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700000001

第1章 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纪念王瑶先生逝世二十周年(1)

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可以理解为,一种学术传统在时代习气中的升降命运和长远影响如何在一个学者身上由显而隐,最终还原为一种稳定学术传统的过程,王瑶晚年多讲“清华学派”,其中寄托了对自己曾受陈寅恪影响的怀念。不过,一种学术生命力的顽强延续,有时候我们只能从他们学术著作的细处才体会得出来。

一般研究王瑶学术思想和学术道路的人,都会提到鲁迅对他的影响。一是因为王瑶自己在所有谈论治学方法的文章里,都要提到鲁迅,二是王瑶1949年后的学术贡献中,鲁迅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我以为虽然王瑶自己强调了鲁迅对他学术道路的影响,这无疑是一个事实,但考虑到中国1949年后的学术环境,学者刻意显示的学术影响,一般说来是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学术偶像,也就是说,过分强调某一种学术影响,有可能包括了学者对时代学术环境的另外一种评价,在这种评价中,可能还遮蔽了一些东西。我们研究王瑶的学术道路,光注意鲁迅的影响显然不够。

人生有许多偶然,对王瑶来说,他学术道路上的偶然性,体现在他早年认同的三个学术导师,在后来变化的学术环境中,不但没有因为时代转型而失去原来的学术地位,反而比原有的学术地位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尊敬。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朱自清,还有一位是闻一多。三位学者在1949年前均已去世,而王瑶直接师从的朱自清和闻一多又恰好是当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能得到转型后时代高度认同的,因为毛泽东表扬过他们。

陈平原早就意识到,王瑶学术上有两个主要渊源:一是鲁迅,一是朱自清和闻一多。陈平原指出:“这三位学者恰好都是既承清儒治学之实事求是,又有强烈的时代感,不以单纯考古为满足的……这其实也是先生平生治学所追求的境界。博古通今并非易事,突出时代精神与深厚的历史感,二者有时很难协调。先生不只一次地发挥冯友兰和朱自清关于崇古、疑古、释古三种学术倾向的提法,并称自己属于释古一派。学术研究中不盲信、不轻疑,而注重理解与阐释,这固然可以避免过多的主观臆测,可研究者仍然必须有借以阐释的理论框架。这方面先生发挥其通今的长处,特别注重五四以来学者引进西方理论的经验。从50年代对清学的批评,到去世前主持研究‘近代以来学者对中国文学研究的贡献’研究课题,先生的思路一以贯之:这个世纪的学者必须‘既有十分坚实的古典文学的根底和修养,又用新的眼光、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照亮了他们所从事的具体研究对象’。”[1]

陈平原是最能深刻理解王瑶学术道路的,但理解王瑶的学术道路,光注意鲁迅、朱自清和闻一多显然不够,必须把陈寅恪引进来。1983年,王瑶在《治学经验谈》中说:“我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和清华研究院中国语文部,因此就师承关系说,我是直接爱到当时清华的几位教授的指导和训练的。1934年我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是朱自清先生,以后我的毕业论文导师和研究院的导师,也都是朱先生。当时听课和接触比较多的教授还有闻一多先生和陈寅恪先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治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影响。”[2]

王瑶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时与陈寅恪在两地的经历有一段是重叠的,吴宓日记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此不具引。也就是说,王瑶听过陈寅恪的课是基本事实,他研究生论文题目,选择中古文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也可以理解为受到了陈寅恪的影响,当然鲁迅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但我们现在还没有在王瑶和他同时代人的回忆中,见到他与陈寅恪有直接交往的记载。那时王瑶还没有在学术上确立自己的地位,陈寅恪当时身体很不好,不久已失明,是否知道王瑶研究中古文学思想,还值得进一步搜集相关史料,但王瑶心仪陈寅恪是可以找到许多事实依据的。[3]

1949年前王瑶重要学术论文中,引述最多的一个学者就是陈寅恪。王瑶关于中古文学思想研究的所有论文中,在同时代学者中,只提到过鲁迅、刘师培、陈寅恪等极少数学者,而提到最多并直接正面引述观点的,恰是陈寅恪。

