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2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献汇编类史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等子篇目。其中,《虞书》是传说时代五帝之一虞舜在位时的政治文献汇编,《夏书》是传说中夏代的政治文献汇编,《商书》和《周书》则为商代和周代的政治文献汇编。以此类推,《周书》的著作年代大致可以确定为周代,《虞书》《夏书》《商书》的著作年代,或为西周史官、或为春秋史官、或为战国史官对五帝时期以及夏商时期政治事件的追述。

关于《尚书》的书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尚”与“上”互为通假,那么所谓“尚书”,即是指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第二种说法是,“尚”即“崇尚”之意,那么所谓“尚书”,即指是可为后人崇尚的典籍;第三种说法是,“尚”即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或展平,那么所谓“尚书”,即是解密的王家文档或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结合该书内容来看,以上三种说法均可成立。

据有关资料显示,流传于世的《尚书》,前后共有三个版本。其一为秦朝博士伏生版,称《今文尚书》;其二为孔子的后人西汉孔安国版,称《古文尚书》;其三为东晋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内史(相当于今省财政厅长)梅赜(zé)版,称《伪古文尚书》。一般认为,秦朝博士伏生版《今文尚书》中的《周书》,从《牧誓》到《吕刑》,该十六篇为西周的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官对西周史料的追述,《虞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史官编写的古史资料。而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梅赜伪造的,但也存在争议,在此不赘述。

关于《尚书》的成书、面世、聚散和真伪,有着极其曲折而传奇的故事。相传,最早的《尚书》版本,系春秋末期孔子汇集古代文献编订而成的。孔子晚年因有感于礼崩乐坏,世事浇漓,人心不古,于是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以期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他将上古时期从尧、舜、禹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遴选后,挑出其中100篇编辑成《书》,并用它作为自己私学的教材,教育学生。

据称,孔子编订该书的要旨有二:第一,使帝王明白仁君治民的道理。春秋之世,圣王遁迹,暴君迭出,人民群众苦于虐政,备受煎熬。为拯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孔子作《书》经,希望人君发扬尧、舜、禹、汤、文、武的光荣传统,对百姓仁慈一些;第二,让臣子明白贤臣辅佐君王的道理。自周室东迁之后,各地方政权中人臣事君心不在焉,乱臣贼子迭出,弑君犯上的事屡见不鲜。为拯救危世,感化当世人臣,孔子作《书》经,记述上古贤臣辅佐君王的事迹,作为臣子学习的榜样。

就这样,该书自春秋一直流传到战国,一向平安无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令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焚毁。这次焚书事件给《诗》《书》的流传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西汉立国之后,鼓吹“以儒术治天下”,于是大张旗鼓地收集民间遗漏的《诗》《书》残本,可是收效甚微。事有凑巧,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南)有个叫伏胜的老头,本系孔门弟子轌(xuě)子贱先生的后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朝廷设博士70人“以备顾问”,伏胜即为其中之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颁布焚书令,伏胜已经退休在家了,大约是出于对上古典籍的尊崇,他便冒着生命危险,暗地将《书》经藏在自家墙壁的夹层内。

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伏胜听说朝廷正大张旗鼓在民间寻找遗漏的《诗》《书》,于是打夹壁搜出藏书,一看只剩《书》经29篇了。这时的伏胜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于是朝廷便派后起之秀、年轻学者晁错前往济南郡让伏胜一对一口头传授。完事后,晁错便带着笔记和原典返回首都洛阳,随后将它们整理一番,朝廷准予公布于众。因为晁错的笔记是用当时的大白话写的,所以这个版本的《书》以及其注疏就被后人称作《今文尚书》。

到了西汉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这一年远在山东曲阜的鲁恭王刘余想扩建自己的府邸,因为鲁王的府邸就紧挨着孔府,于是他就和孔府的现主人——孔子的嫡系后代孔安国商量,让他腾出点儿地方。结果一拆不打紧,据称发现了一部《书》经,系用先秦六国文字书写,想必是孔子当年造房子时将《书》藏在里面以备不测的。

