你,这儿就是另一个世界。’”

我看着萨提维克,什么都没说。

“你和我,”萨提维克说,“我们仍旧是井底之蛙。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尽管问吧。”

“你不想喝酒么?”

“不想。”

“我很好奇你说过的枪的事。你说你只要喝酒,就射杀自己……”

“是啊。”

“你说这句话的日子从不喝酒么?”

“没错。”

萨提维克停顿了片刻,仿佛在斟酌词句。“那你干吗不每天都说?”

“很简单,”我说,“因为那样的话,我早就死了。”

10.

四岁那年,我踩到了后院里的火蚁巢,然后被叮了十几口。那些蚂蚁顺着我的裤腿向上爬,卡在了松紧带的位置,没法爬得更高,于是绕着我的腰部、大腿和小腿叮了一口又一口。我还记得我母亲大叫着在草地上脱掉我的衣服,而我赤裸身子尖叫起来,努力甩掉身上的蚂蚁,那些嵌在我皮肤里、身体皱巴巴的红色昆虫。

在屋子里,她撕碎香烟,把烟草放在我被叮咬的位置,又用邦迪固定。

“这样能吸掉毒素。”她说。她的老练让我吃惊。无论发生什么,她都知道该如何解决。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那台旧电视,直到充当临时保姆的姑妈来到我家。我母亲要去参加宴会,父亲下班后会去跟她碰头。

“去吧,”我姑妈告诉她,“他不会有事的。”然后我妈妈就走了。我站在窗边,看着她的车驶出车道。她走了。但几分钟过后,我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我妈妈回来了,虽然我姑妈皱起眉头,想赶她出门,但她不肯离开。

“你应该去的,”我姑妈说,“这可是公司的宴会。”但我母亲只是摆摆手,和我并排坐在沙发上。“宴会还会有下一次。”她说。虽然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邀请她了。“我不能走。”

她抱着我,和我看了一个钟头的自然频道,而我肠胃痉挛,痛楚加剧,双腿又青又肿,渗出脓液。

萨提维克和我各自下班回家。我发现自己坐在车里,对着绿灯犹豫不决。我停在左车道,看着信号灯转为黄色,然后是红色。我把车掉了头。我回到实验室,爬上楼梯,看着那套设备。有些伤口不能放置不理。母亲让我知道了这一点。

我最后运行了一次实验。按下打印键。我把结果数据放进两个文件夹,没看内容。

在第一个文件夹上,我写下了“探测数据”这几个字。在第二个文件夹上,我写下了“屏幕图案”。

我开车回到汽车旅馆。我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地站在镜子前,想象着自己在不确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按照大卫·博姆的说法,量子物理学会让现实变成非局部现象。在量子环境的深处,“场所”不再存在,每个点都会等价化,随后合并为一个协调的频域。博姆的隐缠序存在于万物之下。

我把写着“探测数据”的文件夹举在额前。“我永远不会看里面的内容,”我说,“永远不会,除非我重新开始喝酒。”我盯着镜子。我看着自己炮铜色的双眼,明白自己是认真的。

我低头看着我的书桌,看着另一只文件夹。写着屏幕图案的那个。我的双手开始颤抖。

我把第一个文件夹放到桌上。

我知道,壁橱里有个嵌在墙内的小保险箱。我走了过去,打开保险箱。我想了个密码,用的是我母亲的生日,2-27-61,然后把文件夹放了进去。

济慈说过,美即真实,真实即美。那么真实又是什么?这些文件夹知道。

未来的某一天,我可能会喝下酒,然后打开探测数据的文件夹。也可能不会。

在第二个文件夹里,可能有干涉条纹,也可能没有。亦是亦否。

而答案早已打印下来。

我待在萨提维克的办公室里,一直等到他来上班。他把公文包放到桌上,惊讶地看着坐在他的转椅上的我。他看看我,看看挂钟,然后又看看我。

“你在做什么?”他问。

“等你。”

“你等了多久了?”

“从早上四点半开始。”

他扫视房间,确认我是否动过这里的东西。那些电子设备还是乱糟糟的。在旁人眼中,这儿简直是一片混沌,但萨提维克或许记得每件东西的位置。我借力让椅子后退了些,交扣的十指放在脑后。

萨提维克就这么看着我。萨提维克很聪明。他在等我开口。

“你能把探测器接上指示器吗?”我问他。

“什么样的指示器?”

