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3500000004

第4章 身世: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3)

于是,檀香木雕刻的桌子上,时常能看到他在伏案疾书。倘若不是因为心中掀起小小的波澜,他或许不会那么拼命。忘却在鲜花烂漫的花海中,忘却在云海翻腾的夕阳里,忘却在小溪潺潺的石桥边,也忘却在一梦天涯的轻舟里。

当时担任祭酒的徐元文看到纳兰编著的《渌水亭杂识》后,居然像一个孩童手舞足蹈。他从未想过,这些动人且逻辑分明的语句,竟然出自一个未曾入仕的少年之手。于是,岁月在墙壁上开了花,有了徐元文的推荐,纳兰很快进入了国家第一等学府——国子监。

这里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啊。抬头遥望,云海如纱,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他没想到会收获这样一份幸福。每当坐在接近阳光的窗台前,每当嗅到窗外飘散不去的桃花香,每当听到先生喋喋不休的言论,他的心,竟会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掀起涟漪。

纳兰整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常与数不胜数的珍藏古本为伴,常与才华横溢的先生和同学为伍,常与难以触摸的青草游云和日月星辰为邻。没有人知道他为何这般努力,甚至有的人会在背后放冷箭,说他是一派伪君子的行径。

然而,上天总是公平的。一个人付出多少,就一定会收获多少。当他的诗文在坊间流传开,当无数高门士族都开始低吟纳兰词,当婉约的词句穿过大清的万里江山,在黛色的水畔萦绕眼前的时候,他才蓦然抬起头,静静迎着清冷的月华,缓缓吐出闷于胸间的一口气。自此而后,山高路遥,云深不见。他以饱满的热忱、高亢的激情、丰盈的才学,渐渐在文坛打开一条无人可踏的路。

而这条路,就仿佛是天边浮游的白云,有浩渺无垠的蓝天衬托,有绵延不休的青山掩映,有清澈透底的碧水拨弄,也有执着坚定的心扉为伴。他如是存在,任凭谁也撼动不了半分。

提起纳兰容若,我们常常认为他的情词是无人能及的,而那一首首催人泪下的悼亡词,更是旷古烁今。我们可以从纳兰的词中读出一种奋斗的味道,里面夹杂着咸咸的汗水气息,夹杂着缥缈而灵动空虚的玄妙音符,也夹杂着难以捉摸的复杂心绪。

倘若读纳兰词,你只是从中读到了爱,那不过是一分懂;

倘若读纳兰词,你可以从中读到了恨,那或许是三分懂;

倘若读纳兰词,你渐渐从中读到了怨,那似乎是七分懂;

倘若读纳兰词,你能够从中读到痴缠,那恐怕是十分懂。

抛开情与爱不谈,我们深爱的纳兰应该是执着的。他坚持着心中的梦想,他经受着无人知晓的苦痛,他遥望着不可亵玩的云潮,他也坚守着永不能兑现的诺言。他之所以这么拼搏,这么努力,他之所以天天伏案读书,无挂无碍,他之所以在太学深造的时候徘徊于石鼓之间,写就令人称颂的《石鼓记》,这一切的行动,无不是在向世人传达:即便一路上千难万险,他依然是那个高傲而俊逸的少年。彼时,他心口的熊熊火焰在燃烧,大地上的青草正崛地而起,随风而去的记忆正渐渐清晰,而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也开始像吹散的游云,慢慢浮现出最真实最壮观的一面。

我们无从知晓公子这样的生活状态,到底是辛苦,还是心苦。

但是我们知道,他辛苦的是庸庸碌碌的人生,而心苦的则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满肩挑起的重担,还有那些不愿意去做,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俗事。

一辈子那么短,在睁眼与闭眼之间,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公子在世的时候,是三四百年前的事情了。而今我们回忆起来,依旧如是温暖,依旧仿佛昨昔,也依旧会感动和叹息。

或许,这就是他独一无二的魅力吧。

在光阴蹉跎之间,低头浅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第五节唤秋水,相期以茶

知己是一个沉甸甸的词,从古到今,有太多关乎朋友的故事。有的人曾豪言壮志,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有的人贪财忘恩,友谊不过是手头的一枚棋子;有的人谨小慎微,生怕一言一行伤及关系;有的人则直来直去,从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这个世上有多少感情是像他们这样存在的?他是江畔盛开的一朵不愿沉沦的水仙,而那人便是岸上临花照水的人,只要有一眼的相对,便可以读出彼此的渴望。于是,他们互相驻足,举杯相邀,今生今世再不会辜负。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高山流水的故事。当历史的云烟飘飘荡荡两千余年,当岁月的流光早已将记忆磨得光华细腻,当人生的号角在生与死的码头不经意吹起,我们才从镂空的罅隙中看到那一缕微弱而刺目的残光。

