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1700000003

第3章 计篇(1)

本篇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所在,总揽全书的纲,讲述战争对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极端重要性,论述研究、谋划作战方略的伟大意义与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提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经典军事理论。

【原文】

孙子曰:兵[1]者,国之大事[2],死生之地[3],存亡之道[4],不可不察[5]也。

故经[6]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7]:一曰道[8],二曰天[9],三曰地[10],四曰将[11],五曰法[12]。道者,令民与上同意[13]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14];天者,阴阳[15]、寒暑、时制[16]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17]也;将者,智、信、仁、勇、严[18]也;者,曲制[19]、官道[20]、主用[21]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22],知[23]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24]?将孰有能[25]?天地孰得[26]?法令孰行[27]?兵众孰强[28]?士卒孰练[29]?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30]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31],乃为之势[32],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33]也。兵者,诡道[34]也。故能而示[35]之不能,用[36]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37],强而避之,怒而挠[38]之,卑[39]而骄之,佚而劳之[40],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41],不可先传[42]也。

夫未战而庙算[43]胜者,得算多也[44];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45]!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46]。

【注释】

[1]兵:兵士,军队,兵器,战争。此指战争。[2]国之大事:国家的重大事务。[3]地:土地,地方,地域,地形。此指地域,引申为领域。[4]道:道理。[5]不可不察:不可不认真探讨研究。察,考察,研究。[6]经:度量,衡量。此引申为分析研究。[7]校之以计,而索其情:通过比较双方的谋划,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校,衡量,比较。计,筹划。索,探索。情,情势。[8]道:道理,道路,引申为治国路线或方针政策。[9]天:天象,天气。此指天气。[10]地:此指地形。[11]将:将领。[12]法:法令,法规,制度。[13]令民与上同意:使民众与国君统一意志,拥护君主的意愿。令,使、让。民,普通民众。上,君主、国君。意,意愿、意志。[14]不畏危:不害怕危险。意为民众与君主出生入死而丝毫不畏惧危险。[15]阴阳:中国古代一对概括宇宙万象、万物内在基本矛盾的范畴。这里是从气象和天象上讲的,指天气晴雨、天象昼夜的变化。[16]时制:指春、夏、秋、冬四季时令的更替。[17]死生:指地形条件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死,即死地,进退两难之地。生,即生地,易攻能守之地。[18]智、信、仁、勇、严:智,智谋才能。信,赏罚有信。仁,爱抚士卒。勇,勇敢果断。严,严明军纪。此乃孙子提出作为优秀将帅所必须具备的五德。[19]曲制:曲,古代军队编制较小的单位,曲制就是指军队的编制。[20]官道:官,指军队中的各级指挥员,官道即指对军队各级将领的职责划分和管理形式、管理制度。[21]主用:对军队后勤军需的管理。主,主持,这里可解释为掌管。用,费用,这里指军队的物资费用。[22]闻:知道,了解。[23]知:知道,深入了解。[24]主孰有道:哪一方的国君政治清明,拥有民众的支持。孰,谁,此指哪一方。有道,政治清明。[25]将孰有能: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26]天地孰得: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27]法令孰行: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28]兵众孰强:哪一方的兵械锋利,士卒众多。兵,此处指兵械。[29]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练,娴熟。[30]将:假设,如果。[31]计利以听:有利的计划被采纳。计利,有利的计谋。听,听从,采纳。[32]乃为之势:造成一种积极的军事态势。乃,于是、就是。为,创造、造就。势,态势。[33]因利而制权:根据利害关系采取灵活的对策。因,根据、凭依。制,决定、采取。权,权变、权宜,引申为灵活运用。[34]诡道:欺诈的方法或计谋。诡,欺诈、诡诈。道,方法、计谋。[35]示:显示。此指伪装地显示。[36]用:使用。此指用兵。[37]实而备之:对待实力雄厚之敌,需严加防备。实,实力雄厚。备,防备。[38]挠:挑逗。[39]卑:卑下。这里指卑视、轻视。[40]佚而劳之:敌方安逸,就设法使它疲劳。佚,同“逸”,安逸,自在。劳,作动词,使之疲劳。[41]胜:胜利。此指取胜之道。[42]不可先传:不应事先呆板规定。先,预先、事先。传,传授、规定。[43]庙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作“庙算”。[44]得算多也:意为取得胜利的条件充分、众多。算,计数用的筹码。此处引申为取得胜利的条件。[45]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具备多者可以获胜,反之,则无法取胜,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取胜条件的呢?而况,何况。于,至于。[46]胜负见矣:胜负结果显而易见。见,同“现”,显现。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探讨研究的。

