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200000005

第5章 笼络人心不如掌握人心2

宋代吕蒙正之所以三次为相,历仕太宗、真宗,除了敢于直言谏方,政见超人这一原因外,其待人诚恳宽厚,胸襟开阔,谦虚谨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俗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时光的流逝,吕蒙正的善行,逐渐为朝臣所了解并得到朝臣的拥护和敬重。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在太监王继恩的帮助下,抢先一步继位,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的继位在朝野上下引发了不少议论,宋太宗为笼络人心,便决定大规模开科取士。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一次开科,便录取了500名进士,吕蒙正是进士第一名。

对这一批进士,宋太宗都予以重用。吕蒙正以进士第一名的身份,被授作监丞,升州通判,赐钱20万,并下旨,如遇到对百姓不利的事情,准许他们通过驿站直接向皇帝报告。在宋太后的直接关注下,吕蒙正很快便得到参与处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了。

吕蒙正为人正直宽厚。当初,他父亲有好几个宠妾,与妻子刘氏渐渐疏远,刘氏因此与其发生矛盾,于是,刘氏和吕蒙正被赶出了吕家。离开吕家后,刘氏发势不再嫁,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吕蒙正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后,家境大为改善。吕蒙正不计较父亲把他们母子赶出家门,使他们吃了许多苦,把父母接到家中,同堂异室而居,照顾的十分周到,重新成为一家人。

吕蒙正入朝为官时。还不到40岁,简单的经历,快速的升迁,令朝中许多老臣感到不满。但是,由于他是皇上的红人,谁也奈何不了,只好在背后说些怪话,发发牢骚。吕蒙正刚入朝堂时,有个人指着他说:“这小子也是参政?”吕蒙正假装没听见,从那人面前走了过去。和吕蒙正一起准备上朝的同僚,听了这话后,愤愤不平,非要问清楚那人姓甚名谁,吕蒙正连忙制止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还是不知道为好。”对新旧朝臣间的矛盾,吕蒙正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体现了其待人宽厚的性格,吕蒙正待人以宽厚的名声渐渐在朝中树立了起来。

随着吕蒙正在朝中为官时间的延长,吕蒙正逐渐积累了政治经验。端拱元年,吕蒙正出任宰相,从他步人仕途到位居宰相,前后仅12年的时间,而此时,吕蒙正也不过是个40出头的中年人。地位的变化,并未使吕蒙正待人以宽厚的性格发生变化。

位居宰相,自然有许多人跑到他那儿去活动以求升迁。对这样的人,吕蒙正巧妙地予以回绝。江时朝中有人专门收藏古镜,自称有面古镜能照见方圆200里以内的东西,那人打算把这面镜送给吕蒙正,希望得到赏识。吕蒙正听说后,便笑着说:“我的脸只有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上这照见方圆200里的镜子呢!”吕蒙正以其机智与幽默,巧妙地打消了送礼者想要通过送礼而得到好处的念头。

虽然吕蒙正的迅速升迁与宋太宗的重用和提拔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吕蒙正并没有有恃无恐,端拱元年,吕蒙正刚刚出任宰相,便有人向宋太宗告发,说他挟私报复。当时,张绅为蔡州知州,因为贪污被免去官职。有人对宋太宗说:“张绅家境富裕,不会去贪污,这肯定是吕蒙正挟私报复张绅。吕蒙正贫寒之时,曾向张绅借钱,张绅没借给他那么多,他便怀恨在心,现在吕蒙正任宰相,便有意加害张绅,以泄心头之恨。”宋太宗听人这么说,便下命恢复张绅的官职。

面对这样的恶意诽谤,吕蒙正并没有向宋太宗进行辩解,他以其宽厚的胸怀,相信事久自然明白。

淳化二年,吕蒙正被罢相。此后考课院发现了张绅贪污的证据,宋太宗便将张绅贬为绛州团练副使。淳化四年,吕蒙正复出为相,宋太宗觉得当初错怪了吕蒙正,便对吕蒙正说:“那张绅果然犯了贪污罪。”

本想得到一声感谢或者是申辩的宋太宗什么回答也没有得到,吕蒙正依然是不辩也不谢。他用宽厚的沉默,回答了诽谤与误解。

从而可以看出,吕蒙正他曾贫贱过,曾被人屈辱过,甚至被人诽谤过;但他始终以宽厚的态度对待之。这是无语的申诉,无声的劝诫,无言的抗辩。这是令人倾倒的人格力量。也可以说这是人生的大智。