“灯就行。”

“什么意思?”

“我不需要读数。你能不能设置一盏指示灯,让它在狭缝边的探测器发现电子时就熄灭?”

他的眉头拧成了团。“应该不难。目的是?”

“我从前以为双缝实验已经没有能证明的东西了,但也许我错了。”

“还有什么呢?”

我身体前倾。“也就是说——我们来定义不确定系统吧。”

11.

那天早上,得分机器也旁观了测试过程。他站在近乎漆黑的271室里。设备嗡嗡作响。他审视着干涉条纹——细长的带状磷光。

“你看着的只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一半而已。”我说。

“另一半是什么样子?”

我打开探测器。带状图案分割为屏幕上的两个各自独立的光团。

“这样。”

“噢,”得分机器说,“我听说过。”

我站在得分机器的实验室里。青蛙在水族箱里游泳。

“它们能感觉到光,对吧?”我问。

“它们有眼睛。”

“不,我的意思是,它们能意识到光吗?”

“是啊,它们对视觉刺激有反应。它们是猎手。它们靠视力才能捕猎。”

我朝玻璃水族箱弯下腰去。“我是说,它们能意识到吗?”

“你来这儿以前是做什么的?”

“量子研究。”

“也就是说?”得分机器问。

我努力保持耐心。“我有过不少研究项目。固态光子器件、傅里叶变换、液体NMR[11]。”

“傅里叶变换?”

“能将波形变换为视觉元素的复杂等式。”

得分机器看着我,眯起了黑色的双眼。他又说了一遍,慢慢地、一字一句地重复道:“你过去究竟是做什么的?”

同类推荐
  • 蒙哥大帝之弯弓扬鞭

    蒙哥大帝之弯弓扬鞭

    蒙哥登上汗位后,用强有力的手段让蒙古草原实现了大统一,让自己的家族成为绝对的主宰,但弟弟忽必烈、旭烈兀的显赫战功又成了新的隐患。为重新确立威望,蒙哥亲率大军进攻南宋,在四川战场一路凯歌,迅速摧毁南宋精心打造的防御体系。但是老天似乎不愿让南宋迅速灭亡,一个小小的钓鱼城阻挡蒙古十万大军达半年之久,最后蒙哥被一颗飞石打死。一代雄才大略的君王传奇落幕,大统一的蒙古也随着蒙哥的猝死再次陷入内乱和分裂……
  • 秘密情报组

    秘密情报组

    秘密情报组1933年10月,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伯力的秋天,风和日丽,山林尽染,满眼望去,五彩斑斓,真是一个美丽的金秋。突然,在通古斯卡河畔的树林里,蹿出一位穿苏军制服的中国青年,只见他拼命地奔跑,还不时回头张望。这时,两名苏联士兵从草丛中跃起,拦住他的去路。青年急忙往旁边一闪,顺势跑开,一名苏军士兵见势立即扑上去,两人厮打在一起。“砰!”苏军士兵被击倒在地,青年猫腰钻进了树林。两名苏军士兵气急败坏,端着步枪就要射击。忽然,从树林中走出一位佩戴中校军衔的军官,用手势阻止了他们。
  • 往生

    往生

    本书为“长江边的古镇”系列之五,是作者2013年夏再度走访三峡淹没区故人故景时所撰写的散文。往生,便是从逝去中生发出新生的过程,它既是逝者的解脱,更是生者的智慧。作者王以培先生的此番创作缘起于母亲的故去,昔日的追忆与当下的哀思化作了对往生的思索。十余年来在长江三峡淹没区的行走、采风,历经若干物是人非之后,激发了他对生命、人生的全新感悟。作品文辞优美、含义隽永,收录的民间歌谣更是展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与文化的传承。
  • 上海,不哭

    上海,不哭

    小说从单身美女炎炎的视角,用现实与回忆相交替的手法,讲述了四个年轻的外地女孩在上海的职场与情场的打拼与浮沉——她们曾经怀揣梦想、充满朝气。在懵懵懂懂地历经了人际的伤害、金钱的诱追和各式各样的男人之后,开始对幸福和人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作品以都市白领生活为缩影,描述了当下都市人的孤独、惶惑、漂泊,对爱情的追逐与理解,以及对幸福的坚持和信仰等,真实地再现了在大都市寻梦的年轻男女的情感与生活,将成长蜕变的痛楚凝结成了一轴鲜活的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足球闹天宫

