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400000008

第8章 戏曲传统剧目教育意义的几个问题(3)

寇准争取八贤王对他的支持,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的。当他刚从金殿下来,遇见八贤王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

寇准 (唱)八王千岁容我见,

只吓得寇准胆战惊。

见千岁比不得见万岁,

一步走错罪不轻。

见千岁施了个骆驼跪。

太监 寇老西儿上跪。

寇准 来了。

太监 再往上跪。

寇准 来了。

太监 说是你再往上……【三锣】跪!

寇准 (唱)头不抬来眼不敢睁。

寇准的胆小害怕,往往被人认为有损正面人物的性格。但不能孤立来看他的胆小。他怕八贤王,一半是真的,一半却是装出来给八贤王看的。他要八贤王知道他所处地位的困难,没有人支持是不行的;他要窥测对方的态度,争取让八贤王先向自己开口。聪明的八贤王也一眼就看出了寇准滑头的地方,也看出了他的机智和聪明。所以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人人来说,个个来讲,言说赵家的官儿好做。一个七品知县,进得朝来,一案未曾审清,先封一个西台御史。看将起来,赵家的官儿真乃好做。”接着,又把自己用凹面金锏打死偏护潘洪的前任西台御史的事告诉寇准,意思是说:你这个西台御史是不好做的,你可得小心呀!你要耍什么花枪,有什么偏心眼,我可是不依的!他还不敢把自己的意思直接告诉他。

寇准第一次坐堂,就碰上了正宫国母贿赂他的礼单。他只好带着礼单到南清宫去见八贤王:“他教我收下,我便收下。他说不收,我便不收。正宫国母怪罪,推在八王爷的身旁。八王爷怪罪,推在正宫国母身旁。……与我寇准一字无干。”八贤王又看出了他的心思,所以看了礼单说:“我把你个谗妃,明知我寇爱卿,新上任的寒官,差人下来一封礼单,再说收下,本御我性体不好。再说不收,你是正宫国母,暗里加害,教我寇爱卿怎样的提防。(看寇)观见寇准,倒有个天官的度才。”这一段话,用体贴口气,把寇准的心思揭露得一丝不遗。同时也把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对寇准表示得更明白,因为寇准拿来礼单的举动,使他对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聪明的寇准,一点也不放松这个时机,马上上前谢恩。

八贤王 啊,你谢的何恩哪?

寇准 千岁封臣天官在朝。

八贤王 那是本御一句戏言。

寇准 君无戏言。

八贤王 也罢,我封你个天官在朝。

寇准 臣谢恩。

八贤王 保你个天官在朝。

寇准 臣谢恩。

八贤王 你站起来吧,这个天官,又被你赖的去了。

寇准 臣我谢了恩了。

八贤王 你站起来吧,你是个赖天官。

〔同笑。[2]

不少人往往在这个地方非难寇准的“升官思想”。有的改编本,为了削弱这一点,把它改成不是寇准自动谢恩,而是太监叫他谢恩,他就莫名其妙地谢了恩。这样的改法,也很值得商榷。寇准的谢恩,不能说他绝没有想升官的意思,但是他还有更深的用意。他用接受八贤王的封官,来表明自己是站在杨家这一方面的,以求得八贤王对他的了解和支持。八贤王自然懂得这个意思。这两个人的真实心情,谁也没有说出来,可是互相都看得明明白白。又用揶揄和玩笑,互相暗示着这种有趣的“心照不宣”。到这时候,八贤王才给寇准说出真心话:“一不为潘家,二不为杨家,为只为六郎他是王的御妹夫呀!”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寇准才敢夹打潘洪,假设阴曹。而假设阴曹则是寇准聪明机智的又一表现。

寇准这个人物的性格,的确是很复杂的。他有正义感,也有过动摇;他聪明机智,也有些世故油滑。他不是一下子就坚决地站在正义的一面,但仍然不失为一个好人、一个正面人物。他是个真实的在剧情中性格有发展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的概念,这个人物描写成功之处也正在这里。