一说到人品、行为,也许会让人觉得在说教似的,而扭向一旁不加理睬。而且,在这个宣传自己的时代,也许有人会说,无言地说服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会说这种话的人,就是不了解“说服”的人。

日本热门舞蹈“八点!全体集合”这个电视节目,创下了最高的收视率,就宣传效果来说,它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节目。

只是,这个节目的内容不合乎企业的形象,广告提供厂家是一个衰退的企业。其结果还是失败了。看来想要利用金钱提高自制产品的品质,只有提高产品本身的品质才是最好的宣传。

人也是一样的,人品、行为也就是产品的品质,把产品的品质抛开一旁,而只大力宣传,这样是不能持续长久的。只要品质优良,不必宣传也会被大众认定,这才是真正的“说服”。

《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树和李树,一点也不会替自己宣传,但他们美丽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自然而然地吸引人们前来而随集成一条道路。这句话是譬喻说,伟大的人物不必自我宣传,人们也会慕名而来。

李广是汉武帝的一位将军,大约和司马迁同时代人,他和北方的骑马民族匈奴争战屡屡立下大功,所以匈奴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非常敬畏他。但是,他似乎是一个时运不济的将军。虽然战绩显赫,却一直不能出人头地,而且,最后的下场也令人惋然。他鞭策直驱志愿远征匈奴,但在行军中,因作战计划龃龉迷了路而引咎自戕。

李广虽是以一位悲剧将军而终,但他在掌握人心这一点上,却是很成功的。在他自杀时说道:“广军之士大夫,一军皆泣”,从上将以至士卒,每个人都为他的死哀悼。不仅如此,听到了他的噩耗的老百姓,无论是认识他或不认识他的人,不管是老是少,每个人都悲痛万分。

李广所以如此被全国百姓所爱戴,因为他本身是一个当代无人和他并列的弓箭手,且对抗匈奴勇猛善战,立下了不少辉煌的战绩,而他之所以为部下所拥慕,并不只是因为这些战绩,而是平常对待部下的态度,紧紧地抓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心。

李广的做法是这样的。

他是一个对金钱很淡泊的人,皇帝所赐予的恩赏,他全都分给部下,平常的饮食也都和士卒一样。直到他死之前,经过了40多年,食有十千万的俸禄,但是家里仍然没有半点恒产,而且,也没听过有关这方面的谣传。

行军中,饥渴难当时,如果发现了泉水,在所有的部下没有喝完以前,他决不去喝,粮食不够给部下时,他也从不自己吃。

李广的部下每一个人都忠心拥护李广,乐意服从他的命令。

司马迁在写李广的传记之后。曾引用《论语》“其身正则令行,其身不正则令不从”这句话说道:

“此为李将军之谓也,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不与道口辞”。

意思是说他言行举止虽像个乡下的农夫,却不是平庸凡俗之人。这样的男子,却能令部下心服,乐意为他牺牲。这样的言行举止,才是无言的说服,才是掌握人心的极至。

李广“不与道口辞”之论宛如村夫子一般的言行举止,就是一个好例子。在现代,能够以这种方法当作说服的战略,在意识上加以活用的,就是尼克松。

1960年美国总统的选举,尼克松和肯尼迪是二位竞争激烈的对手,尼克松以其现任副总统之职,在开始时占强大的优势,但选举的结果,肯尼迪扭转了情势获得胜利。据说尼克松的败北是由于四次举办的辩论会,他的方法错误。肯尼迪的辩论重点完全针对所有的“美国人”和美国的“未来”,给观众鲜明的印象,而尼克松的辩论则是攻击性的,只能给人不安定而阴暗的印象。这两种印象的不同,分出了这一次总统大选的胜负。

1968年,尼克松再次竞选美国总统,他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想要彻底改变形象,其一就是无言战略。

这次的选举对尼克松来说,情势远比上次更艰难。首先,他必须在总统选举之前,打败洛克斐勒等强劲的对手,赢得共和党提名。所以,尼克松在迈阿密的共和党的大会中,尽量保持沉默稳重,表示对自己很有信心,意图是给其他的党员“尼克松强”的印象。他说话时,除了强调“法和秩序”以及“尽力达到最完美境地”外,决口不提其他具体的策略,希望能借此完成的无言战略,给人信赖感,彻底改变他“败犬尼克松”的印象。他的战略成功了,不仅以些微之差获得共和党的提名,且在总统大选中,大败民主党约翰福利,一雪1960年的耻辱。