    足球闹天宫

    《足球闹天宫》是《猪八戒公园》独立系列书之三,它是一套我国作家首创的,把神话人物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把小说叙述方式与人牛生活准则融会贯通,把魔幻想象与人类行为情节巧妙穿插,辅之以幽默、睿智、明快的语言,新颖生动、起伏跌宕的情节构成的优秀丛书。她在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将如魔幻小说《哈利·波特》、《魔戒》,生活小说《流星花园》、《还珠格格》一样,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给人以生活的启迪;若将它与《谁动了我的奶酪》比较,则更加好读耐读,故事感人。
热门推荐
  • 刀戈弄影

    刀戈弄影

    我不曾伤人,为什么你们要来伤我?我不想流泪,偏偏又泪流不止。难道要如贤者所言,去爱戴害你之人,做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我只是一个凡人,一个拿起刀就放不下的人。
  •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捌)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捌)

    生活是人性的修罗场,故事则是在演绎修罗场里的悲欢情仇……而悬疑文学一直是用故事凝练的生活序章,本书收录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入围及获奖的中短篇作品精选集,包括科幻、恐怖、冒险、情感、历史等多类悬疑和泛悬疑题材,让你一次读过瘾!
  • 万古邪帝

    万古邪帝

    【热血爽文】少年邪天,命运多舛,偶得传承,诸界欲斩。闯九州,杀破河山!战七界,邪字遮天!仙来,我诛!佛来,我屠!杀尽九成九,留一茬儿,看我破天!书友群:361047460,欢迎加入。
  • 大学生活随记

    大学生活随记

    随记寓意着所说的话的一种记录,这是我在大学一路跌倒,一路站起,一路成长的故事,可能并不轰轰烈烈,也没什么可红红火火的,可却是恍恍惚惚中的冰心玉壶,平平淡淡的生活,小小人物的我,有大大的梦想。
  •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凰斗:第一庶女(全集)

    凤凰斗:第一庶女(全集)

    一场阴谋,她作为皇帝的棋子,被下嫁给传闻中最冷酷的诸侯国王。传闻这位王,性格孤傲,睥睨天下,脸覆薄纱,乃天下绝丑。传闻这位王,神秘果敢,生杀予夺,冷酷邪魅,最深不可测。新婚之夜,他一柄剑锋挑开盖头,她却捂着小嘴,眼里一片狡黠,“咳咳咳……夫君,臣妾身子不适,真是抱歉,打扰了你的雅兴!”“病秧子!”男子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留给她翩若惊鸿的背影。可当她如一条鱼儿般机灵地跃下温泉时,身后传来淡定的声音:“王后,你病好了?”
  • 花部农谭

    花部农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工狂妃:腹黑王爷请让道

    特工狂妃:腹黑王爷请让道

    楚云卿死了。这得从她和名震玄空的天才战神的一纸婚约说起;二娘陷害,妹妹毒打,亲爹推波助澜,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这些伤痛都足以摧残这个废柴嫡女。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楚云卿重生了,借尸还魂,刚好穿进她的身体,于是废柴成了王牌,嫡女成了特工,当楚家大小姐再一次睁开眼睛时,很多人的命运,就此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游戏废土生存

    末日游戏废土生存

    在废墟中穿行,在遗迹中探索,在战斗中成长,在末世中求生。这是一款来历不明的游戏,却意外的真实,丝毫不顾及玩家体验。它,真的只是一款游戏吗?它的背后,又是什么?
  • 10天打造强大内心

    10天打造强大内心

    一个人的内心像一个气球,内心强大的人伸缩的范围就大,内心弱小的人伸缩的范围就小。对于同样的坎坷,内心强大者比内心弱小者更能从容淡定地去面对和处理。《10天打造强大内心》从对人内心的分析、内心强大与弱小的不同表现、内心强大的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指导读者塑造强大的内心。具备强大内心的人,脚下即使不是坦途,步子也一样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