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0400000001

第1章 自序:今朝有酒且神游

郑培凯

读书有感,不吐不快,是读书人的习惯。有相知的朋友,可以相互讨论,分享心得,是一大乐事,如陶渊明说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平素读书,却是经营孤寂事业的情况为多,像柳宗元诗句的境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人在书桌前孜孜矻矻,独钓寒江雪,并不一定意在知识的渔获,而是习惯了寒风钻进蓑衣可以提神的宿命,面对苍凉的严冬大地,读前人生命感怀的记录,我读故我在,与古人共享历史孤寂的滋味。当然,读书不总是为了体味历史的孤寂,而经常能得到有用的知识。只要不是跟自己过不去,饮鸩止渴,浪费生命,去读当代流行的垃圾书,澄心静思,读读古书,都能有助思辨,让人理解知识结构的历史演化,思考文明发展的意义。读一本传世久远的经典,开卷总是有益,虽然一开始感到艰涩,可是就像聪明而有耐心的乌鸦,把分分钟钟当作小石子,扔进书籍的水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早早晚晚,能够喝到书中的智慧灵水。

读书而得启发,就有感想,有了感想,就要记下,以免灵感像一阵风,转头就忘了,去似朝云无觅处。我读书的习惯,经常和古人一样,把感想以批语的形式,直接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上。有时洋洋洒洒,一发不可收拾,占满了书页原有的留白,抹杀了书版设计的视觉美感。眉批、旁批还不够,胸中块垒还得继续宣泄的时候,就只好另写札记了。写札记与随手批语不同,不仅是记下吉光片羽,还得说出个道理,解释“问题意识”,为什么非得大张旗鼓,喋喋不休。想来古人也有同样的经验,读书而有感想,就在书上写批语,感想太多或有所辩驳,就需要写札记,由此而衍发成文章。有些札记,长篇累牍,非常认真,或许还有传世不朽的用心,像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就不是随手写下的杂感,而是博览群书,考证论辩,累积成学术研究的材料。

余生也晚,属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婴儿潮”,成长在六十年代,不知不觉接受了现代学术的实证研究训练,又经历了七十年代质疑现代主义的文化反思。读书写札记,居然符合傅斯年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学术要求,不只是做一个书房里读书的读书人,还有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不怎么信任士大夫阶级的学术霸权观点。图书馆里找文献还不够,还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讨论历史问题,非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去观察一番,想想不同立场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处境,否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记得以前读英国史学家柯灵乌(R.G.Collingwood)的《历史的观念》,里面说到他回到历史古战场,似乎听到了人喊马嘶,剑矢交击,在想像中身历其境,进入一种历史“幻觉”(hallucination)的状态。有人批评他,说这不是客观的历史认识,是“哲学幻觉”,把现代的个人想像注入了历史研究。我倒是觉得柯灵乌所说的“身历其境”研究法颇有道理,让我想到司马迁“行万里路”的经历。《汉书·司马迁传》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筰、昆明,还报命。”足迹几乎遍及当时所知的世界,可谓见多识广,通达世情,才能写成“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写札记,没那么大的野心,不过,研究一个小问题的时候,还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把中国文史相关的札记收成一辑,从黄帝大战蚩尤说到陈寅恪有个间谍弟弟,有些故事十分迷人,却也汗漫无际,有似陶渊明饮酒诗序所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自娱可以娱人,自乐也可以乐人,故不妨题书名曰《迷死人的故事》。

同类推荐
  •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智力在现代小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说中的智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故事讲法的智力,另一个是对人生发现的智力。其实这种智力在出色的小说家那里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为了分析的明晰才作如此的区别。前者是“技术的智力”,后者是“发现的智力”。一篇小说写得有没有深度,耐不耐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这两种智力。
  •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是青年诗人张雷的诗歌选本。书中附录了诗人汪国真、李小雨为他的诗集写的序言,还有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为此书出版写的贺词,贺词说“从张诗字里行间看,他胸怀祖国,腹含宇宙;纵涉古今,横跨内外;时而悲壮,时而缠绵……相当难得”。
  •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薄冰之舞

    薄冰之舞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青春美文业已成为90年代文坛的一道风景。祝勇、邓皓、董文婷、周德东……当青春美文作家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大小期刊和报纸副刊上时,他们年轻的面孔和新鲜的笔触,他们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情绪和故事,都为自己的成长和定型亮出了一张张显眼的招牌……
热门推荐
  • 说话艺术模板

