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5000000001

第1章 导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告诉我们什么?

徐友渔

在最近一波阅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热潮中,人们最受震惊和启发的是得知如下颇具讽刺意味的事实:革命前夕,法王路易十六是历代皇帝中最好的,政府尽量减轻人民的负担,社会达到旧时代最高度的繁荣,但是,人们投身于革命并非总是因为其处境越来越糟糕。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民族曾经毫无怨言地忍受最残酷的法律,并不觉得痛苦,而当法律的压力减轻时他们却猛然将它们抛弃。革命摧毁的制度总是比它之前的那个制度好,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邪归正的时候……人们耐心地忍受苦难,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而当有人想要摆脱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已经消除的种种流弊似乎让人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还存在着其它流弊,感觉也更加强烈。恶少了,这是事实,但是对恶的感觉却更加鲜明。(本书,第233—234页)

上面这段话打碎了我们的长期信念“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也似乎印证了中国社会上流传甚广的俏皮话:“不改是等死,改是找死”,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托克维尔就是在指责法国统治者改进国计民生的措施,并把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推而广之,如果改良或改革只是加深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加速革命的到来,那么,那就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而非大力促进的。

这样想当然是错的。托克维尔以上脍炙人口的话表现的不仅是思想上的机智,而且是政治上的深刻。

大革命前夕法国民众的感觉确实变了,但感觉的变化起因于思想意识的变化,思想意识的变化来源于地位的变化,而地位的变化是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结果,托克维尔的睿智在于洞察和分析了这一系列变化。

在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在欧洲的前列,是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少的,与德国等国家不同,在法国大部分地方农奴制已经绝迹,农民来去自由,买卖不受限制,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财产,可以用任何方式耕作。最关键的是,农民不仅不再是奴隶,而且成为土地的所有者。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农民不拥有土地,对封建制度压在土地所有者身上的多种负担便无所感知。十一税与佃农有何关系?佃农从租种的产品中提交就是了。地租与一个没有地产的人有何关系?经营中的种种剥削与一个替别人经营的人又有何关系?”(第77页)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法国社会发展的先进,贵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贵族既享受特权,又承担管理的义务,他们在征收昂贵捐税的同时,确保公共秩序,执行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后来,他们不承担管理的责任,单纯享受特权,这就使得他们的特权显得格外刺眼。“法国比较明显的特点似乎是,当贵族作为一个阶级丧失其政治权力时,贵族作为个人却获得了好些以前不曾拥有过的特权或扩大了已享有的特权的范围。”(第136页)在所有的这些特权中,最令人憎恶的是捐税豁免权,随着捐税数额的不断扩大,贵族享受的豁免权就非常引人注目。当贵族和其他人不再缴纳同样的捐税时,课税的基数与额度每年都会以一道清晰而精确的界线显示出阶级的区分,这加深了人们的分离和对立。

所以,托克维尔说:“封建制度的程度减弱了,激起的仇恨却更强烈,确实可以这么说:中世纪制度一部分被摧毁后,剩下的那部分就会让人感到无比憎恨。”(第79页)

一般认为,如果政府让人们有发财的机会,那么他们的兴趣会转移到这个方面,而不再热心于计较制度和政策的好坏,没有精力批评政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是国民,此群体内部发财的欲望与日俱增,另一方是政府,它不断激励这股新热情并不断制造麻烦,点燃它又把它压下去,就这样从两方面加速自己的灭亡。”(第236页)

正因为看到了大革命的爆发是历史进程的自然结果,所以,尽管身为贵族,托克维尔对于大革命还是持理解和同情态度,并以间接而委婉的态度加以肯定。他尤为赞赏体现在1789年第一阶段的革命初衷,“他们不止是要建立民主制度,还要创建自由制度;不但要消灭特权,还要承认权利并使之成为神圣权利。这是青春、热情、自豪的时代,充满慷慨和真诚的感情的时代,它有谬误,但会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并会在很长时间里让所有那些想腐蚀或奴役人类的坏人不得安宁。”(第34—35页)

