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600000001

第1章 公主驾到

春日的下午,繁华的汴梁城一派素净,被今晨的春雨洗涤过,四处挂着晶莹剔透的雨珠。

一辆马车悠悠荡荡地驶进了汴梁,马车的白绢帘子忽然被掀开一角,露出一张少女的面庞,少女梳着云髻,鬓角有几朵翡翠珠花点缀,那白皙的脸素面朝天不施粉黛,别有初开桃蕊的风韵。

灵君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们,面对五年前的故乡,心中没由来地生出一种悲怆。这是一个冷漠的城市,中心有更加冷漠的皇宫,而宫墙之后的人,才是最冷漠的。

灵君轻叹一口气,问道,“烛慧,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到?”

侍女烛慧答道:“快了,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就能到,奴婢为公主殿下梳洗一番,一会儿就要见到皇上和贵妃娘娘了。”灵君没有回答默默把身子转向烛慧。

果然,没过多久,马车便停在了宫门外。

灵君在烛慧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经历了一番折腾,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一路的颠簸流离使她连站在地上都费劲。

很快,眼前出现了一抹明黄色。不用说,这必然是灵君的父亲,大宋的皇帝,赵佶。

灵君连忙福身请安道:“女儿参见父王,父王万寿。”

“平身吧。”赵佶看上去并不精神,大约也是最近北方战事吃紧的缘故,相比于灵君离开时,赵佶瘦了一圈不止。连赵佶的声音也沙哑了:“香云,这五年委屈你了。”

“不委屈,香云区区公主之身,不能远赴边疆上战杀敌,若能为我大宋做些什么,香云万死不辞。”这话是赵灵君的真心话,虽然质子生涯十分苦楚,但是她五年以来一直以大宋为重,深知自己作为质子的责任,也算得以保全了大宋五年。

这时候,大太监忽然阴阳怪气地喊道:“贵妃娘娘驾到。”

灵君和赵佶循声望去,只见王贵妃一袭宝蓝色牡丹云锦襦裙,迤逦于青砖上,似被惊起的西湖面,她头戴鎏金点翠蝶饰于堕马髻之上,愈发衬着脸色红润。

王贵妃婉声行了礼后,一把抱住赵灵君:“灵君,为娘可真是想死你了。你不知道,你不在的时候,本宫日日都睡不安稳,如今好了,你可算回到母妃身边了。”说罢,一只青葱的手细细拂过灵君的眼角,而王贵妃自己的眼角却湿润了。

灵君被王贵妃抱在怀里,受宠若惊之余有些鄙视。

她并非王贵妃亲生,而是王贵妃在宫中的好姐妹苏婕妤的女儿,生母在生下她不久之后就撒手人寰,皇帝认为既然苏婕妤与王贵妃是好姐妹,便宣称灵君是王贵妃的女儿。光阴似箭,往事已经过了十五年,那点姐妹之情早就在时间长河中消磨殆尽了,且王贵妃膝下子女不少,平时根本不会分神照顾她。

若非如此,灵君也不会去当质子。

现如今,灵君带功归来,王贵妃便在这里演母女情深的戏码,还真是讽刺。

赵佶看着这对母女,自认为不该打搅她们,便命令下人把该赏赐的东西打发下去,转身离开了。

果然,皇帝刚走不久,王贵妃就起身以宫里有事为由把灵君撇开了。

灵君也不恼怒,这么多年,她早就习惯了,也对皇宫死心了。如今她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烛慧了。

两个人被安置到原来的翎環宫居住,这是一个偏僻而清静的地方,特别适合被人遗忘。

灵君推开沉重的雕花木门,里面飘起一层灰,直呛得人睁不开眼。灵君微微皱眉,好歹自己也是千里迢迢赶回来的护国公主,怎的落魄到连住所都没个人打扫。

两个人忙活了好一阵子,才把翎環宫收拾干净。灵君坐在床上气喘吁吁,脑子里一片茫然。

若现在就这般灰头土脸,以后该如何举步维艰。

深夜之中,灵君默默坐在床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即便战战兢兢了十五年,无数次见到过皇宫的冷漠,可是到最后,还是有一丝失落。

恍恍惚惚间,似乎有敲门声隐隐传来。原本沉浸在忧伤之中的灵君立即回过神来,胡乱擦了擦眼泪,跳下床去开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迎面走进了一个明艳动人的女子。对方一身白色的衣袍仿佛云中仙子,有着仙鹤一般的清丽优雅,又仿佛天边的一朵流云,柔美得风一吹就能烟消云散。

灵君直直望着对方,蓦然激动地握住对方的手:“瑄琅?”

