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400000012

第12章 关于道德 人民性问题的争论(3)

问题不只如此,在分析这类情况的时候,还必须把人类语言词汇的继承关系考虑在内。有些古代的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的变化而消失了,有的却一直保留到今天,人们还在生活中使用它们,正如李寅同志的文章所指出:“资产阶级有‘民主’、‘自由’这些字眼的政治概念,而无产阶级也有这类字眼的政治概念,但却有着相对立的内容与原则。”封建统治阶级说“忠”,是忠于皇帝;我们今天也说忠,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它们是完全不同的道德概念。既然有这样的不同,为什么非要沿用这些旧字眼,完全另创一套新字眼又行不行呢?若说继承吧,我们不继承它就不可以吗?这样的设想,只能在完全脱离历史的假定中才有意义,在社会生活的现实中却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这种创造工作并不是随心所欲,并不是在由他们自己选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在那些已直接存在着的、既有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切死亡先辈的传统,好像噩梦一般,笼罩着活人的头脑……”这就清楚地说明了问题,要想完全脱离传统是不可能的。

朱卓群同志之所以会过高地估计秦香莲的阶级觉悟,正是因为没有依据这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复杂状况去进行分析,就把问题搞简单化了。只要是忠、孝、节、义这些字眼,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其结果,既分不清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和人民的道德之间真正的内容上的区别,也看不到古代人民的道德思想的局限性。以此去衡量传统剧目的人民性,也必然容易走到两个极端:要么把人民性加以夸大,看不到它局限的一面,要么凡一涉及这些字眼,便没有人民性了。朱卓群同志的文章中分析到其他剧目的时候,也往往有同样的情况,比如在评价《天波府》、《风波亭》中的杨家将、岳家军时说:“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后代的模范,这种爱国主义正是人民的爱国主义,他们在敌人面前,保卫人民的生命,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真正忠于人民的利益。”杨家、岳家的抗战,客观上符合人民的利益,主观上也有保护人民的思想,这都是不成问题的。但说他们的爱国主义就是“人民的爱国主义”、“真正忠于人民的利益”,那就与历史事实不符了。他们所爱的“国”,不也是以封建帝王作代表的国吗?他们所尽的“忠”,不也是对封建帝王的“忠”吗?甚至像岳飞在应该决定忠于人民还是忠于皇帝的关头,他宁肯置人民的利益不顾而去忠于皇帝的意旨,就很清楚地说明岳飞的爱国主义的局限性。至于在作品中歌颂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批判了他对皇帝的“愚忠”,那是人民的观点,不是岳飞的观点,两者绝不可混淆。可是在朱卓群同志的分析中,恰恰把它们混淆起来。说到他对皇帝的忠,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说到他的爱国主义,便成为“人民的爱国主义”、“真正忠于人民的利益”了。好像在岳飞的头脑中,“忠君”与“爱国”是两种截然分开各不相关的东西。由于这种极端的看法,一方面不承认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比如在异族入侵而皇帝又愿意抵抗侵略的时候),“忠君”与人民的利益有可以统一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又把古人的“爱国主义”,超越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提到不适当的高度。同样的情形,在他对《三娘教子》的分析中也表现出来:

《三娘教子》这个戏,表扬了王春娥牺牲自己、抚育幼子成人的艰苦行为,她是中国自孟母以来一系列的善良的母性的一个典型。这个人物不一定没有贞节观念,但是谁也看得出来,她的感人之处是在于她的舍己为人的行为,我们反对因为王春娥自己声明愿意守节而否定了《三娘教子》,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对因肯定《三娘教子》,就连她所援引来支持自己的“节”这个封建条条,也予以肯定。[3]

朱卓群同志对王春娥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适当地拔高了的。王春娥固然是“舍己为人”,但也要看她因何而为,为的是哪个人,她又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断定这种“舍己为人”有多大的思想意义。在原本《双官诰》中,王春娥所为的那个“人”,不正是娶了三个老婆、客死在外的丈夫吗?《三娘教子》从《双官诰》里独立出来,把守“节”的原因移到“教子成人”上来,成为“舍己为人”的道德,即令如此,王春娥的节也有历史局限性。朱卓群同志正因为脱离历史条件来看待王春娥的行为,也就把“舍己为人”的这种道德抽象化了。所以他不肯定王春娥“援引”来支持自己的“节”的这个封建条条,只肯定王春娥自我牺牲的行为,好像这个“封建条条”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贯穿在王春娥的思想行为里,因此王春娥的“行为”的历史局限就被抹掉了。必须分清,王春娥的情况与秦香莲是不同的,秦香莲说过忠、孝、仁、义这类话,不能说她的思想里绝不受一点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思想影响,但基本上不是按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含义去理解的,她只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套足以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罢了。因此,她绝不是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的信奉者,更不是一个实践者。如果她真正是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的信徒,那么她以后去告丈夫甚至坚决要求惩罚陈世美的行为就不可理解了,因为按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皇帝、官、主人、丈夫都是一层天,民不能告官,奴不能告主,妻子也是不能告丈夫的。所以秦香莲形象比三娘的形象更积极一些,《秦香莲》的作者,基本上是站在古代人民的立场上肯定并歌颂了秦香莲的。我不是要否定《三娘教子》,我是说对于传统剧目中的道德、人民性,秦香莲式的、王春娥式的,我们都要继承,当然,都是进行批判的继承。

