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100000010

第10章 闵公(2)

【评析】

卫懿公把鹤看作自己的宠物,更是让它享受和卿大夫一样的待遇,这种做法简直是荒唐透顶。他把精力放在养鹤而不是礼贤下士上,这也就难怪国难临头的时候,甲士为什么不肯为他卖命了。甲士拒绝卫懿公的话语合情合理,卫懿公对此也只能是“望士兴叹”。他感到危险就在身边了,于是在出战之前就宫廷之事做了一些安排,让石祁子、宁庄子负责处理此间的一切事物。玦通常是随身佩戴之物,他把玦交给石祁子,表示对他完全信任。矢指箭,用于作战的武器。卫懿公把矢交给宁庄子,是赋予他兵权,是希望他担当起保卫国家的使命。

接下来,他又把绣衣送给夫人,让他听命于两位留守大臣。这也可以说是安排后事,因为他已预感到后果会非常糟糕。他把自己的绣衣送给夫人,带有诀别之意,是希望对方在看到衣物的时候还能想到自己。

这篇文章对于卫懿公临战前的具体举措作了详细明确的记载,为他后来身亡埋下了伏笔。卫懿公在战场上败得一塌糊涂,而且还由于不收藏自己的旗帜,被敌方识别出身份,惨遭杀戮。卫懿公之所以不愿意把车上的旗帜收藏起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宁肯死在战场上。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氏 (闵公二年)

【题解】

晋献公在当时最宠幸骊姬了,所以想废掉以前所立的太子申生,而立骊姬所生的奚奇为国君的继承人,于是他就命令太子申生率领军队去攻打皋落氏。这是晋献公设置的一个圈套,他想使申生处于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境地。接着就引出了晋国几位大臣的谈话,通过谈话内容,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原文】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里克谏曰:“大子奉冢祀[1],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帅师,专行谋[2],誓车旅[3],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大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4]。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帅师不威,将焉用之。且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舍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不对而退。

【注释】

[1]冢祀:宗庙的祭祀。[2]专行谋:独自决断行动和谋略。[3]誓车旅:号令三军。[4]制命:掌握指挥权。

【译文】

晋献公准备派遣太子申生进攻东山的皋落氏。里克进谏道:“太子,是奉事宗庙祭祀、社稷大祭和早晚照看国君饮食的人,所以叫作冢子。国君外出的时候就守护国家,假如有别人守护就跟随国君一道外出。跟随在外叫作抚军,守护在内叫作监国,这是古代的制度。说到带兵一事,是对各种策略作出决断,对军队发号施令,这是国君和正卿所应该策划的,不是太子的职责。率领大军在于控制命令,假如是太子统兵的话,若遇事都要请示就会失去威严,专横独断而不请示就是不孝,所以国君的大儿子不能带领军队。国君失去了任命职官的准则,太子统率军队也没有威严,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呢?而且下臣听说皋落氏准备出兵迎战,君王还是别让太子去为好。”晋献公说:“我有好几个儿子,太子选谁还没有定下来呢!”里克没有回答,退了下去。

【原文】

见大子,大子曰:“吾其废乎?”对曰:“告之以临民[1],教之以军旅[2],不共是惧[3],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无惧弗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注释】

[1]告之以临民:指命令太子居曲沃,是以治理百姓之道训太子。[2]教之以军旅:是说让太子将下军,是以统兵之事教太子。[3]不共:即临事不谨慎恭敬。共通恭。

【译文】

里克去拜见太子。太子对他说道:“我可能要被废了吧!”里克回答说:“命令您在曲沃治理百姓,教导您熟悉军事,所以您担心的应该是不能完成任务,为什么会担心废立呢?而且做儿子担心的应该是能不能尽孝,不应该害怕不能立为嗣君。修养自己而不要去责备别人,这样的话就可以免于祸难。”

【原文】

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1],佩之金玦[2]。狐突御戎,先友为右,梁余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3]。光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4],兵要远灾[5],亲以无灾,又何患焉!”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6];佩,衷之旗也[7]。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期衷则佩之度。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8];衣之尨服[9],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虽欲勉之,狄可尽乎?”梁余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矣。不获而尨[10],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11]。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不如违之[12]。”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