赵瑄琅姗姗走了进去,坐到一把椅子上,嘴角微翘:“灵君,你回来了,恭喜。”

灵君欣喜地坐下,“大半夜的,你怎么……才来!”她原本想说的是“你怎么来了?”,后来觉得这样过于生分,就微微顿了一顿,改口成“你怎么才来,”一下子亲切了许多,毕竟赵瑄琅是宫中唯一关心她的姐妹。

瑄琅公主低下头,两只手不自然地抓着衣襟,一副小女儿的样子:“抱歉,我睡过了头,再梳洗打扮,就误了时辰。”

灵君摇了摇头,“无妨,以后一起的日子还长着呢。”说完,灵君抬头看了看天空中一轮冰清玉洁的月亮,提议道:“我好久不见宋宫的花园了,我们去御花园散散步吧,我给你讲讲我在金国的故事。”

赵瑄琅还是一个十分单纯的小姑娘,比不得灵君及笄之年就懂得了世态冷暖,一听到好听的故事,便欣喜地答应了。

翎環宫外面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鹅卵石小径,二人互相搀扶,沿着这鹅卵石小径走到了御花园。

一路上,灵君不停地打量四周,看着初春夜色中自己记忆中的环境变成了现实,才相信她已经回家了。有些东西还在,比如湖心亭边的四颗老松树,依旧苍翠挺拔。有些东西却不同了,比如原来的焦骨牡丹改种成了醉仙海棠。

灵君手里握着一柄翡翠绢扇,下面拴着水晶流苏,随着灵君的手腕轻轻摇动。灵君莲步轻移:“金国远在塞北,天寒地冻的,冬天许多公主为了取暖,都会在宫中举行骑马射箭等比赛,每一次赢的,都是独灵公主。”

瑄琅好奇地问道:“是完颜阿骨打的外甥女独灵吗?”

灵君肯定地点点头:“不错,正是她。”

“独灵不止是个公主,她给我的感觉很独特,令人琢磨不透。独灵公主似乎参与了几个王子的政治斗争,她的身边有一群暗卫,听说是她十三岁的时候亲自训练的,我也是只听过传说,没见过其人……”

她们一路叙叙,灵君只说自己在金国遇见的人,并评论一二,对自己艰难的处境却只字不提。

赵香云是一个要强的人,不愿把自己的困难与任何人说,即便是好姐妹也不例外。深宫辗转的时候,她早已习惯不示弱。

兜兜转转,两位公主忽然看见假山后有一抹窈窕倩影。两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姐妹之中最娇艳的九公主,赵嬛嬛。嬛嬛只是随便穿了一件紫色云纹对襟衫,在月光下就熠熠生姿,如同美人鬓角上的一朵紫薇珠花。

嬛嬛见了十一妹和十二妹,杏眼睁圆了,“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灵君没有说话,五年不见,物是人非,她不知道当今如汐暗涌的宫廷里谁是哪一派,也不敢轻举妄动。倒是身边的瑄琅公主上前说道:“哦,我们看今夜月色明朗,便出去赏月。”

赵嬛嬛匆匆抬眼看了二人一眼,兀自离去。

望着赵嬛嬛聘婷的背影,灵君若有所思,问道:“看起来,嬛嬛姐姐气色不错啊。”瑄琅已经习惯了赵嬛嬛的脾气,婉言回答:“姐姐那么好看,气色好不好都是明珠。”

赵灵君微微一笑,“是啊。”