从以上对张、朱两位同志的意见的分析中,可以归结出什么呢?第一,道德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围,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在有阶级的社会里,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剥削阶级有剥削阶级的道德,它是为剥削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被剥削阶级有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它是为被剥削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绝没有那种超阶级的抽象的道德。第二,一定社会的人民的道德,是由人民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人民”一词在不同的阶级社会里,有不同的阶级内容。比如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因此,在不同社会里的人民的道德,也是有不同的阶级内容的。在同一社会中,随着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发展和人民阶级觉悟的提高,人民的道德观念也是发展的;但是,由于客观的历史阶段和阶级地位的规定,其发展不可能超出一定的思想体系的范围,因此也就必然带有局限性。第三,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反映在文艺作品里面,符合人民的利益,起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就是文艺作品里人民性的表现。在传统剧目中,道德思想与人民性有关,这一点在戏曲剧目中更为突出,但这不是说道德与人民性是一回事,更不是说可以脱离艺术形象去进行道德的评判。这里只是说,包含在艺术形象中的文艺作品的人民性,也有一定的历史内容,也有其发展和局限。文艺作品的人民性,不仅要区别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人民,而且也要区别同一社会、同一时期的不同的人民。[4]第四,既然道德观念、人民性都含有阶级内容,都有其产生、发展和造成它的局限的社会历史背景,那么我们今天来研究它们,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进行分析,考察各种历史和社会的情况,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原载《戏剧报》1960年5月22日第12期)

注释:

[1]《反杜林论》。

[2]《反杜林论》。

[3]《不要混淆人民性和封建性的政治界限》,《戏剧报》1960年第5期。

[4]参见下文《关于人民性问题的补充说明》。

同类推荐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行走与歌唱

    行走与歌唱

    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磨床工人。父亲很希望我有一技之长,所以,我岁数还小的时候,就想让我学乐器。快上小学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贵州遵义,那里有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上海人到那里支援建设。环境极为艰苦,粮食不够,副食匮缺,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两次豆制品。文化生活就更贫乏了,学习音乐几乎是奢望。孩子们的玩具多是报废的螺丝钉、轴承和打磨的鹅卵石。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父亲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让我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楼下住着民兵连长小王,他的京胡拉得不错。
  • 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

    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

    这样听音乐,你就懂了。杨照介绍了自己喜爱的100首西方古典乐曲,包括晶莹清响的钢琴独奏曲、深沉隽永的大提琴曲、层次丰盈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他通过长年积累的音乐深度,书写乐曲创作故事、时代背景和乐段精华,让人得以感受音声下的丰富与感动。作者自幼学习小提琴和乐理,又将各领域的知识带入音乐,结晶为一篇篇精简迷人的短文,通过独特的切入点,透过历史听音乐,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光芒和独到的见解,足以燃起所有读者对每首乐曲无限的好奇和遐想。
  •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把意为“美的”中的“美”当成美是什么问题的“美”这一学术问题,根据自己总结的“神经元群理论”解决了在美学中一直争论不休的对动物来说是否有“美”与“美感”问题,并且驳斥了罗素的“自然界是无色无光无声无味的”这一被人们当成真理的理论。作者取得的这些理论成果,对解决美是什么问题或理解美是什么问题的答案来说,十分重要。本书也说明了,作者给出的美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即“美”的定义,与事实符合。
  • 科克托戏剧选

    科克托戏剧选

    本书收录的科克托的戏剧代表作包括《人声》《艾菲尔铁塔上的新郎新娘》《俄耳甫斯》《双头鹰》《打字机》《在劫难逃》《克莱芙王妃》等。这些代表剧作包含科克托对爱情和死亡的剖析、对自由的追求,充分展现其非凡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和高度的自信,其中不可避免地打上的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先锋派思潮、回归古典主义等烙印,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20世纪法国风云际会的艺术风貌。科克托的剧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值得品读、鉴赏和收藏。
热门推荐
  • 迷津(中篇)

    迷津(中篇)

