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100000005

第5章 国王,或者流浪汉

这个世界上有些书你知道你早晚会去读,《在路上》对于我来说属于这种。那感觉好像和一个人对视两秒,便知道你们是否能心灵相通一样,要是从心理学上掰碎了细嚼,也未必分析不出个一二来,不过,那全无意义。

是的,全无意义。我去读这样一本书的时候,与其说是为了寻找它的意义,还不如说只是为了看看而已。跟着美国四五十年代的一群疯子在路上狂飙,我连滚带爬地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好像从山坡上滚了下来一样,什么也没记住,脑子里一片空白,兴奋异常,一想到老莫里亚蒂就发笑,完全不深沉。全书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老莫里亚蒂和萨尔在大厅离开,萨尔把钱包掉到了沙发上,他回过头,亲眼看到老莫捡起钱包揣到怀里,当他意识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钱包时,他的表情失望至极的画面。我笑了半天,我的朋友绿小豆子给我讲她的一个法国朋友,那家伙是个盲流,有一天,他的中国女朋友跑到法国去找他,两个人坐在屋子里,他突然冲着房子的一角说:“操!操!”女友正纳闷着,一只白色的小猫从房间的角落里跑出来,原来这小猫的大名叫做“我操牛逼”,小名叫“操”。

后来我和绿小豆子在云南晃悠,我们在一家青年旅舍里碰到了这法国哥们儿,那是十一长假前夜,我们回到大理古城时,全城只有一家青年旅社还有床位了,一觉醒来,我们发现半夜进来,在临床打了一夜呼噜的原来就是这个哥们儿,绿小豆子惊讶地说:“Leo!”法国哥们也惊讶地说:“我靠!”随即两个人开始热情拥抱,我坐在云南灿烂的阳光里一脸痴呆地看着他们,完全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故事和《在路上》当然没什么关系,坦率地说我也真不知道应该怎样谈论这样的一本书才算不跑题,也许我该特别深沉地讨论它的文化意味,以及垮掉的一代是怎么垮掉的为何垮掉,他们如何自我救赎,但可惜的是我读小说时眼前浮现的都是我身边的一帮二流子朋友们。绿小豆子的老爸曾经试图在绿小豆子四处闲逛的那几年,向一位法国女士解释女儿的职业。老头变换了很多种措辞,说了半天,法国女士终于明白了,很果断地用一个词做了总结:波西米亚。绿小豆子于是恍然大悟:原来波西米亚是二流子的意思。我的朋友绿妖则用另外一个词儿来形容这种人生——“流浪汉”。很多人喜欢讨论这本书的文化意义,把凯鲁亚克笔下的这群二流子放到美国的大历史中去研究,不过对此我不太感兴趣,那个年代的美国历史跟我关系不大,更何况这世界上的任何时代都有流浪汉,只不过从来没有人真正地描写过他们的生活方式,书中这些家伙深深让我着迷的,从来不是他们代表了什么,而是他们本身的神气,如果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真正拥有广阔的疆土、阳光和空气,一种人是国王,另外一种人是流浪汉。我们大多数人,拥有的是几十平米的一间屋子,一张办公桌,一些孩子,一个妻子或丈夫,一个银行户头以及户头里的数字,并且为那数字后多加几个零奋斗终生。我们不能离开,因为我们拥有的这一切把我们牢牢地捆绑,已经成为我们甜蜜的枷锁,它有一个很高尚的名字,叫做责任。

只有孩子才有权利不去承担责任,长大的悲哀即在于此,如果你不肯承担责任,你也会自我边缘化,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社会当然也没有义务给你承认和保障。所以看到翻译王永年说他并不喜欢这本书,我觉得这可以理解,我的二流子朋友们经常被视为这个社会的怪胎,王永年先生的反应,其实是这个主流社会的人对他们的看法。翻译家只要尽他的本分,没有必要必须喜欢自己翻译的作品,像医生没有义务去喜欢他的每一个病人一样。喜欢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不必责怪任何人。当看到有读者质疑这样的翻译能否翻译出好的作品来时,我想到老莫里亚蒂,他会搓着肚皮,心不在焉地对所有指责他的人说是呀,是呀,他的朋友把他围在屋子中间围攻他的时候他总是这样的德行,不介意所有不谅解和不接受他的人,因此萨尔说他是“圣人”。真正不羁的灵魂大概不会真的去斤斤计较这些。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

