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200000006

第6章 虞书(4)

【注释】

[1]曰若:发语辞。《尧典》作“粤若”,《周书》作“越若”,意义相同。文命:大禹的名字。[2]敷:治理。[3]乂(yì):治理。[4]黎民:众民。敏:勉,勉力。[5]俞:对。[6]益:伯益,舜的大臣。[7]都:叹词。[8]广运:广远。[9]乃:如此,这里四个“乃”字都是此义。[10]奄:同,尽。[11]惠迪:惠,顺。迪:道。[12]虞:误,失误。[13]志:念虑。熙:广。[14]咈(fú):违背。[15]於:叹词。[16]和:当读为宣,宣扬。[17]九功:九事。水、火、金、木、土、谷,叫六府;正德、利用、厚生,叫三事。六府和三事合称九功。[18]九叙:指六府三事之功都有次序。[19]董:督。[20]地平天成:大地上的水患治理好了,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

【译文】

皋陶、伯益、后稷辅助大禹治水成功,虞舜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命史官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考察古代传说,大禹名叫文命,他对四海进行治理之后,又敬慎地辅助帝舜。他说:“君主能够知道做君主的艰难,臣下能够知道做臣下的不容易,政事就能治理,众民就能勉力于德行了。”舜帝说:“对!真像这样,善言无所隐匿,朝廷之外没有被遗忘的贤人,万国之民就都安宁了。政事同众人研究,舍弃私见以依从众人,不虐待无辜的人,不放弃困苦贫穷的人,只有尧帝能够这样。”伯益说:“啊!尧德广远,这样圣明,这样神妙,这样英武,这样华美;于是上天顾念,使他尽有四海之内,而做天下的君主。”禹说:“顺从善就吉,顺从恶就凶,就像影和响顺从形体和声音一样。”伯益说:“啊!要戒慎呀!警戒不要失误,不要放弃法度,不要优游于逸豫,不要放恣于安乐。任用贤人不要怀疑,罢去邪人不要犹豫。可疑之谋不要实行,各种思虑应当广阔。不要违背治道来取得百姓的称赞,不要违背百姓意愿来顺从自己的私心。对这些不要懈怠,不要疏忽,四方各民族的首领就会来朝见天子了。”禹说:“啊!您真是深谋远虑呀!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政治在于养民。水、火、金、木、土、谷六种生活资料应当治理,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大事应当宣扬,这九件事应当理顺,九件事理顺了应当歌颂。要用休庆规劝臣民,用威罚监督臣民,用九歌勉励臣民,使政事不会败坏。”舜帝说:“对!水土平治,万物成长,六府和三事办好了,是万世永利的事业,这是您的功勋。”

【原文】

帝曰:“格,汝禹[1]!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2],耄期倦于勤[3]。汝惟不怠,总朕师!”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4],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5],惟帝念功。”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6]。汝作士[7],明于五刑[8],以弼五教[9],期于予治[10]。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11]。时乃功,懋哉[12]。”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13];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注释】

[1]格:来。[2]朕:我。宅:居。[3]耄(mào)期:老耄。[4]皋陶:舜的大臣。迈:通励,勤勉。种:树立。[5]念兹在兹……四句:兹:此。释:通“怿”,喜悦。名言:称述。出:推行。每句前一个兹字,指德;后一个兹字,指皋陶。[6]干予正:干:犯。正:通政。[7]士:古代主管刑狱的官。[8]五刑:墨、劓(yì)、剕(fèi)、宫、大辟五种刑罚。[9]五教: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0]期:当,合。[11]中:平,公平。[12]懋(mào):美好。[13]刑故:故,故意犯罪。刑故:处罚故意犯罪。

【译文】

舜帝说:“您来呀,禹!我居帝位三十三年了,年岁老耄,被勤劳的事务所苦。您当努力不怠,总领我的民众。”禹说:“我的德不能胜任,人民不会依归。皋陶勤勉树立德政,德惠能下施于民,众民怀念他。帝当思念他呀!念德的在于皋陶,悦德的在于皋陶,宣扬德的在于皋陶,诚心推行德的也在于皋陶。帝要深念他的功绩呀!”舜帝说:“皋陶!这些臣民没有人敢犯我的政事,因为您作士官,能明五刑以辅助五常之教,合于我们理想的政治。有节制地使用刑罚,最终达到无刑而治的地步,人民都能合于正道。这是您的功劳,做得真好呀!”皋陶说:“帝德没有失误。用简约治民,用宽缓御众;刑罚不及于子孙,奖赏扩大到后代;宽宥过失不论罪多大,处罚故意犯罪不问罪多小;罪可疑时就从轻,功可疑时就从重;与其杀掉无罪的人,宁肯自己承担不按法度行事的责任。帝爱民的美意,合于民心,因此人民就不触犯法度。”