无言战略本身决不是一种新的说服方法,前面已经叙述过了,范雎对大王的询问保持沉默,就是将这种“战略”活用的说服技巧。但是,在中国古籍中,将这种说服方法赋予技巧以外的意义,而有积极的评价的,就是《老子》和《庄子》。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及斯者希”(《老子》四十三章)

“不言之辩,果有深知者,此为天府之谓”(《庄子》齐物论)

不言之教和不言之辩意思相同,皆可解释为“沉默是最有说服效果的”。

《庄子》之《徐无鬼》篇中,曾借孔子之口更具体的说明“不言之言”的内容。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楚王知道了立刻为他摆设席宴,当时有宰相孙叔敖和贤者市南宜僚同坐。

席中,楚王问孔子道:

“今日和先生见面,我想古代的贤者亦不过如此,能否请先生赐教?”

“我学会了‘不言之言’,尚未对任何人说过什么话,但今天我就说一句吧!”

孔子继续说道:

在座的市南宜僚先生,在白公胜谋求叛变时,他玩着投掷小布袋的游戏招待对方的使者,因此化解了家老子西、子期两家的危难。另外,孙叔敖先生则一边尽兴舞乐一边深思远虑,筹谋计策挫败了外敌,因此楚国人民才能过着和平安乐的生活,您二位的做法,确实地实践了‘不言之言’的教诲。”

这完全是个寓言,登场的人物也未必符合史实,且孔子是否有这种思想也是个疑问。《庄子》一书中,常常提到孔子,借孔子之口表达庄子的思想,所以这个“不言之言”与其说是孔子的思想,不如说是庄子本身的思想。庄子的这种思想,后来以“老庄思想”流入道教中,给予后世的中国人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政治家多多少少都接受了“不言之言”是最理想的说服方法。

总结:牢记“沉默是金”的定律,多看、多想、多做、少说,才容易干出成绩。另外,沉默给人的印象是成熟、稳重,深沉而有才学。

3、人际脉络关系中左右逢源

老子说过,人不能无群。宁可忍辱负重,也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要学会做到左右逢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以屈求伸,也常常是有远大志向者所为。以屈求伸,常是有远大志向者所为。忍辱负重,左右逢源,全靠精神支撑,对这样的成功者,是不敢用运气来诠释的。

汉时皇后邓绥就是以自己的谦恭谨慎,左右逢源,终得皇上的荫封。

邓绥是东汉和帝刘肇的皇后。她自幼性格柔顺,甘愿委屈自己以宽慰别人。她5岁的时候,有一次,祖母为她剪发,由于老眼昏花,不小心将邓绥的前额碰破。邓绥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别人问她:“你这样做,难道不知疼痛吗?”邓绥答:“不是不知疼痛。祖母疼爱我,为我剪发,我若喊痛,就会伤她老人家的心,所以我忍住了。”这件事反映出邓绥屈己慰人的品格。

东汉永元年,邓绥被选入宫,成为和帝的贵人。第二年,另一个贵人阴氏,因身为贵戚被立为皇后。从此,邓绥格外谦卑小心,一举一动皆遵法度。对待与自己同等身份的人,邓绥常常克己下之,即使是宫内隶役,邓绥也不摆主子的谱。有一次,邓绥得了病。当时宫禁甚严,外人不能轻易进宫。和帝特意恩准邓绥的母亲兄弟进宫照顾,并且不做时间上的限制。邓绥知道后,便对和帝说:“宫庭禁地,对外人限制极严,而让妾亲久留宫内很不合适。人家会说陛下私爱臣妾而不顾宫禁,也会说我受陛下恩宠而不知足。这时陛下和臣妾都没好处,我真的不愿您这样做。”和帝听后非常感动,说:“别的爱妃都以家人多次进宫为荣,只有邓贵人以此为忧,这种委屈自己的做法是别人比不了的。”从此对邓绥更加宠爱了。

邓绥得到和帝越来越强的宠爱,不但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谦卑。她知道皇后阴氏的脾气,也隐隐约约感到阴氏对她的忌恨,所以对阴氏更加谦恭。每次皇帝举行宴会,别的嫔妃贵人都竞相打扮,金簪耀目,玉珥放光,环珮叮咚,服装艳丽。只有邓绥独穿素服,丝毫没有装饰。当她发现自己所穿衣服的颜色有时与阴氏相同时,立即就进行更换。若与阴氏同时进见,从不敢正坐。和帝每次提问,邓绥总是让阴氏先说,从不抢她的话头。