【注释】

[1]偏衣:衣服左右颜色不一样。[2]金玦:即青铜玦。玦似环形而有缺口,多以玉为之。[3]尉:军尉,军中执法官。[4]偏躬:分自己一半衣服。慝(tè):恶意。[5]兵要远灾:威权在己,可以远离祸患。[6]章:标志。[7]衷:内心。旗:表现。[8]閟其事:指不敬其事,使之不通达。閟,闭塞。[9]尨(máng)服:杂色服。[10]不获而尨:没得到按规定的衣服而得到杂色衣服。[11]阻之:对之有疑。[12]违:去,别离。

【译文】

太子申生带领军队,晋献公让他穿左右两色的衣服,佩戴有缺口的青铜环形佩器。狐突驾御战车,先友作为车右。梁余子养为罕夷驾御战车,先丹木作为车右。羊舌大夫作为军尉。先友说:“穿着国君衣服的一半,掌握着军事的机要,成败全在这一回了,您要自己勉励啊!分出一半衣服没有恶意,兵权在手可以远离灾祸,与国君亲近就能远离灾祸,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狐突叹息说:“时令,是事情的象征;衣服,是身份的标识;佩饰,是心志的旗帜。所以,如果看重这件事,就应该在春、夏季发布命令;赐予衣服,就不要用杂色;使人衷心为自己所用,就要让他佩戴合于礼度的装饰品。如今在年终发布命令,那是要让事情不能顺利进行;赐给他穿杂色衣服,那是要疏远他;让他佩戴有缺口的青铜环佩器,那是表示内心对他的决绝。现在是用衣服疏远他,用时令使他不能顺利进行;杂色,意味着凉薄;冬天,意味着肃杀;金,意味着寒冷;玦,意味着决绝,这怎么可以依靠呢?虽然要勉力而为,狄人难道可以消灭得一人不剩吗?”梁余子养说:“领兵的人,在太庙里接受命令,在祭祀土神的地方接受祭肉,还应该有一定的服饰。现在得不到规定的服饰而得到杂色衣服,这个命令不怀好意可想而知。死了以后还要落个不孝的罪名,不如逃走吧!”罕夷说:“杂色的奇装异服不合规定,青铜环形佩器表示不再回来。这样,即使回来又有什么用?国君已经有别的心思了。”先丹木说:“这样的衣服,狂人也不会去穿的。国君说:‘将敌人消灭光了再回来’,敌人难道可以消灭得一干二净吗?即使把敌人消灭干净了,还有内部谗言,不如离开这里。”狐突要走,羊舌大夫说:“不行。违背命令是不孝,抛弃责任是不忠。虽然已经感到了国君的冷酷,不孝不忠这样的邪恶是不可取的。您还是为此而死吧!”

【原文】

大子将战,狐突谏曰:“不可,昔辛伯谂周桓公云[1]:‘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适,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2],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

【注释】

[1]谂(shěn):郑重地进谏。[2]孝而安民:奉身为孝,不战为安民。

【译文】

太子准备发动战争,狐突劝谏道:“不可以。从前辛伯劝阻周桓公说:‘妾媵并同于王后,宠臣相等于正卿,庶子和嫡子同等,大城和国都相同,这就是祸乱的根本。’周桓公不听,所以后来才遭到祸难。目前祸乱的根本已经形成,您还能肯定会立您为太子吗?您仔细地考虑一下吧!与其危害自身而加快罪过的到来,不如尽孝道而安定百姓!”

【评析】

对于晋献公让申生攻打皋落氏,第一个觉察到欠妥的人是里克,于是他就去面谏晋献公。虽然他想维护太子申生的地位,但却对晋献公废长立幼的想法并没有提出不同的建议,这反映出他性格软弱的一面。尽管他明知申生面前是晋献公设置的一个圈套,可他却说“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明显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通过他与晋献公、申生的对话,可以看出他的善变与狡诈。

与太子一起出征的几位大臣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按照晋献公的指令行事,这一派的代表是先友和羊舍大夫。羊舍大夫秉持的是尽忠尽孝的观念,就算是以死相就,也无怨无悔。他的这一想法和太子申生心里所想的基本上一致。另一派则以狐突为代表,这一派主张申生拒绝接受进献公的命令,站在这一派的还有先丹木和梁余子养。