【原文】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帝曰:“来,禹!降水儆予[1],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2],惟汝贤。汝惟不矜[3],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4],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5],汝终陟元后[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7]。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8]。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9],朕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10],惟吉之从。”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11],昆命于元龟[12]。朕志先定,询谋佥同[13],鬼神其依,龟筮协从[14],卜不习吉[15]。”禹拜稽首,固辞[16]。帝曰:“毋!惟汝谐。”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17],率百官若帝之初。

【注释】

[1]降水:洪水,大水。[2]满假:满:盈满。假:大。[3]矜:自以为贤。[4]伐:自夸有功。[5]历数:指帝王相继的次序。[6]陟(zhì)元后:陟:升。元:大。后:君。元后:大君,指天子。[7]人心四句:危:险。微:精微。精:精研。一:专一。[8]询:问。庸:用。[9]出好兴戎:赏善伐恶。好谓赏善,戎谓伐恶。[10]枚卜:历卜,逐个地卜。[11]蔽:断,断定。蔽志:断定其志。[12]昆:后。[13]佥:都。[14]龟筮:古代占卜用物。龟:问龟,指卜。筮:筮草,即卜筮。[15]习吉:重复出现吉兆。卜筮之法,前卜已吉,不待重复出现吉兆。[16]辞:再辞。[17]神宗:宗,宗庙。

【译文】

舜帝说:“使我依从人民的意愿来治理,四方人民群起响应是您的美德。”舜帝说:“来,禹!洪水警戒我们的时候,实现政教的信诺,完成治水的工作,只有你贤;能勤劳于国,能节俭于家,不自满自大,只有你贤。你不自以为贤,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夸功,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我赞美你的德行,嘉许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升为大君。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又要诚实,保持着中道。无根据的话不要听,独断的谋划不要用。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畏的不是人民吗?众人除非大君,他们拥护什么?君主除非众人,没有跟他守国的人。要恭敬啊!慎重对待你的大位,敬行人民期望的事。如果四海人民困苦贫穷,天的福民就将永远终止了。虽然口能说好说坏,但是我的话不再改变了。”禹说:“请逐个卜问有功的大臣,然后听从吉卜吧!”舜帝说:“禹!官占的办法,先定志向,而后告于大龟。我的志向先已定了,询问商量的意见都相同,鬼神依顺,龟筮也协合依从,况且卜筮的办法不须重复出现吉兆。”禹跪拜叩首,再辞。舜帝说:“不要这样!只有你合适啊!”正月初一早晨,禹在尧庙接受舜帝的任命,像舜帝受命之时那样统率着百官。

【原文】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1],汝徂征[2]。”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3],咸听朕命。蠢兹有苗[4],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5]:“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6],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7],于父母,负罪引慝[8]。祗载见瞽瞍[9],夔夔斋栗[10],瞽亦允若[11]。至诚感神,矧兹有苗[12]。”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13]。帝乃诞敷文德[14],舞干羽于两阶[15],七旬有苗格[16]。

【注释】

[1]咨:嗟,叹词。有苗弗率:有苗,苗民。率:依从。[2]徂征:徂:往。徂征:前往征伐。[3]济济:众多的样子。[4]蠢:动。[5]赞:见。[6]历山:河东县,约在今山西永济。[7]旻天:秋天,这里泛指上天。[8]慝(tè):咎恶。[9]瞽瞍(gǔsǒu):舜的父亲。[10]夔夔(kuí)斋栗:夔夔:恐惧的样子。斋:庄敬。栗:战栗。[11]允若:信顺,信任顺从他。[12]矧(shěn):何况。[13]班师:还师。[14]诞敷:诞:大。敷:布,指施行。[15]干羽:干:盾。羽:翳(yì)。都是舞蹈工具。[16]格:来。

【译文】

舜帝说:“嗟,禹!这些苗民不依教命,你前去征讨他们!”禹于是会合诸侯,告诫众人说:“众位军士,都听从我的命令!蠢动的苗民,昏迷不敬。侮慢常法,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常德。贤人在野,小人在位。人民抛弃他们不予保护,上天也降罪于他们。所以我率领你们众士,奉行帝舜的命令,讨伐犯罪的苗民,你们应当同心协力,就能有功。”经过三十天,苗民还是不服。伯益会见了禹,说:“施德可以感动上天,远人没有不来的。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舜帝先前到历山去耕田的时候,天天向上天号泣,向父母号泣,自己负罪引咎。恭敬地奉行人子之事,去见瞽瞍,诚惶诚恐又庄敬。瞽瞍也信任顺从了他。至诚感通了神明,何况这些苗民呢?”禹拜谢伯益的嘉言,说:“对!”还师回去后,舜帝于是大施文教,又在大殿两阶之间举行干羽之舞。经过七十天,苗民便不讨自来了。

【评析】

《大禹谟》叙述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舜、禹、皋陶、伯益开会交流政治见解,近似于今人常说的理论务虚会。其时,禹已处于摄政地位,但舜仍位居天子之尊,皋陶则是大法官。