我们再看一下,认为这样描写伤害了正面人物性格的人,怎样来修改呢?有的把他改成一开始就非常坚定,比如寇准刚从金殿下来,就给他唱出这样的句子:“有寇准打从东华门过,又听得文武发笑声。笑我寇准官职小,笑我怎审这事情,他言说我若公断潘仁美,得罪下正宫主母了不成。此事儿还须细察省,哟唉!无须犹豫无须惊。我今公断潘仁美,纵然一死落贤名……”很明显,从“此事儿须细察省”到“纵然一死落贤名”一段是后加上去的。但是他既然从来就这样坚决、这样镇定,甚至有一死的决心,那么,就不会顾虑自己在这个斗争中的利害关系了;剧本《调寇》一折中,当作主要内容来描写的他与八贤王那种微妙的心理矛盾,也成为多余和不可理解的。怪不得有的改本,干脆把寇准下金殿遇见八贤王、拿着正宫娘娘的礼单到南清宫去这些主要的情节删掉了。试问:去了这些情节,剧本还剩下什么呢?除了想象中浑身无疵、“教育作用很强”的正面人物的概念以外,什么也没有了。这个例子说明了,把正面人物性格简单化,是不能提高剧本的教育意义的。不论剧本创作或演员的表演,都应该向真实的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的路子努力。当然,这里所说的多方面刻画人物的性格,并不是说可以脱离戏剧发展的主要情节,脱离人物的基本倾向,而漫无边际、不加选择地做细节的铺叙。

在传统剧目中,也有这样一些剧目:由于歪曲了人物的性格,降低了整个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这样的剧目,就不能以人物性格应该多方面地刻画为理由来反对修改。目前《连环套》已恢复上演,这个戏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它写出了黄天霸的奸诈虚伪和窦尔敦的淳朴豪爽。在表演艺术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但这个戏也有它消极的一面——窦尔敦这样一个绿林好汉,在“拜山”一场中,却会把专门剿杀绿林的清朝统治阶级的鹰犬彭鹏,夸奖为“大大的忠臣”,使自己狼狈不堪,陷于非正义的地位。这样的描写是不真实的,由于歪曲了窦尔敦的性格,也模糊了作品的倾向,降低了这个戏的思想水平。对这样的描写,我们不能拿人物性格的复杂刻画或历史人物的思想局限来解释,因为衡量一个作品是否真实,除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外,还要求思想倾向上的进步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没有这个标准,就会弄得是非不分,只好做剧本的“尾巴”。有的地方在讨论中认为“窦尔敦和黄天霸两个都是英雄”,甚至“黄天霸比窦尔敦更英雄些”。这种看法,正是不要剧本思想倾向这个标准,就戏论戏的错误。所以像《连环套》这样的剧目,是没有理由反对做必要而慎重的修改的。

四、“大团圆”与“不团圆”,哪个有教育意义?

目前这个问题的争论很多,这些争论产生于《琵琶记》、《荆钗记》、《碧玉簪》这一类剧目的改编工作中:让赵五娘与蔡伯喈团圆呢,还是让她被蔡伯喈的马踩死呢?让钱玉莲投水而死呢,还是投水后再遇救呢?让李秀英(京剧作“张玉贞”)抑郁而死呢,还是接受王玉林(京剧作“赵启贤”)的凤冠呢?……“团圆”与“不团圆”哪个有教育意义,哪个没有教育意义呢?有的人认为:悲剧的意义,在于通过好人或好人的善良愿望的毁灭,来暴露社会制度的罪恶。团圆则起了粉饰现实的作用,是不真实的。

的确,外国古典戏剧中,不团圆的悲剧很多。在我们中国的古典戏曲中也不少,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窦娥冤》等便是,这些剧目对人民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能不能得出一条结论:凡是悲剧都不能团圆;或者说,悲剧而团圆者,其结局必定是虚伪的光明尾巴,应一律改成不团圆的结局。我想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想法。比如《秦香莲》和《琵琶记》,同样是悲剧结局,却不能都是不团圆的结局,因为这两个剧本,某些情节虽然相似,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是各不相同的。