飘荡着琴音的江畔,有两个席地而坐的人。伯牙在荒郊野外偶遇樵夫钟子期,他们一个“峨峨兮若泰山”,一个“洋洋兮若江河”;一个是旷古烁今的琴师,一个是简居深山的樵夫;一个心有所想,偶然弹起音律,另外一个捋须大笑,总能揣测出那人的心思。第一次见面,他们不敢置信今生今世竟会有这样的相逢。他们因为音乐而知心,又因为音乐而交心。他们如是开怀,曲歌互答,不亦说乎。当钟子期死后,伯牙热泪盈眶,摔琴以怀故友。从此,茫茫天涯,音尘不见,但余下曼妙音符,于影影绰绰的旧时光里空灵响彻。

我们的纳兰,骨子里装着真挚的情感。在余晖倾洒的江畔,他有幸结识工于书画的张纯修。那年他不过十七岁,粉嫩的脸上还洋溢着稚气。若不是他优雅的谈吐流露出洒脱,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少年心中涤荡着的炙热情谊。

从此,他像一只穿梭在花间的蝴蝶,挥动着在清风明月里摇曳生姿的翅膀,任悠扬的歌声在碧草绿茵处飘荡,远离尘世间凄冷的叫嚣,远离流光中无情的掌掴,远离回忆里逝去的悲痛,也远离人生中起伏不定的苦乐循环。他渐渐体会到友谊的价值,那绝非庸俗的眼光可以衡量的,也绝不是金钱和时间可以收买的。

友情是一座耀眼夺目的灯塔,照亮人生中晦暗不明的小道,照亮岁月里波涛暗涌的海路,也激励着人们向着光明的方向扬帆起航。纳兰初次见到张纯修,两人似乎有谈不完的话。如果秉烛夜谈只是第一次见面时惺惺相惜的表现,那同榻同眠则暗示着彼此相知相许的情义。

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人,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可是他们遇到了,于是他们彼此再也无法割舍,仿佛中了蛊,仿佛着了魔。纳兰时常约张纯修来家中做客,二人或是在渌水亭中吟诗作对,或是在假山之下品茶赏花,或是在湖畔之上临水远眺,亦或是在秋季的郊外骑马涉猎。

张纯修对待纳兰十分真诚,几近掏心掏肺。纵然他痴迷于书画,纵然他于陋室中收藏了不少前代人的珍品,纵然他对待每一幅作品都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可自从遇到纳兰之后,曾经那个“小气吝啬”的张纯修居然也变得“大方”起来。只要他收到新奇稀缺的宝贝,必然会第一时间找纳兰分享。而纳兰,亦在他的熏染之下渐渐爱上了收藏,从此与字画和书法脱离不开。宋人李公麟绘的《二马图》、元人王振鹏绘的《龙舟竞渡图》、明人王绂绘的《墨竹图》,全都是张纯修转送给纳兰的。

清爽的茶香飘荡在山雾缭绕的渌水亭畔。他们相对而坐,品茗大笑,似乎沉浸在碧波凝翠的世界里。黄鹂啼叫,流水作曲,他们双双沉沦其间,从夕阳镀金的黄昏,一直到群星点缀的夜晚,都不曾有归去之意。

对于纳兰来说,这一年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一年。说起秋水轩唱和,相信对纳兰颇为了解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时代的文人集会,也是自魏晋时期的兰亭会之后又一个文坛的佳话。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词人周在浚下榻京城孙承泽的别墅秋水轩。一时间,名公贤士纷至沓来,相与饮酒啸咏为乐。彼时的纳兰痴迷于清酒佳酿,每每隔岸举杯,他都能感到清风明月一扫阴霾。在流光若梦的记忆里,他太喜欢与一群朋友谈笑风生,赋词弄曲。悠扬的琴声伴随着词令,一字一句地飞进这群文人骚客的耳朵里。

萧索凄冷的秋风迎着淡薄而稀疏的云,缓缓在丛山峻岭间荡漾开。是谁吹起丝竹,唤醒正在迷醉的他们?于是,别墅秋水轩中倏然热闹起来,曹尔堪、龚鼎孳、周在浚、纪映钟、徐倬、梁清标等纷至沓来,像是寻得归处的大雁,不再为彷徨失伴而烦恼。

那时的纳兰披着炫丽的光华。他少年成名,挥毫写就的诗文,不知让多少年长的先辈为之钦羡。他风流儒雅,款款笑谈之间,令太多的诗人词家举手高赞。他不骄不躁,内敛而稳重的个性,正是那时名门贵胄们所缺失的一种品格。