    说话艺术模板

    本书就是为人们在提高说话水平方面提供一种有资可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一个说话讲究艺术的人,常常是说理切、举事赅、择辞精、喻世明;轻重有度、褒贬有节、进退有余地、游刃有空间;可陶冶他人之情操,也可为济世之良药;可以体现个人的雄才大略,更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因而。一个人能否把握说话的艺术,对其人生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 落雨仔

    落雨仔

    一九三八年夏,大雨复仇似的下了几天后,闽北崇山峻岭间的崇安城来了一批台湾人。方美翠拉着妈妈施玉蓉衣襟从福州洪山桥码头踏上汽船甲板,身上包袱薄如兽皮。国民政府口头传令,台民船小人多,行期仓促,轻装简行。他们几乎被押上船,押行人员的态度与晨风一样凉飕飕。他们沿闽江逆流北上,汽船走了一天一夜,停靠闽中延平码头时,雾漫闽江,层叠的山城,民房在雾中露出鬼魅灰影。方美翠乖巧像一只病猫,紧紧依偎施玉蓉身旁,眼里装满畏怯、惊惧与疑问。
  •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邱天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履痕,在岁月中萌芽》即将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搞文字多年,作者养成了一种没有思考成熟绝不动笔的严谨文风。每写一篇,必是要有一种冲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作灵感,这是基本前提。但是,光有冲动是不够的,激动了,落笔了,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定是豪情万丈,无论人物,还是故事,容易浮躁跑偏。这种情绪化的写作,写诗可以,写小说就不行了。于是,作者的写作习惯中,就有了“放”的过程。何谓“放”?自然就是放下,有了创作灵感,并不急于写作,先让冲动沉凝,做冷处理,该静的,都安静下来。让灵感接受思考抚慰,而产生透彻的社会审视,全然没有了豪气冲天的浮躁,或者没有了不顾一切的瞎编。
  • 地府我开的

    地府我开的

    被失恋的叶凡机缘巧合下得到了失传无数年的地府,成了新一任的阎王殿下。
  •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谁能在施教中有效地利用鼓励的力量,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寻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亮点,去鼓励他、教育他,这样,孩子不但会愿意纠正错误,而且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
  •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 空地

    空地

    腊月天,山里尽挂着褐黄色的枯蒿。几天前下过的一场雪板结在山道上,踩上去发出骨头断裂的声音。要过年了,有人傍晚就着天光点豆腐,提了木桶,用马勺往熬得热气冲天的铁锅里舀浆水。远处空地上有猪叫声穿过来,看点豆腐的人们就涌向了那一块空地。猪被吊在一棵龙爪样朝上伸展开来的梨树下,开了膛。一群孩子围抢着猪尿脬玩,叫丑丑的小女孩,看到一个背了黄帆布挎包的瘸子从公路上走来时,喊了一声:“大大,爷爷要你割肉。”
  • 女扮男装国民二少

    女扮男装国民二少

    上辈子凌尘被有心人设计,怀着对沈弈白的遗憾爱意离开这个世界。带着记忆涅槃重生,该如何抉择……。风,轻轻吹过脸颊,带走所有悲伤;雨,悄悄滴落眼下,化作无数悲凉。
  • 父亲的自行车

    父亲的自行车

    那年春天,父亲去了一趟省城。他兜里揣着一百多块钱,那是母亲让他买窗帘的,可是,窗帘没买成,他一时心血来潮,买了一辆自行车,一路晃荡着骑了回来。当父亲和那辆自行车一出现在街口,正如他一路上愉快而得意地预料和期待的:整个鸡姆落镇吃了一惊。那时正是晚饭时间,人们手里端着碗,各自蹲在自家的院门口,边吃边聊着。傍晚的风贴着地面在脚边低旋,一枚杏色的落日正悄悄地滑向地平线。这时,四叔从碗沿上方望过去,轻轻地叫了一声:“我的老天爷……”他张大了眼睛,嘴里停止了咀嚼。
  •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全集)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全集)

    1992年,对金钱的渴望让小混混姚义杰迈入了冒险天堂的大门,让他走上飞黄腾达的血光生涯;在财富与刀枪的洗礼中,天生的血性、机警、单纯和残酷,帮助他登上人生的顶峰。二十多年后,“问题富豪”姚义杰富甲一方,总想金盆洗手、退隐江湖,但错综复杂的政商关系、千丝万缕的黑道恩仇早已将他牢牢绑定,动弹不得,直到枪毙安优的那颗子弹呼啸而至,躲开子弹的代价已经太多太大……时代在每一个人身上留下印记,留在姚义杰身上的要更深、更重一些。翻开本书,带您亲眼目睹30年社会巨变中,一代迷失青年的暴力成长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