因此,要从五个方面,通过敌我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使民众与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艰险;天时,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情况。地利,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战地的宽广或狭窄,地形对攻守的有利或有害。将领,是指才智、诚信、仁爱、勇敢、威严等条件。法制,是指部队组织编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和军需物资的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凡了解者就会打胜仗,不了解者就会打败仗。所以,要把敌我双方的情况作估计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要看看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制度能得到贯彻执行,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根据这些因素,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若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打仗就一定能胜利,我就留下来帮他;假如不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就一定会失败,我就离去。

有利的计划被采纳后,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辅助对外的军事行动。所谓态势,就是根据如何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灵活机动运用兵力,掌握作战的主动权。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要装作不能打;要打,则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进攻,便装作要向远处进攻;要向远处进攻,则装作要向近处进攻。对于贪利的敌人,要以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况的敌人,要乘机战胜它;对于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加强力量防备它;对于兵力占优势的敌人,要避免与它决战;对于易怒的敌人,要骚扰激怒它;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狂;对于休整得好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劳;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们。要在敌人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发动进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便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而且事先是没有规定的。

凡是在开战前预计可以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有利的条件充分;凡在战前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的条件不充分。筹划周密,有利条件充分的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有利条件不充分的就不能取胜,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有利条件的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负的结果就很明显了。

【评析】

《计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开篇,号称孙子兵法的战略论,是全书的总则。

此篇主要从战略高度研究战争的本质、将帅任选资格及战争实践的特质。孙子从军事科学的宏观高度展示了中国古代兵学质朴的战略观念。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军事史上,人们常把战略称之为谋、猷、韬、方略、兵略等。在西方,古希腊说的“将道”、“将兵术”也富有战略意义。

《计篇》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战略”的内涵。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由此可见其“慎战”思想。

战争是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它。孙子从战略的高度概括了战争存在的意义。这一出色的判断,如今已被人类史上无数的军事实践所证明。

/五事七计道弁为首/

孙子强调在战前必须周密分析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研究决定作战大计。他认为,必须从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五事”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等“七计”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探索敌对双方的优劣长短,这样,就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

孙子在阐述决定战争胜负条件时,把“道”(政治)列为首条,则体现了他军事思想的卓越与非凡之处。孙子解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而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进行这场战争是否是正义的,是否得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上下一致,生死同心,取得胜利。

/五德皆备可为大将/

选将执法是《孙子兵法》中内容十分丰富的大论题,也是治国、治军的关键。

历史证明,军事战略虽然从属于政治、自然及社会物质基础,然而操纵战争、导演战争、决策战争方略,毕竟由人进行。

孙子选择将帅,重智、信、仁、勇、严五德。具备五德方可为将。

何谓“智”?第一是高瞻远瞩,放眼世界,从人类生存的大范围,把握战争的发展趋势;第二是清醒而准确的判断力,以驾驭现实各种因素;第三为当机立断的决策力,尤其是孙子十分重视集团决策即本篇所言“庙算”,战前庙堂集合,将帅共谋大计,以预测战争胜负。何谓“信”?即将帅个人威信,将帅的威信产生于仁爱、勇敢、严毅,它不是孤立游离的行为品质,而是与其他品质相辅相成、合为一体的将帅素质。何谓“仁”德?“孝、悌、信、爱”是仁德的广义涵义,而仁德的将帅必然爱兵,以爱训练队伍,管理军队,激发士兵的忠勇精神,这正是孙子“仁”德之精华。何谓“勇”?勇是将帅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不过,将帅之勇不是“一夫之勇”,而是“万夫不当之勇”,是勇与谋的统一。何谓“严”?即将帅凛然不可犯的气度,是号令严正、令出即行的纲纪。将帅五德是孙子治军思想中人才学说的集中体现。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兵者,诡道也。”这是孙子战略的又一核心。所谓“诡”道,是指军事活动充满了诡诈之机变、计谋与秘策。这个原理,揭示了战争实践的本质。

