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600000005

第5章 《红楼梦》与中国家族文化(1)

卷一 阅读与发现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史上,“家”“家族”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居家里,故治可移于宫”[1],故有“家”“国”一体之谓。数千年之后的今天,文明社会里,家、家族的观念虽有变化,趋于淡化,但人们仍然是忙着大家(国)顾着小家,把家比喻成躲避风雨的港湾、个人生命依存的“孤岛”。因此有人说:“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族观念上筑起”。[2]这一论断在今天仍然被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们所接受。余英时也曾说过:“中国文化的特色,可以说在夏商周时代已经有了,是一个很长的文化源流;在这里面,家族大概占了很重要的成分,也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以家庭为主的。”[3]由此可见,家、家族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的意象,是中国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中国古代家族文化是同家庭起源相伴随而产生的。家庭的出现经过“渐次扩张”之后,才逐渐出现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家是社会组织细胞,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繁衍构成社会的复合体式的家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宗族同本文所说的家族是同义语,这是要特别说明的一点。

本文拟以《红楼梦》中的宁荣二府的家族史、家族成员的行为规范与家族观念为研究对象,直接而具体地探讨家族文化对小说创作的作用、影响,并阐释小说中家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一 宁荣二府:中国古代家族的缩影

《红楼梦》中的宁荣二府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世家大族。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特别介绍了这个大家族的“族史”。书中写道:

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家族中无人在,何谈及此?”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么?”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越生疏难认了。”

这段对话说出了贾氏家族的根脉。对话中的“同宗”“同姓”“一族”,说明贾雨村与荣宁府之间的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或许由于地缘的原因,而是远支族。这段话中的重点是“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一句。据《后汉书·贾复传》记载,贾复字君文,原系东汉南阳冠军(今属河南邓县)人,少好学,习尚书。汉光武帝时以为都护将军,因军功拜执金吾,迁左将军,累功封胶东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卒谥刚。历史上的贾复是以“军功”(且是“累功”)受封胶东侯,实暗寓荣宁二府祖上亦来自山东胶东。特别是本人“少好学,习尚书”一句又暗揭贾氏家族自古以来即是“诗礼簪缨之族”。从家族制度发展历史方面考察,两汉时期的宗族由皇族、贵族被世族、士族所取代,开始走向“平民化”。贾复以军功受封,成为宗族,完全符合家族制度发展的历史。

时过千年以后,都中的贾家也是以军功起家。这是历史的巧合呢?还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我以为是后者。如今的贾府是以军功起家的证据有四:

一者,小说第13回贾珍为贾蓉报的履历中明确写着曾祖贾代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珍则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荣国府,贾代善为荣国公长子,第2回只说到他“袭爵”,去世后由长子贾赦袭一等将军,后获罪革职,由贾政承袭世职。小说中没有明写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的出身,但从他们的子孙所袭世职,都是武职来看,可证贾家先世是以军功受封无疑。

二者,小说第7回宁府派人送秦钟事说起焦大出身,尤氏叹道:“……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尿。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同回写焦大醉骂贾蓉:

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

三者,小说第75回写贾敬死后,贾珍近因居丧,不得游玩,无聊之极,便生出个破闷法子:

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几位世家弟兄及诸贵亲友来较射……贾政等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了,武也当习,况在武荫之属。”

所谓“武荫之属”,即是祖上因武功受封,子孙受到荫庇而承袭爵位。

四者,小说第14回写秦可卿出殡,官客送殡者之中多为武职官员。例如,“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这一串名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贾家世交都是有军功之家,此与贾府的出身极有关系,自不待言。

荣宁二府是都中的“百年望族”,由长房宁公和二房荣公组成一个家族(宗族)。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警幻仙姑受荣宁二公之托,教训宝玉识破饮撰声色之诱惑,归于正路。小说中写道:

警幻忙携住宝玉的手,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无可挽回者……’”