他们三人的讨论由禹开始,以舜对禹的赞赏而告终。禹发言三次,其政见可以概括为:在政治伦理方面,无论君臣,都要尽职尽责;在政治原则方面,要顺道而行,祛恶扬善;在政治事务方面,要做好各种事务。前两点务虚,后一点务实,虚实结合,建构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施政纲领。这个纲领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汇入到有史以来的中国政治信条中了,譬如恪尽职守、正身以德、厚生养民,等等。相对于禹的正面立论,伯益的两次发言各有特色:第一次发言主要在于颂扬尧的美德,为舜和禹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政治榜样;第二次发言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为政之禁忌”。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伯益的父亲是皋陶,所以他在舜、禹主导的政治体系中享有比较特殊的话语权。这也许是他可以在舜、禹面前放言高论的原因。这个原因,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舜与禹之间的对话,他可以参与并自由发言。至于舜的两次发言,都是对禹的认同,体现了长者的宽容与鼓励,至于他的个人观点,则不甚突出,主要是野无遗贤、舍己从众、救济贫苦,等等。

《大禹谟》叙述的第二件事,是讨论舜、禹之间的帝位禅让问题,参与讨论的也是三人,除了舜、禹之外,还有伯益的父亲皋陶。这次会议,不再“务虚”,而是一场实质性的政治决断,再现了舜、禹之间的禅让过程。此情此景,仿佛尧、舜之间禅让过程的再现。

《大禹谟》记载的第三件事,是舜让禹去征讨苗民,理由是苗民不大驯服。禹带领各路诸侯,经过30天的征伐,苗民还是不服。苗民的理由是:尚未晓之以理,便胁之以兵,这属于以力服人,当然不服。正在僵持之际,皋陶的儿子伯益出面劝说禹:“施德可以感动上天,无论多么偏远的人都会受到感召。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天之常道。遥想舜帝当年,面对父之恶,他常常向上天号泣,向父亲号泣,克己自责,不责于人。他总是恭敬地对待父亲,终于感化了父亲。只要怀着一颗至诚之心,神明都可以感动,何况这些苗民呢?”禹认为伯益说得对,于是班师还朝。撤兵之后,舜大兴文德之教,并编出象征文德的舞蹈。果然,过了70天后,苗民主动前来朝拜。

同类推荐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针对文化研究、教育和建构中存在的生活世界总体和工作世界本质意义的缺失问题,用文化哲学方法探究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结构,阐明开漳圣王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土楼文化、红色文化、闽南—台湾文化和诗文化等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志形态,尝试性开创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
  •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因托名为上古黄帝所作,故名《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巨著,从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81篇,共约18万字。其思想内核大致可归纳为10个方面,即阴阳五行说、藏象说、精气神说、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病证学、诊法学、治则学、养生学及运气学。本书着意遴选出文意相对浅显且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译。另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我们结合现今社会的常见疾病,从精血、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法、养生学、运气学等诸多方面精选相关篇目,以期给读者以切实有用的指导。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乱世江湖篇

    乱世江湖篇

    接下来,将跟随笔者的脚步,进入武侠的世界。 你,准备好了吗?书友群:658226785
  • 那年岁月匆匆过

    那年岁月匆匆过

    113,一个令九四班羡慕的一个宿舍,里面住了十个风格各异的女孩。有争吵,有猜忌,有矛盾,但更多的是欢乐还有彼此的陪伴。原本毫无关系的她们,因各种机缘巧合,聚在了一起,在初中度过了紧张而又刺激的最后一年……
  • 九州天劫

    九州天劫

    一个小城的少爷,在一次遇袭受伤之后,意外得知自己家族竟然背负万载巨大秘密,一时间千斤重担砸在肩头,他该何去何从?然而,当真相爆出,他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0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0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0中篇小说卷》选取了1990年优秀中篇小说八篇,包括池莉、贾平凹等作家作品,代表了当年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极高水平。图书主编为中国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并附有专业的评论。
  • 末世重生之活着

    末世重生之活着

    重生而来是重走旧路,还是踏上新的征途。她救下昔日闺蜜却冷眼看着相依为命的母亲命丧车下。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才有希望。强者有强者的尊严,弱者有弱者的手段。既然你不想活,那么我就会连你那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事诉讼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事诉讼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事诉讼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Fish (Sheila Lukins Short eCookbooks)

    Fish (Sheila Lukins Short eCookbooks)

    For over twenty years, PARADE food editor, writer, and chef Sheila Lukins has inspired would-be chefs across the country with her accessible and easy-to-prepare Simply Delicious recipes. This e-cook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Sheila's favorite chicken recipes from her time at PARADE, written with the busy home cook in mind.In addition to dozens of creative and succulent chicken recipes, this book provides an easy tutorial on how to roast the perfect chicken and carve poultry at the table. Readers get plenty of delicious and fun ideas for jazzing up a weeknight chicken dinner or creating the perfect special-occasion meal—that are sure to delight the entire family.
  • 豪门暖婚:总裁的契约娇妻

    豪门暖婚:总裁的契约娇妻

    高档KTV的豪华包间内,浓郁酒精味道弥散在整个房间的空气中,带着些许奢靡。真皮的长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