多年之后,当周在浚将二十六卷的《秋水轩唱和词》集结发行后,我们才从历史的云烟中捕捉到曾经的痕迹。那次秋水轩集会,有二十六位诗人词家参与,一共写出一百七十六首佳作。在这其中,纳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人。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手中摇晃着题满字画的折扇,信步走在遍布黄草枯藤的小径上。远处的寒山上冒着袅袅轻烟,而那一抹黛色反倒渲染出苍凉。如果不是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他不会想到,这个世上竟然还会存在这样的差距:有的人心中端着遗民的立场,不与新朝权贵同流合污;有的人曾侍过前明,在国破山河之际,又归降清廷,算是贰臣;有的人是当朝权贵,拿着优厚的俸禄,在京城担任一官半职;还有的人十分想建功立业,无奈仕途曲折,未曾有施展抱负之机。

然而,在文字面前,这一切的差距似乎都不成问题。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信仰,他们的追求和目标也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希冀,一个超越时间和历史,跨越山川与江湖,凌驾于碧海蓝天之上的爱好。在秋水轩唱和中,虽然“词非一题,成非一境”,词人却可以自出机杼,采用抒发情志的词题,譬如自遣、自题像等,以达到流露心迹,吐纳真理的目的。如是集会,夫复何求?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纳兰终于迎来人生的十八岁。他踏着矫健而又轻快的步伐,迎着白云深处的晨光,渐渐追寻到生命里最耀眼刺目的光华。时年初秋,枝叶还没有完全变色,树木丛生的林间便早早铺了一条冗长的小道,路上全是飘飘然坠下的秋叶,仿佛人们精心织就的唯美毛毯。

纳兰身体染疾,每当天气变冷时,总会伴随着绵延不绝的咳嗽。但是,在当年的顺天府乡试中,他并没有因为身体不适而退场,反而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在狭窄的空间中挥毫成书,夺得举人的光环。

同类推荐
  • 灵氛回响

    灵氛回响

    《百花谭文丛:灵氛回响》是著名学者、诗人陈建华的个人文学记事。“灵氛”来源于本雅明的“aura”一词,有多种译法,有的译作“灵光”,有的作“光晕”等,陈建华更喜欢译为“灵氛”,有一种通向远古的蛊惑,有一种“上下求索”的醒世者的感叹。本书特色明显,有六十年代的文学回忆、七十年代的回忆片断,还有九十年代回到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虽是回忆文章,但有现代人的思考,视野开阔,见人所未见,文史交融,启人心智。"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陈寅恪的1958年

    陈寅恪的1958年

    在陈寅恪一生中,1958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年代之一。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如何应对的?这些事情对他的教学、科研与心理有何重大影响?本文勾稽当时的官方文件、报刊文章、档案材料、私人日记和回忆录,试图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195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曾任毛泽东秘书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厚今薄古 边学边干”长篇讲话的摘要,透露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看法。
  •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有: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青山自在红、鸡足山中、佛门中的隐士、永远的楼观台、九华山礼佛记、诗中的三峡、与李白对饮、怎一个愁字了得、运河是一段乡愁、到双峰荷叶乡、游洞庭西山记、大理三塔、饮一口汨罗江等。
热门推荐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本能心理学

    本能心理学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有轻生的念头。但是当你真的和我现在一样深陷绝境的时候,本能就会被激发出来。我们在寻找一个爱情伙伴的过程中,是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向或男性原始意向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寻找伴侣时,心里面提前就预设了一个标准。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头容易得多。”
  • 见习大记者

    见习大记者

    这是个有痞子性格的见习记者的征途,...生活不止是诗和田野,还有眼前的苟且的赚钱。没有钱谈什么诗和田野啊。
  • 军团主宰

    军团主宰

    “喂,夭夭灵吗?”“是。”“我来报警。”“请说。”“我被绑架了……对对,我现在的环境很糟糕,周围全是匪徒……嗯,我会保持冷静,不会激怒他们。匪徒什么样子?”“唔,不带枪,拿熔岩刀,就跟火山里的那样,头上长角还有翅膀,能飞,对了,还会扔火球……对,对的,是是是,同志你怎么知道我是个恶魔猎手。”“……嘟嘟嘟。争做文明好市民,拒绝黄赌毒。”“喂!!!!喂!!!!”柯文:“报警我是认真的呀!”真简介:开局一把刀,装备全靠脸,百般磨难,费尽千辛万苦,当军团的大旗举起,魔能的舰队浮空,诸神王座,全部给我传火!
  • 异世剑游