《红楼梦》约成于清乾隆九年至二十五年间,故事应为清朝事。所谓“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其上限时间当为1644年,下限当在1744年(即乾隆九年),此时正是曹雪芹开始“披阅增删”《红楼梦》一书之初期。以此推算,荣宁二公当为从龙入关之旧勋,其军功自是在攻明作战中所建树,从而得受封赏。从历史上看,世家大族一般都有朝廷背景或与官府关系密切的特征。《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也不例外。先看贾家祖上,荣宁二公以军功受封,当然是朝廷恩赐的。这种世代相袭的爵位虽然逐渐降级,但却保证了家族地位的延续。接着,元春入宫当了“女史”。不久晋升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由一般老臣的地位上升到皇亲国戚,贾政、王夫人头上多了一顶国丈(母)的帽子。在封建社会里,一是盼子成龙,一是望女成凤,世家大族尤其如此。贾府以女耀祖,上与朝廷“接轨”,密切了非同寻常的关系,下为巩固家族富贵势力打下坚实基础。

再看贾府的几门至亲,小说第4回写“护官符”,门子向贾雨村介绍道:“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住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这四大家族分别是: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府之外的三大家族,其富贵势力“护官符”上已经写明。史家是金陵世勋史侯,贾家老太太的娘家;王家现任京营节度使,后升九省都检点王子腾是王夫人之兄,王熙凤之娘家;薛家,专为宫廷采办购置各种用品的“皇商”,薛姨妈为王夫人胞妹,其夫与贾政为“连襟”。四家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互相遮饰扶持。除此之外,林黛玉为贾府老太君亲外孙女,家世虽已中落,但祖上“曾袭过列侯”,其父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已钦点出为巡监御史”,“虽系钟鼎之家,却是书香之族。”

作为世家大族,地方官府与贾府的关系也甚为密切[4]。贾雨村升任应天府,判的第一个人命大案即与贾府有关,因此成了“葫芦案”。后来贾赦抢夺石呆子十几把古扇案,又是贾雨村以官府之力予以了断,屈死石呆子。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打通长安节度使云光,害死一对青年男女。第68回又写王熙凤为害尤二姐,纵容张华告状,又行贿都察院驳回张华状子,最终害死尤二姐。小说虽是略提数例,但均关系人命重案。世家大族与地方官府之关系暴露无遗。自古以来官府依靠世家大族支持,世家大族靠官府撑腰,互为利用,又互相勾结,为害一方,民命不堪,于此略窥一斑。

荣宁二府即是世家大族,祖宗崇拜的思想也必然辐射到这个大家族中伦理道德规范的方方面面。《红楼梦》中同样有突出的表现和描写。限于篇幅,仅择其要者如次。

(1)贾家取名之范式:同历史上所有的大宗族一样,宁荣二府内的贾氏族人的取名排行都是按着一定的范式进行。宁荣二公单名,名字取三点水旁,长为演,次为源。第二代名双字,中间为“代”字,长为代化,次为代善。这“代”字辈人中还有贾代儒、贾代修。第三代是单名,文字辈,有贾敬、贾赦、贾政,同辈有女子贾敏。第四代是玉字辈,单名,名字有玉字旁,如贾珍、贾珠、贾琏、贾环、贾璜、贾琼等人。在玉字辈人中贾宝玉是呼“小名”(或称乳名),始终未见其学名(或称大名),有人考证说,宝玉的大名应是贾瑛,与神瑛侍者相暗合,聊备一说[5]。玉字辈还有贾府的四位小姐,她们可以另行排行,都“范”春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种取名法仅限于女孩子,古代大家族内取名有此例。第五代是草字辈单名,必须草字在头上,如贾蓉、贾蓝、贾菖、贾蔷、贾芸、贾芹等人。草字辈以下未见有子息,名字排行也未出现。这种取名范式是家族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有一定规律,也有一定的含义。取名排行含义不是一种纯概念的表述,而是渗透着家族的一种共同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期望。