王瑶在《小说与方术》中提到陈寅恪时说:“陈寅恪先生《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考证范晔与天师道之关系甚详,中云:‘又蔚宗之为《后汉书》,体大思精,信称良史。独《方术》一传,附载不经之谈,竟与《搜神记》《列仙传》无别,故在全书中最为不类。遂来刘子玄之讥评。亦有疑其非范氏原文,而为后人附益者。其实读史者苟明乎蔚宗与天师道之关系,则知此传本文全出蔚宗之手,不必疑也。’”[4]

《文人与药》中说:“顾恺之被人称为痴绝,大概也是服食的原因(凡姓名末字为‘之’字者,多为天师道,详见陈寅恪先生《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5]《论希企隐逸之风》中提道:“陈寅恪先生著《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说桃花源是寓意之文,也是纪实之文。所纪乃北方人避苻秦淫虐时所筑之坞壁,论证甚详。”[6]关于天师道信徒多以“之”字为名的研究,陈寅恪后来还在《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详加申说。王瑶对陈寅恪学术的关注非常细致,有共同的趣味。

在《徐庾与骈体》一文中,王瑶引当时《清华学报》所刊陈寅恪文章后,指出:“陈寅恪先生《读〈哀江南赋〉》一文,考证庾信这赋之直接动机,在读沈初明之《归魂赋》;沈文今存《艺文类聚》二七及七九,序云:‘余自长安还,乃作《归魂赋》。’沈文作于建康,陈先生言‘颇疑南北通使,江左文章本可流传关右’。”[7]

1954年,王瑶写《李白》一书时,述及李白的出生地,曾引陈寅恪的观点:“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唐氐族的结果说:‘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李唐先纪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于有唐一代之官书,其纪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迹,但其大部尽属后人讳饰伪托夸诞之语。’”[8]同时在另一处还说:“据陈寅恪先生的考证,本来是‘融合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的’。”书后注释标明引述自三联书店1956年出版的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1955年,王瑶编注《陶渊明集》。在注《桃花源记》时,再引陈寅恪的观点,他说:“据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所考,则渊明写作材料的主要根据则来自《赠羊长史》一诗中所说,由征西将佐归来后所谈的西北人民逃避苻秦暴虐的情形。”[9]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王瑶论文中凡引陈寅恪的话,均以“先生”称之,而在1949年后关于李白和陶渊明研究中,依然不断引陈寅恪的观点,可判断为王瑶内心始终保持了对陈寅恪的敬意。我们甚至可以再进一步理解,王瑶晚年凡谈学术,必谈“清华学派”,其实包含了对陈寅恪的敬意和对自己学术道路的反省,可惜王瑶在1989年去世,否则我们会听到他更多关于“清华学派”的意见,并从中观察他对陈寅恪的理解。

同类推荐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为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篇小说集《心上的海潮》,由七篇小说组成。多为不同时代背景下婚姻与爱情主题的故事,讲述主人公或因价值观,或因误会,或因懦弱,或因金钱,或因性格等的悲剧。第二部分为中篇小说《隐私权》,探讨爱人之间隐私权的尺度。第三部分为短篇和小小说集《众生百态》,由四十余篇小说组成,作品涉及领域广泛。有人生哲理,有对世事的慨叹与礼赞,刻画了种种人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热门推荐
  • 武道神州

    武道神州

    燧皇取火,人文初立。三皇治世,人道兴起。及后诸帝,彰炎黄之世。至春秋,诸圣起,神魔皆退。后有秦汉万载荣光。亦有晋乱失土,华夏几覆。乱世起豪杰,唐北立而复中原,明南起而靖诸海,宋西定而安西陲。世有四圣。此时,李若虚被带到这个世界
  • 风水师的诅咒

    风水师的诅咒

    爷爷收留的风水先生临终前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报答,说是此地出贵人,弊端却是三代之内次子绝后,也就是家中每一代的老二都会绝后!为此,二叔老大不小仍然是个光棍汉,而我,正是家中第三代的老二……一个祖坟,一个希望,一个诅咒。希望如何迎接?诅咒又是否真的避无可避?
  • 田色古香:娘子宠上天