朝廷得知这个事后,就命孔安国对该书进行翻译、校对、整理,定名为《古文尚书》。该版本除包括《今文尚书》的29篇以外,其中还多出了16篇。就在孔安国先生将这个《古文尚书》编订完毕,恭恭敬敬地献给朝廷的时候,遇到了两汉后宫里常见的大事件——巫蛊事件,不知怎么地,把孔安国给牵连上了。结果,他老先生以及这本皇皇巨著,都被晾在一边了。这个《古文尚书》始终没能转正,只在民间下里巴人之中流传。

到了西晋时期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开幕。战乱中,甭管是《今文尚书》也好,《古文尚书》也罢,统统散失了,均不知去向。时间一晃又是两百年。到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不知从哪里弄来一部据说比《古文尚书》还要古老的《古文尚书》,献给了朝廷。梅赜先生版的《古文尚书》不仅包括伏胜先生版的《今文尚书》29篇,而且比孔安国先生版的《古文尚书》多出14篇,共58篇。就这样,梅版《古文尚书》就非常吊诡地流传于世,一晃就是一千多年。据称,人们现在看到的《尚书》版本,就是后世学者根据梅先生的版本,再参照其他文献编订而成的。

当然,东晋以后,后世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版的《尚书》产生过疑问,但是没有一言九鼎的证据,也扳不倒人家。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坚信,东晋以来的《古文尚书》大体保留了汉代两版《尚书》的脉络。理由是,梅赜版的《古文尚书》,可能是他根据秦汉以后其他典籍中所传的零星断简增补而成的。

自西汉以来,《尚书》一直被历代帝王将相视为经时济世的哲学经典,它既是帝王们的枕边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的必修课。就文学而言,《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已经萌芽。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还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上古时代的政论性散文典籍存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书都没有传承下来,因此人们但凡谈到先秦散文,《尚书》即为不二之源头。

总观《尚书》诸篇文章,其结构已经较为完整,谋篇布局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便可以看作是对《尚书》散文技巧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奏章,都明显地受《尚书》文风、文字的影响。例如,南朝梁时学者刘勰先生在其大作《文心雕龙》中,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这便是该书的魅力所在。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据称该批竹简曾经长期流散于境外,后为清华校友于境外购得回捐母校。随后,经过两年多的保护性清理和研究,最终确定该批竹简共为2388枚,其中发现了失传2000多年的战国版《尚书》。

据有关专家介绍,该版“尚书”已整理出六十余篇文献,其中《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9篇,不为传世版《尚书》所载。例如,《保训》讲述了周文王临终前对武王的遗训,其中提到尧、舜和商朝先祖上甲微的传说,这篇文献从秦始皇焚书以后,便告于湮没,其中包含的圣道思想,很有孔子《尚书》的意旨。另外,专家将竹简版《咸有一德》篇与传世《尚书》之《咸有一德》篇进行比对后发现,二者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就说明,传世《尚书》之《咸有一德》篇系梅赜伪造。

相同的例子还见于《说命》篇。传世版《尚书》之《说命》篇由三篇组成,记载了武丁与大臣傅说的相关事迹。竹简版《尚书》也有《说命》篇,题为《傅说之命》,也由三篇组成。其中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的引文完全一致,证明是先秦时期《说命》篇的原貌。这就说明,传世《尚书》之《说命》篇系梅赜伪造。

最后,总而结之,传世《尚书》究竟有多少成分为真,尚需时间给予淘洗,方才能够定论。无论传世《尚书》部分可信,或全无可信,不可否认的是其对后世的影响已经是根深蒂固。假令日后竹简《尚书》全盘推倒传世《尚书》而重新来过,无论其影响力如何,它们共同的信仰源头其实还在周代、商代,甚或是夏代、上古,这正是我们编译该书的最直接原因。限于笔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许多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同类推荐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孟子(全集)

    孟子(全集)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史例解读的体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领悟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热门推荐
  •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这部打着“青春”烙印的长篇小说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在这出现代童话剧里,漂亮的名模爱上了英俊的房地产大亨,但真正的女主角却是一个摆小摊的清纯姑娘,她最爱亲手制作各式各样美丽的洋娃娃。这些洋娃娃就像小木偶匹诺曹那样,一经夏娃制作完工,便立刻有了生命。生活中充满了纠缠不清的情感,生活里也处处充满着诱惑,但是纯真的爱情还是穿透阴谋的雾瘴,放射出钻石般不可抵御的光芒。一切的一切都在作者亲手营造的这个童话与现实并存的王国里进行。
  • 重生娇妻:小媳妇,有点甜