十二月作为一年之中的结尾,古人由这个季节联想到的是一些不吉利的事情,如死亡丧葬、闭塞不通等。兵器大多都是金属制成,由金玦联想到的是刑杀寒凉,左右异色的衣服,则是疏离常规之象,预示着灾难以及不幸的降临。狐突根据以上联想推断出晋献公要对申生使坏。先友通过运用象征性的思维对申生的服饰也加以了解说,但却非常勉强,给人一种生拉硬凑的感觉,更何况与当时的实际也有出入,所以无法令人信服。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识事之见

    识事之见

    本书是作者姜忠彦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对生活的体验而写成的一本识事之见。世界的根本问题,永恒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是问题的发起者,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这一切都源自人们的思想,源自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认识是行动之始,行动是认识的延伸或表现。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认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行动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全书围绕着认识决定行动这个主题来探寻现实生活中的识本求正,行是止非之道。
  • 召树屯: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召树屯: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召树屯》是一部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它源于傣族佛教典籍《贝叶经·召树屯》,是一部佛教世俗典籍故事。王子召树屯与天上的仙女喃婼娜相爱,喃婼娜为他留在了人间。父亲为了寻回女儿,发动了对召树屯部落的战争,召树屯率军出战,喃婼娜在家中受到奸人污蔑,险些丧命,无奈飞回天上。召树屯得胜归来,得知妻子离开,踏上了寻妻的道路,历尽千辛万苦,他来到天上,寻回爱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热门推荐
  • 阿尔巴尼亚一家

    阿尔巴尼亚一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得配本草

    得配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蛛之缚

    蛛之缚

    古道熙熙童子笑定水城,青州百年古城,衔接大世同东海诸岛商行的海港关卡,与龟泀、绿金并称为青州三大城。这一日定水城三里外的黄土古道上,缓缓行来几人,最前面的是一个长发遮脸的青袍男子,背着一个弯曲的长布包。他每走一步,长布包就随之颠簸一次,青袍男子倏然停下脚步,冷冽的眼神望向雾霭中犹如庞然大物的定水城,轻轻长吁一口气。“终于到了。”
  • 愚谷集

    愚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阳诀

    阴阳诀

    爷爷传给孟凡一套叫做阴阳诀的古书。孟凡把此书卖给了一个神秘的美女朱琳琳。没想到自此之后,怪事频发,不仅好友韩胖莫名失踪,自己也收到了一些诡异莫名的照片。为了搞清楚怪事的缘由,孟凡与好友潘潇进入了阴森可怖的医科大学校医院。校医院处于至阴至煞之地,暗藏杀机,凶险异常。在校医院中,孟凡解开了一些谜团,却查到了更多匪夷所思的线索。孟凡逐渐发现,这些事情,竟然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他隐约感到,一个毛骨悚然的巨大阴谋,正在把他拉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废弃多年的校医院,为什么会有闹鬼传闻?恢弘的千年古墓,埋葬着什么秘密?神秘壁画中的鬼脸墓主,究竟又是何人?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男配女配

    男配女配

    他是标准的男二号,英俊多金,沉稳内敛;她是标准的女二号,漂亮聪明,手段用尽;终于有一天,两只配角狭路相逢……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她真的不想批评那些神仙,但这样也太玩忽职守了吧?居然一边打游戏一边办公,害她穿越到这个冷酷的朝代,成了十一岁的娃娃女丞相!丞相就丞相吧,好歹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为什么偏偏转眼就成了亡国丞相?而且这个娃娃生前貌似真不是个好人,亡国皇帝说她是妖孽,龙帝恨她入骨,还有一大群人想尽方法来争夺她、追杀她,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女娃娃,到底能做什么大事啊?她——张潇然,对天发誓,自己真的是个廉洁守法的好公民,马路上捡到一元钱都要教给警察叔叔管理,要说她唯一与别人有些不同的是,她能看到某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鬼。于是,这就成了这场穿越的导火索……推荐同校好友的作品:《呼吸的距离》文/缇那http://m.wkkk.net/a/112189/http://m.wkkk.net/a/119995/
  • 医品狂妃倾天下

    医品狂妃倾天下

    行走江湖,放荡不羁,沐神医名声在外,却无人知晓这整天出入于各大医馆的丹娘是何人物,只知医馆老板皆是谈之色变,此人好似山间猛虎,且经常是来无影去无踪,究竟是有多大背景才能做到如此潇洒。坊间传闻此女有倾国容颜,“呵,他们也真是敢说,本姑娘从未以真貌示人,不过嘛,倒也没错,原谅这群无知的世人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