    田色古香:娘子宠上天

    白风菱,国内知名农业大学研究生。一朝穿越,还有带个天赋异禀的人小鬼精灵!讲的是农业女大学生在古代创业的故事!明明是有内涵的,却总是靠脸吃饭!某女“铺子是你的,我不要!”某男“那转到夫人名下!”某女“坏人都被你收拾了,钱都是你赚的,你娶我做什么?”某男“夫人只需貌美如花!”PS:新文《鉴宝王妃:王爷,榻上请》已开坑,喜欢的可以入坑
  • 爱情对对碰(完结)

    爱情对对碰(完结)

    他霸道强势把她囚禁在他身边,却在不经意间向她许了真心他温柔体贴与她青梅竹马,当追着心里的爱回来时,却发现她爱上了别人,他悲伤的苦笑。她带着悲惨的伤痛坚强生活,永远也甩不掉的的阴影,让她爱上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却是她最不想伤害的朋友。安晓星一个既平凡却又特别的女人,当面对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她到底该如何处理这场纷乱疼痛的爱情。经历大风大浪,万千挫折,她与她爱的人终于能在一起时。可是此时死神却步步紧逼而来,那残破的心,将眼前所有的幸福打的粉碎。她说,给不了他要的幸福,但她也决不会把痛苦留给他。她毅然狠心在婚礼当天失踪。她宁愿他恨她,怨她,最好是永远忘记她。至少这样在她死去时,他不会痛苦。可当他拉着她手告诉她,我绝对不会让你死。就算你死了,我也一样会爱着你,你这辈子包括下辈子下下辈子,你都休想从我手中逃掉。果果的群:87585101敲门砖,书中任何人的名字。
  • 我的母亲不是神:优秀教师成长笔记

    我的母亲不是神:优秀教师成长笔记

    本书记录了语文高级教师钟杰成长历程中,母亲对其方方面面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个人自传性质的繁冗叙事,带给读者的除了100个生动、鲜活的成长故事,更有故事背后做人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对做教师后的为师之道也有启发和引导。阅读此书,定会引起广大教师朋友的共鸣。
  • 谍海之花

    谍海之花

    1949年12月初,陕西某地,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的嫡系部队庞章兵团,司令部通讯联络处处长卫得曼上校,收到台湾“国防部”保密局的一份密电:“督察兵团战略大转移,务必于15日进入缅甸丛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有悖此行动者,格杀勿论!自即日起,起动W14……”此时,蒋介石兵败如山倒,为了保存反共的有生力量,他令全美式装备的庞章兵团战略转移。这是继前不久李弥兵团逃入缅甸后的又一个大兵团企图逃遁国外。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卫得曼领受重任后,喜不自禁,委座、总座都用希望的目光盯着自己。
  • 我在江湖拉仇恨

    我在江湖拉仇恨

    陈少白穿越了,并被一个邪恶的系统附身……系统:想升级?想要功法神兵?去拉仇恨吧!于是陈少白开启了惹是生非的人生,被无数人恨得咬牙切齿……陈少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是真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 龙门西施

    龙门西施

    夏家剑谱和白蛇剑到底是被谁抢走了,夏无敌被谁所害,神秘的锦衣卫高手无情剑毕雪峰出现在龙门镇客栈,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 空姐之死(罪推理事务所)

    空姐之死(罪推理事务所)

    发生在旅游大巴上的一起命案,匪夷所思的死因,扑朔迷离的案情,调查牵扯一系列诡异事件……命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骇人听闻的真相?所有的谜团和线索,都将在死者漂浮的灵魂中得到解答!更多精彩,关注集灵异、惊悚、推理于一身的“罪推理事务所”系列。
  • 如果我变成回忆

    如果我变成回忆

    余暮烟爱了陆临川十年,卑微到尘埃里,却未开出花来。直到她死的那一刻,陆临川才发现,原来失去她,多活一秒都是煎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