对于托克维尔来说,大革命值得批评的东西太多了,不过,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他没有像其他人常做的那样,谴责革命过程中的混乱、残暴、倾轧,没有以惊恐的口气描述暴民用长矛挑着人头游街,断头台超负荷运转。他紧紧抓住最根本的问题,不是描述,而是分析原因,“我试图证明以下几个问题:这些法国人因为哪些事件,哪些错误,哪些误判而最终放弃了原先的目标并在忘却自由的同时只想成为世界主人身边平等的仆役;为何一个比大革命推翻的政府更强大更专制的政府会重新夺得并集中所有权力,取消以如此高昂的代价换来的自由,以虚幻的图像取而代之……为何在剥夺民族的自决权,使人民丧失权利的主要保障,失去思想、言论和写作的自由——即1789年所有战果中最珍贵、最崇高的东西——的同时还自诩是个拥有自由的政府”。(第35页)

法国大革命以彻底破除旧事物著称,它不但要破除旧制度,还要破除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但托克维尔指出,不论大革命如何激进,它的创新程度却远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少。托克维尔着力论证的一个例子是在大革命之后,法国仍然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体。有人认为,行政集权是大革命的重要战果,《旧制度与大革命》用了大量篇幅,详细、全面地证明行政集权不是大革命的产物,而是旧制度的一部分。为什么大破除变成了大继承?“大革命临近,令所有法国人兴奋不已,在他们头脑中激发出无数新思想,惟有中央政府能使这些新思想成为现实。大革命在推翻中央政府之前一直在发展它。它便也和其他事物一样臻于完善。”(第108页)革命后取胜的,并不是人们常说的1789年制定的原则,而是旧制度的原则。“1789年的人们推翻了行政集权这座大厦,但是其根基还留在推翻此大厦的革命者的心中,正因为有这个根基,人们才得以让它突然重新站立起来,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坚固。”(第120页)

貌似激进实则保守,貌似新颖实则陈腐,古今中外,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在中国的民国时期,鲁迅就用“城头变幻大王旗”来宣泄对于改朝换代但换汤不换药现象的悲愤。托克维尔用那么大的篇幅来论说行政集权的存续,显示了他高度的历史感和洞察力。

托克维尔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深入分析和对于政治思想的独特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文学政治或浪漫主义政治思维对于革命进程的影响和指导,这也是他在众多大革命研究者中别具一格、独具慧眼之处。

托克维尔指出,在大革命中,作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总而言之可以统称为文人——成了重要的、指导性的力量,因为法兰西民族对自己国家的事务漠不关心、缺乏经验,没有参政的机会,没有受过从政的训练,另一方面,文人们却对社会政治问题极其热衷;同时,它又是世界上最有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民族,所以,文人的威望和影响力格外大,与别国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几乎全部政治教育都由文人来担当,几乎全部理念都由文人提供。但在托克维尔看来,很不幸,文人政治在大革命中的作用以负面居多,很多弊端都发源于此。

文人炮制政治思想体系和原则时不是基于人类事务的经验、传统和习惯,而是根据来自于理性和自然法的原理;文人在财产、人身、福利或自尊方面受到旧法律、旧权力的束缚,他们不像英国人那样在旧体制中从事点滴改良,而是从抽象的原则、理想和理论出发构想全新的体制,他们的思想方法是二者择一:要么忍受一切,要么彻底摧毁。文人们虽然可以在讨论政治时夸夸其谈,但他们其实对于实际政治一窍不通,他们没有经验,不了解现实,不知道变革社会会出现什么障碍,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细节,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方案大而化之,性情言论浮夸而情绪化。文人的毛病传染给大众,激情充斥了大革命,理性被抛到九霄云外,结果是大混乱和大破坏。