坦率地说,这不是一本我会推荐给所有人的书,对于习惯了传统小说那种讲故事方法的读者来说,他们恐怕很难理解凯鲁亚克把这些碎碎念的东西罗列在一起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些读者把责任一股脑地推给翻译者,比起承认自己根本看不懂来说,这当然是一种更容易、更时髦的做法。更何况,连这个版本的翻译王永年自己也不能理解这本书中的这些年轻人,认为书中那些没完没了的从车窗前划过的风景,流水账一样的记忆碎片,只是让这本书在文化上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学上的意义。但事实上,凯鲁亚克在文学上的贡献是有其划时代意义的,他是第一个把文字的速度感带进文学史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因为他用文字做了事。王朔在2007年推出《我的千岁寒》的时候,也提出过他想写出文字的“速度感”,这个说法曾经被很多人嘲笑,看了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翻出当时自己写的关于“速度感”的一段话,试图将它描述得更清楚一些:

那种速度感,有点像当年上高中的时候的英文卷子里那大段大段的阅读理解,老师总是说,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要跳过去,要一直往下看,于是,我们一直往下看,因为往下看成为唯一能做的事情,于是就看出来了速度感,我们的脑袋里带着速度感和一堆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单词儿、一堆碎片儿去做完形填空,判断对错,一通瞎蒙。好像一个人往山下跑的速度感,你停不下来,刹不住车,遇到石头跳过去,碰到树杈赶紧一低头,摔倒了继续滚下去。在卡通漫画里,描述速度感的语言就是:@#%×&……这是不是和读王朔的小说感觉有些像?

最后,我们到了山下,终于可以停下来了,我们发现自己,鼻青脸肿,双腿发抖,呼哧带喘,十道选择题只蒙对了五道。考试不及格,回家挨一通胖揍,然后你就消停了。

看完《在路上》之后,我想王朔所追求的速度感,大概就是出自凯鲁亚克。怎么说即代表着说什么,我不知道《我的千岁寒》干吗要搞速度感,但是《在路上》用文字所制造出来的速度感,那种世界在你耳边永远退后、风驰而逝的感觉,难道还有能比凯鲁亚克描述得更模糊却表达得更清楚的吗?所以我说它并不适合很多读者,因为对于习惯传统小说叙述方式的读者来说,读小说是想听人讲故事,更习惯的是细嚼慢咽、反复回味、边读边想的过程。一个无法割舍这些爱好,习惯于如此阅读节奏的读者,是很难体会以及跟上这种文字的速度感的。

他把十二英尺长的临摹纸黏在一起,左边留出空白,裁成能放进打字机里的尺寸,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卷筒纸。不停地打字。汗流如注,然后他把湿乎乎的衬衫晾了一屋子,最后用一个星期的速度写完了这本传世杰作。

而我连滚带爬,跌得鼻青脸肿地跟着凯鲁亚克一路狂奔过来,仿佛看到身后自己的零件撒了一路,但那种极速狂飙,透不过气来的兴奋,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带劲儿,你要往下读,往下读,一直往下读,不要咬文嚼字,不要挑剔,不要思索人生,不要追问这他妈的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才是这本书正确的阅读方式。至于那些细节的问题,我真的没有注意到,看到有人看不懂,干脆去讨论翻译者的个性问题,翻译风格问题,感觉莫不是在开玩笑吗?难道你要我在路上以180迈狂飙的时候停下来数清楚路边的每一棵树?我仿佛看到了一帮在路边围着一棵树照相的游客,但是,不管他,我要疾驰而过,疾驰而过……

然后,我想告诉你,我突然累了,不想再说了,也不知道怎么结束这样的一篇文章了,那就让它到这里戛然而止吧,像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会没头没脑地结束一样,像萨尔就那样草率地和老莫里亚蒂告别,从此再也没见过一样。一脚刹车,这里就是路的尽头。一切都结束了。

但是有的人,将在我们心中永生。

同类推荐
  • 北方

    北方

    《北方》主要内容:从“吹芦笛的诗人”到时代的“吹号者”,从对母亲“土地”的歌颂到对祖国“太阳”的热爱,从欧罗巴到中国大地,都飘荡着诗人艾青深沉的呼唤——“我爱这土地”!这是赤子的真情,是自觉的独立意识,唱出的是自我的歌!《北方》让你在新的世纪重新感受艾青对民族新的思索和对诗歌新的探索!
  • 走不远的昨天