战争实践中,敌我双方的斗争,不是单纯的军事力量对比,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决斗。这决斗不是简单的斗力,还要斗智。于是孙子概括了诡道十二法。他要求兵不厌诈,要求将帅善于以各种手段隐蔽自己的企图,迷惑引诱敌人,给对方造成错觉和不意,以便“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诡”道说,高度概括了战争行为的本质。兵无谋略无以为战,它构成了孙子战略思想的主体。孙子十三篇,几乎篇篇有论及战争的“诡”道观。

《计篇》所概述的孙子战略思想,是现代军事战略思想的原型,也是以下诸篇兵法原理的基础。

21世纪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无论是政治界、经济界,还是科技界、文化界,领导者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领导者如果能融会《计篇》所揭示的精神,遇事究其“五事”,素养衡之“五德”,行事因势利导,工作上就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军事谋略例说】

周武王见机灭殷

商朝后期,纣王对外连年发动战争,对内滥施酷刑,残害忠良。他还大兴徭役,建造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离宫,整日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激起百姓和各诸侯国的强烈不满。

这时候,一个足以与殷商王朝对峙的奴隶制强国——“周”在沣水西岸悄然兴起。

公元前约1069年,周武王与800诸侯会于盂津,在孟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仪式,发表了声讨商纣王的檄文,800诸侯群情激奋,都说:“商纣可伐!”但是周武王听从了国师吕尚(姜子牙)的劝告,认为商纣王朝力量还十分强大,征伐商纣的时机还未成熟,断然班师返回。

同类推荐
  • 内卫尖兵

    内卫尖兵

    新书(军旗永辉)已发布,求收藏,求关注军队编制中,有这样的一支部队,他们的名字叫做,内卫。祖国边疆,巍巍雪山,海关边防,洪水天灾,就是他们的战场。
  • 抗战之狙杀行动

    抗战之狙杀行动

    刺客赵子龙因一个青铜鼎穿越到抗战年代。他去南京救人期间,发现鬼子的侵略而隐藏着一个重大秘密。之后,他要做的就是,杀鬼子除汉奸,挖宝藏……这是一部情节紧凑,充满热血、悬疑的抗战小说。欢迎朋友们阅读!
  • 解放西双版纳

    解放西双版纳

    1950年春,解放军某部指导员江洪奉命率工作组到云南傣族地区勐垅沙开展工作。当地头人布亢受潜伏的女特务刀爱玲的挑唆,禁止傣族老乡接近工作组,致使工作组的工作难以展开。江洪要战士们克服畏难情绪,深入群众,为群众做好事,以取得他们的信任。1950年1月下旬,滇南战役已经进入尾声。流窜滇南的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汤尧在元江大战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其主力部队被歼灭殆尽,残余势力数千人狼狈向滇西南方向逃窜,企图逃到中缅边界的车里、佛海、南峤一带(即今日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立一块游击基地,继续与我军周旋。
  • 特工之王

    特工之王

    他风流儒雅,身边不乏美女相陪;他是身怀精武神功的猎王,常常杀人于无形;他与日本间谍王相斗,斗到了日本北海道;他与日本特工精英交手于泰姬陵,最终将日本特工打入十八层地狱。是他阻止了盖世太保射向斯大林的子弹,是他在斯大林格勒一枪打爆了德国狙击之王的头。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发生?是他暗中和谐了美苏绷得紧紧的弦。
  •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战术原则,以及它的谋略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史学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都重视它。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它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蜚声于世界军事理论界,载誉于世界文化史。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就是两本书;办事兼传教之一曾国藩誉其为处世为人之圣典;经营之神松下幸这助誉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它已被译成英、俄、日、德、意、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出版。
热门推荐
  • 凹凸MAN打小怪兽

    凹凸MAN打小怪兽

    萌系女生索歪歪受到了文学领域龙头集团当家人莫流觞的关注,莫流觞从此开始追打小怪兽。莫流觞先在游戏中棒打鸳鸯,心情被小怪兽左右,决定将她带在身边,安全第一。面对他的哀求和夺吻,歪歪知道自己开始沦陷,却强迫自己远离他,当得知莫流觞接近自己是为了商业目的,索歪歪逃离莫流觞,靠近大神逍遥醉,在网游,又对凹凸MAN的依赖越来越深。索歪歪失踪让莫流觞发疯寻找,为了逃避莫流觞,索歪歪逃回家乡,协助自己,哥哥完成“穿越式直实网游”的制作。莫流觞用尽千方百计,终于跟索歪歪一起进入游戏的时空。在宛若真实的游戏世界里,经历过种种折磨和诱惑,两个人的心在磨难中终于越来越靠近。只是等在游戏最后一步的,是阴谋,还是爱?
  • 格格千岁千千岁