如果以为托克维尔在这里是站在反智主义立场表达对于文人的嘲弄和厌恶,那就大错特错了。托克维尔客观、公正而又深刻地看到,根本原因是革命前法国缺乏公共政治生活。没有哪个人、哪个民族是天生懂政治的,法国的文人和民众任由抽象的一般原则指引,任由浪漫的情绪支配,是因为他们在专制制度下没有投身于政治生活的机会,不可能积累知识和经验。托克维尔还指出,连贵族和资产阶级也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甚至那些高级官员,譬如大臣或总督,虽然精通本职工作,对于政府内部的运作详情了如指掌,但一旦涉及安邦治国这门科学,涉及判断社会动向和群众情绪,他们同样是一窍不通。所以,整个民族上上下下对政治的无知是制度造成的,只有自由的政治制度才可能避免上述毛病,造就合格的公民。

长期以来,统治者都把文化人和民众不会搞政治当成自己统治合法性的根据。人们一有怨言,一发出批评,他们马上顶回去:“你来干干试试,肯定还不如现在!”他们把自己似乎是不可取代的统治力量偷换成自己不应该被取代的说辞。其实,造成一种制度或格局,使得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与政治和公共生活隔绝,不但现在不能参与政治,而且以后也不能参与政治,这本身就是应该追究的问题。因为,社会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大变动,使绝大部分国民对于变革没有准备,不负责任或负不起责任,这是对民族和历史的莫大罪过。

对于托克维尔,法国大革命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悲剧,因为它的初衷没有实现。作为擅长在精神和思想层面进行深层次剖析的政治理论家,托克维尔指出,大革命失败的深刻原因是,为革命提供理论准备和观念资源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经济学家在公共自由这个维度上有严重欠缺,对于由之派生的权利、规则和制度安排陌生和隔膜。

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伏尔泰感兴趣的是文学自由,而不是政治自由;政治经济学家们对于契约和个人权利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本来就不该有个人权利,应有的只是公益事业;他们也不赞成权力制衡的想法,认为那是有害的和虚幻的。在他们看来,对付滥用权力的唯一办法是公共教育,他们认为国民受到教育,专制制度就不能产生。为了提高国民的素养,政府需要向他们灌输某些思想,国家有不受限制的权力改变人,创造新人类。政治经济学家们期盼的是无限强大,可以改变社会形态的政府,而自以为热爱自由的民众向往的是社会革新,而不是获得自己的权利。为了自由,他们设想了不少关于政府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不仅与自由不相符,而且几乎势不两立。比如,他们想要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来领导国家,个人在其中受政府的保护。

对自由的挚爱是托克维尔写作《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本书的基调和原则,他在不止一处饱含感情地讴歌自由,为唤起法国人对于自由的爱发出劝诫和呐喊。他在本书的前言中说,惟有自由能使公民摆脱孤立,惟有自由能使人们感到温暖,惟有自由能使他们脱离金钱崇拜状态,惟有自由能以更有活力、更崇高的激情取代对于安逸的迷恋,惟有自由能创造光明。中国人并不缺乏对于自由的礼赞,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曾令多少青年血脉贲张、抛洒热泪!但是,中国人对于自由的理念应如何落实为制度安排以保障它的价值,对于自由与法治、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对于自由的口号有可能包藏的陷阱,则鲜有真确的认识。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要认识或重新认识自由的价值,而是要在政治(而非文学或伦理)层面、制度层面加深对于自由的认识。在这方面,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最近20来年,中国的知识界、学术界、读书界的认识和风气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以及他的另一部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与爱德蒙·伯克、贡斯当、哈耶克、以撒亚·伯林等人的著作起了明显的作用。当我们谈论文明或文化复兴的时候,托克维尔的著作给我们提供了参照框架和范例,读他的书,我们就知道什么叫才气,什么叫洞见,什么叫原创。

同类推荐
  • 地中海霸主之路

    地中海霸主之路

    一部保加利亚帝国的诞生史,一部巴尔干小国的奋斗史!主角穿越斐迪南一世,带领保加利亚崛起之路。一部合理推演文,不脑残!历史党必看,外国历史爱好者更是不容错过! 推荐新书《神圣罗马帝国》,幼苗需要呵护!欢迎加入地中海霸主之路书友群,群聊号码:688510445
  • 滏阳河史料集