同类推荐
  •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心态的好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不同,左右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心态修炼,创造出完美的人生结局。一个人要想幸福,必须首先培养健全的心态。心态是我们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办事艺术大全集

    办事艺术大全集

    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让好习惯成全你

    让好习惯成全你

    都说习惯决定人生,但是养成一种习惯与告别一种习惯。都绝非易事。因为人们总是依赖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殊不知它既能将你带入天堂,也有可能带你进入地狱!好的习惯贵在坚持,坏的习惯源于惰性。是习惯决定了你的人生价值,前途未卜之时,习惯就是你的方向。在成败的毫厘之间。习惯决定一切!
  • 如何提升执行力

    如何提升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用行动得到结果的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即要端正工作态度。
  •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中,15位博学多才、个性迥异的国学大师们化身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将人生的智慧娓娓道来。他们的话语或洗练精粹、幽默风趣;或犀利深邃、发人深省,让青少年朋友们在豁达博爱的情怀中品读人生百味,学会自强不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随身花园

    重生之随身花园

    在一次出警任务中壮烈牺牲,却重回到十七岁,在那个重新抉择的分叉口,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另一条全新的道路。。。且看铁面刑警如何变换优雅淑女!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系列是知乎推出的高质量电子书品牌。每一本“盐”系列书的初稿,都来自作者过去几年中,在知乎上发表的回答和专栏文章。文章条目选定后,作者们针对电子阅读的特殊场景,对初稿进行修订与增补,再由知乎提供专业的校对、编辑和设计支持,最终成书。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图兰朵

    图兰朵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成为最著名的改编版本,剧中《今夜无人入眠》、《茉莉花》等经典曲目早已风靡全球。 本书是对歌剧《图兰朵》的全新演绎,以江南古都为背景,图兰朵公主下令猜谜招亲,若有男人猜对,她会嫁给他;若猜错,便处死。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者被秘密处决,一个又一个“谜”相扣衔接,图兰朵究竟是专横霸道、冷酷无情的魔鬼,还是高贵聪慧、美丽善良的天使?
  •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妖女,请留步

    妖女,请留步

    妖王之女,在她娘的肚子里整整五百个年头,才踉踉跄跄的来到世间。千辛万苦的修了七千年,才修了个人脑袋,成了众多姐妹中的笑柄。又过千年,终于长大,成了名动仙界的绝世美女,却也成了六界中最光荣的剩女一枚,原因是这美女太“老”。虽说神仙,妖仙长生不老,容颜常在。但就那八千岁的年龄也着实让她尴尬了一把。这老“女”人在亲爹亲娘,干爹干娘,姥爷姥娘给予的多重压力下,终于爆发了,她誓要穷遍六荒,也要找一个雄性嫁出去。
  • 挪坟

    挪坟

    一切顺利,郭家的坟挪完了,郭主任和可好先生的女人们请了善人一起到新坟来烧火烛摆香桌,供酒是两瓶青花瓷的景芝。善人是香香的娘,她用公鸡冠子上的血下了符咒,口中念念有词,念完后顺手把公鸡撒开了手,让它往田野跑去,这只鸡是要放生的。只是这只鸡却不肯离开,它围着新修建的坟咯咯地叫着转起了圈儿,郭主任隐约觉得有些不安,不是说修寿坟的时候要放生这只活公鸡的吗?说如果公鸡一放就跑走了,那新坟的主人寿命还长着呢,若公鸡不肯走,还围着寿坟转圈儿,那新坟的主人命不久矣。
  • 重生之田园如绣

    重生之田园如绣

    方如绣醒来之后发现自己重生在了一个农家女的身上,原主之前被麻雀当凤凰养了十多年,一朝和正主调回身份,受不了残酷的打击,现在便宜了方如绣。好,不就是种田么,她会。只是俗话不是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么?那为何:别人中的瓜是又大又圆,她种的瓜是烂在田;别人养的鱼儿能卖钱,她养的鱼一夜死完?不怕、不怕,抓住小人暴打一顿之后,继续劳作便是,作为一个农民,她的思维比较简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从总体上分析成为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它们包括健康的身心、合理的情感、高超的智慧、高贵的人格、成功的形象、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专业素质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些素质涵盖一个人最基础、最必需的成功条件,它为我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强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