从主题思想讲,《秦香莲》主要是通过一个爬上统治阶级地位的读书人对劳动人民的叛变,揭露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得来的荣华富贵,正是制造犯罪和破坏人民生活的原因。陈世美由招赘驸马到逐步走上杀妻灭子的灭绝人性的罪恶道路,和秦香莲由争取、宽容到完全和负心的丈夫决裂,是这个戏的主要发展线索。《琵琶记》却不同,它主要通过蔡伯喈被迫招赘相府而招致蔡家的毁灭,暴露出统治阶级自私虚伪和与人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蔡伯喈在牛丞相威势下动摇、屈服、痛苦、挣扎,直到反抗,是剧本发展的主线。

从人物看,陈世美与蔡伯喈也不一样。陈世美不仅抛弃前妻,而且为了讨取皇家的欢心和保住自己的富贵,忍心谋杀妻子和儿女。王延龄、包公好言相劝,并愿纠合满朝文武在皇帝面前替他斡旋,保他无罪,他也悍然不顾。他死心塌地要做皇帝忠实的奴才,真像山西梆子《琵琶词》中王延龄骂他一样,是一个“墙头上走马,死不回头的畜生”。蔡伯喈招赘牛府,并不是自己情愿,他曾经辞官辞婚,只是迫于牛相的权势和皇帝的命令,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入赘牛府以后,他虽处在荣华富贵的环境中,却过着空虚、无聊和“美酒芳樽懒去斟,幽恨苦相寻”的生活。他难忘家乡、父母、前妻,而相府里的一切,到处都使他触景生情,使他愤慨,使他痛苦,引起他的自咎。湘剧《琵琶记》——“伯喈观图”一出中,这样描写他的心情:“我想天下人巧,巧不过于画工;天下人毒,毒不过于岳丈大人。久闻下官早有思乡之意,故意将我河南一带地方,具已画在烟雾丛中,树木一概隐隐浓浓,这就是下官家乡?……昨宵一梦到家乡,梦见爹亲梦见娘,新婚两月赵五娘,我与她情难割别话难分首两下里恩情难舍。(白)行来行去乃是一所镜台,待下官照照容颜。(唱)将身站在镜台边,照见容颜不似前。(白)曾记在家之时,我一旁攻书,五娘一旁抚琴,正是夫妻好合,如鼓琴瑟。自从上了牛府三载,有心来弹此琴,手抚着琴声自绝。”一想起父母和五娘,便惭愧得无地自容:“家乡地,赵氏五娘,她骂道亏心汉负心郎,一去京华三载不还乡,你不害羞来也害羞!我想昔日老莱子……也曾斑衣行孝,喂呀!二爹娘若得见斑衣归来,怕只怕赶不上披麻执杖。”[3]他的新妻牛小姐也没有使他幸福,他爱她的善良贤淑,但想起赵五娘的时候,又觉得自己与牛氏的距离很远,甚至有些恨她。他与牛氏的关系,正如在“琴诉荷池”中所说,处在新弦弹不惯又撇不下的矛盾心情中。这样的生活,一直继续到“书馆悲逢”,当他明白一家悲惨遭遇的时候,他的悲痛愤怒达于极点:“取下官诰,脱下紫罗袍,待来朝急修一本辞官表,到如今还要什么表章呀,手执二亲仪容,权当一本辞官表……圣上放我归去,全得忠来全得孝;若不放我归家里,碰死金阶做一个不忠不孝。”[4]这是对统治者悲痛的抗议,是从灵魂里呼喊出来的愤怒和反抗。生活的现实,给了他勇气,把他推上与统治者分离的道路。有的人看到了蔡伯喈的动摇懦弱,看不见他性格上的这一层发展,这是不公允的。

蔡伯喈的懦弱动摇和优柔寡断,对这个悲剧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他一错于答应牛府招亲,再错于招亲之后,自己已置身在矛盾的尖端,而采取回避矛盾、等待侥幸摆脱的态度。一方面他害怕牛相,不敢要求回去,不敢把家眷接来;另一方面他在牛府招亲,也觉得无法对赵五娘交代,接她来京也有顾虑,所以在被拐子骗走的那封家书里面,没有提到招亲一节。他唯一的办法,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上:父母在家乡平安,自己在牛府中“姑且隐忍,改日求一乡郡除授,那时却回去见双亲”[5]。这种由于他软弱产生的企图侥幸避开矛盾的幻想,也是构成这个悲剧的一个因素。