    滏阳河史料集

    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本系列作品的编写目的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第四册主要包括以智争宠,皇子谋权的谋略故事,如;武力夺位,皇子抢权的谋略故事;定国安邦,皇子用权的谋略故事;志趣各异,皇子修身治学的谋略故事。
  •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是梅毅历时十年完成的通俗历史读物。全系列书始起秦汉,下迄辛亥革命,是一部全景式广角化展现中华英雄史的著作。梅毅十年写史,高擎英雄大旗,“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他以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纵轴、横轴构建传奇化的个人经历,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增添合理想象,兼文兼史,钩沉华丽血时代的精彩瞬间,浓墨重彩地记录英雄,体现出那些英雄们平凡中自然而然的感人情怀,挖掘出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复杂而伟大的人性!
热门推荐
  • 政府形象传播

    政府形象传播

    如何树立政府形象的旗帜,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实施科学的政府形象传播战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传播理论支撑和实践运行机制,对于各级政府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领导、组织和管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从传播时代的政府形象战略入手,在梳理形象传播理论依据和分析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政府形象传播构成、传播模式和传播责任进行了学理剖析,以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立足于传播实践,在政府形象传播策划、塑造方法、管理和维护机制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政府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破解路径。
  • 重生女帝之凤倾天下

    重生女帝之凤倾天下

    万里山河把酒言歌,岁月如梭苦茶自喝。眼看着那城塌了,她饮下那杯毒酒,眼中是无尽的释怀与解脱,似见那人就在前方等着她。"阿姐,我来了。等我可好……"?话不言多相思无错,美梦晓破万般皆错。?她以为再也见不到那人了,阴差阳错,她竟重生至四岁之时,回到那人身边。"这一次,一定不能失去你!"红尘不舍手足无措,无可奈何厮杀争夺。前世,他是她唯一的夫,却,也是破她城的主谋。如今他也是她的夫,重重的误解之下……她已不知从何说起……【双处1V1甜宠小虐,男生子,不喜请绕道!】
  • 汗王悍妃

    汗王悍妃

    绝美容颜,却凶如猛虎,悍如泼妇,一张巧嘴族内无人可敌年不过十三便声名远播至遥远的纳烈汗国一双巧手,能织天锦,能剥牛皮,一张巧嘴可言善恶,一双亮眼更是识人识鬼,方圆几百里内,谁人不知小小应紫色的能耐。小小人儿,精成了鬼。汗王娶妻,新娘不嫁,谁人也说不听,威胁利诱皆不动心的新娘却被十三岁丫头的三言两语打动了心,触了念“金玉石一百枚,琥珀屏风五十面,黄金鞭十六根,新娘马上可以入洞房”。一开口,便比狮子还大,这是她的口水钱,可不是给新娘的礼金,她是说客不是新娘,可别搞错了。“若是不给呢?”一头火红长发的汗王,反倒不急了。“那就去娶别人”。小小身影,立刻转身,话不投机半句多,她应紫色从来不浪费半滴口水,手上的粉色玉彩镯是无缘的新娘送的,她中意极了。精彩片段一:洞房花烛夜“你卑鄙,你无耻,你不是男人,权大如天盖住你那双乱视的眼,一头红发就是你的报应,你一腿长一腿短,左手正右手反,吃饭填鼻子不知道嘴在哪——”。霹雳啪啦,一咒就是一整夜。“闭嘴”。“我有说话吗?你哪只耳朵听到?哈,没想到你不但眼睛不好使,心黑没肝没肺,连耳朵都重听——”。“…”。“啊——”。一声惊呼,新郎努力的让新娘再也没空用嘴。精彩片段二:汗王的大哥,紫色的大伯,称他一声努哥,权不在手,身份在。努哥高高在上,不服弟弟抢了他的位,总喜欢指着手,划着脚。堂前,一大一小,两相瞪眼。“疯女人,这里岂是你可以来的地方,赶快滚出去”。“要滚也是你滚,他是汗王,我是汗妃”。确是悍妃,“没一声尊称也就算了,尽然对我指手划脚”。也不怕她找人拆了他的手脚熬汤。“这是男人的事,阿伦诺都没有开口,岂是你可以开的口”。“他是我的男人,只有我可以欺负,他却是你们的汗王,大可以欺负你们”。精彩片段三:“阿伦诺,这就是你的庇护,这就是你的承诺吗?毁了阿迈,毁了我的家”,天不再蓝,草不再绿,烧焦的一切皆是血的味道。“紫色,本汗会替阿迈找回公道,会替你的家人报此仇”。“不用,这仇我自己报”。连他的亦同。.................................................................................................逍遥新文:《狂夜》:
  • 逍遥梦路