    异世剑游

    万年前,一柄巨剑从天而降,给这个平凡的世界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们有时候常会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自己的朋友没有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之所以抱怨是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纯洁的友情”,也不要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抱怨别人没有“友情”。其实互利互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
  • 陪师姐修仙的日子

    陪师姐修仙的日子

    一句心不平何以平天下,林峰穿越了。据说上面有了六个师姐,一个比一个奇葩,典型天赋点歪了的类型。别人修真,天资聪颖。轮到我了,有点尴尬。别人修真,一日千里。轮到我了,千日半米。有时候我严重怀疑自己修了个假真。所以我决定,打得你们通通怀疑人生。书友群:278301623新书《仙子必须败》已经上传签约,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求书单,帮帮西瓜冲榜吧!
  • 泡沫之夏Ⅲ(修订版)

    泡沫之夏Ⅲ(修订版)

    夏沫为了能够给弟弟换肾,答应了欧辰的求婚。而不明真相的小澄以为姐姐终于找到了幸福,陶醉在家庭的温暖之中……在去教堂的路上,洛熙突然出现并试图带走夏沫,被夏沫拒绝后,回到寓所自杀……夏沫在新婚的当晚知道了这一消息,而同时小澄也获悉了姐姐结婚的真相,在上手术台的前一刻坚持拒绝接受欧辰的帮助。悲痛于洛熙的自杀,愧疚于欧辰的深情,本就备受内心煎熬的夏沫,再也无法接受小澄病逝的打击,支撑不住的她,陷入了与世隔绝的自我封闭状态……所有的矛盾在瞬间爆发,夏沫还能够足够坚强、足够冷静地去面对这一系列的变故吗?
  • 对类

    对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猎猛女

    总裁猎猛女

    自荐新文:《霸上辣妻》欢迎光临轻松搞笑文,黑中有善,虐中有乐......★他,齐擎,青云集团总裁,青帮未来的掌门人,英俊帅气得不象话,阴鸷冷傲得吓死人。女友之死使他变身复仇王子,如噬血山猫,伺机报仇。★她,米琪,聪明伶俐,调皮搞怪,爱憎分明,号称快乐猛女“米老鼠”,有些防身小怪招啦,比如:打、咬,逃,诨,扰......★一生缘,因孽起。她与他的邂逅并不美丽,注定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残酷猎捕。设计陷阱,逼迫她、刁难她、玩弄她,成了总裁捕猎的乐趣;伤了心、失了身、破了家、害了父,甚至卷入上一辈的爱恨情仇,是猛女躲不过的劫难。★恨就恨了,痛就痛了,为什么爱也来凑热闹?当发现自己最在意的人竟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情何以堪?★这是一场强与弱的较量,这是一场恨与爱的角逐。快乐“米老鼠”迎战噬血“山猫”,谁是终级赢家?到底是齐擒了米,还是米迷了齐?★一切尽在文中,精彩等你看!********花絮一:“为什么一定要我去……”米琪嘟哝。“别人可以不去,你必须去!”齐擎沉声下令,霸气横生,仿佛眼前这丫头是他手中的一颗小卒子,只能由他摆布!冷言,刀眼,怒容,仿佛全都在威胁恐吓小丫头:违令者死!威逼加强迫?她米琪虽非王者,但也算猛女,她有她的尊严。“别人都可以去,我就是不去!”米琪的傲劲被激起,声音牛高。********花絮二:看米琪在自己怀里挣扎,听她无可奈何地嚎叫,再看她的脸腾起红云,齐擎突然有一种别样的快感。看样子,她还是一只不谙情事的小雏鸟。他意念一转,来了新兴趣,他倒要看看小雏鸟在老鹰利爪下还能有什么防御力。这样的报复,感觉也不错。齐擎的俊脸一点一点逼近米琪,温热的气息喷到米琪脸上,痒痒的,米琪不得不将头一点一点向后挪……他乌亮的黑瞳深不见底,刻意将米琪的魂儿吸了去,令她呆滞了,失了灵动。齐擎猛地攫住米琪的后脑,向她温软的唇瓣发起了强攻……********花絮三:“米琪留下,翁少可以走了!”齐擎悍然地说。“哼,米琪得跟我走!”翁泰鑫不动声色,声音温和,语气里却是坚定不移,拉着米琪继续向前。“不要逼我!”齐擎冷冽的声音从后面传来,阴森可怖。翁泰鑫向米琪投来一个询问的眼神,米琪肯定地点点头。得到了米琪的答案,他了然地点点头,放开米琪,拳头握起,“准备战斗!”又一群手持棍棒的黑衣人倏然而现,穿过枪手,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