两个少女在清洌的月光下袅步而行,翩跹迭起的裙角沾染了青石长街上的霜寒,她们的身影,被无边的月色尘封,溺于宫墙之后。

同类推荐
  • 笙知他寒暖

    笙知他寒暖

    【长明灯系列】第一部:《笙知他寒暖》裴家的小姐裴冬笙,从生下来就没吃过什么苦头,前面五个哥哥,就她一女孩,全府上下几乎团宠!因是冬天生的,生字又不好听,就换了笙。裴冬笙还有个小名儿,是她娘亲取的,叫夏吉。娘亲的姓氏,盼望她吉祥平安。不过没多少人知道,就她的爹爹、娘亲、五个哥哥,就没了。平平安安的长到五岁,突然来一个和尚,嘴里说着什么变故之类的,裴冬笙当时不以为然,她的娘亲和爹爹听了之后,也没有怎么样,就是鄞都最盛大的上元节不准她去了。五个哥哥故意买几个灯笼来引她,她气急了,告了娘亲,父亲亲自给她做了一提灯笼,还将五个哥哥给禁足一个月。她在那之后第七个上元节时,硬邀着哥哥们拉她去,几个哥哥实在不敢,裴冬笙就哭,因为当时娘亲和爹爹出去了,于是裴冬笙就去了她这一生第一个上元节……(作者不太会写简介,捂脸,希望大家看正文,再评价!)
  • 正牌爱妃不受宠

    正牌爱妃不受宠

    (已完结)父王竟然如此狠心,将我嫁给一个快要死的人。即使他是三皇子又如何?即使他是大乾王朝第一美男又如何?府上竟然没有奴婢,没有奴才,院中却又杂草丛生。这是人呆的地方嘛?好歹我也是个公主啊,好歹我也曾倾国倾城过啊。好歹……执子之手,不如牵狗。泪流满面,子不走我走~~~
  • 嫡女难求:殿下你有毒

    嫡女难求:殿下你有毒

    一朝穿越,身中奇药。栎阳如故还没来得及爬上房梁躲藏,就进来一个貌美如花的——太子殿下?大半个身子挂在空中,栎阳如故简直欲哭无泪。说好的逆袭打脸呢,本姑娘不要面子的啊!还有下面那个笑若春花的男人,不放本姑娘下去就算了,搬个椅子带笑观摩什么的,真的大丈夫吗?笑得那么骚,怎么不去卖啊!◆本以为分分钟可以上演一场宅斗大戏,然而:“上次一个倾心于本宫的女子,已经死了。”“为师送你一条白绫,自行了断吧。”“你都讨不了他的欢心,本王留你又有什么用处?本王不为难你,你既喜欢我,就为我去死,好不好?”“我不会让你死的。看到那个屋子了吗?专门为你打造的。进去了,你就是我的狗。”“你是想痛痛快快地死,还是被凌虐致死?好的,我知道了,你选二。”◇出来混总要还系列:“人有所求,却又多求而不得。有所求而求不得,离散便也就不远了。”城墙高台之上,风刮得他赤红色衣袍猎猎作响。默了半晌,终是开了口。她怔住,忽而勾唇,“谁告诉你,你求而不得?”◆本文又名《全天下美男都想杀我》、《相杀日常》双强,身心干净,宠文。
  • 神医魔妃

    神医魔妃

    紫云熙,绝色之姿,拥有绝世医术,因被好友背叛,一时伤心过度,穿越架空世界。第一次见面,她六岁,他十岁,她笑说:“少年,等我长发齐腰,你娶我可好?”第二次见面,她十六岁,他二十岁,她笑说:“美男,治好你眼睛,你娶我可好?”然而,奉旨成婚,她却成了别人的云贵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捡来一个太子妃

    捡来一个太子妃

    求神拜佛一百次,终于在救落水儿童时腿抽筋成功穿越。可是……人家都是穿成相府千金或者公主,为啥她命背的穿到了深山老林?什么穿越定律在她身上完全不适用,遇上的第一个男人不是命定的男主,摔倒了也没人扶,反倒成了被使唤的丫头片子!“小师妹,今天的衣服就麻烦你了……”狐狸似的二师兄笑眯眯的说道。“乖徒儿,今天的晚饭归你负责……”看上去慈祥实则奸诈的师父又道。苍天啊,怎么让她摊上这类人?!大师兄快回来救救我……可是不等那个神秘的大师兄救她于水火中,一道圣旨赫然降下。她……她竟然被册封为太子妃?都说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大婚之夜,她把太子殿下踹下床,从此烦扰之事接踵而至……
热门推荐
  • 金牌王妃