    逍遥梦路

    深山宅男,一路种种田,养养鱼,做做梦,顺带悠闲成长的故事。咦?最后一不小心征服诸天万界,成为了大BOSS?莫非我还没睡醒?
  • 帝逆洪荒

    帝逆洪荒

    【群号536062606】人族至宝崆峒印逆天回到未来,带来周天附身殷商人皇纣王之身!帝辛怒吼:人族要自强,人族要自立,人族要自主!但随即帝辛发现了洪荒并不是那么简单,洪荒在亘古居然被打碎了,有蛮荒,莽荒,大荒三荒并存,四荒合并成就洪荒大世界!兽皇神逆,魔祖罗睺,阴阳老祖,乾坤老祖,扬眉大仙,洪荒大能纷纷出世!真龙老祖,凤凰老母,瑞麒麟三族老祖出世,镇压三族!东皇太一,妖皇帝俊设计假死,瞒过众圣,如今万妖齐聚!且看帝辛如何在万族夹击之中求生存,成就一代人族大帝,庇佑人族!
  • 女勇士

    女勇士

    她听着妈妈讲的东方故事长大,故事中的女剑客穿林越莽,上阵杀敌。她听着家族遥远的传说,姑姑因为追寻爱情被全村人殴打奚落,任由梦想萌生凋零。她看着姨妈月兰跨越太平洋寻亲,却被跻身美国上流社会的丈夫拒之门外;妈妈英兰染黑白发,日日操劳不停,想要一大家人守在一起的热闹时光。异乡的生活是如此光怪陆离,奇诡辛酸,她们的魂儿散落得满世界都是,但是,沿着来时的路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当你意识到女人也能成为勇士,手中便握有力量。短篇小说集《女勇士》是知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代表作,由《无名女人》《白虎》等五则小说构成,展示了一个生活在异乡的华人女孩的所思所想。
  • 凤于九天:傲娇帝君太撩人!

    凤于九天:傲娇帝君太撩人!

    她重获新生,再次执剑指苍穹,逆天而行,凤于九天,实至名归。他风华绝代,却为她掀起腥风血雨。他步步逼近,她却唯恐避之不及,千方百计避开他。他彻底动怒,却仍保护她毫发无损。他从未输过,但唯独与她,满盘皆输。
  • 死影师之瘟疫

    死影师之瘟疫

    “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刘基明洪武八年,四月,御史中丞刘基刘伯温因病逝于青田。后因世人对其死因纷纷深表怀疑,帝遂令右丞相胡惟庸彻查此事。同年十二月,参与为刘基诊病的三名太医涉嫌毒害御史中丞刘伯温,获罪问斩,但因事先走漏风声,其中一名夤夜离京,遂不知所终。
  • 北苑别录

    北苑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林古宅

    幽林古宅

    一个与妖、冥两界订立了91代契约的家族,一个为打破古老契约的古宅继承者,人也罢、妖也罢、鬼也罢……世间百态皆在幽林古宅上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