(2)长幼尊卑,上下有序。贾母在现今贾氏家族内辈分最高,年龄最长,地位尊贵,其子孙后人都要早晚请安,吃饭时要上座,媳妇们要站在地下侍候老太太吃饭。至于家中大事表面上她什么也不管,但实际上却都要请示她裁夺。贾环是庶出,其母不能教训他,但哥哥宝玉却可以当面训斥。王熙凤在荣府内是大管家,威风八面,但在李纨面前不敢放肆,甚至李纨在众人面前敢揭她的短处。原因是他们虽然同辈,但王熙凤是弟媳,李纨是大嫂子,年龄比她长,地位比她高,所以她处处要小心待长者。贾芸年龄大于宝玉,但他见到宝玉要请安。他说过一句“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山高高不过太阳”[6]。这句话最能体现大家族中上下有序的伦理道德规范。

(3)庞杂精细的家族亲属称谓。中国人的家族亲属间有严格的称谓区别,显得庞杂而精细。《红楼梦》中写到的家族亲属称谓,几乎囊括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家族亲属称谓名目,在称谓辞书中也占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果加以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系统。父系: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儿子、孙子(女)、重孙子(女)、姑奶奶、姑父母、外甥(女)、外孙子(女);母系:外祖父母、舅父母、姑表兄弟姊妹、姨父母、姨表兄弟姊妹……横向称谓有伯父母、叔父母、堂兄弟姊妹;此外还有大伯子、小叔子、妯娌、姐夫、妹夫。如果以宝玉作为中心轴,上有曾祖贾源、伯曾祖贾演,祖父代善,伯祖代化,祖母史太君,父亲贾政,堂伯父贾敬、伯父贾赦,母亲王夫人,胞兄贾珠,叔伯兄贾琏、贾珍……叔伯侄贾蓉,叔伯侄媳妇秦可卿。嫂子李纨,姑表妹林黛玉,舅表姐王熙凤,姨表姐薛宝钗,姨表兄薛蟠,姑父林如海,姑母贾敏,堂妹迎春、惜春、姐姐元春,同父异母妹探春、异母弟贾环,堂嫂尤氏,堂婶邢夫人……

在这些庞杂的家族亲属称谓中,父系重近,维系的也久远;母系轻远,维系的时间相对短些。中国农村有句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断了骨头连着筋”,“姨娘亲,不算亲,死了姨娘断了亲”。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实质是反映亲属称谓的血缘因素的远近所造成的亲疏。

(4)浓烈的“孝亲”情感。贾母是“老祖宗”,儿孙们平日对她的孝顺不必一一列举。第33回宝玉挨打一回的情节即可见一斑。当贾母闻讯后赶过来,小说写道:

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话!”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子的如何禁得起?”……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身为荣府的一家之主,又有官阶在身,但在母亲面前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怠慢或言语顶撞,孝亲的情感堪称家长表率。这种孝亲感还可以从贾敬死事上看到:

尤氏一闻此言,又见贾珍父子并贾琏等皆不在家……只得忙卸了妆饰……忙忙坐车带了赖升一干家人媳妇出城。又请太医看视到底系何病。……尤氏也不听,只命锁着,等贾珍来发放,且命人去飞马报信。

贾珍父子星夜驰回。……店也不投,连夜换马飞驰。贾珍下了马,和贾蓉放声大哭,从大门外便跪爬进来,至棺前颡泣血,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尤氏等都一齐见过。贾珍父子忙按礼换了凶服,在棺前俯伏,无奈自要理事,竟不能目不视事,耳不闻声,少不得减些悲戚,好指挥众人。因将恩旨备述与众亲友听了。一面先打发贾蓉家中料理停灵之事。