    至于吴莲身体最后的遮盖物,是养老院的那位孤老头独自完成的。他从樟木箱中取出那套已经洗得发白的大红衣裳试图替她穿上,脆弱的纤维由于身体的变形而被撕裂。他后来翻箱倒柜地寻找,却没有发现任何粗细麻布做成的白丧服,只在樟木箱的最底层,寻得一套看得过眼也足够大的黑衣裤。他又用一块干燥的白毛巾,覆盖住死去的吴莲眼中最后的形象。吴莲的尸体在县城的殡仪馆火化,孤老头陪伴着直到焚烧结束,充当她路尽头唯一的男人和亲人。他把骨灰盒领回,又特意去了趟她的家,将她与周鉴的骨灰盒并排摆放在长条桌的中央。他走到门边又回头望了最后一眼,跨过门槛,吱呀声中,将门重重地撞上。现在,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隔他们,越过生与死的界限终于共同长眠的——吴莲和周鉴将主宰屋里的一切,包括:尘埃、情感、禁忌、法律,与久到永恒的孤寂。
  • 老房子

    老房子

    “诸葛镇是中国最美丽的乡镇”。这是当地政府为创旅游品牌打出的一句广告语,至于是否最美丽,无从考证。然而诸葛镇的确是个美丽的地方,这点毋庸置疑。纵观星棋罗布的镇容,光是在规划布局,街道的奇妙设置上,就足以品出老祖宗从建镇的那一刻起,就独具匠心地借鉴了诸葛孔明八卦迷魂阵的原理,巧思妙想,精心构筑而成的。镇子大部分建筑不是建于三国或唐宋元明时期,而是清朝的嘉庆年间。
  • 关公战长沙

    关公战长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分10章,分别为长沙有龙虎惊马在关山、拖刀逢鬼步天下无绝招、落刀人去后千载渺祠堂、双胞传二姓姓氏出三家、谱牒留悬念烟火续棋谱、关山龙文化一脉贯古今、文武皆为义赤兔惜貂蝉、千秋成一梦又梦战长沙、悬疑千古后梦里遇相知、脑波解旧梦关山探神奇。
  • 公主吉祥

    公主吉祥

    这个所谓的公主,是我十多年前就认识的一位同事。具体来讲,是2001年,那年十月,我从生产一线应聘到机关办公室工作,一个部门四个人,一个主任,一个秘书,一个档案员,还有一个文书,就是我。上班第一天,万主任把我带到大办公室,一个个给我介绍,这个是秘书东东包,东北大学的高才生;这个是档案员小凤,黑金山党校的毕业生。我很客气地弯腰,虽然单位不大,这两人以前也见过,也知道,但相互之间并无交往。东东包是个男的,年龄和我差不多,也就二十五六吧,高而瘦,握手表示欢迎。
  • 嫡女归来之绝代风华

    嫡女归来之绝代风华

    新书《嫡女归来之两世为后》已发布,欢迎入坑。将军府双生姐妹,容貌相差巨大,一个被誉为仙子,一个被贬为妖女,一个是未来尊贵的太子妃,一个是默默无闻的丑八怪。拜师学艺五年,一身本领更胜嫡姐,归来,便是大放光彩之时。
  • 置酒行

    置酒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气冲天

    药气冲天

    新书《我能射破苍穹》同步更新中,欢迎品读。在学校门口的小书摊花五块钱买了本线装古医书,从此成为医人医鬼的小医仙。只要有足够的药气,什么疑难杂症都能药到病除。只要有足够的药气,什么对手都能碾压成渣。
  • 随身带着王者峡谷

    随身带着王者峡谷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黑暗纪元300年,朱俞带着拥有召唤技能的王者峡谷魂穿镇城朱家第三子。本以为从此可以尽情享受富贵子弟的奢侈生活,却不想厚重的防御墙外早已变为人间地狱,异兽肆虐,强者为尊。而看似威风八面的镇城朱家实际上已是风雨飘摇。朱俞望着防御墙外无边无际的幽暗森林,冷冷一笑:“十万异兽,够打野升级吗?”
  • 雪球专刊第022期:老股民说3

    雪球专刊第022期:老股民说3

    最近,在博客中公布了新换的手机号,收到不少读者的短信,其中有些表达了希望成为股市职业投资人的愿望:希望过自由自在,没有压力,财务自由的日子。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这里不得不说句不中听的忠言:虽然中国股市的牛市就在眼前(也有可能从2014年的1849点就开始了,如同2005年6月的998点,是长期底部,但直到2006年牛市才得以确认一样),但希望读者不要轻易做股市赚钱的美梦,也不要轻易走股市职业投资人这条邪路。
  • 真灵榜

    真灵榜

    真灵榜,蕴含十大上古真灵烙印…… 魔气侵蚀世界后,十大真灵消声灭迹。 真灵仙人族后裔清衣,手持真灵榜寻找十大真灵,可真灵榜带给他的,却是一场场生死考验。 因为他,已是魔气之身……(类似塞尔达传说一样的开地图故事,只是换车了玄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