    金牌王妃

    【出版上市】阴差阳错,他错娶了她,新婚之夜,他说,这辈子他可以给她无尽的宠,却给不了她爱情。她风轻云淡回,她可以给他妻子所能给的一切,也给不了他爱情。他分明是一只狡诈的狐狸,却装成纯洁的白兔,看她周旋王府内外。云不悔:此情应是长相久,君若无心我便休。程慕白:万里河山再美,不及你的笑靥,这浩浩江山留给他人负责,我的余生,只想对你负责。程佑天:上辈子,我一定欠了你,今生来还债。楼嫣然:我永远也抢不走不属于我的东西,生生世世皆如此。ps:这是一个大灰狼和小灰狼的故事
  • 最美宋词

    最美宋词

    “自在飞花轻似梦”,宋词穿越千年来到我们面前,仿佛犹染花香。宋代词人灿若繁星,苏缨以美的维度遴选比较,选取了秦观、晏殊、晏幾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六位代表词人,品读他们的代表作,从词的土壤、发端、语言、声律、境界、变异等角度描摹宋词的玲珑六面,阐释了宋词萌生、发展的演进史;并融汇中西方诗学理论,结合当下审美潮流,发前人所未见,带读者走进宋词的唯美境界。书中徐徐展开一卷宋词世界的《清明上河图》。我们仿佛看到落魄市井的柳永还在浅斟低唱,而矜贵宰相晏殊犹自在小园香径徘徊;苏轼中秋月下把酒问天,辛弃疾深夜醉里挑灯看剑;而秦观与小晏,怀想着远方,在宋词的夜空中画出一场场流星雨。
  •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女配系统要上天

    快穿之女配系统要上天

    某女一直觉得自己活得还不错,直到被某个系统绑上,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某系统:“宿主,你想活吗?想活就和本系统绑定,绑定以后好处多多,变成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某女淡淡地瞥了某二货系统一眼,道:“我只是自己想活,不用和我扯这些没用的。”某系统的显示屏上滑下几条黑线,“……”当初选这个宿主是对是错?
  • 恶魔女友系统

    恶魔女友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你可以努力去做一个好人,也可以选择去做一个歹人。你可以尝试去做一个神,也可以一事无成。但至少到最后你还拥有这个系统。
  • 重生神武战帝

    重生神武战帝

    随身带着一条龙,与我生在同一时代,真的是你们的不幸。少年秦天,得千年前神武战帝之魂,持龙血战剑,斩天骄、诛豪强,红颜相随,驰骋天涯。我打碎世界规则,只是为了重新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 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 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 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 学长太傲娇

    学长太傲娇

    16岁遇见你,26岁睡在你怀里,陆宇哲,遇见你我何其有幸!
  •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的滥觞与兴盛,是“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的结果。谴责小说呼应了小说界革命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潮,对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揭露与批判,具有史学的价值和思想的意蕴,为人们了解晚清社会的原貌提供了资料,并成为近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小说形式上的雅俗流变,引导了白话文的进一步发展,也引发了小说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国小说史上体现出从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特质;而谴责小说还在文学市场化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对当下市场化小说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晚清谴责小说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运用重复叙述艺术构建起媒介传播的“拟态环境”,能产生聚合效应,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形成社会舆论,并使舆论波一直回旋、回响,促发人们行动的产生,对社会的变革甚至革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风月遗落他年

    风月遗落他年

    1918年,北平,听雪楼。沸水在炉子上咆哮,约莫是茶壶嘴长了些,这嘶鸣声穿梭在厚重的铜管里,出来时已受不住控制,尖锐异常。小二忙着跑堂,汗巾搁在肩上也是湿了大片。听到茶楼里客人的投诉,他跺了跺脚,忙不迭地跑到堂口。拎起茶壶一个转身,飞溅而出的茶水顺势泼在一人的茶碗里,竟是分毫没有洒出来,顿时满场喝彩。这便是北平最老字号的茶楼,有个雅名——听雪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