前者贾政对贾母是对活着的长一辈人(母亲)的绝对顺从、孝敬,后者则是贾珍对死去的父亲的隆重追悼。二者事虽不同,但都体现“孝亲”在大家族里的伦理道德本位。

同类推荐
  • 幻化的蝴蝶:王蒙传

    幻化的蝴蝶:王蒙传

    於可训,一九四七年出生于湖北黄梅,一九七七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一九八二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文艺新观察》丛刊主编,《长江学术》执行主编。著有《中国当代文学概论》、《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小说的新变》、《批评的视界》、《新诗体艺术论》、《当代诗学》、《新诗史论与小说批评》,主编《中国现当代小说名著导读》(上、下)、《小说家档案》等论著。很多人说过,给一位仍然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当代作家作传,是一件很不明智甚至是十分冒险的事。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散文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热门推荐
  •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精选阿瑟·梅琴最具代表性的几部重要作品。其精巧繁复的叙事结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亦真亦幻的意象构思,扣人心弦的悬疑设置,令读者欲罢不能。他的作品善于展现未知世界的神秘恐怖,以及世人在神秘力量蛊惑下难以遏制的欲望及冲动,反映出隐藏在现代社会深处非理性的一面,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理共鸣,更对后世的奇幻惊悚类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六年,六天

    六年,六天

    本书是“十九大”献礼影片《六年,六天》的同名小说,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本书讲述了路远和宋小朵因奥运志愿者相识,六年间路远被父亲安排到京郊担任大学生村官,宋小朵也选择出国留学,两个人只能相约每年的8月8日在鸟巢相见。直至小朵学成归国,路远成了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伴随着两个人的成长蜕变过程并实现了人生价值,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 重生霸道俏总裁

    重生霸道俏总裁

    一日重生,三男追捧,求支招儿,肿么破?前世,她被闺蜜迷惑十年,闺蜜企图神不知鬼置她于死地,睡她的老公,坑她的娃。然……她意外早产后重生,重返十八岁。重生之日,就是她任性之时,意外获得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巨款,空降到某教育集团当总裁,只挂职,不做事,年薪千万外加公司股票分红,她一夜之间变得衣食无忧,令百万人敬仰。在伪闺蜜面前,她见招拆招,以牙还牙,上演闺蜜出糗,撕逼大战。重生之前,她说下辈子我还嫁给你。重生之后,遇见初恋的他,她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
  • 曹仁伯医案论

    曹仁伯医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生缘

    再生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悍师戏萌徒

    悍师戏萌徒

    她本是天界仙女,法力高强,却被至亲所害,神魂寂灭之际,她忍受剥魂离魄之痛,生生抽离一缕魂识,逃入人间。他是万年前的天界至尊,受万仙朝拜,万年后却成人间稚童,失去所有,忘记一切。她说,你便叫清溪,因我在这清溪之畔遇见你。她说,我是师傅,你是徒弟,我负责教你人生道理,带你闯荡江湖,而你则负责伴我左右,供我差遣,护我周全,任何事都要听我的。你要懂得尊重师傅,一切以师傅为先,以师傅的安危为重,有好吃的要先给师傅吃,有好玩的要先想到师傅。。。他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十分委屈道:“师傅,夜间睡觉时,能否别将口水擦在我身上?”
  • 不能没有你

    不能没有你

    朱砂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始终靠着乞讨生存,终有一天她的出头日到了,张家的管家陈功升将她领养。从此,麻雀似是飞上了天,却如何都不像是真的凤凰,身边的男生不断,却终是对不上自己心中的那个他。杨习彬的出现,绝对是对于朱砂的一剂猛药,只是两人都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且看且珍惜,彼此之间皆有订婚的人,却在最终终于破镜重圆。
  • 苍茫歌

    苍茫歌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无数人沉醉在岁月的梦幻之中。他为了九龙神土本承诺不再回首,却还是抵不过岁月的流连和牵绊。九龙神土,天道阁,天谴时空,无极宗,七界,梦幽谷,幽雪神城......无数的势力被卷入到世界的纷争之中。天漠,乾坤刃,上古七大神器,风尘珠,时空宝藏,苍茫七星.....一个个可以拨弄天地风云的宝物齐聚世间。
  • 魔兽英雄纵横网游

    魔兽英雄纵横网游

    哥要攻城略地,征战天下,即使举世皆敌,我也敢战天下群豪,不服?哥有兄弟千万。还不服?那哥偷光你的装备,在免费送你回城。哥就是盗贼。哥就是嫦娥爱上猪。不服,来战!!!!
  •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