    走不远的昨天

    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作者用温馨的故事,回忆年轻时期的点点滴滴,每个瞬间都是令人难忘的,尽管年华不在,岁月的痕迹已经清晰的写在身体上,但是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美好事物的追求,依然不改。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世事如烟

    世事如烟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死亡叙述》《爱情故事》《命中注定》《两个人的历史》《难逃劫数》《世事如烟》共8篇。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热门推荐
  • 契约成立:银十字序曲

    契约成立:银十字序曲

    暗沦落世间,却仍旧落魄受馈手握政权。明生于混沌,却依然承载属于神的灵魂。传闻当阴阳汇集,便有权开启最后的审判,迎来既定的轮回。命运之轮转动,见证悲欢离合。回首看尽世间寒暖,转瞬万念俱空。瞳孔里映照着火光,一秒的时光之差,化拯救为毁灭。背诵起神明写好的剧本,被改变的自己只能漠然旁观着不可逆的结局。亦阴亦阳,最清澈的湖水会倒映最真实的剪影,终焉的审判会迎来时空的变迁。所谓善恶到底被谁定下判定的标准,谁言行走于黑暗就一定代表着肮脏的内心?破碎的瞳仁掩盖了疲惫的内心,行走的女王最终握起审判之杖。万物生命被折磨,崩坏的地面把所有人赶出无法回溯的楼阁。万物生命被雕刻,神灵为这唯一被它操控的维度唱起了赞歌。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嫡女医妃:腹黑王爷宠不停

    嫡女医妃:腹黑王爷宠不停

    顾菀真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穿越到一本小说的炮灰身上。外貌不佳、性格跋扈、长辈不喜、姐妹暗害。这就是附送的穿越大礼包。她兢兢业业的虐渣翻身,忽然发现离王成日跟在她后头如影随形。顾菀真表示,这个本质上腹黑·冷血·心狠手辣·的小说原男主,她不敢要,更不敢惹!卫离看着她步步退后,勾住她的腰一把搂在怀里,薄唇边笑意温柔,“小丫头,本王不是君子,你既敢脱我的衣裳,就不要妄想逃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吃货甜心之捞到拽少爷

    吃货甜心之捞到拽少爷

    文艺版某女在参加吃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某男得知轻笑而语:丫头,期待与你的相逢。青溪:为何重逢时我们形同陌路感天感地命运如此卖萌版某男把某女扛在肩上:苏逸辰!有种把我放下来,我们单挑!不料,某女摔了个狗啃泥。某男对视某女:丫头,这辈子你只能任我一人欺负...
  • 万古之王

    万古之王

    平民少年罗天,身怀绝世之资,却被误认为废脉者。偶得无上天书,开启至强神脉,修造化神诀,一飞冲天,震烁万古。从世俗底层,到万界诸天,横压当世天骄,纵横万千宗门,睥睨神话万族,成就不朽不灭永恒超脱的万古至尊之王!①本书是天才流,非废材流②已完本《主宰之王》、《仙鸿路》等作品,品质有保证。
  •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结合女孩的特性,依据现代社会教育的现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优秀女孩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培养女孩积极向上的习惯,培养女孩热爱生活的习惯,培养女孩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女孩自立自强的习惯等,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为父母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案。
  • 盛宠天医之鬼帝别闹

    盛宠天医之鬼帝别闹

    她,是的一代神医,她,是世冥大陆有名的废柴,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从此开启开挂之路,斗渣男,手刃白莲花,炼丹药,造神器,训神宠,收美男。
  • 破无双

    破无双

    满脑子都是光怪陆离的新世界,我来给大家整个活!
  •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带着未婚妻去修仙

    一个普通男孩,被送进江湖门派因为和好兄弟做好事,救了一个女孩反被那个女孩套路后,成为他的未婚妻。男孩机缘巧合踏入修仙之路,他带着她在修仙的路上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 哥是试工帝

    哥是试工帝

    本书作者为哥,书中的哥的试工经验部分虚构,大部分为真实亲身体验,因哥被骗试工多次,屡败屡试,屡试屡败,故在试工方面经验丰富,自称为试工帝,望各位多多包涵!哥以清晰真实的语句和严厉的措辞抨击社会真实而黑暗的一面,当中也不缺幸福的生活场景,但每次试工均以杯具结束,希望和仍在试工同仁共勉!和未试工的人一起鼓起勇气面对失败!和试过工后或爽或不爽的各位一起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