同类推荐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中国艺术经典4

    中国艺术经典4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热门推荐
  • 故将别

    故将别

    一载千秋,无双国士。万里山河,王之权臣。卿本红妆,奈何宿命,终得死里逃生,逆袭而来。赫连川:“我的便是你的,你若想要我这条命,拿去便是。”齐淮:“阿越你记住,只要我还活着,你便永远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任何人都伤你不得!”
  • 似水流年一朝深情

    似水流年一朝深情

    已完结文《遇见你遇见最美的爱情》都说初恋情人是这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人,对于这一点,宋瑛璃深信不疑。想当年她把一个叫做秦唯晟的少年放在了心上,却不想他居然在一天里一朝走天涯与她从此两不相挂,她当时心痛之余就在想,看来这人生的起起伏伏都是在人的意料之外的。然而她更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他又回来了,重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这次的出现却是以陆景耀的身份。她茫然、她惊讶、她不知所措,怎么办,她不明白他怎么又突然出现了,面对着他的深情款款,可是……现在她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叫做尚霖睿的男人啊……似水流年,一朝深情,默默情语,且看花落谁家……
  •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是一部精选的中学生作文集,所选的40余篇文章中有记叙文、议论文、叙事、议论、散文等,全部出自90后的学生作者之手。这些单纯、稚嫩的作品,在同龄人来看,立意深远、构思精巧。在有资历的成年人看来,也许不以为然,但这些文字却散发着一代未成年人的青春芳香。
  • 仙二代重生修仙记

    仙二代重生修仙记

    九天玄尊的小儿子被雷给劈死了,仙界一阵欢呼。地球一个小混混被敲闷棍敲死了,然后被借尸还魂。作为一个有牌面的仙二代,庄毕望可谓是干啥啥不会,但是老爹给的弟子丰厚啊!轻松向都市修仙。
  • 人生最美好的遇见

    人生最美好的遇见

    31岁的未婚女青年洛可可在闺蜜的婚礼上大醉,被闺蜜的堂弟卓远送回家,并上演了一段酒后乱性未遂的戏码。卓远将自己对洛可可的在意归咎于可怜她没人爱,于是决定帮助她寻找到如意郎君,并带她来到了一个相亲的联谊会场。洛可可就是在这里遇到了她第一个男朋友徐泽凯......失恋后的洛可可与叶鸿伟谈起了隐秘的办公室恋爱,却想不到他竟是有妇之夫,直至叶鸿伟的妻子到公司大闹,洛可可才惊觉自己竟然“被小三”了。百口莫辩的她背上“小三”恶名,被迫辞职。辞职后闲着无聊的洛可可接受Simon的邀请到酒吧打工,与卓远成为同事,埋藏在两人心底的爱火复燃......
  • 闺谋

    闺谋

    那年,三月动水,湮远的山花,似曾相识。谁说,除了朝暮的思念,他已别无长物。绿意展开的瞬间,千里烟云,千里风。云山之外,十面桃花,弹出水之袖。朱门水祭,谁若那远年的回音,相信风来必会水动------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幸福时光》。坑品保证。新书《梦鱼堂诡话》已上传,请多支持!
  • 封神双龙4

    封神双龙4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豪门倔强新娘

    豪门倔强新娘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一场车祸,却把她未来的路打破了,她无辜的嫁入了豪门,每日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告诉她,你就别想逃离这里,这里就是你的牢笼,我要让你一生都生不如死,这就是你得罪天幕集团的下场。可是,一次意外,一次梦话,真相一切大白,在加上她一脸的倔强,他发现他爱上了这个倔强的她,连他的未婚妻都没有她的吸引力大,他该怎么办?
  • 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本书的内容是以教育学、事理学为准绳,以实验数据、凋查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书中的实用方法切实可行,让孩子如何更好的处理困难,积极面对挫折。适用于各种人群学习各种知识。
  •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

    《赢在激情:草根创业指南》指出创业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创业,二是如何创业。前一个问题是人生定位和想不想创业、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后一个是具体如何操作的问题。我们如何给自己人生定位?我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是否愿意为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