    重生娇妻:小媳妇,有点甜

    叶青被陷害然后被活生生的打死了,却不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既然重生了,当然要活的像样,虐渣男撕绿茶,拳打极品脚踢渣渣,统统都不手软!绝望不再枉费这一生!那些欠了她的,都准备颤抖吧!只是,这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男人是怎么回事?叶青被某男来了个结结实实的壁咚,她脑袋懵了,怎么觉得好像怪怪的?某男威严的命令:“跟你妈说,今晚要去同学家补课……”呃,叶青一怔,看着某男那双眼睛,突然反应过来,糟糕,这大叔黑化了!
  • 唯一

    唯一

    突如其来的邂逅,她与他初识在海边,他竟然趁她不注意偷拍,她必须要惩罚他,楚月霸道的将安烨手机里的照片删掉以示警戒……万万没有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他竟然是她与闺蜜要去实习的集团总裁,什么破总裁嘛,不过是一个没有礼貌的花心大萝卜罢了……接下来更可气的是,她和闺蜜同时爱上了这个花心大萝卜,既便明白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她会因他小小感冒心疼担忧、因他与前女友过度亲昵醋意大发、因他忽然的冷落肝肠寸断、直到她有性命危险,他竟奋不顾身的上前来保护她而受伤,她就彻底的陷进去了……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长辈的感情恩怨纠缠、以及他前女友的妒忌,楚月与安烨的感情之路又将何去何从?
  • Boss的枕上星妻

    Boss的枕上星妻

    怎么办?一觉醒来,竟然重生到了自己疯狂吐槽的玛丽苏总裁文里,还是那个容貌惊艳,智商不在线的白痴女配!可以,这很套路,但她坚决不做那个必死炮灰!于是靳海若决定主动撩上反派大boss,为自己拉取同盟。酒店内,她巧笑倩兮:“我们合作,我可以帮你扳倒你的死敌!”下一秒,男人欺身而上:“想合作?可以!先试试我们合不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恒之舰

    永恒之舰

    联邦舰长刘辰星,再一次意外而神秘的事故中,被敌国做成了大脑,进而又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机器人,进入到敌人的国度,这里一种全新的机械种族开始崛起,古代先民的科技和历史、混乱星系中的争夺斗争,联邦和共和国的敌对局面,纷繁的局势下,刘辰星如何造就自己呢。
  • 商女未嫁

    商女未嫁

    平地一声雷把魏雨欣直接炸回了古代。一个未成年少女带着两个拖油瓶弟弟的狗血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凭借一手业余的厨艺和高中那点小白的数理化知识,她从一个乡下姑娘成功晋级成为富可敌国的富婆。没事给皇上做做西餐,在古代开个酒吧丰富下夜生活,顺便调戏调戏当朝宰相。皇上要抢亲?好吧好吧,那我有炸个狗洞逃跑咯。
  • 抵达昨日之河

    抵达昨日之河

    这是一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融入乡村最终失败的故事。教师之子、城镇知青刘彤在文革中受挫折,作单个知青插队下放,像一片叶子飘到南方小乡村窑岭。窑岭正掀批斗高潮,窑岭人挖坟,与祖先决裂,不要自己的历史,也讳言自家的历史。刘彤内心渴望革命却行动消极,受到大队冷落,落入窑岭生活的底层。他既是窑岭的旁观人,又是窑岭的新居民,接触窑岭各式各样的人,他慢慢知道了窑岭的历史,建立了对它的记忆,也由此融入窑岭。
  • 星际修仙时代

    星际修仙时代

    这是一个科技与修真共同发展的时代。在这么绚烂的世界里,苏醒的灵魂开始迎刃而上上——(备注:本文无男主,无CP)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宸宫·湘夫人(中国好小说)

    宸宫·湘夫人(中国好小说)

    本文是著名作家沐非《宸宫》的番外,讲述了浓妆诡谲的杀人高手,在与世隔绝的湖心小岛屡屡杀人,留下的只有一拈竹木灰。她的样貌,与当年破虏军中的高手“湘夫人”如出一辙。而破虏军,却早在多年前就被皇帝以谋反的罪名铲除,这位湘夫人,和破虏军又有什么关系?死去的一位位高官,又隐藏着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