    格格千岁千千岁

    首先,这是同人文!是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作为被皇阿玛和老佛爷最宠爱的格格作为协助管理后宫的掌事嬷嬷作为爱走江湖仗剑天涯的女侠艾潇潇的压力很大的自从遇见那个叫做福康安的富察大人之后艾潇潇就时常思绪混乱,词不达意,可是他对她的宠爱,他对她的放纵,他对她的霸道尤其是,那句潇潇,我定会护你一世周全!让她沉溺不已,这一沉溺,便是一生。
  • 修罗战神

    修罗战神

    废材少年刑决得神秘高人相助,获百年兽魂及上品宝丹凝聚出气海,冲破身体封印得无上功法和武技,三族大会一战成名,加入佣兵团百战成圣,逆天修炼成辉煌战神!
  • 三国之黄巾传说

    三国之黄巾传说

    这是个有些疯狂的异界三国。《山海经》中的奇异灵兽依旧存在,工匠祖师鲁班发明了可以载人飞行的木鹊。董卓成了上古赣巨人,关羽真的是青龙转世……主角张大山穿越到了黄巾军首领天师张角儿子的身上,正赶上张角身死,黄巾军兵败,张曼成、波才这些著名的黄巾军将领都已经战死,他又该何去何从……
  • 只婚不爱:老公别过来

    只婚不爱:老公别过来

    结婚当天,发现交往两年的未婚夫竟然有不为人知的喜好。两年感情,不过是一场骗局。她一气之下,婚礼现场重新征婚。对方是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算了没关系,反正就是契约结婚将就吧。可怎么都没想到,这人,身份竟然这么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血压食疗谱

    高血压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压病群体的食疗菜谱:一是高血压食疗素菜谱;二是高血压食疗荤菜谱;三是高血压食疗粥菜谱;四是高血压食疗汤菜谱;五是高血压食疗主食谱;六是高血压食疗素药茶;七是高血压食疗素药酒
  • 当龙王传说回到八千年前

    当龙王传说回到八千年前

    龙辰,身怀四个武魂,身体里面相当于有四个老爷爷,本书可直接跳至十五章观看,并不会影响太多的观感体验。希望大家支持我,更新的话大概就是一周两到三更左右,当然啦,除非有一些特殊状况,请大家理解。还有就是新人写书,请多见谅,谢谢大家。然后还有那个QQ群号:960646341时间线是龙王的八千年前。
  • 总裁的瘾婚娇妻

    总裁的瘾婚娇妻

    命中注定我爱你,没有你,我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我爱你,透过生命去爱你…我就想一直牵着你的手,白头到老。给我一个爱你机会吧,不要逃离我……我怕再也找不到你。既然无法摆脱,那就在一起吧!
  • 抱恨莫干山

    抱恨莫干山

    黄郛那年去北方,目的地是北京,却在天津停留了下来,这是因为,新婚妻子沈亦云十三岁入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在此地有许多旧日同学,老夫少妻,这点小愿望岂有不满足之理。这是一九一二年冬天的事。那时他刚解散沪军廿三师,做了一名有名无实的陆军中将,帮盟兄陈其美打前站,前来联络出洋考察事宜。与他们一同北上的,是另一对恩爱夫妻,刚刚在上海基督教怀恩堂行过新式婚礼的张群、马育英夫妇。新婚妻子沈亦云是嘉兴人,时年十九岁。嘉兴沈氏虽非簪缨世家,却也因出了沈氏三姐妹在民初政坛广受瞩目。
  • 邪魅女上神

    邪魅女上神

    撕裂般的疼痛让安馨不由得呻吟出声。太他妈的疼了,安馨挣扎着睁开眼睛,职业本能令她快速扫了一眼。入目的是一间病房,50平米左右,正前方的墙壁上挂着液晶电视,身下是雪白的床单,手上挂着吊瓶。这是哪?她获救了?被谁救了?最后她只记得飞机爆炸了,她还没来得及跳下去,那么高的地方爆炸了,她竟然还没死。安馨支起身子一把拔掉手上的针头,双手撑在床上想要下去。“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